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今年11月1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与此同时,江苏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和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推荐名单正式对外公示,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传人薛福鑫榜上有名。这是继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后,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获得的又一殊荣。香山帮传统建筑营造技艺,形成于苏州市吴中区胥口镇一带,是以木工领衔,集漆工、雕工等建筑工种于一体的中国古典建筑营造技艺。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发展,香山帮营造以技艺全面、水平精湛、特色鲜明、风格统一的建筑风格,奠定了在中国建筑史上的独特地位。  相似文献   

2.
打造胥口“香山帮”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园林古建产业基地 苏州香山位于太湖之滨,自古出建筑工匠,擅长复杂精细的中国传统建筑技术,人称“香山帮匠人”,史书曾有“江南木工巧匠皆出于香山”的记载。  相似文献   

3.
尚子力 《科技信息》2010,(21):382-383
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占有重要的地位,与理性严谨,善于归纳的的西方建筑美学思想相比,中国传统建筑美学则重经验,轻理论,凝聚在不同时期的建筑形式里,可以大致概括为风水之美、主体布局和园林之美。本文以贝聿铭的香山饭店为例,从环境选择、建筑格局和园林营造三个方面解读中国传统建筑美学思想的意蕴。  相似文献   

4.
绿色住区环境是一种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规划、建设、经营、管理的城镇人居环境.当前,绿色住区环境建设将"改善住区环境生活质量"为目标,努力营造出一个以"生命,活力,健康发展"为指导的住区环境.文章从几个方面探讨了现代住区环境中的"绿色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民居的营造与自然环境融洽度高,对应生成了诸多以调适居住环境为目的的设计方法与营造经验。以一种斜向门道空间为例,从空间营造与使用角度出发,遴选室内、院落和巷道3种代表性空间形态,对其进行风环境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斜向门道空间对民居建筑微环境能够起到有效调节作用,改善场域风环境,提升活动空间整体舒适度。将传统营造经验通过现代科学方法进行分析,以期能够更加客观地认知传统建筑自身所蕴含的绿色营造智慧,为传统民居在当下的新发展提供多样性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关于整体营造绿色住宅环境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体营造绿色住宅环境,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是当代人对自身生活空间更高质量的要求.结合生态、环保、健康等时代主题,从住宅室内外空间结构、陈设艺术、建筑装饰材料、日光照明与灯光照明、噪声与空气污染、无障碍设计以及物业管理等角度,分析了绿色住宅环境的整体营造理念"以人为本",使人"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不仅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而且是新形势下环境教育的一种有效方式。环境素养和行为应是"绿色学校"所有学生生活和道德精神的内在组成部分,"绿色学校"的环境、生活、文化和有益于环境的方针和管理体系,对学生理解可持续发展思想,提高学生基本素质有着特定的意义。因此创建"绿色学校"活动为素质教育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高速公路景观生态设计研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友高速公路二标段(吴圩至渠旧段)景观绿化设计,围绕创造"生态"环境、协调公路其它标段景观绿化的目标,坚持环境与人文相结合的理念,突出"精品、样板、生态"的主题.在结合自然、文化、建筑,推行生态景观营造与现代景观绿化理念等指导思想下,运用绿色公路景观长廊,健全、人性的公路服务网以及绿色景观元素相结合的布局手法,造就一个具有浓厚壮乡文化内涵并有机融入周围环境的生态公路绿色长廊.  相似文献   

9.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历史传统、精神风貌、目标和理想、信念与追求的集中展示,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建设要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以强化"校训"为核心,依托学生社团组织,积极营造人文教育的育人环境,塑造具有自身特色的校园精神,进而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0.
水是人类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是影响建筑环境的主要因素之一。随着我国绿色建筑的发展,如何运用好水体的生态效应来改善建筑环境已成为生态技术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该文从我国传统建筑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关于水的生态低技术理论入手,探讨水在建筑环境中的生态应用手法和原则,以及传统生态低技术在现代建筑中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在实践应用中结合具体情况,将传统低技术与现代技术相融合,营造舒适宜人的建筑环境,促进我国建筑走上绿色节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1.
"巂""雋"二字字形相近,但两个字形又是记录汉语中不同音义结合的词语;在古代文献中,"巂""雋"两形体产生混用问题。利用传统语言文字学的知识,对这两个字的形、音、义进行考辨,得出"巂""雋"二字因为在楷书阶段形体相近,造成音义的转移。传世文献中存在的错误应当得到纠正。  相似文献   

12.
知识经济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挑战,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为此,高校应着力在强化心理健康知识,丰富健康活动;造就可持续发展的师资队伍;构建多向互动、效果持续的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以及注重大学生创新心理素质培养等方面加大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能”和“可以”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探讨中得出在语义上“能”主要表示有能力,“可以”主要表示可能性。针对于一些学者认为的“能”和“可以”的义项与人称主语和疑问语气有密切关系的论断持不同的态度,经过分析得出两者义项的选择与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本文还把“能”和“可以”的肯定与否定的不对称现象用表格的形式,清楚地列了出来;对“不可以”的扩大使用的现象通过语料库得出它使用的范围比较窄;最后,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方面对“能”和“可以”进行了辨析,希望对对外汉语教学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不”和“没”是言语表达中出现频率很高的两个词,二者表意基本相同,使用环境也非常相似,然而在语言的比较教学过程中,更多凸现出来的却是二者混用带来的表意不清。从语义、语法、语用三个角度看,Z-者在语义指向上所呈现出的主客观的差异与所在语句的时范畴、否定对象的不同有直接关系,而在语用上显现的差异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5.
“天道”与“人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中国古代化的研究,应注重古人对“天道”与“人”关系的认识,本举物质、制度、学等三事以证中国古代人本于天道的民族传统及其影响,并从多方面相互印证说明中国古代“拟天道以成人”是一个悠久的无所不在的传统,从而全面把握华夏化的根本及其成因;由此出发,才可能总结出中国特色的人科学理论。  相似文献   

16.
“一点儿”和“有点儿”是意义相近但用法有所不同的一组词。前贤对它们的联系与区别作过研究,本文用大量例句结合现代理论对“一点儿”只能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的原因加以解释,并对“有点儿”在修饰动词或形容词的否定式时只能用否定词“不”而不能用“没”的原因加以解释。  相似文献   

17.
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直觉模糊集定义及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基础上 ,利用 F -格的序关系 ,研究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给出了直觉模糊逻辑 t-范及 t-余范的定义 ,同时给出了两种新型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 ,探讨了直觉模糊逻辑“与”、“或”算子的 t-范及 t-余范所具有的性质 .拓广了模糊逻辑中关于生成子的概念 ,给出了阿基米德直觉t-范及 t-余范的表现定理 ,并对不同算子分别进行了研究 .  相似文献   

18.
南朝梁时,萧统、萧纲兄弟分别主持编纂了《选》和《玉台新咏》。论对其编撰目的和体例、作家作品录情况、各自的学观和对后世的影响,一一进行了比较研究,从而见出它们的价值与得失。  相似文献   

19.
老子“象论”与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分别构成了中西古典美学的意义之发端。两在思想路向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老子“象论”及其人生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中国古典美学中的“意象”本体论和以“境界”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毕达哥拉斯学派“数论”及其知识论的思想路向启发了西方古典美学中的“形式”本体论和以“真理”为最高审美理想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朱子理学有着十分深厚的天道自然观基础,他成功地将天道自然观转换为天理自然观;“气化流行”是这一转换中的关键范畴,其思维取向是道体(理)自然而成化。朱子的“天理”观,显示了从天道自然到理所当然的人文道德之价值维度。朱子天理观中的理气二元结构存在着难以解决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这导致他偏轻偏重地言理言气,而太极范畴的推出,依然没有解决这一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