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从辣椒中提取无辣味红色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别用95%乙醇、丙酮、石油醚(60~90℃)作提取剂,先从红辣椒片中提取有辣味的红色素粗品,再分别用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钙进行适当处理以除去辣味。实验表明,用两酮提取的红色素组品经氢氧化钠相应处理后,可得到收率较高,质量较好的无辣味红色素。其它方法要么产率低,要么不易操作或去辣味效果不佳。  相似文献   

2.
陈咏梅 《科技信息》2007,(25):27-27,43
本文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对红辣椒中辣椒红色素提取进行研究。利用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素的结构差异,在固定相和洗脱液之间分配系数不同进行分离,确定提取的最优条件。实验表明,不同的洗脱液对辣椒红色素的分离效果不同,丙酮和石油醚(1:10)优于乙醇和石油醚(3:6),其分离现象明显,速度快。通过对辣椒颗粒、品种、提取液的选取,确定最佳提取温度和浸泡时间,以提高辣椒红色素产率。实验表明,小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要高于大颗粒辣椒粉末提取率。在提取液的选取上,丙酮作提取液时色素产率要高于乙醇与石油醚的色素产率。在样品的选择上,甜红辣椒中所含红色素成份要高于朝天椒中所含红色素,其红色素产率分别为5.64%和5.42%。在浸泡时间上,浸泡48小时产率要高于浸泡24小时和12小时。运用硅胶柱层析法和溶剂法对辣椒红色素辣味去除进行研究。实验表明,硅胶柱层析法和硅胶柱层析法与溶剂法相结合的方法都能提取出深红色油状辣椒红色素,用硅胶柱层析法所提取出的辣椒红色素产率高,但脱辣不完全,可用于对辣味要求不是十分苛刻的情况。硅胶柱层析和溶剂法相结合辣椒红色素产率不高,色素辣味去除较完全,可用于精细化妆品行业。  相似文献   

3.
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辣椒红色素是天然红色素的一种,可从干红辣椒中提取。文中对有机溶剂从干红辣椒中提取辣椒红色素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质量分数为95%酒精,石油醚和丙酮对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影响,结果表明丙酮为最优的提取溶剂。通过正交实验确定丙酮提取的最优条件为:每次提取时间为3h,提取温度为30 ℃,提取每克辣椒所用溶剂总量为25 mL,提取次数为3次。  相似文献   

4.
利用正交实验设计和Duncan法检验,确立了蟹爪兰中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及其产率.结果表明,每1 g蟹爪兰干花粉用150 mL的50%乙醇溶液,在20℃恒温浸提1.5 h,提取效率较好.该法红色素提取粗产率为9.7%.  相似文献   

5.
利用溶剂法和硅胶柱层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取分离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通过正交试验确定辣椒红色素提取的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丙酮,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16.8%;辣椒碱的提取工艺条件为:浸提溶剂乙酸乙酯,浸提温度30℃,浸提时间72 h,在此条件下产率可达3.45%;该法用于辣椒红色素和辣椒碱的提取分离,简单实用、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长白山笃斯越橘冷冻果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外界因素对越橘色素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长白山笃斯越橘红色素乙醇溶液最大吸收峰的波长在526 nm处.长白山笃斯越橘色素易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不同提取液对色素的提取效果有一定的影响.越橘红色素的乙醇溶液呈深红色,澄清透明,丙酮溶液微溶,呈红褐色.有絮状物;最佳提取条件为85...  相似文献   

7.
从胭脂萝卜中提取食用红色素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以胭脂萝卜的原料进行食用红色素的提取研究,通过用水作浸提剂,果胶酶除去胭脂萝卜中的果胶。乙酸除去该色素中的糖份,水蒸地除去粗产品中的萝卜异味,最后得到了较为纯净的胭脂红色素。  相似文献   

8.
超声波作用下桑葚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通过在超声波作用下及其他的提取工艺的对比,可知超声波作用可以快速高效的提取桑葚中的红色素;并且实验分析了外在环境对桑葚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得到了储存桑葚红色素的一般环境。  相似文献   

9.
从黑向日葵籽皮(黑瓜子)中提取出一种具有果香味,色泽鲜艳,性质稳定的醇溶性色素—葵子红色素。本文介绍了葵子红色素的提取方法,理化性质及各种因素对其稳定性的影响。根据性质实验初步确定葵子红色素的基本结构为花色素的衍生物。  相似文献   

10.
以蜀葵紫花为材料,对其红色素的提取工艺及性质进行了研究,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pH值为2,温度55℃是提取红色素的最佳条件,稳定性结果表明,其红色素水溶性好,对热稳定性较好,对光稳定性较差。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大孔吸附树脂对其吸附和洗脱特性.结果表明,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最适提取剂为酸性EtOH.3种大孔树脂中,X-5型树脂对高粱泡果实红色素的吸附和洗脱性能较好,吸附率达96.17%,解吸率为94.40%,适宜用作高梁泡果实红色素的分离、纯化;适当的色素液浓度、流速、NaCl质量分数及温度均可增大X-5型树脂对色素的吸附率,而用80%~95%EtOH作为洗脱剂,洗脱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鸡冠花[Celosia cristata L.]红色素水提取浓缩液为实验材料,从沉淀剂的预选、沉淀剂及碱种类、沉淀剂最佳pH值、沉淀剂最佳酸种类和沉淀剂最佳用量的确定等方面,进行了离子沉淀法制取鸡冠花红色素最佳条件的筛选研究.结果发现,用2%的Zncl2作为沉淀刺、氨水作为调节pH值的碱液,柠檬酸作为酸液,采用6倍量的无水乙醇沉淀色素,可获得最佳提取效果,红色素产率可达12.3%。  相似文献   

13.
黑米红色素的提取条件及其性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以黑稻米糠为原料,用正交设计实验确定了黑米红色素的最佳提取条件,并对色素的某些理化性质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探讨了从蟹壳中提取的蟹红色素的性质,以及蟹红色素的生产提取工艺。  相似文献   

15.
以草莓果与叶为原料,提取红色素与绿色素,并对色素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酸性乙醇溶液提取红色素效果最佳;加入Zn^2+或Cu^2 的75%乙醇溶液提取绿色素效果最佳;红色素水溶性好、绿色素酯溶性好;两色素耐光性、耐热性均好;柠檬酸、维生素C、蔗糖、碳酸氢钠等食品添加剂对两色素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从苋菜提取的红色素,其色泽美丽,食用安全可靠.苋菜红色素提取工艺简单易行,所需生产设备是通用的.苋菜红色素对酸稳定,对碱敏感,耐热能力较低,所以,它适用于低温处理的食品.  相似文献   

17.
草莓红色素的提取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新鲜的草莓果中提取红色素,研究温度、光、pH值、氧化剂、还原剂、离子等对红色素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玫瑰茄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和提取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了玫瑰茄红色素的理化性质,并提出了提取工艺.为玫瑰茄红色素的提取和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五味子红色素的提取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pH=3的乙醇提取五味子色素, 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分别研究了提取温度、 时间、 材料与溶剂比例3种因素对五味子色素提取率的影响. 通过正交实验法, 以五味子红色素的提取率为主要指标, 对pH=3的乙醇提取五味子红色素的工艺进行优化, 确定了五味子红色素的最佳提取工艺: 以5倍量pH=3的乙醇溶液为溶剂, 75 ℃下浸提2 h. 通过对五味子红色素的红外光谱进行解析, 确定其属于吲哚类色素.  相似文献   

20.
从野生植物粗喙虫实(CorispernumdutreuibiIljin)中可提取天然红色素.该色素在pH值为1~8时呈色稳定,pH值为6时最佳.虫实天然红色素对光稳定性强,耐氧化剂及还原剂的作用,性质稳定;添加NaCl及蔗糖对其稳定性并无不良影响;淀粉对色素的稳定性有较好的保护作用,是一种有开发前途的天然食用色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