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构建了含有一个供应商和一个零售商的生鲜农产品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零售商需面对来自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中高损耗率的问题,及来自供应商直销渠道入侵的挑战.鉴于此,考虑了零售商对生鲜农产品实施预售的策略,研究了双渠道生鲜供应链系统下零售商不进行和进行预售的情景.通过对比发现,零售商实施预售策略将使生鲜农产品供应商和供应链整体收益提高,但对生鲜零售商自身并不总有利,也不能保证生鲜农产品供应链整体损耗率的降低.给出了零售商应采取预售策略的条件,并分析了生鲜农产品损耗率和供应商直销渠道接受度对供应链成员收益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制造商主导的网上直销、分销两种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中,引入区块链使用程度、订货量波动、交易费用等参数,在不采用和采用联盟链两种情况下对比分析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和渠道选择策略.研究表明:当采用联盟链时,若订货量波动满足一定阈值,则网上分销模式下的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利润都高于网上直销模式,若区块链变动成本处于一定阈值范围之内,各成员利润随着区块链使用程度升高而升高,当区块链使用程度满足一定阈值,订货量波动减少,对供应链成员都有利;在网上直销模式下,若区块链使用程度较高,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利润都高于不采用联盟链时;在网上分销模式下,当区块链使用程度和区块链变动成本满足一定条件时,采用联盟链的制造商、传统零售商和网上分销商利润都高于不采用联盟链时.  相似文献   

3.
基于制造商和零售商构成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系统,以及系统中的单一主体多决策问题,构建了制造商主导和零售商主导的Stackelberg博弈、Hotelling博弈、集中式决策等四种权力结构下的二级双渠道供应链决策模型,并分别探讨了四种权力结构下,制造商努力成本系数和消费者异质偏好对系统决策的影响机理.研究发现:(1)相较于...  相似文献   

4.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和一个传统零售商所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系统,运用消费者效用理论建立了带有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的双渠道需求函数,运用博弈论分析了双渠道供应链定价决策,研究了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对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定价和利润的影响。研究表明,消费者渠道迁徙行为将降低制造商和传统零售商的定价和利润,加剧双渠道之间的竞争,为此,进一步设计了协调机制使双渠道供应链成员达到双赢。  相似文献   

5.
针对零售商竞争型供应链结构中网络零售商的线下市场进入策略及产品定价问题,构建由单个制造商、单个传统零售商和单个网络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博弈模型,通过比较网络零售商是否开通线下渠道两种渠道策略下的最优定价和成员利润,分析了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对供应链最优决策的影响.研究表明:网络零售商开通线下渠道情形下,随着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的增加,传统零售商利润减少,制造商利润增加,而网络零售商利润先增再减,存在极大值点.网络零售商、制造商和供应链的利润都会因为网络零售商线下渠道的开设而得到优化,当网络零售商线下市场份额占比低于特定阈值时,网络零售商新增线下渠道也将使得传统零售商获利更大,此时供应链中所有成员的利润都将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基于实体损耗控制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借助变质库存控制的相关理论方法,研究了损耗控制下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协调问题, 提出减少周期利润以更大幅度降低损耗的控制方法, 并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结论表明,在损耗控制的前提下,集中式决策的系统利润大于分散式决策下分销商和零售商的利润之和;当集中式 决策的系统订货周期等于分散式决策下零售商的最优订货周期时,系统损耗最小.  相似文献   

7.
针对普通农产品和有机农产品同时生产销售的现实状况,利用变分不等式理论构建了考虑消费者有机产品偏好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网络均衡模型,并通过数值算例探讨了消费者有机产品偏好及其他影响因素对供应链网络成员生产销售决策及利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消费者有机产品偏好的提升,生产和销售有机农产品有助于生产商和零售商实现增收,但生产商可能会经历波折;降低有机农产品生产成本能够有效促进有机农业的发展;树立有机农产品的良好品牌形象增强其价格竞争力对供应链各方均有利;产量变化及需求波动都将对市场和各方利润造成较大影响.研究结论对相关企业的决策和相关领域的研究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物联网环境下由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三级供应链为研究对象,考虑生鲜农产品新鲜度对市场需求和在途控制成本的影响,改进收益共享契约,求出三种决策下供应链利润最优时的解,建立基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协调下的利润分配模型。结果表明改进收益共享契约能有效协调供应链,实现供应链上各级企业达到共赢。最后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跨境农产品贸易情境下,消费者对生鲜度要求高以及农产品税收补贴机制极具针对性等特征,通过构建农产品供应商、出口商和进口商三级供应链,结合跨境贸易常用商务模式,探讨了供应链成员最优决策,政策和商务模式偏好以及政府财税政策制定问题.结果表明:当冷链物流服务保鲜努力成本系数满足一定的条件时,在FOB (free on board)和CIF (cost insurance and freight)两种商务模式下,各供应链成员存在唯一的均衡决策,且部分最优决策受财税政策的影响方向是不随政策情形变化而改变的,针对农产品供应商的补贴政策能够使得出口商、进口商收益;各供应链成员对不同财税政策情形以及商务模式的偏好是一致的;基于出口国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进口国市场规模(市场需求对零售价格的敏感度)是实行财税政策重要的依据,不同的规模决定了财税政策的复杂度,而具体的财税政策参数参考阈值取决于市场需求对零售价格变化的敏感度,供应商单位生产成本与最小市场需求.基于全球社会福利最大化目标,还应当将冷链物流服务保鲜努力成本系数纳入考虑.此外,社会福利亦受到生鲜农产品易腐性和进口商特征的不同影响.在当下促进脱贫攻...  相似文献   

10.
研究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发生扰动时的定价与生产决策问题. 假定每种渠道的需求都是关于零售价格和直销价格的线性函数,分别分析了需求和生产成本同时扰动对集中式和分散式双渠道供应链的定价与生产决策的影响. 通过求解优化问题的Kuhn-Tucker条件,得到了需求扰动和生产成本扰动在不同范围内取值时双渠道供应链的最优定价与生产决策. 研究表明,需求扰动效应和生产成本扰动效应的交互作用使得初始的生产计划具有一定的稳健性.  相似文献   

11.
基于当前包装回收难以及资源损耗大的问题,研究在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回收商构建的闭环双渠道回收供应链中,基于供应链参与主体博弈权力的差异,构建制造商主导、销售商主导、第三方回收商主导的3类Stackelberg博弈及集中决策博弈模型,给出并比较分析4种模型的最优解.研究表明:与集中决策相比,分散决策收益非帕累托最优,利...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农超对接和电商渠道并存的生鲜农产品双渠道销售模式为研究背景,不仅考虑渠道自身价格、渠道间交叉价格弹性等因素的影响,还考虑生鲜农产品随着时间变化的质量损失因素,构建生鲜农产品的市场需求函数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模型.比较分析了不打折、单次折扣以及多次折扣情形下,农业合作社和超市分别在分散决策和集中决策模式时的最优折扣率及其市场出清策略.然后进一步分析了传统渠道市场份额、渠道价格敏感度、渠道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对合作社、超市的最优折扣率以及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并通过算例仿真给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最后分析比较了不同打折次数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发现打折次数并不改变双渠道特征参数对供应链利润的影响趋势.  相似文献   

13.
考虑由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闭环供应链,构建政府动态补贴区块链技术的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模型,并进行分析和比较.在此基础上,设计协调机制以最大程度发挥政府动态补贴的作用,保障闭环供应链的运作.研究表明:1)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会促进闭环供应链引入区块链技术; 2)政府动态补贴会降低产品批发价格,对促进产品循环利用和提升区块链溯源水平有积极影响,闭环供应链系统及其成员的利润增加.当消费者的溯源偏好低于某一特定阈值时,政府动态补贴会促使产品零售价格降低; 3)集中决策下,闭环供应链的系统利润更高,回收努力成本分摊契约协调使分散决策下制造商和零售商收益达到双赢效果,通过非对称Nash均衡谈判能够实现契约协调后动态盈余收益的分配.本研究为政府有关部门的支持策略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为闭环供应链企业引入区块链提供了重要的管理启示,有助于提升供应链的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14.
针对农户参与生鲜农产品电商后面临的销售渠道选择问题,以农户收入最大化为目标,构建了生鲜农产品渠道分销与存储联合决策模型.模型考虑了电商、批发及零售三种销售渠道在价格、成本及需求等方面存在的差异以及生鲜农产品成熟度变化会影响售后产品质量的问题.通过数值算例研究,分析了不同产量及不同惩罚系数对农户渠道分销与存储决策的影响,得到了不同情景下农户的最优市场选择.结果表明,种植规模越大,农户选择分销渠道的数量越多;农户应通过缩短产品的交付时间,降低产品售后质量退化产生的惩罚成本;分销与存储联合决策可帮助农户提高7.5%的收入.  相似文献   

15.
考虑期权合同的生鲜农产品批发商的最优订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生鲜农产品流通过程的巨大损耗,引入期权合同工具,从批发商角度研究单周期两阶段供应链的最优订货策略.分别建立不考虑期权和考虑期权的模型,以最大化期望利润为目标,得到其最优订货量和最大期望利润都存在并且唯一.经模型比较得到:不考虑期权的最优订货量大于考虑期权的最优产品订货量,小于考虑期权的总订货量;考虑期权的最大期望利润大于不考虑期权的最大期望利润.经数值分析得到:考虑期权前后的最大期望利润都与产品损耗率、订货周期成反比,其中,考虑期权的最大期望利润随参数的增大而减少的幅度相对更慢些.  相似文献   

16.
考虑第三方物流服务提供商(TPLSP)具备保鲜成本优势情形下,研究了成本优势对生鲜保鲜及外包决策的影响.运用Stackelberg博弈方法,分别建立供应商自行保鲜、零售商自行保鲜和外包TPLSP保鲜并向供应商或零售商收费的供应链博弈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求解分析.同时,设计数量折扣契约以改进外包保鲜的策略.研究表明:当TPLSP成本优势较高时,外包保鲜策略提升了保鲜努力水平,外包保鲜且向零售商收费是各方获取最优收益的最佳策略.此策略在恰当的数量折扣激励契约设计下可实现帕累托改进,此时保鲜努力水平得到有效提升且各参与方可达到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17.
考虑资金受限的双渠道制造商存在风险厌恶行为,分别在制造商不融资,提前支付,银行贷款以及组合融资四种模式下,建立制造商–Stackelberg博弈定价模型.采用逆向求解法得到四种模式下供应链双方的均衡定价策略,进而探究制造商的融资策略.研究表明,制造商进行融资并采取单一的融资模式更有利.具体来说,当提前支付折扣因子大于银行利率时,制造商倾向于选择提前支付融资模式.反之,制造商的融资决策会受到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最后,当拓展到零售商也风险厌恶且其风险厌恶信息私有时,有关制造商风险厌恶程度对其融资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的结论依然成立.  相似文献   

18.
研究由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构成的生鲜农产品供应链,其中,零售商作为主导者,负责产品的终端销售,生产商作为跟随者,负责产品的生产、运输任务以及剩余产品的处理。假设生鲜农产品市场需求受销售价格和产品新鲜度的双重影响,生产商管理零售商的库存且零售商按产品实际售出量支付货款,建立了VMCI模式下的两级Stackelberg博弈模型。研究表明,分散决策下生产商的最优库存因子低于集中决策下的取值,而参数满足特定条件下,零售价格和物流服务水平均大于集中决策下的相应值;由收入共享、物流服务成本共担和剩余产品成本分摊构成的契约组合可有效协调供应链系统。最后,通过数值模拟验证了上述契约组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考虑由制造商、网络零售商和实体零售商组成的双渠道供应链,在零售商之间存在价格竞争和双向搭便车的情形下,研究集成和分散供应链两种模式下最优定价和努力水平决策.研究发现,在集成供应链模式下,最优零售价格和销售努力水平只取决于努力成本,当努力成本低于某临界值时,网络和实体零售商都努力,否则,都不努力.在分散供应链中,努力水平与批发价格,努力成本以及搭便车系数有关:当努力成本过低与过高时,制造商设定同样的批发价格,零售商会分别选择同时努力和同时不努力,则努力水平和供应链利润与搭便车系数无关,否则,制造商实行批发价格歧视策略,且搭便车系数越大,价格歧视越明显,此时,随着搭便车系数的增大,制造商的利润减少,零售商的利润增大,供应链的利润增大.  相似文献   

20.
新冠疫情对双渠道供应链消费需求形成冲击,造成大量线下需求转向线上消费.针对线上线下两种渠道的恢复过程,考虑线下渠道的延迟恢复和顾客的线上消费习惯,构建以制造商为主导的延迟微分博弈模型,分析并求解分散式决策和集中式决策下双方的最优恢复努力、恢复水平和价值函数现值,通过设计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以实现协调.研究发现:集中式决策中的线上线下渠道恢复努力均大于分散式决策;延迟时间存在一定的阈值,当小于该阈值时,集中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反之分散式决策下的最优价值函数现值较高;分散决策时需求转移系数与线上渠道恢复水平正相关、与线下恢复水平负相关;双边成本分担契约中的分担比例与需求转移系数正相关、与零售商的边际利润负相关.以上结论可为疫情影响下的双渠道供应链恢复决策的制定及协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