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现阶段农村生活污水收集和处理形势比较严峻,管理难度较大.本文概述了农村生活污水特征和处理模式,分析了化粪池、人工湿地、稳定塘、膜生物处理、人工快速渗滤及生态组合处理工艺等主要处理技术,并对新材料应用于工艺改良及优化技术组合进行了展望.最后通过借鉴智慧城市排水系统,提出了基于地理数据库(Geodatabase)技术的农村生活污水智慧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2.
农村生活污水任意排放是造成农村环境污染和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生活污水的处理是新农村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归纳和分析了国内几种较典型的生活污水处理模式,即接入城镇污水管网统一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和集中处理模式;总结了生活污水净化沼气池技术、稳定塘生活污水处理技术、人工湿地处理技术和土壤处理系统等几种具体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技术;最后选择适合的处理模式和处理技术应用到贵州省岑巩县水尾镇于河村村庄规划中,为新农村规划生活污水的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农村生活污水排放量大量增加,已成为面源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本文通过分析农村生活污水特征以及人工湿地处理技术特点,结合应用实例,为该技术在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中进一步推广提出建议,为实现《国家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目标做贡献。  相似文献   

4.
皖西地区小城镇污水排放具有水量小、水量水质变化大、污水收集困难等特点,根据污水处理的低建设运行成本、低运行管理及技术要求、高的污染物去除率及稳定性等要求,皖西小城镇污水治理的建设标准、排放标准、投资运行费用及处理工艺选择等宜合理选择制定。皖西小城镇污水治理应因地制宜地选择接触氧化、滴滤池、氧化沟、生态塘及人工湿地等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5.
冯涛  徐健 《科技咨询导报》2013,(18):132-133
生态塘组合工艺是一项高效实用的环保技术,在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问题上具有很好的效果,其管理简单、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等优点是其他处理方法无可比拟的.该文主要通过分析小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和特点,以及对生态塘组合工艺的介绍和应用分析,来说明生态塘组合工艺适用于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问题,具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郑凤宜  张磊  陈刚 《科技资讯》2009,(4):158-158
本文阐述了我国大部分中小城镇及农村的水污染现状,针对这一情况,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在中小城镇及农村的污水治理,分析了人工湿地对有机物、氮、磷等的去除效率,以及在景观建设方面的有利影响,指出了人工湿地污水处理技术应用在中小城镇及农村水污染治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7.
目前中国农村污水的治理迫在眉睫,人工湿地对农村污水的治理具有投资少、仪器维护运行简单、美化环境等特点。同时在人工湿地系统中,吸收和降解污染物主要是由生物群体完成的。以小型人工湿地为研究对象,利用前期驯化的高效脱氮菌株为菌种,构建了三种不同接种方式下各反应器对氮素的去除效率,对比确定微生物强化人工湿地的最优菌群的接种方式;评价了所构建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的去污效果,进行了微生物强化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处理模拟废水的工艺研究。同时驯化培养了高效脱氮菌株,以实际生活污水为研究对象,保证出水中氨氮(NH4+-N)、总氮(TN)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A标准要求。取得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驯化培养的微生物对强化人工湿地具有重要作用,在去除污水中的氮方面有良好的效果。较不加菌的氮去除效果,一次加菌与二次加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二次加菌实验组中NH4+-N、TN去除率最高,分别增加到99. 6%、86. 6%。培养驯化的微生物对氮的分解去除作用比湿地系统中自然生长的常规微生物更快更高效,证明了微生物强化技术在所构建的实验室小型人工湿地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对农村污水治理提供合理依据。  相似文献   

8.
郭炳南 《海峡科学》2007,(6):154-155
目前,农村生产和生活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恶化,化肥、农药、农膜的无节制使用和废弃物污染造成水环境恶化.治理农村环境污染,应树立农业发展的科学生态观,加强生态农业建设,改革农业运作方式,积极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建设农村小环境等项措施.根据我国农村现状以及污染物控制收集困难、先进的处理技术难以应用等农村污染治理现状,提出发展污水无害化、资源化技术处理,加强人工及自然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等水污染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展,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课题,选择和推广具有投资少、简便易行、运行稳定、维护管理方便的人工湿地技术是目前农村污水处理的首选方式。文章总结了人工湿地技术的国内外开发利用现状,介绍了常见的几种人工湿地技术并对其除污效率进行评价,结合衡阳农村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人工湿地工艺在衡阳农村实施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针对我国水资源短缺和小城镇水环境污染的恶化趋势,概述了适用于在小城镇实施的污水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技术及发展现状,提倡对小城镇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资源化利用,因地制宜地发展小城镇污水处理技术,还就无害化、资源化水处理技术在我国中小城镇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在污水回用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污水回用已经成为解决我国城市水资源短缺问题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利用人工湿地法提高污水回用效率是目前国际污水处理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分析了我国污水回用的方式,阐述了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理、优点及存在的问题,证明了人工湿地这一新兴的处理技术的优越性,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该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2.
厌氧-生物滴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农村生活污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厌氧/生物滴滤塔/人工湿地组合工艺处理新干县河头村生活污水,考察了组合工艺及其各处理单元对污染物去除的贡献率.结果表明:射流充氧生物滴滤塔对COD和氨氮的去除贡献率较大,人工湿地对TN和TP去除贡献率较大,厌氧池作为预处理单元,可以减轻后续单元的处理负荷,三者的组合可以使农村生活污水稳定、达标排放,组合工艺对COD、NH4+-N、T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可达90.14%、91.43%、91.7%和94.58%.  相似文献   

13.
高航 《科技咨询导报》2011,(27):150-150
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是未经处理的,这给农村的地表水源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提高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能力已经迫在眉睫,本文就是围绕如何处理新农村建设中生活污水的问题而展开的。先讨论了农村污水的主要来源及水质水量特点;然后讨论了农村污水处理存在的一些难点;最后讨论了农村污水处理的对策。通过这几点讨论,希望相关方面能加强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从而促进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吴洪源 《广东科技》2011,20(14):137-138
南方农村生活污水的乱排现象,已使农村水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为保护生态环境,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工作势在必行。本工程利用村庄的原有臭水塘,采用无动力的厌氧水解+人工湿地组合技术,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至《农田灌溉水质标准》水作类标准值水质要求,处理后出水用于当地水生农作物的灌溉,减免了环境污染,同时改善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5.
刘超航 《科技信息》2013,(18):495-495
三峡库区移民居民点生活污水具有规模小、分散度高、总量大等特点,其治理逐渐成为库区水环境保护的重点。本文根据三峡库区农村居民点生活污水处理的特点,从理论研究及工程实例对人工湿地处理系统和一体化生化处理系统这两种污水处理技术进行了比较分析,结论认为两种方法都是适合三峡库区移民居民点生活污水的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前中国农村人居环境不一,环保意识不到位,基础设施差,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加剧了农村环境污染程度。通过分析国内外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工艺技术,阐述了培育高效降解菌种技术、微生物固定化技术、构建微生物菌剂技术等微生物强化技术治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原理、特点和技术难点,并结合案例分析,表明微生物强化技术能有效防止污泥膨胀,比传统污水处理方法效率更高,具备抗逆性、抗毒性和耐负荷冲击能力强等优点,更适用于农村水生活污水的治理。  相似文献   

17.
威宁县草海镇城镇污水土地处理可行性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主要介绍了贵州省威宁县草海镇城镇污水的污染现状及治污的紧迫性 ,探讨了采用二段厌氧—好氧地沟式土地处理系统及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土地处理技术处理该城镇污水的可行性及工程方案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污水水质复杂,处理困难.重点阐述了煤焦、煤制油和煤制气污水的主要处理工艺.着重通过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和深度处理三个处理阶段阐述了国内外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工程应用,并着重分析各技术的优缺点.其中,结合青海某项目煤制气污水处理的实际工程案例,详细阐述了煤制气污水的最新处理技术.最后,对煤化工污水处理技术发展进行展望,提出强化预处理技术按照用水多元化、污水资源化强化生物处理和后处理技术,实现煤化工污水的近零排放.  相似文献   

19.
为加强农村生活污水的收集和处理,积极探索并全面实施适应农村实际的污水处理方案,以相城区为例,在调查苏州农村生活污水排放现状与常用处理工艺的基础上,深入分析苏州农村生活污水排放体制及其治理适用技术,对所采用的处理工艺进行技术和成本分析,并对进一步完善苏州农村生活污水的治理提出建议,为苏州以及太湖流域水环境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0.
王丹 《科技信息》2007,(23):286-287
近年来,全球的水体污染和富营养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而对于水资源紧缺的我国,这一现象已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工湿地是由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充分利用湿地系统净化污水能力的特点,利用生态系统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重协同作用,通过过滤、吸附、沉淀、离子交换、植物吸收和微生物分解来实现对污水的高效净化的一种生态工程,是目前国际上较多采用的处理污水的一种工艺。本文介绍了人工湿地的含义、处理污水的优点、净化污水的原理、在污水处理中的应用以及它的前景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