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无机阻燃添加剂在无卤阻燃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阻燃剂是高分子材料助剂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阻燃材料的环境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常用的卤系阻燃剂不具备环境安全性,而无机阻燃剂作为卤系阻燃剂的换代产品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本文简单概述了无机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研究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阻燃剂是高分子材料常用的助剂 ,膨胀型阻燃剂是一种无卤、高效、低烟、低毒的具有环境安全性的阻燃剂。用磷酸和三聚氰胺合成了一种阻燃剂——磷酸蜜胺盐 ,对磷酸蜜胺盐的氮、磷含量进行了测定 ,对磷酸蜜胺盐的结构进行了红外光谱和热失重分析 ,得出合成的磷酸蜜胺盐的产率为 95 .1 3%,确认是一个无卤的含有氮、磷的膨胀型阻燃剂 ,在未来的阻燃市场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以红磷/氢氧化镁为协同阻燃剂,以POE为高分子材料增韧改性剂,以聚丙烯PP为基体,通过采用熔融混合挤出制得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材料。对该无卤阻燃聚丙烯复合材料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阻燃性能、热性能测试,讨论了红磷/氢氧化镁复合阻燃剂的阻燃机理。实验研究表明:红磷/Mg(OH)2阻燃体系在PP中有良好的阻燃协同效应;阻燃剂用量对阻燃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有明显影响,研制的阻燃PP有产业化化生产意义。  相似文献   

4.
生物质高分子材料具有绿色、环境友好、可再生和生物可降解的特性,可替代传统的不可降解塑料,缓解能源危机,减少环境污染,在塑料业、包装业、制造业和医药行业等领域应用前景广泛.并且不少生物质高分子都是天然的炭源,可作为阻燃成炭剂应用于膨胀型阻燃体系.本文综述了木质素、壳聚糖、淀粉、环糊精、衣康酸等天然可降解生物质高分子材料作为阻燃剂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展望了生物质阻燃材料未来的发展方向.改善生物质高分子材料的相容性、绿色环保的同时提高阻燃效率是生物质高分子材料走向应用必须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由于卤素阻燃剂的毒性和环境问题,磷系阻燃剂作为一种环境友好型阻燃剂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DOPO)及其衍生物作为一种无卤含磷阻燃剂,在聚合物中主要以气相阻燃机理表现出优异的阻燃性能.相比于卤系阻燃剂,DOPO及其衍生物在燃烧过程中所释放出的腐蚀性和毒性气体很少.近年来,通过各种化学反应和合成方法,开发了众多含DOPO结构的有机及无机阻燃剂,许多含DOPO结构的阻燃剂得到了学术界和工业界的青睐.此外,以DOPO为原料合成有机磷化合物阻燃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报道越来越多.因此,本文综述了有机-DOPO类阻燃剂以及无机-DOPO类阻燃剂的制备、阻燃机理及其在聚合物阻燃改性中的应用,并对其在阻燃应用方向作了进一步的展望.  相似文献   

6.
李佳佳 《科技信息》2013,(25):210-210
<正>1氢氧化镁阻燃剂的特点氢氧化镁(MH)是目前公认的在橡塑行业中具有阻燃、抑烟、填充三重功能的优秀阻燃剂。其无卤、低烟、无毒、阻滴、耐酸、无味、稳定性好、不挥发、分解温度高、不腐蚀设备、高效促基材成碳等特点,是有机高分子聚合物实现无卤阻燃的首选材料。氢氧化镁阻燃剂通过受热分解时释放出结合水,吸收大量的潜热来降低它所填充的合成材料在火  相似文献   

7.
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电器产品、高层建筑、飞机汽车和交通运输、装修装饰等行业大量使用了天然或者合成的高分子材料,而大多数高分子材料的可燃性是导致火灾发生时损失扩大的重要原因。采用阻燃改性技术可以使易燃的高分子材料不燃、难燃、白熄,或其火焰传播速度减缓、热释放及烟释放速率降低,从而有效改善高分子材料应用中的火安全性。因此,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与开发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公共场所大量内装饰易燃材料使用的安全性、促进社会和谐安定方面具有潜在的推动力。  相似文献   

8.
烷基次膦酸盐是一种阻燃效率高的环境友好型无卤阻燃剂.概述了烷基次膦酸盐的结构、主要合成方法及优缺点.系统地归纳了含酰胺基、氨基取代物、羧基和羟基等不同活性基团的烷基次膦酸盐的合成方法及其应用于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环氧树脂、尼龙及聚氨酯等高分子材料的阻燃改性研究现状.介绍了提升该类阻燃剂阻燃效率的方法.通过将烷基次膦酸盐与其他阻燃剂及纳米材料进行复配,发挥其二元阻燃体系的协同阻燃作用,制备了具有优良阻燃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复合材料;对烷基次膦酸盐进行有机改性,制备具有阻燃性能的杂化物.最后,对烷基次膦酸盐阻燃剂今后的研究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应用科技》2006,33(7):77-77
高分子材料的阻燃研究经历了含卤阻燃、低卤阻燃到无卤阻燃的发展过程,特别是无机阻燃剂Al(OH)3、Mg(OH)2的研究与应用日益广泛。Mg(OH)2的分解温度为340℃,比Al(OH)3高100℃左右,更适用于高加工温度下的高分子材料阻燃。与普通Mg(OH)2相比,纤维级Mg(OH)2具有较大的长径比,更有利于提高材料的拉伸性能和;中击性能,一定程度上能起到玻璃短纤维的作用。为了理论推测,我们开展了此项课题研究。并得到如下结果:  相似文献   

10.
环保型阻燃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概述了无卤阻燃剂主要品种的特点、阻燃机理和应用,阐述了含卤阻燃材料在工业中的污染问题,提出了研制和开发高效、低毒、低烟、无环境污染、热稳定性好的环保型阻燃剂和阻燃材料,它是今后阻燃剂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高含卤阻燃剂(highly halogenated flame tetardants, HHFRs)是指氯系或溴系阻燃剂中含卤量在60%以上的阻燃剂,因含卤量高,阻燃性能优越,HHFRs在塑料及高分子材料等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与常规阻燃剂相比,HHFRs在环境中更具持久性,浓度较高时在室内外大气与灰尘、土壤、沉积物、生物体甚至人体血清、母乳中频繁检出,且降解后形成毒性更强的脱卤转化产物。毒理学证据表明HHFRs呈显著的内分泌干扰效应,造成神经发育损伤等。为科学评估及预测HHFRs的潜在环境与健康风险,获取准确可靠的定性定量数据是关键。然而,由于HHFRs具有沸点高、且在光热作用下易发生脱卤等特性,使得复杂环境基质中痕量HHFRs的分析仍具有挑战性,从而阻碍了对其环境行为及毒效机制的深入认识。本文汇总了国内外近期关于十溴联苯醚(BDE-209)、十溴二苯乙烷(DBDPE)、得克隆(DP)、四溴双酚A/S衍生物(TBBPA/S-DBPE)、三(2,4,6-三溴苯氧基)-1,3,5-三嗪(TTBP-TAZ)及三(三溴新戊基)磷酸酯(TTBNPP)等几种典型HHFRs的样品前处理及仪器分析检测等方面的进展,并结合其理化性质及环境赋存特征等进行了评述,梳理出了当前分析方法的优缺点,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科研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和见解。  相似文献   

12.
溴代阻燃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婧文  刁硕  刘成斌 《科技信息》2012,(25):26+13-26,13
溴代阻燃剂是添加型阻燃剂的一种,其种类繁多,是目前世界上产量最大、阻燃效率最高、应用最广泛的有机阻燃剂之一。溴代阻燃剂在国际上的生产与使用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目前在生产的溴代阻燃剂大约有70多种,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多溴代二苯醚类(PBDEs)、四溴双酚A(TBBPA)以及六溴环十二烷(HBCD)等。前两者的产量可占溴代阻燃剂总产量的50%左右。近年来,随着全世界环境安全观念意识的增强,部分传统的溴代阻燃剂如十溴二苯醚因为受到环境安全要求的压力已被限制使用,这就迫使研究人员及相关企业寻找溴代阻燃剂的代用品,因而促进了许多新型环保型阻燃剂的问世。多溴代二苯醚类等传统溴代阻燃剂市场的萎缩,为溴化环氧树脂、十溴二苯乙烷以及溴化聚苯乙烯等环境友好型溴代阻燃剂产品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市场空间。  相似文献   

13.
简述了我国溴系阻燃剂的生产应用情况,对目前国际溴系阻燃市场的最新走向和一系列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探讨,介绍了中国溴系阻燃剂生产的最新动向.对多溴二苯醚(PBDPO),主要是十溴二苯醚的欧盟评估结果和国内专家的看法进行详尽的阐述,同时对溴系阻燃剂的环境问题和发展前景也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4.
阻燃PET的结晶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含卤磷酸酯(A)、芳香族溴化物(B)以及含溴聚合物阻燃剂(C)与PET共混,制成阻燃型PET。应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法研究了这三种新型阻燃剂的加入对PET结晶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阻燃样品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冷结晶温度Tgc、溶点Tm以及熔融结晶温度Tmc均比纯PET下降。阻燃剂的加入使PET的冷结晶容易进行,而从熔融态降温时的结晶过程变难。  相似文献   

15.
离子液体具有高热稳定性、不挥发和良好的溶解性,常作为绿色溶剂和催化剂使用.近年来,离子液体在聚合物阻燃中的应用呈增长趋势.综述了离子液体在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研究与进展,重点阐述了离子液体阻燃的主要种类与合成、阻燃机理、作用方式以及在不同聚合物中的阻燃应用.离子液体催化成炭以及多元素协效的阻燃机理普遍被人们接受.就离子液...  相似文献   

16.
阻燃化学     
本文对有机聚合材料的阻燃进行评论,引用参考文献二十三篇。内容主要包括:发展简史;衡量聚合物易燃性的半定量判据,极限氧指数;燃烧过程和阻燃理论;卤素阻燃剂,锑-卤素阻燃剂和磷阻燃剂的阻燃机理;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采用氧指数和水平燃烧两种测定方法,研究了4种氯代磷酸酯阻燃剂在软质聚氨酯泡沫塑料(PUFF)中的阻燃作用,讨论了其阻燃机理和对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通过加速热老化实验,研究了氯代磷酸酯阻燃PUFF材料的热老化稳定性。  相似文献   

18.
Simple, effective and safe flame retardants are required to improve flame retardant properties of polymer fibers.However, traditional additive flame retardants, such as halogen-flame retardants and intumescent flame retardants, are likely to cause phase separation of functional phases due to their poor dispersibility and compatibility, or are difficult to be suitable for the high temperature processing conditions of melt-spun fibers. Here, in an effort to develop a practical flame retardant system in which zinc diphosphinate(DEPZn) and D-glucose(DG)were selectively incorporated into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PET) fiber was developed. As a result, the dense nano-scale zinc phosphate microspheres were formed on the surface and inside the residual carbon during combustion. Thus, PET fibers were endowed with excellent flame retardancy through a thermal barrier and enhancement of physical strength for the carbon layer. Moreover, a synergistic flame-retardant effect was found between DEPZn and DG. DG reduced the size of the zinc phosphate nanosphere from 200 nm to 50 nm, making the carbon layer denser and smoother. As a result, the peak heat release of the resultant PET composite fiber decreased to 410 k W/m~2 compared 1276 k W/m~2 for neat PET fiber. Moreover, the total smoke release also dropped from 71 MJ/kg of neat PET fiber to 64 MJ/kg for PET composite fibers. These results provide a promising strategy for the production of industrialized PET flame retardant fib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