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在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你以为海底是一个平静、和谐、冷寂的世界吗?其实,它无时无刻不处在激烈的跳荡和奔突之中。海底火山便是形成这种现象的一个主要因素。据科学家统计,在海洋中约有一万多座火山,单太平洋海底高度超过千米的火山就有3500多座,这是前苏联科学院海洋地质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从海洋中采集到的火山岩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类型丰富、数量巨大, 是联系其他生物和环境的重要纽带. 但由于在地质体中保存下来的细菌和古菌缺乏形态和结构的多样性, 不能像动植物那样可以从形态上开展属种水平的研究, 这个难点问题一直影响着地质微生物的研究. 地质微生物功能群因在生理学、生态学和生物地球化学等方面的功能明确, 并能在地质体中留下各种记录而将成为瓶颈突破的关键点, 它是当前古生物学向地球生物学发展的一个重点研究内容. 本文评述了与碳、硫、氮和铁等重要元素代谢和循环有关的地质微生物功能群的特点、起源及其在地质体中的识别标志,分析了这些微生物功能群在参与形成地质历史时期的异常气候、硫化海洋、低浓度硫酸盐海洋、地质营养条件以及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世界科学》2007,(11):2-5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在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和海洋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生态系统(简称生态系)是当前生态学界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 本文拟对海洋生态系的研究动态作一扼要介绍,着重介绍浮游生物在食物链、生产力、能量转换和流动及物质循环中的重要性.这些课题正是目前海洋生物生态系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海洋浮游生物学的另一个新动向. 食物链海洋生态系是由生物和环境两大部分组成.前者包括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和游泳生物三大生态类群;后者包括物理、化学、地质等非生物环境因子.生态系主要研究这两大部分之间的物质和能量的转换作用和相  相似文献   

6.
徐志康 《科学通报》1995,40(18):1693-1693
研究沉积盆地的沉积和构造特征,首先须标定地质界面并确定其地质含义.钻井地质、测井和地震资料是这项工作所依赖的主要资料.然而,在地质条件复杂,地球物理资料质量较差甚至缺乏地区,根据地质和地球物理资料,至多只能确定有限个控制点处的地质界面信息.因此,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识别和标定地质界面,便成了沉积盆地的沉积和构造研究的关键,这也是地球物理学家和地质学家面临的急待解决的难题.本文介绍的分形方法只需已知少量的控制点资料和从研究区获取的背景信息,便可以重建地质界面.故分形将为此难题的解决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王鸿祯 《科学通报》1956,1(6):102-102
一前言编制古地理图的目的,是以图幅的方式来表现各地质时代的地理情况。古地理图的基本资料是地质图和区域地质,特别是地层的记录。搜集这些资料,充分阐发它们所代表的意义,据以再造各地质时代的自然地理环境,把它们综合地表现在地图上,就成为古地理图。古地理图的基本要求,是在图上把当时海陆分布的主要情况表现出来。因此,首先需要根据某一时代地层的分布情况推断那些地区是陆地,那些地区是海洋,那些是侵蚀区,那些是沉积区。其次,通过对代表海洋地带的海滨堆积的确定和追索,就可以把当时海岸的大致轮廓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8.
郑洪波 《科学通报》2002,47(16):1280-1280
中国地球科学促进会(IPACES)和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于2002年6月26~28日联合举办了“亚洲构造:从大陆到边缘海到岛弧”学术研讨会.会议主题是将亚洲和西太平洋作为一个统一的地球动力学系统,探讨其中具有全球意义的重要地质作用和事件,尤其是构造作用与全球变化的关系.会议特邀15位国内和15位国外知名地质和地球物理学家做主题报告,会议代表针对主题进行分组发言和交流汪品先院士的报告“中国深海研究的未来趋势”详细介绍了中国南海大洋钻探的成果,从瞄准科学目标和国家目标的视角,展望21世纪中国的海洋科学,尤其是深海研究的战略走向.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丁仲礼研究员介绍了中国在过去全球变化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加洲大学的尹安教授、Woods Hole海洋研究所的林间博士、Michigan大学的张有学教授、Ehime大学的赵大鹏教授等15位IPACES成员分别就亚洲构造、太平洋边缘海的地质  相似文献   

9.
从海底观察地球——地球系统的第三个观测平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汪品先 《自然杂志》2007,29(3):125-130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海洋科学界正着手建设海底观测系统的网络,以探测和理解大洋系统的物理、化学、生物和地质等过程。这是继地面/洋面和空间之后,观测地球系统的第三个平台。从海底进行连续的实时观测,将使得人类可以长期“呆”在海里,从而改变人类与海洋的关系。同时,这第三平台还将提供窗口,窥测地球的内部过程。  相似文献   

10.
思源 《科学通报》1999,44(6):672-672
第4届亚洲海洋地质学国际会议将于1999年10月10日至14日在青岛召开.亚洲地质学国际会议每4年举办一次,本次会议主办单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和青岛市科学技术协会,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国海洋与湖沼学会、国土资源部海洋地质研究所、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大学协办.大会组委会主席秦蕴珊院士、秘书长高抒研究员.汪品先院士担任大会的国际委员会主席,众多的国际委员将出席会议,届时将有中、外学者200余人与会,就以下7个专题进行交流:1亚洲海洋地质展望;2亚洲海洋的大洋钻探计划(ODP);3海洋沉积动力学;4黄海和东中…  相似文献   

11.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2.
探究深时海洋生物泵的演变,对理解现代海洋碳循环的过程和机制有重要启示意义.显生宙海洋生物泵主要包括两种类型:古生代型(古生代-中三叠世)和现代型(晚三叠世-现代).古生代型生物泵以浅海底栖藻类和浮游疑源类为主导,现代型由远洋超微浮游生物主导.此外,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大灭绝这一特殊地质历史时期,由于古生代型的海洋生物泵遭到摧毁,海洋的碳循环被扰乱,海洋中短暂出现了由蓝细菌和其他自养细菌为主导的特殊生物泵.化石记录表明,浮游藻类(颗石藻和沟鞭藻)在晚三叠世起源并在侏罗纪快速辐射,促进了现代型远洋浮游生态系统的建立,即“中生代海洋浮游革命”.这被认为是中生代海洋化学革命的关键驱动因素,同时也驱动了海洋底栖生态系统的重组(中生代海洋动物革命).浮游藻类的繁盛增强了远洋生物泵和碳酸盐泵的固碳能力,提升了海洋生态系统对碳循环扰动的缓冲能力.因此,关键海洋生产者的起源、演化及控制因素是深时碳循环领域未来需要重点研究的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3.
古海洋学是研究海洋的地质历史,即研究距今约1.9亿年(侏儸纪)以来,世界海洋的环流、水温、化学、生物生产力的演变过程的一门边缘科学。它是随着七十年代中期.深海钻探工程的进展和仪器装备的改建而新建的,这一新的边缘学科被称为继板块构造学说之后,世界地球科学上的又一重要突破,由于它在理论上和实际上的重要性,古海洋学自  相似文献   

14.
预算紧缩冲击海洋钻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日,美国"联合果敢号"科学研究考察船到达韩国釜山,是科学钻探研究一个重要里程碑.9月30日,综合海洋钻探计划(IODP),一个过去十年中从海底提取地质岩芯的研究项目,将要结束使命.第二天,它将被改头换面,启用新的名称和发展蓝图,开始又一个十年.然而,老问题还是存在:如何支付这一迄今为止可能是最成功的国际合作计划.  相似文献   

15.
海洋地质学是海洋学和地质学之间的边缘学科,主要研究海洋底部的地质学问题。二次大战以来,随着各种探测海底的新技术的涌现,海洋地质学的面貌焕然一新。近年来地质学的一些重大进展,往往与海洋地质的研究成果有关。诞生于海洋地质领域的板块学说,激起了理论地质学的变革性发展,其影响所及,  相似文献   

16.
刘光鼎 《科学通报》2010,55(20):2062-2062
自1958年组建中国第一支海洋物探队起, 我们这些老海洋心就交给大海了, 国家权益、矿产资源、地质环境就是己任. 作为一个主权国家, 必须要有理、有利、有节地保护自己的海洋权益. “丈量海洋国土, 调查海洋资源,建设海洋强国”就是我们的梦........  相似文献   

17.
正2020年7~8月,中国地质调查局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以下简称广海局)利用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联合研制的海底大地电磁仪器系统(OBEM-III),部署"海洋地质四号"船成功完成国内首条横跨南海古扩张脊的超深水海洋大地电磁调查.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海洋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宋正海 《自然杂志》2005,27(2):99-102
中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众多的岛屿.广大沿海地区自先秦以来有着越来越发达的农业经济区,生活在这里的人民世代与海打交道,靠海、吃海、用海,创造了中国古代灿烂的海洋文化.中国海洋文化不仅地域很大,而且内涵十分丰富.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受到黄河文化的深刻影响和制约,有着明显的农业性.如果把西方海洋文化称为海洋商业文化,那末中国古代海洋文化可称为海洋农业文化,两者均是世界海洋文化的基本类型.  相似文献   

19.
邓昂 《科学通报》1962,7(10):45-45
去年十二月,曾经举行全国海洋学术会议,会议总结了几年来,特别是大跃进以来海洋科学研究的一些重要成果,交流了工作经验,讨论了海洋科学的任务和方向;并且按海洋物理学、海洋化学、海洋地质地貌和海洋生物学四个专业,宣读了共104篇论文。其中海洋动植物区系方面曾提出6篇  相似文献   

20.
谢树成  焦念志  汪品先 《科学通报》2022,(15):1597-1599
<正>海洋生物碳泵的地质演化是一个涉及地球系统各圈层相互作用的前沿科学难题,被列入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联合资助的地球系统科学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如果说现代海洋生物碳泵的研究目的在于查明海洋储碳的途径和机制并服务于碳中和等目标的话,那么古海洋生物碳泵则更多地记录了它与一些重大地质事件的关系,包括古气候的冷暖变化、海洋缺氧事件、生物大灭绝事件等涉及地球整个表层系统乃至地球深部过程的一些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