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6 毫秒
1.
目的通过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方法针对当今护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利于促进护患关系和谐发展的各项规范化护理服务。结果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8%,护理服务态度满意度100%,技术操作体现人文精神≥98%,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覆盖率100%,出院患者健康指导率100%。结论优质规范化护理服务的实施,提高了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患者的满意度,同时激发了护士为患者服务的工作热情,从而有效地构建了和谐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2.
观察细节护理在手术室安全管理中的作用分析。筛选省妇幼保健院2017年1月-2017年8月进行手术的患者共48例,运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2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研究组消毒麻醉、护理人员配合度、器械准备、仪器设备管理等手术室护理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加强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中作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和护理质量以及满意度,有利于构建和谐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减少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加强护理风险程序管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寻求构建和谐护患关系,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方法通过对2003年8月至2009年12月所发生的27起护患纠纷的临床资料分析,从护理人员自身素质、医院管理、患者及环境因素等四方面探讨了导致护患纠纷的缘由,提出构建和谐护患关系的方法措施。结果针对护患纠纷的原因提出了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次有针对性的培训、建立健全规章制度及质量考核标准,加强护理风险程序管理,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创建优质护理、人性化服务环境,健全收费制度、规范价格公示以及建立护理投诉应答系统等方面加强护理风险程序管理的对策。结论影响护患纠纷的因素有多种,但是树立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加强护理风险程序管理,提高护理人员自身素养是有效地减少护理缺陷和护患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患纠纷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通过学习非语言沟通的方法和技巧,可以提高护士沟通能力,提高病人满意度,降低护患纠纷,使病人得到良好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5.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肝胆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以人为本",通过转变护理服务理念、改变护理工作模式、优化工作流程等方式提升护理质量。通过人性化护理,提升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转变传统的护理服务理念,换位思考,为病人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使护患关系更加融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医院的服务品牌。  相似文献   

6.
武爱菊 《甘肃科技》2010,26(10):143-144
探讨健康教育对脑血管病患者应用及效果;健康教育内容包括入院指导、认识疾病、心理疏导、相关检查、建立健康行为习惯、出院指导等;95%以上患者掌握了健康教育知识,护理服务满意度从92%提高到99%;健康教育能提高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的掌握程度,提高患者自护能力,改善护患关系,减少因误解产生的医患纠纷,提高了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部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通过对儿科住院部2001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005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群众满意医院”检查中,我院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结论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部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通过对儿科住院部2001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005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群众满意医院"检查中,我院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结论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儿科住院部易于发生护患纠纷的原因,并寻求对策.方法通过对儿科住院部2001年1月~2004年12月发生的护患纠纷进行分析归类,提出对策并观察效果.结果明显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2005年在市卫生局组织的"群众满意医院"检查中,我院儿科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5%.结论分析护患纠纷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对策,可以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探讨流程化沟通方式用于护理服务质量改善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医院实施传统护患沟通方式时接收的10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流程化沟通方式后接收的109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投诉率、护理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投诉率1.83%较对照组的12.26%低(P0.05),基础护理、护理操作、健康教育、病房管理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应用流程化沟通方式有利于降低护理投诉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层级护理人员搭配在儿科门诊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儿科门诊护理人员进行层级搭配管理,将层级管理模式前、后护理工作质量及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对比.结果:实施护理人员层级搭配管理后,儿科门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护理人员实施层级管理模式,不仅能够降低年轻护理人员工作压力,发挥护理人员主观能动性,提高护理工作质量,而且能够减少护患矛盾,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随机将160例2012年9月—2013年9月骨科就诊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80例),对照组应用普通护理;观察组在普通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疗效、对护理的满意度及护患纠纷的发生率。观察组实施人性化护理服务后患者恢复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患者对护理人员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骨科中实施人性化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可作为骨科护理的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人性化管理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将定西市人民医院实施人性化管理前接收的11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人性化管理后接收的118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观察组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2.54%、1.69%均较对照组的15.79%、13.16%低(P0.05);观察组在基础护理、操作熟练程度、护患交流沟通能力、突发事件处理、风险防控等方面的护理质量评分及患者满意度各项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在护理管理中应用人性化管理,可有效减低护理差错及护理纠纷发生率,大大提升护理服务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探讨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的影响。选取2017年1月~12月武威肿瘤医院重症监护室的3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1~6月124名患者为对照组,7~12月176名患者为试验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心理干预沟通程序,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制订与患者及家属需沟通的内容、时间和技巧等项目。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评价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实施前后实验组患者的焦虑评分。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后焦虑评分较入科时明显下降(P0.05)。护患沟通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通过了解患者的心理精神状态,针对性的实施心理干预,使护患沟通更加有效、充分,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并更好的配合医护的治疗,充分体现了护理质量的好坏,同时也规范了我院重症监护室护士与患者的沟通技巧。所以心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护患沟通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赵丹 《甘肃科技》2021,37(20):139-141
观察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的效果.2019年1月-2019年6月期间由31名门诊护士负责进行常规问询,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对照组,2019年7月-2019年12月期间由相同的31名门诊护士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护患沟通,选择同期105例门诊患者为研究组.分析护患沟通运用前后31名门诊护士沟通能力变化情况,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研究组护患沟通能力评价量表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态度、疑问解答、业务指导、沟通反馈、纠纷调处等各维度的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患纠纷发生率0.95%,低于对照组的7.62%(x2=4.179,P=0.041).门诊护理工作中运用护患沟通,能提高门诊护士的沟通能力以及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护士在工作中所涉及的主要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方法:分析护患沟通、护理记录的障碍因素及原因,制订应对策略;分析护理侵权行为对患者及护理人员造成的危害,制定应对策略。结果:通过对护患沟通、护理记录的障碍因素及原因,护理侵权行为对患者及护理人员造成的危害进行原因分析,准确把握障碍因素,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满意的服务,提高了护理整体管理水平及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结论:正确认识护患沟通、护理记录和侵权行为的障碍因素,并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护理整体管理水平,改善护患关系,促进患者健康,提高护理质量,化解护理纠纷,维护患者和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防止侵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开展责任制护理的成效.方法:兰州市第二人民医院15个科室开展责任制护理,完善管理机制,改变分工方式和排班模式,加强业务培训,简化护理文书,完善支持保障系统,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结果:开展责任制护理后,各项护理质量达标率、健康教育覆盖率和患者满意度均得到提高.结论:夯实了基础护理,减少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实现操作标准化、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保证了医疗安全,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贯彻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贯彻以"病人为中心"的理念,规范临床护理工作,切实加强基础护理,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保障病人安全。方法:解读、领会文件精神,把握重点内容,做好动员宣传发动工作,制定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实施方案,确定1个"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并组织实施。结果:试点病房护理质量全面提高,护患沟通与信任度增进,护患关系得到明显改善,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提高。结论:做好基础护理是落实整体护理的切入点,是落实整体护理、提高专业水平的基石,是保障医疗安全、和谐医患关系的重要环节和途径。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卫生部在全国启动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整体护理理念,这一理念对临床护理工作和中职护生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对护生的日常思想、行为规范教育中融入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注重加强护生"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培养其塑造职业形象;在教学过程中融入优质护理理念,加强基础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护患沟通能力,使护生能更好地理解"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为临床输送能"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的优质护理人才。  相似文献   

20.
魏蓉  刘昌翠  王瑞莲 《科技信息》2009,(32):343-34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生活水平日益提高以及健康观念的转变,住院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果护患沟通不当,容易产生护理纠纷。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中怎样维护良好的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以便更好地开展护理工作,完善护理服务,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