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爆笑课堂 假如我是蜘蛛 语文课下课前,玉米博士口头布置了一篇作文,题目是“假如我是蜘蛛”。  相似文献   

2.
 这个题目是一篇小说的题目。伍中正发表在《短篇小说·原创版》2012年第5期上的小说用的就是这个题目(2013年第11期《读者》摘发了这篇小说)。这篇小说颇有意思。小说寓意很深,就像一篇哲学论文——“谁来证明你的马?”今天的“主编心语”就从这个故事谈起。  相似文献   

3.
汉唐乐府诗题目的创制,多取首句前二三字甚至是整个首句,或者再缀以歌辞性题目“行”、“篇”、“歌”、“曲”、“乐”等。部分以“篇”为缀尾的题目是“因意命题”,而南朝乐府民歌的题目表现出艺术化的倾向。唐代乐府诗中的有些新题目是从旧题乐府中衍生出来的,其方式主要有五种;唐人完全自创的乐府诗新题目,其方式主要有两种。  相似文献   

4.
小松鼠写的一篇数学日记在动物王国的《快乐报》上发表了,编辑部的山羊阿姨给她寄来了30元稿费。小松鼠想,这笔钱该怎么花呢?突然她想起了生病的奶奶,“对呀!给奶奶买些饼干,她老人家一定会很高兴的!”  相似文献   

5.
上文^[1]建议“不妨设想一次写作”.且也谈到了“摘要”、摘要也许是论文中最重要的部分。这是因为它往往最先被读者看到.并给读者留下难以改变的印象。你在拿到一篇学术论文的时候.最先进入眼帘的当然是题目.但是题目提供的信息是十分有限的.且往往不成为读者最渴望的信息.摘要就承担了这样的期待。它确定了文章的基调,并告诉读者能够读到什么内容。  相似文献   

6.
周五下午第一节课,照例又是我们班的日记赏析课。一周一次的日记赏析,已经成了我和孩子们的共同期待。一篇篇异彩纷呈的日记,有倾诉喜怒哀乐的,有发表问题见解的,有阐述观察所得的……读的人激情澎湃,神采飞扬,听的人全神贯注,如临其境。这是方法的借鉴,更是一次心灵与心灵的碰撞;这是习作的交流,更是一次精神与精神的交汇。  相似文献   

7.
蒋介石在1926年6月28日曾说过:“若要三月二十日这事情完全明白的时候,要等到我死了,拿我的日记和给各位同志答复质问的信,才可以公开出来,那时一切公案,自然可以大白于天下!”①现在蒋介石的日记及有关资料已经公开,“中山舰事件”确实不象往常所说的是蒋从头到尾一手  相似文献   

8.
1 问题的提出在每年一次的专业学生“毕业论文答辨”评选活动中,经过初步评选,一些质量稍差的论文便被淘汰了,最后只剩下数篇较好的文章待评最佳论文。由于文章的题目、内容、方法、应用等方面完全不同,这样就给教师评优工作带来一些难度。常规的方法是:一篇论文宣读之后,由评委打分,这样做,因为没有可比性,往往先后给分的标准不一致,  相似文献   

9.
学生:我们上一节谈的主题是“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我想,这次我们应该谈“不创新就要被动挨打”了。教授:你说的这个内容,我想放在最后一篇,题目是:《乾隆的“天朝心态”与清王朝的衰落—丧失创新能力的民族是要被动挨打的》。我们不能过多的在历史中回旋,要尽快进入创新理论的范畴。  相似文献   

10.
谈作文命题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能传神,能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文章的“眼睛”——题目,当然要起到概括文章思想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人们看文章,首先就是看题目。一篇好文章有好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使人产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差的题目,往往首先使人对文章产生厌恶的心理。  相似文献   

11.
中学语文课本中,有的作品在题目末尾有一个“赋”字。如《茶花赋》、《秋色赋》、《雄关赋》、《阿房宫赋》。这里的前三篇是现代散文,后一篇是古文。那么,什么叫“赋”?这四篇作品标题中的“赋”,意思都一样吗?“赋”,有两种含义。  相似文献   

12.
《怀旧》是1911年冬天鲁迅用文言写成的第一篇小说,发表于一九一三年出版的《小说月报》四卷一号,鲁迅自己从来没有把《怀旧》收进他的任何一本集子中。于是有的人就断言《怀旧》不是鲁迅所喜爱的作品,猜想鲁迅可能对这篇“少作”“愧则有之”,才“故意删掉”。其实并非如此。一九三四年,杨霁云将鲁迅佚文编集时,鲁迅给杨的回信中说:“现在都说我的第一篇小说是《狂人日记》,其实我的最初排了活字的东西,是一篇文言短篇小说,登在《小说林》上。那时恐怕还是革命之前,题目和笔名,都忘记了,内容是讲私塾里的事情的;后有恽铁樵的批语,还得了几本小说,算是奖品。”同年鲁迅应美国  相似文献   

13.
换一种方式     
今天,一班的上课程序和往常一样,先是高宁(本文涉及的学生均为化名)同学的课前日记演讲,随后随机抽取三名同学给予点评。很精彩,大家有点兴奋。我顺势说:“同学们,咱们今天继续学习一篇短小精悍的文言文《卖油翁》。”当我转身板书课题时,  相似文献   

14.
近日与小女去书市购书,择一少儿丛书,偶阅一篇,其主人公皮皮鲁写日记耐人寻味。皮皮鲁备有两本日记,一本为“假帐”,应付老师检查;一本为“真帐”,真情实感流露无遗。不知为什么,笔者忽然想起了盲人于闹市敲杆行路,却少有撞人状况。不禁深感盲者与常人不同的生存哲学,故将两者谓之“皮皮鲁现象”和“盲杆理论”。初看两者风马牛不相及,但延伸至安全防灾领域,“皮皮鲁现象”和“盲杆理论”值得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工作者的谨思。[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现在要谈谈另外一篇题目也是《鲁迅与许羡苏》的文章(发表在92年《人物》杂志第五期上).此文(以下我就用“此文”代替“另一篇《鲁迅与许羡苏》”)作者的思路,正好与我上次提到的吴作桥的《鲁迅与许羡苏》相反.  相似文献   

16.
明春生 《奇闻怪事》2009,(10):12-13
所谓“数学日记”,就是让学生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学习数学的情况,可以是学生对每次数学教学内容的理解、评价及意见,也可以记录自己在数学活动中的真实心态和想法。通过数学日记的撰写,使学生达到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建构知识的目的。现结合学生的部分数学日记,谈谈对数学日记的分类。  相似文献   

17.
大龙 《青年科学》2009,(3):30-30
许多人有这种体会:有心事,写进日记,心情会变得好些。美国研究人员证实,通过写日记等方式,用语言文字“给情绪贴标签”,能启动大脑情绪自我控制功能,进而缓解紧张,释放压力。  相似文献   

18.
多年来,我一直把“心理日记循环写”作为班级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渠道,积极在班级中开展“心理日记循环写”的活动。学生轮流把自己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喜怒哀乐选择一事写下来(如特别想倾诉,也可打破常规),反映自己的内心世界与感受、困惑。  相似文献   

19.
小学的时候不知道为什么,所有的小学生写作文、日记、周记,一开始都是“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其实,那时候很多人没射过箭,也没有见过织布的梭子。 到四年级,我们的导师才严格规定:不论是作文、日记、周记都不准用“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要使用那些平常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一时之间,光阴和日月就变得很热闹了。  相似文献   

20.
李萍 《奇闻怪事》2006,(1):42-42
【教学设想】 文章的题目,犹如人的眼睛,是文章灵魂的体现,文章的主旨往往包孕其中。抓住“题眼”研读课文,可以起到举纲目张、辐射全篇的效果,也有助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黄山奇石》是人教版第三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向读者展现了一幅秀丽神奇的黄山风景画,“仙桃石、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这一块块奇形怪状的石头留给了读者无限想像的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