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首次合成了四种 FeLACl_2型混配合物。其中 HL 为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和1—苯基—3—甲基—4—(P—氯苯甲酰基)吡唑啉酮—5;A为1,10—二氮杂菲和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X—粉末衍射,摩尔电导等分析测试手段,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2.
合成了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对氯苯胺新型席夫碱试剂(HL)及其铜和铬配合物,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分别为:Cu(L)2和[Cr(L)2(H2O)2]Cl,运用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3.
首次合成了十种L_nnL_3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L_n为L_a、P_r、N_d、S_m、Y;HL为HPMaFP(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A为1.10-二氮杂菲和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处光谱、电子光谱、差热-热重分析、x射线粉未衍射、摩尔电导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4.
合成了新 β双酮试剂 ,1 -对硝基苯基 - 3-甲基 - 4- (α -呋喃甲酰基 )吡唑啉酮 - 5 (HL)及其铜和铬的配合物 .元素分析、摩尔电导数据表明配合物的组成为 :[CuL2 (C2 H5OH) 2 ]·C2 H5OH、[CrL2 (C2 H5OH) 2 ]OH·C2 H5OH .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 -热重分析对配合物进行表征  相似文献   

5.
首次合成了七种(UO_2L_2A型混配配合物,其中HL为1-苯基-3-甲基-4-(2-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A为磷酸三丁酯(TBP)、磷酸三苯酯(TPP)、三辛基氧化膦(TOPO)、三苯基氧化膦(TPPO)、二辛基亚砜(DOSO)、二苯亚砜(DPSO)和水(H_2O)。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热分析和摩尔电导等测试,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并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首次合成了六种Sn(Ⅳ)、Ti(Ⅳ)与HPMαFP及含氮配体A形成的混配配合物,其中HPMαFP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简称HL;A为1.10一二氮杂菲(phen),2.2′-联吡喧(bipy)和8-羟基喹啉(HOX)。通过无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等分析测试方法,确定了配合物的组成为MLAcl_3(M=Sn,Ti,A=phen,bipy)及MLAcl_3(A=OX),并研究了它们的性质。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硼酸酯取代反应的合成方法,首次合成了七种由硼与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L)和乙酸酐(OA_C_2)、仲丁醇(S-BuOH)、异戊醇(i-PeOH)、乙二醇(C_2H_4—OH—OH)、邻苯二酚(pb—OH—OH)、邻氨基苯酚(ph—NH_2—OH)、邻氨基苯硫酚(pH—NH_2—SH)形成的混配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H、″B核磁共振谱,差热-热重分析,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手段,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8.
2,6-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甲酰基]吡啶(以下简称为H_2A)是新合成的一个双β二酮类螯合剂。基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9.
本文自论了在乙醇溶剂中,以三氯化铁同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aFP)及8—羟基喹啉(HOX)作用,制得两种配合物,并测得它们的组成为Fe(PMaFP)_3和和Fe(PMaFP)(OX)_2。研究了它们的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稳定性等性质。观察了它们在常见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情况。在乙腈中的电导测定结果表明,这些配合物均为非电解质。  相似文献   

10.
合成了三种吡唑啉酮双席夫碱双核稀土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Ln为La、Ce、Sm。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1.
报道了DODBP(4,4'-(4.8一二氧杂十一烷二酰)双(1-苯基-3-甲基-5-吡唑啉酮,以H_2A表示)对钍、铀、锆、铁的萃取行为,测定了它们的半萃pH.用双斜率法研究了萃合物的组成,对铀为UO_2A,对钍为ThA_2,根据红外光谱认为β-二酮基团是螯合基团,醚氧原子配位情况则随金属而异,在铀与锆的配合物中参与配位,但在钍配合物中则不参与.讨论了铀与钍这二个八配位的配合物的可能结构。  相似文献   

12.
首次合成了双1-苯基-3-甲基-4-(a-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缩乙二胺Schiff碱(H2PMaFPen),并用此试剂与过渡金属离子反应,合成了四种Schiff碱配合物M(PMaFPen),其中M2+为Cu2+、Zn2+、Co2+、Cd2+。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分析、磁化率和摩尔电导测定等分析测试方法,研究了该试剂及配合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相似文献   

13.
合成了三种吡唑啉酮双席夫碱双核稀土配合物。确定其组成为Ln2」(PMαFP)2en「3,其中(HPMαFP)2en为N’N‘-双「(1-苯基-3-甲基-5-氧-4-吡唑啉基)α-呋喃次甲基」乙二亚胺,Ln为La,Ce,Sm。通过红外光谱,电子光谱,核磁共振谱,热重分析和摩尔电导分析对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和性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4.
合成了三种新的β-二酮化合物——1-苯基-3-甲基-4-氯代苯氧乙酰基-5-吡唑啉酮,并通过红外、核磁共振、质谱和元素分析确定了它们的结构,初步考察了其对(UO_2)~(++)离子的萃取性能。  相似文献   

15.
以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HPMTFP)和乙醇,二甲基亚矾(Me_2SO)、喹啉(Quilin)和2,2′-联吡啶(bipy)为配体合成下列四种Co(Ⅱ)的混配配合物:Co(PMTFP)_2·(EtOH)_2、C_0(PMTFP)_2·(Me_2SO)_2Co(PMTFP)_2(Quilin)_2和CD(PMTFP)_2 bipy。其中除中间产物Co(PMTFP)_2·(EtOH)_2外,其余三种配合物均未见文献报道。对上述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摩尔电导、红外光谱、可见紫外光谱、差热热重谱和X射线粉末衍射等表证或性质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6.
合成了九种稀土 ( 3 )与苯甲酰基吡唑啉酮 ( PMBP)及槲皮素( H5Q)形成的混配配合物 ,经测定轻稀土组成为 RE( PMBP) ( H2 Q) ( H4 Q) Cl·1 0 H2 O,重稀土组成 RE( PMBP) ( H2 Q) CL2 · 1 0 H2 O配合物 ,其中 RE为 L a、Ce、Pr、Nd、Sm、Eu、Gd、Tb、Dy.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差热、热重及摩尔电导分析 ,初步研究了这些配合物的结构及性质  相似文献   

17.
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M(Ⅱ)配合物固相合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固相反应,合成了4种新配合物。经元素分析,XRD、DTA测定,配合物的组成为M(PmαFP)2·2H2O,其中M为Mn(Ⅱ)、Co(Ⅱ)、Ni(Ⅱ)、Pb(Ⅱ);HPMαFP为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和摩尔电导分析对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8.
从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1,2-双(二苯膦)甲烷配体出发,利用一步法合成了两个新颖的铜(I)配合物[Cu(POP)(C16H6N6)]Br(1)和[Cu2(dppm)2(bphen)2](CF3SO3)2(2)(POP=双[(2-二苯膦基)苯基]醚;C16H6N6=吡唑并[2,3-F][1,10]菲啰啉-2,3-二腈;dppm=1,2-双(二苯膦)甲烷;bphen=4,7-二苯基-1,10-菲啰啉)。并对它们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X-射线单晶衍射表征和光致发光性质研究。单晶结构分析表明,配合物1是单斜晶系,P2(1)/c空间群,配合物2是单斜晶系,C2/c空间群。在配合物1中Cu(I)与POP和C16H6N6配体螯合,每个Cu(I)分别与POP中的两个磷原子、C16H6N6中的两个氮原子配位形成扭曲的四面体结构。而在配合物2中,dppm通过两个P原子桥连两个Cu(I)形成双核配合物。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均发绿光,表现出较强的荧光发射性能,发射光谱峰分别位于537和527 nm。配合物1和2的发射峰均归因于金属到配体的荷移跃迁(MLCT)。  相似文献   

19.
以4-庚酰基吡唑啉酮和苯胺为原料合成了一种新型的化合物4-庚酰基吡唑啉酮缩苯胺席夫碱(HL)。用红外和热重分析对其进行了表征,并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确定了其晶体结构。它属于斜方晶系,空间群Pbca,晶胞参数:a=0.997 0(4)nm、b=1.436 9(5)nm、c=2.848 5(10)nm和Z=8,S=1.029。结构分析表明,此化合物以二级酮亚胺形式存在。该化合物通过分子内氢键(N(3)-H(3A)…O(1))和分子间氢键C(15)-H(15)…O(1)形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由于这些氢键的存在,使其可以完成自组装,并且氢键的相互作用有助于化合物的稳定性。该席夫碱能在体外对人类一些病原菌菌株进行筛选并表现出高的抗菌活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合成了螯合萃取剂1-苯基-3-甲基-4-苯氧乙酰基-5-吡唑啉酮,并对UO2^2 、Th^4 、La^3 、Cu^2 、TiO^2 、Cr^3 6种金属离子的萃取行为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