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根据生产过程中的能源与基础原材料消耗量估算碳含量,在此基础上构建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计算美国碳关税对中国外贸、经济和环境的冲击,并对中国4种对策场景进行模拟,比较其政策成本或收益。研究主要结论为:碳含量核算方法对福利水平影响很大;碳关税没有显著的减排效果;面对美国碳关税威胁,针对性地征收出口碳关税、展开贸易报复都有经济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3.
作为潜在的最大自由贸易区以及中国应对TPP(trans-pacific partnership)的一项重要策略,RCEP(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谈判的迅速推进使其成为国际社会的热点议题,然而目前却鲜有研究在量化贸易便利性的情况下测算RCEP对中国的经济影响.本文利用改进的GTAP(global trade analysis project)模型,以时间成本量化贸易便利性,分别模拟了RCEP成员之间"关税削减"情景和"关税削减+时间成本削减"情景.发现关税削减只能使中国的GDP增长0.14%.然而,如果将时间成本的削减也纳入考虑,在"冰山效应"的拉动下,中国的GDP将增长1.41%,达到关税削减情景的10倍之多.此外,中国的消费、贸易及大部分行业的生产也都会因此受益.这说明贸易时间的减少将会给中国带来巨大经济效益,也说明忽视时间成本的定量研究严重地低估了贸易自由化潜在的正面影响.  相似文献   

4.
基于两国企业存在碳减排效率差异的实际状况,构建了两国政府选择碳税、碳排放配额或碳排放权交易政策,以及企业选择碳减排水平的两阶段博弈模型,并运用逆向求解法求出了均衡解,发现两国政府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可以成为最优的气候政策组合。从全球福利和环境效应来看,该最优政策组合既可改善全球福利,也可显著降低碳排放总量;从经济效应来看,两国均选择碳排放权交易政策并不能完全提高各国贸易效应和市场效应。研究表明,发达国家之间容易建立碳交易市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加入全球碳交易还需时日。  相似文献   

5.
规划与博弈混合多层次模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研究两国决策幼稚产业保护关税政策时,反外国政府与外国产业当作参与人,不仅考虑了制定保护关税受到缔约方政府的约束和限制,而且考虑了保护关税对与国外产业竞争的幼稚产业发展影响。文章论证了研究关税谈羊的必要性;建立了4个参与人的规划与博弈混合的多层次的单产品关税谈判模型,用多目标规划与博弈论方法研究两国与两国产业(或缔约方双方与双方产业)的决策与竞争,模型将用来决策关税的上限,预测关税上限对国家与产业的影响;并将关税谈判模型进行求解与分析.  相似文献   

6.
质量贸易条件与农产食品贸易的质量风险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WTO的推动下,原来许多约束贸易的因素的作用日益减弱,而进口国以保护消费安全为目标制定的质量标准的作用却在不断强化,逐渐成为一种趋势。近期,中国出口产品遭遇严重的质量危机,已成为国务院最关注的四件大事之一。文章以农产食品贸易为研究对象,依据风险管理理论,应用贝叶斯统计,定义了质量贸易条件和其构成要件,揭示了其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出口国提高自身质量检验水平,引进第三方认证和采用进口国的质量控制体系等,对改善其质量贸易条件的作用机理,可供有关部门建立农产食品质量风险控制体系时参考。  相似文献   

7.
提高能源效率是降低居民生活能源消费的一个重要途径,而由技术进步引起的能源回弹效应的大小直接关系到能效政策实施的有效性. 在简要分析回顾能源消费直接回弹效应的主要理论和估算方法的基础上,以1996-2011 年中国30 个省区的面板数据,建立双对数模型与误差修正模型,对中国城镇居民用电的回弹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 结果表明: 中国城镇居民用电存在明显的部分回弹效应,且长期回弹效应为0.71,短期回弹效应为0.47. 大部分由效率提高所带来的能源节约都由于回弹效应的存在被抵消,回弹效应的存在减小了能效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中国政府在制定能效政策时有必要制定相应的措施来控制和减小能源回弹效应.  相似文献   

8.
蔬菜和水果在中国居民膳食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其价格波动给消费者福利带来的影响不容忽视,尤其是对不同收入群体福利的影响存在异质性.本研究基于非完整需求系统的分析框架,运用准确映射的斯通指数隐含马歇尔需求系统(EASI)模型和国家统计局城镇住户调查微观数据,考察了果蔬产品间的交叉价格效应以及果蔬价格变动对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者福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果蔬产品间存在显著的交叉价格效应,其中,鲜蔬菜、鲜水果和鲜瓜果之间存在明显的替代关系,干蔬菜制品、干果及干瓜果制品对于鲜蔬菜均表现出替代性,干蔬菜制品也是鲜水果的替代品且替代性较强.果蔬价格上升会降低消费者福利,如果不考虑EASI非完整需求系统在福利分析时的间接效果,将会低估消费者福利损失.蔬菜价格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随着居民收入的提高呈下降趋势,水果价格上涨带来的福利损失随收入增长则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分布.因此有必要平抑果蔬价格上涨和保障消费者福利,并针对收入群体差异制定不同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基于政策组合视角,运用2015~2019年中国光伏企业A股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采用面板门槛回归技术,实证分析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及其组合对企业创新数量以及创新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中国光伏企业而言,在创新数量积累阶段,创新政策与环境政策组合效应为正协同,在创新质量提升阶段,两者组合效应为负协同;政府补助对创新数量存在显著的倒U型门槛效应;环境规制与创新数量之间存在正向的非线性关系,且这种正向影响呈现边际效率递减特征,环境规制对创新质量的影响存在显著的倒U型特征;在环境规制强度存在差异时,政府补助对创新数量的影响呈现U型的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0.
使用1999~2007年中国工业企业数据,估计全要素生产率(TFP),以省份和行业为分组,分别计算TFP离散度、资本和劳动的边际收入产品离散度,并进而考察生产率波动对资源配置的内生影响。研究表明:资本、劳动要素在30个工业行业内存在不同程度的配置扭曲,且资本要素扭曲要大于劳动要素的扭曲;生产率波动与资源误置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生产率波动越大,资源误置的程度越高。在工业经济中,生产率波动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行业层面和省份层面的资源配置扭曲(10%~30%),传统关于调节资源配置政策的福利效应可能被高估。  相似文献   

11.
考虑到中间品贸易带来的复杂国际分工特征,本文构建全球区域间投入产出模型考察了1996-2009年各国最终需求通过直接途径和间接途径对我国碳排放的诱发量和诱发系数,并对整体诱发量变化区分生产端和需求端的五类影响因素变动进行了分时段分国别的结构分解分析.研究发现:国外最终需求通过中间品贸易渠道而间接诱发的中国碳排放越来越大,且欧美和东亚国家最终需求有不同特征的诱发效应.期间,可反映生产环节和消费环节中间品贸易隐含碳的经济技术效应和国外最终需求结构效应是整个诱发量变动的最大推手.分国别看欧盟和美国的贡献最大,分阶段看入世后各效应变化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次将贸易引力模型扩展并应用到中国港口城市交通运输成本和效率对我国出口贸易影响的研究中. 并基于我国四大港口城市出口到32个国家和中国香港的1997-2008年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 主要研究结果可总结为3点: 1)我国公路运输成本和港口效率是影响我国贸易扩展的主要因素. 在控制了贸易引力模型中的其他相关变量, 我国港口城市公路运输成本每增加10%, 将减少出口贸易额大约9%; 港口效率每提高10%, 将给中国出口带来7.2%的增长; 2)公路成本、铁路成本和港口效率代理变量的总弹性在中国出口亚洲子样本模型中弹性最大, 这3个变量对中国出口欧洲和美洲的影响与总样本模型结果相似, 弹性不同主要来自于港口效率指标在不同模型中的不同影响, 表明我国港口效率的提高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在全球出口份额, 而且还对我国出口结构产生相应地影响; 3)在控制了贸易引力模型中的其他相关变量, 公路成本、铁路成本和港口效率代理变量的总弹性为1.66, 几乎是平均工资弹性的3倍, 表明有效地利用和提高我国不同运输模式的运作效率是保持和增强我国出口产品的竞争优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2000年以来,商品金融化现象非常普遍,主要特征是商品价格形成越发背离实体经济因素,金融环境干扰日益明显,金融因素影响日益突出。传统库存理论主要以实体库存供求均衡为基本框架,其定价模型难以适应商品金融化趋势。为此,构造金融化影响指数来度量商品金融化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进而修正传统商品期货定价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中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商品金融化加剧商品价格波动,且贸易融资套利引起的金融化效应为负,缓解商品价格上涨压力;美元周期是商品金融化进程的主要因素,风险溢价是次要因素,而货币政策短期效应不明显。表明,中国商品金融化主要受到美国商品金融化的溢出,反映出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上中国定价权的缺失以及美元的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汽车产业兼并重组的市场影响和社会福利效应,本文将数值模拟方法应用于经济分析,建立Logit模型,利用中国乘用车市场2008~2017年数据,进行市场需求估计、价格弹性计算和边际成本估计,以此为基础,对五大主要乘用车企业兼并重组效应进行数值模拟,并将模拟并购结果同实际并购进行对比分析。数值模拟结果表明,产品的边际成本与价格正相关,与市场份额负相关;兼并重组企业的价格涨幅高于非兼并重组企业,重组前市场份额高低将会影响重组后价格涨幅;兼并重组后企业利润水平会上升,但消费者福利将下降。文章据此对中国汽车产业兼并重组从供求、边际成本及社会福利等不同层面提出政策建议,力求为新一轮兼并重组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有益参考。此外,模拟过程体现了Logit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的全要素水使用效率分析存在两点不足,其一是全要素生产率框架下过度估计了水使用效率;其二是该方法所评价的水使用效率是静态的.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法,在固定水资源使用的情况下,分析了相对水使用效率;在此基础上结合Malmquist指数,构建了动态水绩效指数,并将该指数分解为水使用效率影响与水使用技术变化影响,运用该绩效指数对1999-2005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工业水绩效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水绩效低下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水使用效率过低.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使用Baker等(2016)构建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EPU),和基于中文报纸文本关键词搜索构造的中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CEPU),运用中国2010年1月-2016年4月约5000种产品的进口月度数据,分别估计了EPU和CEPU对这些产品进口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于不同产品的进口影响是不同的,既有负向影响的,也有正向影响的.进一步,我们采用BEC大类分类、差异化产品和同质产品、全球贸易国家数与集中度、进口需求弹性来刻画产品的异质性,对经济不确定性对不同产品影响的差异进行了解释.我们发现当中国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大时,资本品和运输设备相比中间投入品、差异化产品相比同质产品,进口受到的负面影响更大;需求替代弹性越小、全球进口国家数越多、全球进口国家集中度越低、全球出口国家集中度越高的产品,其产品进口的负面反应越大.此外,我们对比EPU与CEPU这两个指数在回归中的表现,CEPU指数比EPU指数的结果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张天顶  曾松 《系统工程》2023,(6):124-136
在金融风险管理领域,随着金融工具和市场的日益复杂及金融监管的不断强化,研究者和政策制定者常需要识别特定市场上的风险。作为金融机构使用最多的风险指标,在险价值(VaR)在金融市场风险监控中被广泛地采用。本文按照VaR标准技术流程,通过GARCH族模型、CAViaR以及DQR的分位数回归模型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的风险波动进行了估计,并通过模型置信集(MCS)程序进行了估计效果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各类模型间的聚合方式,考虑单一模型在估计效果上的优化问题。本文研究发现:CAViaR-IG在整体上对我国大宗商品市场相关收益序列的预测效果最好,其次为DQR模型。在对GARCH族模型的估计效果比较下,Student-t和Skew-Student-t对收益分布的估计有较大的调节作用。进一步考虑单一模型估计效果的优化问题时,对不同分布下的GARCH模型和GJR-GARCH模型进行聚合,均匀聚合比指数加权聚合更能够发挥出每个单一模型的估计特点,从而优化了在险价值的估计效果。  相似文献   

18.
为激励投资者积极参与公司财务困境纾解过程,在CoCos所具有的损失吸收机制的基础上,通过纳入收益共享机制,使投资者得以分享债券发行公司的上行潜力:当债券发行公司达到预定的较好财务水平时,投资者可以通过收益共享机制获得更多的回报。据此设计了具有双重特征的或有可转债(DCCs),并通过路径分解构建了定价模型,得到其解析解。其中,通过对债券存续期内标的股票价格可能发生的路径进行分解,剖析了DCCs定价的影响条款。数值分析结果表明:DCCs表现为折价发行;收益共享条款价值和损失吸收触发条款价值均与时间呈现递减关系;DCCs的价值随着股票价格年波动率的增大而减小,且分别随着损失吸收条款转股阈值和收益共享条款转股阈值的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19.
利用2001~2011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入世以后贸易自由化对中国整体和不同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深度、强度三重维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全国范围内,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能有效降低农村贫困发生率,但却使农村贫困深度、贫困强度上升。分地区而言,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内陆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显著降低,沿海地区农村贫困发生率无显著变化;内陆和沿海地区的贫困深度、强度均显著上升,且这一效应在沿海地区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0.
由于受到样本容量限制,人们在建立经济计量模型时不得不忽略个体经济行为的差异(即个体效应),其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本文介绍了一种能够估计并检验个体效应的时间序列与截面结合数据模型。利用这种模型和我国1986年至1990年24个省(自治区)城镇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资料,笔者建立了一个包括23个虚拟解释变量的食品消费函数,估计并检验了不同地区在食品消费行为上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