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蓝藻的综合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宝亮 《科技信息》2009,(18):77-77
近年来蓝藻爆发频繁,大量蓝藻被打捞上来,蓝藻作为一种富含多种有益物质的生物质资源,其利用值得深入研究。该文简要概述了近年来国内对蓝藻资源的综合利用情况,进一步探讨了蓝藻资源的其它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2.
小偷无处不在,不光人类社会里有小偷这个行当,连病毒世界也有小偷的存在。分子生物学家发现,一种专门攻击蓝藻的病毒,在漫长的与蓝藻一起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蓝藻的光合作用基因,并且利用这个基因使自己更好地存活下来。[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水生所发现维生素E对于蓝藻越冬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西部科技》2008,7(6):28-28
中科院水生所徐旭东研究员领导的蓝藻遗传学与生物技术学科组利用一种中温蓝藻模式生物——集胞藻PCC6803,发现了蓝藻的“获得性寒冷光照耐受性(ACLT)”,认为是蓝藻越冬的重要基础,并证明阿法-维生素E是形成ACLT所必需的,研究结果发表于新近一期细菌学期刊(Journal of Bacteriology,190:1554—1560)。蓝藻在富营养化淡水湖泊中往往过量繁殖形成水华,加剧水质恶化,造成异味,甚至产生毒素,成为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一些大型浅水湖泊发生蓝藻水华造成的影响尤为严重,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蓝藻水华的爆发一般经历越冬、复苏、生物量增加和上浮聚集四个阶段。蓝藻细胞成功越过冬季寒冷条件才能成为次年水华发生的种源。对于蓝藻越冬已有一些生理生态研究,但对于其机理尚不能清楚阐述。  相似文献   

4.
《苏南科技开发》2007,(6):30-30
今年太湖经历了一场环境危机,而这场危机的罪魁祸首就是蓝藻肆虐形成的水华。蓝藻究竟是什么?蓝藻水华又有什么危害呢?  相似文献   

5.
作者经过多次调查,确定了乌岩岭自然保护区蓝藻135种和1变种,其中有8种是本区特有种。并对这些蓝藻生长的生态环境划分分为三个区系,同时通过乌岩岭蓝藻区系组成和国内外其它地区相比较,进行区系分析,确定该保护区的蓝藻属于亚热带北沿,逐渐向暖温带过渡的区系。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菌酶、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混合处理法,首次较好地分离具活力的丝状蓝藻的原生质球。通过再生培养,跟踪显微观察了原生质球的再生过程,并且获得了再生藻株。为丝状蓝藻的转基因工作提供了一种潜在的受体细胞。  相似文献   

7.
浸没式UV-C技术对铜绿微囊藻生长的抑制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华”蓝藻中常见的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受试藻种,探索一种用于蓝藻“水华”控制的方法,即浸没式UV-C技术.并通过一系列实验,分别从群体、细胞、分子水平,对此技术控制蓝藻生长的抑制效应予以阐释.  相似文献   

8.
蓝藻沼气发酵产甲烷潜力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滇池蓝藻——作为污染的产物和二次污染的始作俑者正越来越成为滇池污染治理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而如果能够将这一污染物变废为宝,作为沼气发酵的原料加以利用将具有重要的社会、生态、经济效益。研究主要测定了将蓝藻用于沼气发酵的产甲烷潜力,结果表明:滇池蓝藻可以被用做沼气发酵原料加以利用,而且产气周期较长,产气稳定,经测定偈(总固体)产气率为345mL/g TS,VS(挥发份)产期率为366mL/g VS。  相似文献   

9.
蓝藻呈绿颜色,大量浮藻覆盖在水面上像一层粘糊糊的"绿油漆",因此,专家们为它取了个靓丽的名称--蓝藻水华. 蓝藻是水体生物污染的一种,广东气候高温多湿尤其容易引发水库蓝藻污染灾害.蓝藻爆发时,水中的溶解氧被蓝藻大量消耗,鱼类等其他水生生物因缺氧而死亡,使水体不仅变了颜色,还散发着臭味.长期如此,湖泊失去了功能,成为死湖.更为严重的是,河流湖泊中的蓝藻含量过高会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据了解,蓝藻爆发的周边地区,其癌症爆发比例要比其他没受蓝藻污染的地区大.  相似文献   

10.
用ASTER数据监测梅梁湖湖区蓝藻分布的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蓝藻暴发恶化了太湖水质,严重降低了太湖的使用功能.为克服常规水质监测的不足,实现对大范围水域的快速监测,为此基于2003年8月的ASTER数据,并结合实地采样数据分析太湖梅梁湖湖区的蓝藻分布状况,通过比较不同波段的灰阶显示图像、单波段密度分割、多波段的假彩色合成的显示效果,认为可见光/近红外波段(0.52~0.86μm)是提取蓝藻信息的最佳波段,并对蓝藻分布的形态特征和分布规律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11.
贵州云台山蓝藻植物的生态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台山自然保护区是国家级风景区──阳河风景区四大景区之一。保护区内岩溶地貌十分发育,植被类型主要是常绿阔叶林。蓝藻植物有3纲6目11科53属228种(含变种),有丰富的适钙蓝藻及岩溶蓝藻,蓝藻群落主要以石生群落为主,气生、亚气生种类居优,水生种类贫乏。  相似文献   

12.
蓝藻是一类进行光合放氧的原核生物,蓝藻因其结构的特点,已经成为表达外源基因的理想宿主之一,而接合转移是蓝藻基因转移系统中普遍使用的一种方法。通过接合转移技术可以深入研究光合作用、细胞分化、氮固定和对环境的抵抗。介绍了有关蓝藻接合转移的载体、质粒以及接合转移在蓝藻中的应用,为蓝藻基因工程发展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3.
一种喜温蓝藻的培养条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从厦门杏林湾温泉分离到一种喜温蓝藻Synechococcuselongatusvar.amphigranulatusCopeland(S.elongatusT3).测定了该蓝藻的培养条件.培养基BG-11以pH7.5为宜,若添加1.2mmol/L的碳酸氢钠对该蓝藻生长有利;接种量控制在接种后培养液中的细胞密度2×106cell/mL较好;适於生长的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分别为55℃和2500Lx.经计算,这种蓝藻的细胞倍增时间为6.9h.  相似文献   

14.
基于遥感影像光谱分析的蓝藻水华识别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Landsat-7 ETM+遥感影像数据,以淀山湖为例,在分析蓝藻和其他典型地物影像光谱曲线及其特征的基础上,构建归一化蓝藻指数(NDI_CB),有效地从浑浊水体中提取蓝藻信息.通过k-均值非监督分类结果可以发现,构建的归一化蓝藻指数较传统的归一化差值植被指数(NDVI)和比值植被指数(RVI)更加适用于提取低密度蓝藻空间分布信息.在此基础上,基于遥感影像光谱特征和归一化蓝藻指数,采用了支持向量机的分类识别模型,最终得到淀山湖区域蓝藻的空间分布范围与面积,通过发现在某一特定时间蓝藻分布的规律,为蓝藻预警和治理的生态学分析提供了及时、有效和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创新科技》2005,(10):55
大肠杆菌是与人类共生的最常见病菌,会引起食物中毒和腹泻。但是,美国科学家用基因工程方法改造的大肠杆菌,却能成为感光度很高的“生物胶卷”。科学家们的这一创造是得到蓝藻的启发。早先的研究已发现,蓝藻的光合作用由一系列基因参与。  相似文献   

16.
淡水水体中的蓝藻毒素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概述了蓝藻毒素的结构,毒性机理以及蓝藻毒素的危害,并简要介绍了蓝藻毒素的环境行为,对蓝藻毒素的危险评价和监测。  相似文献   

17.
作为滇池富营养化产物的蓝藻,其瀑发导致了湖面水华,而蓝藻腐烂变质又会向水中释放出毒素同时散发出恶臭气体。如果能将其作为资源进行富集并加以利用,不仅会为治理滇池做出重要贡献,也能实现变废为宝、变害为利的多重效益。本论文提出了一套集蓝藻富集、打捞、资源化利用为一体的工艺流程,并实现了实验室规模的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该工艺富集蓝藻的打捞率可达87.5%,蓝藻TS和VS产气潜力分别为673mL/g和717mL/g,可以同时满足蓝藻资源化利用技术简单化和经济成本最低化原则。  相似文献   

18.
免疫增强蓝藻是把胸腺素α1(Tα1)基因转移到蓝藻-聚球藻PCC 7942(Synechococcus sp.PCC7942)染色体上后获得稳定表达的转基因蓝藻,经小鼠实验初步表明其有生物学活性并且口服有效.本实验采用该免疫增强蓝藻饲喂日本鳗鲡(Anguilla japonica)黑仔,并采集分离了一种养殖鳗鱼流行性发病弧菌(Vibrio sp.),对饲喂了免疫增强蓝藻的黑仔鳗进行感染试验.实验表明饲喂添加免疫增强蓝藻的饲料后,黑仔鳗各检测组织器官Tα1含量显著提高,免疫增强蓝藻提高了试验鱼的免疫能力,增强了抗逆、抗病菌感染能力,并具有一定的促生长作用.免疫增强蓝藻作为鱼类饲料添加剂适口性好,适宜添加量为(0.5~1)×10-6左右.  相似文献   

19.
35S启动子组入蓝藻质粒载体pUC13-pbl楼士林,郭奕斌,吴巧娟(生物学系)近年来构建了一些含35S启动子的质粒载体 ̄[1],但未见含35S启动子的蓝藻质粒载体.因此本研究拟把CaMV的35S启动子组入由孙立春等人构建的蓝藻质粒载体pUC13-p...  相似文献   

20.
通过连续测定田间和实验室条件下单位水体中蓝藻细胞的数量,文章研究了具有较高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的水生植物荷花及其种植水对巢湖蓝藻的抑制作用。试验结果表明荷花活体及其不同部位的组织样品都能够显著抑制巢湖蓝藻的生长,并且其抑制效应类似。同时,荷花种植水也对蓝藻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表明水体中含有杀死蓝藻细胞的化感物质。而经过高压灭菌处理的荷花种植水对蓝藻的生长没有影响,说明此类化感物质具有热不稳定性,在高温加热后基本失去了活性。另外,通过测定蓝藻细胞内叶绿素a的质量浓度说明荷花分泌的化感物质破坏了蓝藻主要的光合作用系统。该研究为综合利用荷花生态防治巢湖蓝藻提供了基本的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