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研制了几种不同烷基结构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钼(MoDDP),并对其理化性能、对成品油的感受性能及实际使用性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加入MoDDP后的成品油具有良好的感受性,在行车试验中,可延长换油期,提高发动机各部件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3.
运用摩擦学实验与表面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以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润滑的铜摩擦副表面膜,分析了表面膜中主要元素的存在状态和ZDDP的减摩抗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ZDDP在铜摩擦副表面形成了由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共存的反应膜,该膜具有良好的减摩抗磨性能,可有效减小摩擦磨损;此外,ZDDP还可通过对摩擦副表面的改性,增强其减摩抗磨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新型油溶性稀土润滑添加剂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镧(LaDDPs)的结构与性能关系,合成了10种含不同碳原子数的伯、仲炕基LaDDPs.利用四球试验机考察了其在500SN基础油中的摩擦磨损性能和极压性能,并探讨了烷基碳链的长短和伯、仲烷基结构对LaDDPs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含3~8个碳原子烷基的LaDDPs均具有较好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性能.随着碳原子数的增加,LaDDPs的抗磨减摩性能明显提高,其中仲烷基LaDDPs性能优于伯烷基LaDDPs;LaDDPs的极压性能随碳原子数的增加而降低,碳链的连接方式对LaDDPs的极压性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题和DTA与GC/MS不在线联同技术,对由正丁醇/异辛醇(1:1)合成的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研究了其热氧化机理。其热分解产物为:H_2S、COS、SO_2、n-C_4~-/i-C_4~-、i-C_8~-、C_4H_9SH、C_4H_9SC_4H_9、C_4H_9SSC_4H_9、C_4H_9SC_8H_(17)和C_4H_9 SSC_8 H_(17)等。分解分为三个阶段:①220—240℃为氧化诱导期,发生分子内异构化反应,在DTA曲线上出现一个显著的放热峰;②250—280℃,以热解为主反应的吸热过程;③280—300℃,以热解产物——硫醇进行热氧化分解为主反应的放热过程。反应机理为:由分子内异构化反应和β-氢原子内消除反应形成的热分解中间产物,经离子反应、自由基反应生成了组成复杂的各类最终产物。  相似文献   

6.
7.
三巯基三嗪衍生物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合成了两种三巯基三嗪衍生物WDBA和WDIOA,利用四球摩擦磨损实验对该衍生物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列添加剂能大幅提高基础油的抗磨减摩性能和极压值,是一类性能良好的润滑油添加剂.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分析了钢球表面磨斑的形貌和典型元素分布及化学态.结果表明,在摩擦过程中,添加剂在钢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润滑膜,从而起到良好的抗磨减摩作用.  相似文献   

8.
为了分析含磷添加剂在植物油中的摩擦学性能,选择磷酸三丁酯(TBP)和磷酸三苯酯(TPP)作为植物油添加剂,利用四球机对比法进行了摩擦磨损试验。分析了植物油与含磷添加剂之间的作用机理,含上述添加剂的植物油在摩擦过程中发生了摩擦化学反应,生成了由甘油脂和摩擦化学反应产物组成的边界润滑膜,从而改善植物油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TBP和TPP能明显改善植物油的抗磨性,并有效提高植物油的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4种含亚烷基双(二(二苯基膦基)胺(即双PNP)和O-烷基二硫代磷酸的双核镍配合物((CH_2)_n(N(PPh_2)_2)_2) Ni(S_2P{O}OR)_2(1:n=4,R=CH_3;2:n=4,R=C_2H_5;3:n=3,R=CH_3;4:n=3,R=C_2H_5),用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对配合物的结构进行了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1的单晶结构,配合物1含有两个畸变平面四边形Ni S_2P_2。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配合物1~配合物4在乙腈中的电化学性能及其在三氟乙酸(TFA)中的电催化性能,电化学测定表明配合物1~配合物4均具有电催化还原TFA制氢的能力。1 mmol·L~(-1)配合物1~配合物4在添加120 mmol·L~(-1)三氟乙酸的乙腈溶液时的电催化制氢的转换频率(TOF)和过电位(η)分别为(442.5~469.5) s~(-1)和(0.89~0.98) V。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润滑系统磨损微粒的润滑系统磨损微粒的润滑介质进行光谱分析和理化屐性能测试,来判断发动机的故障状态及故障部位,提高发动机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利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硫、磷复合添加剂在菜籽油中的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含硫、磷极压抗磨添加剂的复合使用可产生增效作用,使菜籽油的极压抗磨性能不同程度的提高;试验还表明添加剂的量并非越高越好,否则WSD值增大。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行为模型,利用该模型进行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性能预测。方法采用BP神经网络建立了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的摩擦行为模型。结果通过模型检测,目标输出与模型输出具有较高的线性度,仿真分析结果为磷酸三苯酯加量在1.0%~1.5%时减磨性最好。60kg载荷以下,随着载荷的变化,抗磨性变化不大。结论所建立的BP人工神经元网络模型,准确地反映了磷酸三苯酯在菜籽油中摩擦行为特征,在载荷、摩擦时间和添加剂含量与磨斑直径之间建起了非线性映射,故具有一定的联想功能。  相似文献   

13.
Series of triazine derivatives, 2,4-bi-alkoxy-6-(O,O‘-dialkyldithiophosphate)-s-1,3,5-triazine, were synthesized. Their tribological properties as lubricating oil additives in vegetable oil were evaluated using a four-ball tester.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se triazine derivatives possess extreme pressure capacity, and they can improve antiwear and friction-reducing performance of base stock. The elements chemical states of the worn surface were estimated through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S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a protective film containing sulphide, phosphate and some organic nitrogen compounds was formed on the worn surface during the lubrication process, and the film possesses extreme pressure and antiwear properties.  相似文献   

14.
为了考察纳米剂在润滑油中的摩擦学性能,应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研究了烃分子纳米剂、氟碳纳米剂和金刚石纳米剂作为润滑油极压抗磨剂的摩擦学性能;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磨痕表面的形貌。结果表明:烃分子纳米剂具有更好的抗磨损性能,氟碳纳米剂具有更好的抗极压性能;不同的纳米剂在润滑油中的极压抗磨性能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5.
菜籽油烷基醇酰胺的制备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以菜籽油为原料,经酯交换、胺解等制得烷基醇酰胺的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烷基酵酰胺制备在酯、胺物质的量之比=1:1.8,反应时间均控制在3h,在100℃保温时间控制在3h,反应温度为120—130℃时制得烷基酵酰胺产品,增稠性、稳泡性明显,优于椰子油烷基醇酰胺。  相似文献   

16.
制备了硬脂酸修饰的复合 SiO2-Zn(OH)2微粒,采用四球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了其作为润滑油添加剂的摩擦学特性,并用扫描电子显微镜、红外光谱仪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微粒结构和磨损表面进行了表面分析.结果表明:该复合微粒粒径均匀一致;表面修饰剂硬脂酸与复合微粒之间存在化学键;复合微粒中 Zn(OH)2和 SiO2之间发生了相互作用,从而使Zn原子的结合能增大;添加 0.125%表面修饰 SiO2-Zn(OH)2在较低载荷下即可显著提高润滑油的抗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运用M 200型摩擦磨损试验机测定了WSi2/MoSi2复合材料与45#钢配副油润滑时的摩擦学性能,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了其磨损机理.结果表明:油润滑可明显改善WSi2/MoSi2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在80~120N时材料具有较好的摩擦磨损综合性能;在油润滑下,WSi2/MoSi2复合材料的磨损机理表现为点蚀磨损和磨粒磨损,偶件45#钢的损失主要归因于磨粒的切削作用.图6,参13.  相似文献   

18.
文中应用31P-NMR技术考察了CD/SF 5W/30通用内燃机油中二烷基二硫代磷酸锌(ZDDP)添加剂在行车试验条件下的氧化降解机理。研究结果表明,ZDDP的氧化降解,首先是形成硫代磷酸酯以及硫代磷酸盐,其最终氧化降解产物是磷酸酯(盐)。ZDDP的氧化降解是导致内燃机油失效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EDM在汽车制动力数据平滑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实现对汽车制动力变化的全过程检测,提高系统的检测精度和重复性,提出了将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用于汽车制动力数据的平滑处理中,并与传统的汽车制动力数据平滑处理方法的最小二乘法和样条函数法进行了仿真与实测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EMD方法既能够削弱干扰的影响,提高测量曲线的光滑度,使汽车制动力测量的最大偏差从原来的0.67%降到0.16%,又能够保持原有曲线的变化特征,从而保证了系统的检测精度和检测数据的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