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中国政治文化现代化的探索在五四之后实质上已经化约为"如何在西方政治文化背景下理解本土传统政治文化,并构建出本土新型的政治文化"这一问题.作为文化保守主义一方的现代新儒家站在中国文化本位立场上,普遍认同传统儒家伦理的自身价值,普遍主张"返本开新"的现代化模式,他们围绕"如何在本土文化认同之上重新建立现代政治文化的统一基础"这一核心问题展开了丰富的思想与学理探索.仔细分析现代新儒家的努力,有失败,也有其颇具启发的地方.  相似文献   

2.
日本的近世儒学是对以“教”为中心的中国新儒家的认同而开始的,又在批判以“敬”为中心的论调下产生了以“诚”为中心的倾向。二者既有联系也有区别。  相似文献   

3.
儒学在其二千多年的发展史上,经历了五个时期的历史演变,至晚清逐渐走向衰落."五四"新文化运动激进反传统后,现代新儒家致力于复兴儒学运动,作出了积极的理论贡献,同时也存在着诸多缺陷.如今,面对西方科技文明的挑战,儒家文化若能正确应对,处理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现代化与反现代化的关系,可以预期有一个美好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现代新儒学发展的轨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20年来有关现代新儒学之研究提出省思。个人接纳主流意见所提供的一份15人名单,并综合各家意见提出了“三代四群”的架构。把这一架构与现代新儒家思潮的四波发展配合起来,当可把握到这一思潮的脉动。  相似文献   

5.
张君励是中国现代重要的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中国现代新杨学的主要开创者之一。他对现代新儒学及其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作了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提出了许多具有独到的见解。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阶段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格导,深入探讨儒学与现代化的对立统一关系.发掘传统儒学合理的和积极的因素,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赢础上,把刀学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结合起来.定会使现代新闲学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改革和过设的伟大事业服务。*一主张君励认为,所谓防学的复兴.主要是来代儒学的复兴。在张…  相似文献   

6.
儒学曾是中华民族个体恪守的修身养性、入世立身之道。现代新儒学正以一种"普世伦理"的资源参与全球伦理道德和全球新秩序的建设中,成为新世纪专家、学者热切关注的重点。而在高校现行德育中,欲改变缓慢发展现状,需运用现代新儒学思想,积极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注重人文主义素养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民国新儒家认为政治现代化要通过合作化走和平建设之路,要先利用合作化帮助劳动阶级实现经济自助,培育和锻炼下层民众,再以合作化逐步改造资产阶级,调和阶级关系,最后以合作实现他们的理想政治王国。这是一个完整的政治构想,表达了儒家精神传统的济世情怀与对中国政治的国情思考,是西方合作文化在东方地域移植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现代社会的巨大变迁,传统儒家文化的约束力显然正在弱化,作为儒家伦理文化的核心与典型代表之一的孝文化也是如此.然而不容否认的是,无论是孝文化还是整体儒学思想,在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教育、稳定社会和民族凝聚等方面的功能对于当今社会来说仍有其重大的现实意义及时代价值.深入探讨儒家思想中的孝文化在现代化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无论对于孝文化本身还是借学思想精华的现代化发展都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儒家德育理论是儒家教育思想的核心,作为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指导下,从德育作用、目的、内容和方法四个方面对其作了初步的分析,并就其现代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新儒家是接着历史上的儒家往下讲,而不是照着讲.历史上儒家与道家有诸多相通相近的地方,并取长补短、共同发展.顺此而下,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熊十力、牟宗三、冯友兰、方东美、唐君毅、马一浮等人都在不同侧面和不同程度上对道家思想有所研究与吸收.现代新道家同样是接着历史上的道家讲,是对道家思想形式与内容的某种创新.现代新儒家与现代新道家的关系也与历史上的儒道关系类似,在相互促进中共同发展.现代新道家的建构刚刚开始,在时间上晚于现代新儒家,需要积极研究新儒家的成果,并从自己的立场上开展哲理的运思与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1.
与西方宗教相比,儒家学说或者说中国的本土宗教缺乏世界宗教所共有的许多因素,从形式上看也不是一种有教士传道的宗教,而只是一种生活哲理或道德体系。但是在其漫长的历史中,儒家思想早已显示出它是一股巨大的影响力量,具有浓厚深切的宗教意义。  相似文献   

12.
儒家与法家在传播中都有明确的政治目的,以及高明的传播技巧,但却因在人性这一本质问题认识上的偏差,而导致在实践中未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相似文献   

13.
儒家德行观与民族精神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德行观以儒学的“仁爱”为核心,是体现并贯穿在其义利观、和谐观、国家观、人本观诸方面的道德思想与实践。义利观是其基础,和谐观是精髓,国家观是归属,人本观是出发点,四相辅相成、内在统一。这四方面不仅完整体现了儒家德行观的精神实质,而且也构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之基础。  相似文献   

14.
长期作为中国古代官方哲学的儒家思想以原始周文化的"以文为治"为核心而建构,其经过孔子的张扬与理想化而升华为儒家的意识形态与信仰,进而构建中国古代以文为治的基本文化传统,而这种文治思想具有极大的政治与守旧色彩。这种文治思想的渗透,使得中国文学中充满了浓浓的政教保守色彩,这种政教保守色彩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给中国古典小说的发展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小说创作观念上的"史于贵文"的实录主张与题材上缺乏独创性、想象力缺失,以及思想内容上充满浓重的说教色彩,致使中国古典小说长期脱离美学精神本质,转为政治审美崇尚。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孔子观及其形成背景发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大钊的孔子观包括了他所认为的儒家学说的核心内容,儒家学说的历史地位与社会作用,儒家学说的时代特质等。李大钊孔子观的形成与其所处的一片尊孔之声的思想与社会背景有关。他孔子观中所表达的核心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新文化建设仍有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看待现代新儒学时 ,我们应避免那种纯粹理论的分析 ,而是将其放在历史的发展中 ,去思考它们的理论及其与现实的联系。一切对古代文化的复兴、对外来文化的共鸣都不过是为了满足需要而可以利用的思想资料。就现代新儒学来说 ,它所面临着的是一个道德堕落和政治动荡的时代 ,其在思想史上的真正意义在于起着一种道德和形而上学的复兴的作用 ,在一定的程度上带有宗教的意味 ,但又不同于宗教 ,这就注定了它的影响主要限于知识阶层中  相似文献   

17.
马一浮哲学和学术思想的特点,是以儒家的易简思想为核心,主张以佛证儒、以儒融佛,以及对宋明儒学的程朱和陆王的理学与心学之间的矛盾提出调停之说.马一浮在对待儒佛的思想关系上,跳出了宋明儒学划定的儒佛壁垒.马一浮以儒融佛和调停朱陆之说,既是宋明思想的延伸,也是对宋明思想的超越.而他的思想的根本方法和出发点是"不分今古,不分汉宋,不分朱陆",表明他要跨越两千年汉宋之争以及数百年朱陆纷争的藩篱,破除历史上的一切宗派门户之见,反映了他关于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性看法,以及关于现代儒学重建或复兴的根本性态度.从他的这种看法及态度中可以得出结论:马一浮阐述的儒家思想虽然十分传统,但是他对于儒家思想的观念和态度包括他的以儒融佛和调停朱陆甚至朱王的思想,却是超越历史的及非常现代的.马一浮心目中的中国文化的重建和儒学的现代复兴,归根结底,就是要摆脱历史的种种纠葛,放下历史的种种包袱,直接孔孟儒学的真谛.  相似文献   

18.
在儒家哲学(伦理学)中,孔子是第一个提出"经权"观念的哲学家。继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明确表达了经与权的关系,并达到了较为完备的理论形态。在儒家"经权"关系的展开中,同时显示了这一理论本身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从语词定义与主要内涵方面 ,可以尝试界定新道家的概念 ;进而可以从辨伪学问题、文本阐释问题以及与新儒家的比较方面 ,探讨建立新道家的可能途径。阐扬新道家之学理与精神 ,营建新道家学派 ,是 2 1世纪承接民族文化、争取民族生存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古代儒者之学重在礼乐养民.儒家的政治学,具有浓厚的饮食思维.所谓礼教或王道,基本上乃是甘饮美食以养民.这样一套政治哲学,不是西方政治学的范畴及概念所能理解或掌握的.也非仅从道德实践、心性修养方面论儒学者所能知.现今应将"生命的儒学"转向"生活的儒学".扩大儒学的实践性,由道德实践及于生活实践、社会实践.除了讲德行美之外,还要讲生活美、社会人文风俗美.应恢复古儒家治平之学,让儒学从社会生活中全面活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