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市政污泥为厌氧发酵底物,以厌氧消化污泥为接种物,以活性炭为载体,通过批次实验活性炭投加对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运行数据表明,活性炭的投加能够有效提高厌氧消化系统的产甲烷潜力及有机物去除能力.在活性炭最佳投加量8 g·L-1运行条件下,系统累积甲烷产量、TSS去除率、TCOD去除率和多聚糖去除率分别为1 452.5 m L、(52.3±3.2)%、(54.7±1.2)%和(87.6±5. 5)%.较空白对照组分别提高了89.7%、24.0%、69.9%和27.1%.  相似文献   

2.
SBR法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的工艺条件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处理模拟淀粉废水,研究缺氧时间、曝气时间、温度、进水负荷对处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BR法在室温下就能高效地处理淀粉废水.对于淀粉浓度≤1.0g·L-1、CODcr≤1115mg·L-1的废水,单用完全曝气SBR法就能得到很好的去除效果;随着浓度增大,则需要设置缺氧段,以促进淀粉被水解酸化成小分子有机酸,但缺氧段的设置对CODcr的去除不明显,曝气反应对CODcr的去除起主导作用.缺氧段的长短应由废水性质来决定.用SBR法处理淀粉废水具有较好抗负荷冲击能力和系统稳定性,在进水淀粉浓度高达6.0g·L-1、CODcr达6690mg·L-1时,淀粉去除率为97.3%,CODcr去除率为94.0%,经过1个多月的运行,废水中淀粉去除率和CODcr去除率均保持稳定.  相似文献   

3.
利用配水使用改进型厌氧膨胀颗粒污泥床(EGSB)应器研究了温度对处理城镇污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进型BGSB反应器在低温时(7~13℃)能正常启动,启动后反应器中pH值保持在6.2~7.6之间,略高于高温(大于25℃)阶段的6.0~7.4之间;在高温下反应器的启动比在低温时有更好的化学需氧量(COD)去除效果,启动时间也更短;低温启动后反应器出水的碱度为400 mg·L-1、挥发性脂肪酸(VFA)值为120 mg·L-1高温时出水的碱度为600mg·L-1、挥发性脂肪酸(VFA)值为180 mg·L-1.稳定运行阶段,随着温度的升高,改进型EGSB系统COD的去除率从逐步升高.低温时,COD的去除率均值为63.7%,高温时,COD的去除率均值为87.0%.温度和反应器内的氧化还原电位(0RP)呈明显负相关,反应器温度变化范围为7~29℃时,ORP变化范围为-410 mV~-520 mV.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对活性污泥处理味精废水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厌氧活性污泥经壳聚糖处理后,在不同pH值条件下,处理味精废水的活力情况及脱氢酶活力与沉降性能变化。结果表明,厌氧菌群经壳聚糖处理后,在最适pH7时,其沉降性能、脱氢酶活力、去除味精废水CODcr的活力均有明显提高。考察了不同污染负荷的味精废水(味精废水经预处理后)通过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生化反应器后的CODcr值变化情况,表明提高废水污染负荷及延长其在反应器中停留时间有助于提高CODcr去除率。  相似文献   

5.
以市政污泥为底物,建立高温两相厌氧消化系统,考察其运行性能,并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进行对比.运行结果表明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具有更好的处理效果,稳定运行阶段TS、VS去除率和产甲烷比率分别为(41. 6±1. 7)%、(48. 0±4. 4)%和206. 8 m L·g-1VS,均高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市政污泥经两相厌氧消化后,其卫生化程度(病原体、重金属及毒性有机物质量浓度)优于单相厌氧消化系统;市政污泥经厌氧消化后脱水性能会下降,但两相厌氧消化系统后的市政污泥具有更好的脱水性能,且最佳PAM投加量为5 g·kg~(-1)TS.  相似文献   

6.
两相厌氧-SBR法处理米粉厂废水工程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陆燕勤  张学洪  许立巍  朱义年  陈宏 《广西科学》2002,9(4):291-293,301
采用两相厌氧 - SBR法处理桂林市瓦窑米粉厂的生产废水 ,即在 SBR池前利用两相厌氧池进行预处理 ,减少 SBR池的有机负荷 ,节约投资 ,同时 SBR池不设污泥处理设施 ,占地面积仅 85 m2。一年多的实际运行情况表明 ,米粉厂生产废水经两相厌氧预处理后 ,BOD和 CODcr的去除率分别为 31.0 %和 5 3.0 % ,BOD和 CODcr分别降解到 5 87mg· L- 1 和 75 3mg· L- 1 ,BOD/ CODcr≈ 0 .78。经过 SBR池后 ,BOD和 CODcr分别降解到 2 4 .3mg· L- 1 和 77.1mg· L- 1 ,达到国家规定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 96 )的新改扩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微曝气-ABR处理养猪场废水的效能,同时对ABR中厌氧污泥的脱氢酶、蛋白酶活性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在预处理微曝气时间8h,ABR水力停留时间24h,并在ABR第四格室与第一格室间增加回流的条件下,整体流程COD去除率为70%~90%,氨氮的去除率为65%~75%,其中ABR对COD的去除率为60%~80%,对氨氮的去除率为40%~55%。ABR中各个格室的脱氢酶、蛋白酶的含量逐渐降低,第一格室污泥中的脱氢酶与蛋白酶的含量分别为41.06mg/(g·h)和0.42mg/g。高通量测序表明,ABR反应器中绿弯菌门、壁菌门、变形菌门最为丰富,特别是绿弯菌门在4个格室中的比例分别为51.12%、46.96%、62.44%和47.23%,绿弯菌门的存在有利于复杂污染物的降解;同时由Heatmap图可知,由于回流的存在,使得第四格室与第一格室的微生物群落分布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8.
目前,评价有机废水发酵法生物制氢系统产氢效能的指标,一般采用挥发性景浮固体fMLVSS)与总悬浮固体(MLSS)的比值(MLVSS/MLSS)、MLVSS的比产气(氢)速率及COD去除率等参数,但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为寻求评价发酵制氢活性污泥系统产氢效能的合理指标,以脱氢酶检测的碘硝基四唑紫(INT)法为基础,以发酵产氢系统的絮状活性污泥为样品,确立并优化了INT-比脱氢酶活性的检测与计算方法,并对比脱氢酶活性与发酵制氢系统的产氢效能进行了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INT-比脱氢酶活性检测的适宜条件是:在容积为10 mL的离心管中.先后加入一定浓度的污泥样品0.3 mL、19.8 mmol/L INT溶液1 mL、pH5乙酸钠缓冲剂1.5 mL.45℃暗处振荡反应30 min;反应终止剂选用98%的浓硫酸,萃取溶剂为无水乙醇,438 nm测定吸光度;检测污泥样品(MLVSS,挥发性悬浮固体)浓度可以在3.5~12.5 g,L范围内选定.絮状发酵产氢活性污泥的INT-比脱氢酶活性与比产氢速率非常高度相关,可以客观准确地反映厌氧生物制氢系统污泥的产氢活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颗粒污泥接种UASB厌氧反应器处理草浆造纸中段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在进水COD为8000-10000mg/L,CODcr容积负荷在5-7kg/m3·d的范围时,有机污染物的去除率可稳定地保持在76%~80%,对厌氧出水再进行普通活性污泥法好氧后处理,出水CODcr可达到300mg/L以下,稳定地达到山东省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0.
在常温条件下,以模拟苯酚污水为处理对象,采用试验的方法,研究内循环活性污泥生物膜法去除苯酚的效果、容积负荷以及生物活性,并分析了该工艺的处理效能优势.结果表明,在75 d的运行过程中,污泥质量浓度保持在5 000 mg·L-1左右条件下,反应器苯酚的容积负荷达到1 8 kg酚·m-3·d-1,此时对应的COD容积负荷为4.7 kg COD·m-3·d-1;并且在反应器的整个运行过程中苯酚去除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另外,根据TTC法检测活性污泥脱氢酶活性的结果得出污泥活性对反应器的处理效能有直接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