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寻找彭加木     
1980年6月,彭加木率领10人的科学考察队,在完成了对罗布泊南部的考察后,又经过6天的艰苦跋涉,于6月16日抵达疏勒河古道南侧的库姆库都克。宿营后检查水箱油罐,发现所剩之水只够维持3天的生活,于是当晚发急电给基地,请求援助。17日午间,基地复电:18日送水,请原地待命。队员们按到电报后,欣喜若狂地去向彭加木报告,却找不到彭加木,在他经常休息的吉普车驾驶室座位上见到一张便条,上面用铅笔写着:我往东去找水井  相似文献   

2.
一段时间以来,罗布泊发现一具"疑似彭加木"干尸的消息,为人们所热切关注。干尸是否为彭加木遗体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件事重新激起了人们对27年前那位科学界英雄的崇仰,还有对那个时代人文精神的呼唤。彭加木在那次  相似文献   

3.
彭加木,一位痴迷新疆、26年前一次纵穿罗布泊的探险科考取得胜利后神秘失踪的科学家,曾经在世界引起很大的轰动。今年以来,寻找当年失踪的彭加木这位传奇人物一事被重新提起,我们并不感到意外,人们关心他,敬仰他,皆出于对于那个时代科学精神的崇拜。因为,当今时代非常需要那种执著于事业、艰辛探索、无私奉献甚至不怕牺牲的高尚精神。复读彭加木,是时代的需要——罗布泊探险考察首创成功纵穿纪录罗布泊的诞生距今已有200万年,原面积约2万平方公里,曾经是塔里木盆地的积水中心,是发源于天山、昆仑山和阿尔金山的水流源源不断地注入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5.
黄林 《科学之友》2008,(4):30-31
彭加木,一个神奇而光辉的名字,在20世纪80年代曾引起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因为他是中国的一位杰出科学家,因为他带领科考队在全世界首次纵穿罗布泊成功,也因为他在接下来的探险考察中神秘失踪,留下一个至今没有解开的谜。不久前,在罗布泊地区发现一具"疑似彭加木"干尸的消息一经传开,彭加木的名字再次触动了人们的神经,人们想追寻的是那个时代的科学精神……  相似文献   

6.
埃里伯斯山是这颗星球上最南端的活火山。冰火两重天的奇异环境,吸引着科学家们辗转来此,一探地质演化与生物进化的奥秘。埃里伯斯山诞生于130万年前,在一次次喷发中逐渐崛起,现在的高度是3794m。站在雪原上远远望去,大部分山体被积雪、冰河与裂缝覆盖,山顶却笼罩着氤氲的蒸汽。来自地球内部的热量融化了冰雪,形成了高温、潮湿的土壤,这正是苔藓和微生物理想的生存环境。山顶的土壤温度可达65℃,咫尺之遥的空气却依旧寒冷刺骨,难怪有人把这样的土地比作冰海中的热岛。更有趣的是,土壤的酸度也会随着温度而迅速改变。  相似文献   

7.
深海探险     
浩瀚的海洋,不但给人们以辽阔、美丽、宁静的感觉,它的惊涛骇浪,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在海洋深处,还有一片神奇的世界,却鲜为人知。那里,丝毫没有光线,伸手不见五指,水温奇冷奇热,一向被认为是生物的荒漠,是地球上最后一块未开发的领域。正是这个神奇的世界,千百年来吸引着无数的探险家,想深入其中,探求它的奥秘,然而终因种种条件的限制,直到30多年前才开始起步。划时代的深潜试验1960年1月23日,美国海军上尉顿·华而舒  相似文献   

8.
武隆探险     
在完成广西乐业天坑探险任务后,中英美联合科考探险队将目光瞄准了有着庞大洞穴群的重庆。今年6月上旬,他们在重庆首先进行了10天的前期科考活动。 其实这已是探险队第三次来重庆武隆进行探险科考活动了。1994年和1996年,联合探险队曾两次前来考察。虽然每次队员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一个,那就是对重庆武隆芙蓉洞群系列洞穴进行考察,寻找芙蓉洞的天然出口,攻克这个世界洞穴研究领域的一大难题。前两次考察虽然获得了大量宝贵的资料,但由于入境签证时间限制,都没有找到天然出口。因而,队员们对这次科考寄予了厚望。 联合…  相似文献   

9.
10.
探险北极     
黄俊 《科学之友》2003,(5):32-33
一说到北极,人们的第一印象就是冰天雪地的世界。的确,北极到处都是雪,到处都是冰。因为是地球两极之一,所以有其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特点。那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北极,体验北极的美妙吧! 北极地区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好  相似文献   

11.
深海探险     
在海洋下面几千米的地方,生存着某些最不可思议的动植物。这儿没有阳光,灼热的火山口将海水加热到异常高的温度,在如此严酷的环境中,这儿的生态系统却保持着盎然生机。在海底最深处,灼热的岩浆不断冲破地壳,最终形成了绵延不断的海底山脉,而且这一造山运动仍在不断进行着。流动的  相似文献   

12.
冰海探险     
这是一组老照片,它记录了中国人首次闯入风浪险恶的南极海域的探险经历,时间是1985年1月,地点是南极圈附近的别林斯高晋海。  相似文献   

13.
雨林探险     
庄林 《科学之友》2005,(5):52-53
地处东南亚的婆罗洲,是世界上著名的热带雨林区之一,其浩瀚与辽阔的程度,仅次于我们熟悉的亚马逊河雨林。这片号称地球肺部之一的热带雨林,虽然与中国仍有相当的距离,但这片雨林所制造的氧气却与我们的“呼吸”息息相关,不仅如此,雨林树木生产的木材、纸浆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  相似文献   

14.
15.
1980年,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彭加木在"死亡之海"罗布泊考察时失踪。这已成为世界之谜,世纪之谜。25年后,以知名记者、探险家唐守业为团长的中国记者探险团再次闯进罗布泊--  相似文献   

16.
北极、南极、珠穆朗玛峰并称地球三极。在北极探险与科学考察史上,已有160余人死于非命。 ——题记  相似文献   

17.
18.
《科学之友》2004,(12):60-61
你是一个水分子,正在太平洋里游荡,身边围绕着千千万万个最亲近的水分子朋友。你们已经在地球上生存了好长好长的时间——比恐龙要早,甚至于比一棵植物还早。今天你和朋友们一直在靠近洋面的地方聊天。阳光照在身上,你感到它的能量使你发生变化,好像被加速了。突然,你已经不再是液体的一部分了,而且也不再在大洋里了。你变成了蒸汽!  相似文献   

19.
艺放 《科学之友》2002,(10):16-16
16世纪——赖斯地图之谜皮里·赖斯地图是于1929年在伊斯坦布尔发现的。据说它是由16世纪一名土耳其舰队司令根据久已失传的几幅更早的地图综合绘制而成的。地图上绘有哥伦布时代的欧洲人所不知道的岛屿。更奇怪的是,它准确地画出了南极洲的轮廓——不仅是欧洲人发现它之前的轮廓,而且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绘出了这个大陆被冰雪覆盖之前的轮廓!  相似文献   

20.
生命不息,探索不止。人类这种以生命作代价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挥。虽然探险的行为古已有之,但像尼尔·阿姆斯壮,像杨利伟一样踏出地球踏入另一星球的科学考察活动却寥寥无几。类似宇宙活动的普遍性和多样性,一方面证明了人类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先进性发展,另一方面也证明了人类探险精神的空前胜利,以致21世纪综合国力的很大一部分体现在各国对太空的开发能力上。这是人类的进步,更是人类探险精神的胜利。无法想象,没有探险精神的科学考察会是什么样。考察是要有探险的精神的,也是要随时准备为探险牺牲的,有时候就是生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