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产学研用合作是构建我国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同时实现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功能。针对"企业招人难,学生就业难"、传统课堂教育的"重理论、轻实践"、企业对产学研用合作热情不高等现象,以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电子商务专业为例,分析其具体做法,探寻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产学研用合作模式,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电子商务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提供全方位创新创业服务,推进"双创"示范基地建设,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大中小企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格局,打造"双创"升级版。当前,上海已经构建了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五位一体"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在推动中小型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推进高新技术成果转化等方面稳步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科技企业创新创业成就,但就创新创业的发展趋势应做深入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安徽科技》2013,(3):8-9
按照"省院合作、市校共建"原则和"四个对接"工作思路,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于2012年10月24日正式揭牌,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在硬件建设上,主楼建设已完成全部地下工程;在软件建设中,创新环境优势凸显。推进产学研用结合,建立混合多元协同创新机制,采取"四个对接"推进创新。一是对接中科院各研究所。中  相似文献   

4.
<正>椒江区经济信息化和科学技术局以"科技新长征"为冲锋号,全面推进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知识产权运用保护、创新环境优化等工作。以科技创新激活发展新动能,助推"三千三百"行动,促进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为全力建设"两个高水平"的台州新府城提供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5.
鉴于我国原始创新能力不足以及科技成果应用在低水平重复的现状,依托高校等科研机构优势资源与区域发展战略对接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模式——先进技术研究院正在兴起。基于先进技术研究院兴起背景的基础上,对其内涵和功能定位进行分析,利用“战略-知识-组织”框架对其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进行分析和研究,期望对我国先进技术研究院的建设和发展提供有益的视角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陈波 《太原科技》2014,(1):1-3,14
随着自主创新进程不断深入,最大限度整合社会创新资源的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成为新的创新组织模式。与传统产学研结合模式相比,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的内涵更加丰富,不仅强调创新知识生产,更强调创新知识的转化;构成要素也更为全面,基本涵摄了从知识生产到知识消费全过程的创新力量。围绕如何发挥企业技术创新主体作用,政府、大学与科研机构、目标用户分别发挥着组织保障、智力支持、目标导向等不同功能,从而使政产学研用既成为一个内部协同配合整体,同时具有较强外部开放性的创新组织体系。  相似文献   

7.
应用型院校建设已经成为新升本高校的自然选择,如何更好地实现高校建设理念与实践转型,建成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大学,需要做好顶层设计,加大专业、课程、学科等方面改革的力度,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更好地实现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加快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更好地为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最终服务于国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总体目标。  相似文献   

8.
文章梳理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出台的一系列科技创新政策,详细介绍了"三张图"勾画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路径,中关村先行先试的"1+6"及"新四条"政策,教育、经济等领域的全面创新改革措施,为了激活创新要素制定的"人财物"方面的政策措施,"三城一区"、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政策措施及"28条措施",并且总结了2014年到2017年"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确定以来取得的成效及政策实施的现状,最后从政策制定和落实两个层面分析了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陈翔 《今日科技》2021,(11):54-55
钱塘科技创新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是由浙江省人民政府发起、联合国家相关部委设立的新型事业单位,2019年3月落户杭州钱塘新区正式启动运行. 创新体制机制建设新型举国体制科创试验田 在国家相关部委和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同领导下,中心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总体要求,努力践行"走在前列、干在实处、勇立潮头"浙江精神,始终秉持"共建、共享、共用"协同理念,大力实施"双创并举、双轮驱动"发展战略,不断探索新形势下科技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与运行模式,构建起多元主体投入、小核心大协同、产学研用优势力量汇聚的协同创新模式,打造"三位一体"的国家任务承载平台、融合创新转化平台、科创资源导入平台,建立了覆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的跨领域、跨体制协同创新网络,在全国范围发挥着独特的创新引领作用,已然成为生机勃勃的新型举国体制科创试验田、冉冉升起的承载国家任务战略科技力量.  相似文献   

10.
以湖北省教育厅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湖北科技学院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辐射化工方向人才培养为例,分别从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课程体系的构建、培养模式的选取、教学条件的建设、教学评价体系的完善、“产学研用”项目的参与、协同创新中心的创立等方面实施校企合作,积极探索战略性新兴产业人才协同创新培养。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来"使用频率高,分布广,用法也极为复杂,一直以来备受学者关注。本文从"历时"、"共时"、"历时与共时相结合"三个层面对前人有关"来"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2.
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却激起了波澜,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需要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体悟《论语》的文学价值,有必要在参考史家"实录"意识的基础上,辨析并诠释原书的叙述质素、叙述特质,以及由此而致的叙事性和故事意味。事实是,《论语》的叙述质素根源于史传文化,其叙述特质紧密关联着人物与语录,其叙事性鲜明而且独特。从整体上看,《论语》一方面融前代王官叙事于哲学思辨之中,另一方面迥异于其它诸子叙事,从而构成了个性化的叙述品格。  相似文献   

14.
李金坤 《镇江高专学报》2009,22(1):19-20,27
《华山畿》南朝乐府民歌是历来为人们所称颂的至爱至悲的千古绝唱,然而,关于其故事的发生地问题,迄今众说纷纭。或曰“镇江新区华山”;或曰“高淳华山”;或曰“句容华山”。其实,依据《乐府诗集》、镇江地方志及有关实地考察等情况作全面辨析,可以断定:《华山畿》故事的发生地即在当今镇江市新区石桥乡华山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我国住宅装修行业的发展趋势与前景,提出了“DIY”装修新模式,并分析了在当前的行业状况、经济环境和技术条件下,住宅装修“DIY”模式的可行性、优势与影响.指出在“DIY”模式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相应的对策与设想。  相似文献   

16.
引入现代诗学的“张力论”观照中国古代诗学的“情景论”。认为:诗歌“二原质”——“情”与“景”之间存在张力。情景交融是一种“情”和“景”的紧张关系造成的艺术品的超常特性。情景交融中所体现的“情”与“景”之间张力的最大才是中国诗美的决定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锋"考     
在中国传统农具中,“锋”是什么样的农具,长期以来学术界说法不一,始终没有找到一个满意的答案。文章首先介绍了有关专家学者关于“锋”的各种观点,然后依据历史文献和考古资料对“锋”作了系统考究,形成了对“锋”的比较全面的认识。认为:历史上确曾有过名称为“锋”的农具;“锋”应该是尖刃的、不用畜力曳拉的、主要用于中耕的镢类或铲类多用途手工农具;《王祯农书》记载的“锋”可能是古“锋”的一种形式;近代云南大理地区仍在使用的一种尖刃锄,则可能是古“锋”另一种形式的孑遗。  相似文献   

18.
"主题研究"教学法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题研究”是针对职后高等教育的学习特点设置的,旨在提高学员素养的教学方法。本文重点概括了“确立主题→激活研究→完善认知结构→研究评价→模拟运用”五个阶段模式,并列举了实践范例,力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主题研究”教学法模式。  相似文献   

19.
《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应用于《计算机基础》教学.在以学生为主导的原则下,注重课堂教学环境和实验学习环境的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协作学习,对计算机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20.
我国“研究性学习”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性学习是近几年来我国教育领域提出的一个崭新课题,到目前为止,理论和实践的探讨均取得了丰富的成果。回顾我国研究性学习的产生、发展脉络以及代表性观点,如价值追求、内涵和特征、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问题,对改进、深化、完善“研究性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