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含有各种类型配体的过渡金属配合物化学是一个非常活跃的领域。当代化学的一个热点就是有机金属配合物和键。其中由于大多数含磷配体的配合物可作为各种重要反应的催化剂或催化剂前体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1-2]。在研究过渡金属原子簇电子结构和成键规律时,由于过渡金属原子含有d轨道,有时甚至要考虑f轨道,使金属的价轨道数目增加,成键情况要远比非过渡金属复杂,研究金属原子和配体之间的结合形式和成键性质可为了解分子结构和反应机理提供重要依据。对于具有M2(μ-dppm)2骨架的配合物,我们曾用EHMO法研究了一系列具有M2(…  相似文献   

2.
用Cy2BuSnO2C-C6H4-x,Cy2MeSnO2C-C6H4-x,CyBu2SnO2C-C6H4-x(x=H,p-CH3,p-CH3O,p-NO2,p-F,p-Cl,p-I,p-OH,p-NH,m-NO2,m-CH3O)3个系列共18种取代苯甲酸配位的有机锡络合物在13种有机溶剂(环己烷、正庚烷、四氯化碳、苯、甲苯、乙醚、氯仿、二氯甲烷、1,2-二氯乙烷、四氢呋喃、对二氧六环、乙腈)中的羰  相似文献   

3.
我们将Co[Fe(Mnt)_2]作为电催化剂应用于Li/POCl_3电池,发现可提高电池的放电容量。通过微电极循环伏安法和SEM研究,我们推测其可能原因一是由于催化剂的存在影响了电极产物的形态;再则可能是由于催化剂与POCl_3之间发生了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4.
余智  周元 《自然科学进展》1999,9(6):500-504
在合成Fe(tpa)(NCS)2化合物的过程中,选择不同溶剂对化合物进行重结晶得到的产物,化合物在没有发生成分变化的情况下,却表现出不同的自旋交叉性质和奇特的合成效应(preperationeffect)而具有良好自旋交叉性质的高纯化合物在搁置一段时间后,即使在氩气保护下,也对低温下剩余的高自旋相的含量和化合物Debye因子的大小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5.
报道在3种溶剂中硫氰酸钼(V)配合物的生成情况,并以石油亚砜为萃取剂对其萃取研究,讨论了萃取剂的影响和有关萃取机理。  相似文献   

6.
在不同溶剂中,测得配合物M(mnt)(phen)电子吸收光谱(M=Cu2+、Ni2+;mnt2-=马来二腈基二硫代酸根;Phen=1,10菲啉).两种配合物都存在LL’CT谱带,将配合物的LL’CT带的umax与Z和ET以及EMLCT直线拟合,发现umax与Z和ET有线性关系,而与EMLCT没有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7.
报道了由CuI和1,4-双(二苯基膦)丁烷(dppb)合成的双核配合物Cu2(μ—dppb)2(μ-I)2,并测定了其晶体结构.该晶体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bca,a=1.8206(4)nm,b=1.5219(3)nm,c=1.8280(4)nm,V=5.0650(19)nm^3,Z=4,R=0.0443,wR=0.0832,S=1.086.该化合物是一个双核结构,对称中心位于两个铜原子连线的中点处.其结构特点为一个双环骨架:外环由Cu—dppb—Cu—dppb组成一个十四元环,内环由两个Cu^+和两个I^-离子组成一个四元环,两环基本相互垂直.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近几十年来金属配合物取代反应机理及溶剂效应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9.
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在非水溶剂中合成了对二甲氨基苯甲醛缩氨基脲(HL)与Cu(Ⅱ,Zn(Ⅱ)、Fe(Ⅱ)的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摩尔电导等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从盐酸氨基脲出发,经与水杨醛缩合,再与氯化铜配合等步骤,生成了席夫碱的配合物.目标化合物经IR、远红外光谱以及元素分析确证了分子结构,并通过差示量热扫描分析(DSC)测定了其变色的温度范围.升温时,在50~110 ℃有变色峰出现;降温时,在45~85 ℃出现变色峰.与目测法结果相符,证明该化合物是一新型可逆热致变色配合物.  相似文献   

11.
[Et4N]2[Fe2S2(Sph)4]的晶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Et_4N]_3[Fe_1S_2(Sph)_4]的合成与晶体结构已有报道,本文给出从金刚烷铁硫簇Fe_4(Sph)_(10)作为起始裂解原料,合成得到[Et_4N]_2[Fe_2S_2(Sph)_4]的单斜晶相的结构。从反应后的乙腈溶液得到片状黑色晶体,选取0.3×0.3×0.1mm~3的单晶在氮气氛  相似文献   

12.
采用自组装(SA)技术制备了正十二硫醇的SA 单分子层膜.应用电化学交流阻抗及循环伏安技术研究了12 硫醇SA 单分子层膜在K3Fe(CN)6/K4Fe(CN)6 溶液中的电化学行为.测得了表观电子传递系数α+ β≠1,电子隧穿系数为(0.83~1.11)/CH2.  相似文献   

13.
通过交替吸附多联吡啶钌配合物[Ru(bpy)2Hip]2+和铁氰化钾(K3[Fe(CN)6])、亚铁氰化钾(K4[Fe(CN)6]),制备了2种新型的静电自组装多层膜.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循环伏安图对自组装膜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4.
Fe(OH)_2的制备、颜色以及它的氧化产物,有各种不同的论述。本文通过穆斯堡尔效应的实验测定,确定了氧化程度不同,所生成的产物不同。  相似文献   

15.
用差示测温技术测定了Fe(CN)3-6/Fe(CN)4-6体系及Ag/AgNO3体系阳极过程的热效应,实验中采用热敏电阻测定电极表面的温度变化,利用电流、电极电位、温差和极化时间等数据,运用热电化学基本方程得出电极反应的焓变值.实验结果表明,由热电化学方法决定的焓变与由相对应的离子的热力学数据计算得来的焓变的差值为一恒定值,进一步得出298.15K下标准氢电极反应的绝对熵值为88.4J·K-1·mol-1.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合成[Co(sep)]~(3+),u-fac-[Co(ida)_2]~-的实验条件,其中,sep=六氮杂双环二十碳烷,ida=亚氨基二乙酸根,光学折分及CD光谱表明[Co(sep)]~(3+)-[Co(ida)_]~-,[Co(en)_(ox)]~+-[Co(ida)_2]~-两手性识别体系的有利缔合离子对均是异手性的,通过对比类似络合物的手性识别,指出络阴离子内的张力大小对手性识别是有影响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热电化学方法测定电极反应电化学Peltier热.实验中将高灵敏度热敏电阻紧贴于工作电极表面,结合SRC-100溶解-反应量热仪与电化学工作站组装成高精度热电化学测试系统,其控温精度达±0.001K.运用该测试系统分别对5个不同浓度等物质的量比的Fe(CN)63-/Fe(CN)64-体系阳极过程进行恒电流极化,得到该电极反应电极电势和温度变化与时间的关系曲线,运用热电化学方程,得到298.15K时Fe(CN)63-/Fe(CN)64-体系阳极过程电化学Peltier热,分别为41.51 kJ/mol(0.075 mol/L),43.48 kJ/mol(0.10 mol/L),46.95 kJ/mol(0.15 mol/L),50.77kJ/mol(0.20 mol/L)和54.81 kJ/mol(0.25 mol/L),由此获得该温度下的标准氢电极反应在绝对标度下的熵变.  相似文献   

18.
本文用真空红外光谱、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对不同温度下用浸渍法制得的(NN_4)_2SO_4-Fe_2O_3样品进行了研究,并与催化性能作了关联。研究结果表明,热处理时在表面形成与酸性有关的S-Fe配合物,且随着处理温度的升高配合物的含量不断增大,至573K时含量及反应活性达最大值;超过573K时,随着处理温度升高而配合物分解,反应活性也相应地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三维锰钒配位聚合物Mn2(phen)2(VO3)4(H2O)2在水热的条件下被合成出来,并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光电子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方面进行了结构表征。X-射线分析表明,此化合物是三维结构。光电子能谱分析结果显示标题化合物显示出了有意义的信号,g值为1.997说明分子中V原子呈现 4价氧化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配合物K3[Fe(C2O4)3]·3H2O,K3[Cr(C2O4)3]·3H2O,K3[Al(C2O4)3]·3H2O和K2[Cu(C2O4)2]·2H2O的热分解过程及机理。方法 采用热分析方法对这4个配合物热分解过程进行研究,用Ozawa Flynn Wall,Friedman,ASTME6983种方法计算出每一步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Ea)和指前因子(lgA)。结果 得出了这4个配合物每一步的热分解反应,并用上述3种方法计算了每一步的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结论 这4个配合物第1步热分解都是失去水,但Al,Fe,Cr配合物脱水过程的活化能大小与热解脱水的温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反映了配合物中水分子结合的难易程度;Cu配合物脱水温度均高于Al,Fe,Cr的配合物。这可能是由于Cu配合物中两个水分子参与配位,而其他配合物中的水为结晶水的缘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