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更好地揭示新冠肺炎(COVID-19)的传播机理,通过分析新冠病毒(2019-nCoV)的传播特性,考虑隐性潜伏者的自愈以及潜伏者的提前隔离,引入“入院隔离状态”,“隐性治愈状态”,考虑防控强度的变化,引入“发病状态”,提出了SEAIHR动力学模型。利用真实疫情数据,考虑不同阶段参数的变化,进行了多模型对比试验。实验结果表明,SEAIHR模型拟合和预测精度有明显提升,较经典模型在疫情前中期降低了34.4%~72.8%拟合误差,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参考与指导。 相似文献
2.
伴随着大量用户内容的创建和交换,社交网络平台中产生了大规模的互动数据和复杂的用户关系,受到了越来越多研究者的关注.但是现有对关系强度研究多是从用户特征属性相似度和社交行为两方面进行,忽略了网络结构对关系强度的影响,且并未考虑社交行为存在的方向性和习惯性问题.基于此,本文提出了不对称的社交网络用户关系强度计算方法(DSTS-ATI),该方法融合用户特征属性相似度、网络结构连接强度、社交行为交互强度三个维度来综合计算用户关系.在计算网络拓扑结构连接强度时,不仅考虑了用户间邻居节点数,还考虑了邻居节点连接边数.社交互动行为发生的方向性和习惯性,会影响用户对关系强度的感知,因此本文计算出不同社交行为的贡献权重,从交互双方感知用户社交强度.实验证明,本文提出的不对称用户关系强度的方法能够提高用户关系强度预测的准确性,有助于微博意见领袖的发现和信息传播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针对COVID-19期间上海市应急医疗资源配置进行建模与仿真化模拟。基于传染病SEIR(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removed)模型,结合患者门诊就诊和住院治疗过程,构建了医疗资源需要量测算的SEIOWHR(susceptible-exposed-infected-outpatients-waiting to hospitalized-hospitalized removed)系统动力学模型。仿真模拟武汉疫情若发生在上海,需要的应急医疗资源量和不同医疗资源供给水平下的缺口发生时间及待住院患者疾病转归结局,探索传染病疫情下医疗资源配置的关键因素。建议应结合疫情发展趋势和患者疾病转归结局,加强医疗资源的早期规划和动态调整,并努力提高确诊率,有效应对传染病疫情。 相似文献
4.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世界各地传播,通过对其数据和传播机理的分析,已有SEIRD模型的基础上构建SEIiRD模型,将感染人群分为无症状感染者、轻症感染者、重症感染者和危重症感染者,分析不同感染人群的传播率对疫情发展的影响。在拟合现实数据的基础上进行仿真实验,研究发现影响疫情发展的主要感染人群是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感染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不同的无症状和轻症感染者的传播速率所造成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变化情况。针对介入干预时间对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模拟新冠肺炎疫情传播规律,有助于防控职能部门实施相应的疫情防控策略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在相对封闭环境内的传播动态,并依此研究能较大减少最终发病数的防疫措施,以钻石公主号邮轮上的感染情况为例,运用基于主体的建模方法(Agent Based Modeling,ABM),将活动范围和活动内容不同但有交互的乘客和工作人员作为主体,对隔离期间的乘客和工作人员在邮轮上的活动... 相似文献
6.
运用复杂网络传播动力学理论,建立了企业社交媒体与员工线下互动双层耦合网络上的知识传播模型,推导出区分知识在耦合网络中传播与否的阈值条件,从耦合网络的视角探讨了企业社交媒体对企业中知识传播的影响.研究表明,如果员工个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企业社交媒体与线下两渠道交流某一知识的最大次数不变,那么适当增大单位时间内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对耦合网络中这一知识的传播起到促进作用.然而,企业社交媒体中的知识交流次数过多,整个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绩效将降低.此外,在节点数不变的情况下,增大传播初始时刻知识拥有者数量可以促进耦合网络中知识的传播,但每新增一个知识拥有者的促进作用递减. 相似文献
7.
李勇军 《复杂系统与复杂性科学》2012,(3):22-37
介绍了社交网络的背景知识,讨论了社交网络拓扑特性的研究框架,选取不同类型的社交网络对其拓扑特性进行评述,并针对各种典型社交网络的拓扑特性进行比较总结,最后展望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随着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越来越多的企业已经将社交媒体作为一种渠道进行营销.与传统渠道不同,社交媒体零售商可以与用户进行互动,建立社交关系,进而影响渠道的需求.通过建立Stackelberg博弈模型,讨论了零售商与用户之间的社交关系强度对各方利润在协调前后的影响.研究发现,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和社交关系强度同时影响到渠道的协调策略.当零售商间的竞争程度较低时,制造商不会主动对渠道进行协调;协调后,较强或者较弱的社交关系强度会对制造商的利润产生负向影响,而对零售商的利润则会产生正向影响;当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程度以及社交关系强度满足特定关系时,可以使渠道各方利润在协调后同时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9.
10.
11.
以中国智能制造上市企业2015~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数为样本,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揭示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演化规律。通过回归分析,研究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结构与技术生态位“态”和技术生态位“势”的关系。研究发现:智能制造企业创新关联网络关系显著,且关联趋向紧密。网络度数中心度与技术生态位“态”、技术生态位“势”均呈显著的倒U关系;关系强度与技术生态位“态”、技术生态位“势”均呈显著的倒U关系;结构洞与技术生态位“态”的关系呈正线性相关关系。智能制造企业起步阶段,政府要发挥政策引导作用,鼓励更多企业投入到智能制造企业相关领域,促进其创新关联网络的发展。在发展阶段,提高网络度数中心度、结构洞和关系强度,避免由于过于分散降低智能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在成熟阶段,剔除冗余联系,获取有效的网络资源,优化网络结构,进一步保证智能制造企业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考虑社交网络初始阶段的演化过程对于定量认识和理解人际关系的形成与演化的重要意义,搜集"冰桶挑战"事件国内从事件发起到第6天的数据。以挑战者为节点,点名关系为边构造社交网络。通过分析该网络的统计指标,发现网络密度一直减小;网络效率先减小,后又缓慢增加;连通子图的数量先迅速增加,最高增加了初始值的5倍,后又减小;网络效率与子图数量呈负相关关系。考虑到该网络构建的特殊性,与其他社交网络的演化做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升社交网络用户性别识别的准确性,先将单用户的文本特征和表情符号特征进行融合识别用户性别,然后提取多用户的交互特征信息进一步提升性别识别的准确性。实验结果表明融合多用户交互特征后用户性别识别准确率提升了6.8%。说明表情符号和多用户交互特征对提升用户性别识别准确性有很大帮助,提高了社交网络用户性别信息识别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社交网络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本文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包括分配机制与支付机制的人力资源配置拍卖方案.在这个方案中,雇主首先向社交网络提交其技能请求及报价;接着,社交网络分别利用人力资源配置拍卖方案中的分配机制和支付机制决定赢者及其支付费用.此外,本文从理论上证明了提出的机制同时满足个体理性、预算平衡、激励相容等良好的经济属性.最后,大量的模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人力资源配置方案可行有效,其具备良好的分配有效性以及较低的计算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移动视频直播指用户通过移动设备实时制作或观看视频的服务。近年来,移动直播APP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的用户,然而平台的最终成功取决于用户持续使用。本文聚焦于移动视频直播的互动性,以流体验理论、社会临场感理论和认同理论为基础,从心理认知视角探讨了互动性对用户持续使用意愿的作用机理。通过问卷调查,共收集346份有效问卷,采用SPSS和PLS软件对假设模型进行验证。结果显示,移动视频直播的互动性通过提高用户观看体验(流体验、社会临场感)和主播认同进而影响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愿。同时互动性的各个维度对用户体验和认同感的影响程度存在显著差异。据此,为移动视频直播运营商的长期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18.
居民消费作为拉动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日益成为政府部门、专家学者、行业企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许多国内外学者对感知价值影响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因素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这些研究主要是针对某一个具体商品或商品类别而言,且不同研究学者的结论不尽相同,但是对于不同产品类别中感知价值对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因素差异比较的研究相对较少.分析感知价值对两大类商品,即产品(快速消费品、耐用消费品、奢侈品)和服务4个商品类别的消费者购买意愿影响差异,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营销建议. 相似文献
19.
基于消费者隐私视角,检验消费者隐私态度、定向广告认知和行为意愿之间的关系.通过对258份消费者随机抽样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分析个体特征变量在隐私态度、隐私控制度和隐私敏感度上的差异,并通过结构方程路径分析验证假设.研究结果表明:消费者隐私态度直接显著正向影响其定向广告认知水平和行为意愿;消费者定向广告认知水平直接显著负向...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社会化推荐算法得到普遍应用,现有的推荐算法往往只是将一种社交关系引入到推荐系统,但在现实社交网络中用户之间往往存在多种社交关系。基于多子网复合复杂网络模型,利用共享用户特征矩阵,提出了基于多关系社交网络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通过在Epinions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分析,准确率评价指标MAE、RMSE和NMAE分别提高了34%、27%和7%,由此可以证明,多关系社交网络的矩阵分解推荐算法能有效提高推荐准确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