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信息化建设》2014,(8):34-35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在迈向智慧城市的今天,能源技术也因科技的发展而散发出智慧的光产。2012年以来,浙江省开启了能源监测的智慧之门。目前,“浙江省智慧能源监测中心”线运行,“优能利”、“ZIEMC一体式采集设备”等一批智慧能源监测研发成果已被省内各大企业广泛应用,已完成2441家年耗能5000吨标准煤以上企业直报数据和100家企业实时能耗数据的接入,并逐步向河南、广东、江苏等省份推广。  相似文献   

2.
ICT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应用、智能控制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创新和应用层出不穷,凭借着其飞速发展,已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本文基于ICT技术构建了智慧能源云平台,并以该平台为支撑,在智能化用能监测所形成的海量实时数据基础上,以大数据分析为手段,提出了一种线上平台与线下服务充分融合、市场主体有效互动、面向用能企业和各类能源服务商的云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3.
《太原科技》2010,(10):109-109
2010年9月16-18日,第三届中国(太原)国际能源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能博会”)在太原市成功举办。能博会以“绿色能源、循环经济、转型发展”为主题,紧扣世界能源发展趋势,顺应全球对新能源的战略布局,以前瞻性的眼光审视能源的未来发展。本届展会共有18个国家和地区的企业及政府代表团627家参展参会,专业客商达2.82万人。其中,省市自治区政府代表团23家,世界500强企业27家,中央企业28家。展会共设7个展区、2209个标准展位.总面积达4万m^2。  相似文献   

4.
数据     
《信息化建设》2013,(5):9-9
安徽万家“智慧企业”建设启动 4月16日,万家“智慧企业”建设启动仪式在合肥举行。未来3年,安徽省经信委、安徽移动将打造1万家企业信息化应用典范,今年计划建设2000家“智慧企业”。  相似文献   

5.
璇璇 《杭州科技》2002,(3):9-10
民营科技企业是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一支生力军,浙江省经济近几年持续快速发展,除了体制和市场先发优势等原因外,很重要的一条是得益于民营经济和民营科技企业占企业的比重极大的优势。据统计,1999年全省工业企业有69.3万多家,产值 1.22万亿元,其中民营企业 69.12万家,占企业总数的 99.7%,总产值占 84.4%。 到 2000 年,浙江省民营科技企业总数约达 5000家。资产总额1069亿元,产值1126.5亿元。以上数据表明,经过近20年的开拓发展,一大批民营科技企业已经从创业阶段进入成熟发展期。民营科技企业依靠其机制和技术上的优势,成功地…  相似文献   

6.
俞崇武 《华东科技》2011,(10):53-53
“我们将创新财政投入方式,加强对社会资金引导,进一步发挥财政投入四两拨千斤的功效,以支持中小科技企业,推动宁波优势产业发展,最终建好智慧城市。”宁波市智慧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市经信委副主任谢月娣近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根据今年4月颁布实施的《宁波市加快创建智慧城市行动纲要(2011-2015)》(以下简称《行动纲要》),“十二五”期间,宁波市将加快推动城市物流、工业制造、贸易、能源、公共服务、社会管理、健康保障、安居服务、文化服务等10个领域的建设。  相似文献   

7.
<正>近日,一份名为《2013年浙江省3D打印产业发展报告》的文件在浙江省3D打印产业联盟单位内部工作人员手中传阅。2013年是浙江省3D打印产业发展的元年,省3D打印产业联盟成立,联盟成员迅速扩展。有数据表明,与3D打印相关的产业发展迅猛,其中涉及装备开发的企业有9家、材料开发企业5家、软件开发企业3家、应用服务企业28家,浙  相似文献   

8.
沧州 《科技资讯》2006,(26):151-151
节能降耗是企业降低产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企业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必须大力推进节能降耗,企业素质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优质低耗”。而无论是产品的优质还是各项原材料和能源的消耗都是依靠计量数据来标征的,没有计量就没有质量,没有计量数据也谈不上节能降耗,计量数据信息是企业现代管理的一种重要资源。随着公司业务的发展,计量科把“眼中有了未来,手中有了现在”作为其工作理念,紧盯国内国际能源计量发展,做好计量工作,把计量数据作为企业能源量化管理、实现成本核算的基础,并以此引导企业开展方向明确的节能降耗活动。  相似文献   

9.
李睿 《甘肃科技》2023,(9):119-121+125
“十四五”时期,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智慧”技术持续深入发展和应用,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方式变革迎来新的契机。文章立足公共图书馆的发展现状,指出当前公共图书馆智慧服务面临的数据支持、数据可靠、数据呈现和数据分析等方面的主要挑战,同时分析了公共图书馆推进智慧服务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从准确定位读者需求、增强智慧服务能力、确保数据信息安全、优化移动阅读模式等方面提出具体推进策略,旨在为图书馆智慧服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立足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坚持先立后破,有计划分步骤实施碳达峰行动。”加速构建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是杭州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积极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迈向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绿色能源产业是指为节约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保障的产业,是国家加快培育和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浙江省环保产业统计分类目录(2021年)》的基础上,杭州结合发展实际,确定了储能、风电、光伏、节能环保等4条重点产业链为绿色能源产业生态圈监测范围。  相似文献   

11.
信息网络、数据、文献资料等科技资源的广泛社会共享,是充分利用知识积累和人类智慧、提高科研水平的有效途径。为此国家科技部将科技信息服务网络建设作为“县市科技工作年”的一项重要内容.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的网络建设条件,综合发挥科技信息资源的效用,为企业和基层提供技术和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12.
智慧能源系统整合了用能单位相关能耗数据,开展能源大数据分析应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各项数据支持,改变过去各个部门的信息割裂状况。本文主要从能耗采集、主题应用、节能监察、挖掘分析、节能服务等角度对智慧能源监管系统进行了系统设计方面的探讨,有效促进了节能减排低碳发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文林 《今日科技》2013,(11):40-41
11月25日,浙江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和浙江省科技信息研究院作为第三方机构,联合发布了2012年度“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评价”结果。浙江医药、海康威视、吉利控股等100家企业被评为2012年度浙江省技术创新能力百强企业。省科技厅副巡视员、省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周益民,省科技信息研究院党委书记应向伟出席发布会。  相似文献   

14.
智慧城市是建设“智慧地球”、“智慧国”、“智慧省”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加快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对系统、整体地提升浙江省的信息化水平,意义重大而深远. 浙江省副省长毛光烈提出,在智慧城市建设中要“一揽子”解决问题.这抓住了问是的牛鼻子.因此,要系统、一揽子地解决问题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我认为,首要的一个问题,是要有一个能总体推进的决策和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范同军 《科技信息》2011,(31):I0295-I0295,I0329
协庄煤矿1962年投产,是一座年产200万吨的老矿井,年平均耗电量为9000万度。2011年在全国煤炭企业昔家开发建成矿井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实现了矿井主要用能设备的能耗状况实时监测、能耗数据查询、用能超标报警、能效对标、能效公示、节能潜力分析及自动生成报表等自动化管理,提高了矿井的整体节能管理水平。通过借助能源在线监测系统平台,研究实施了一系列节电技改项目,使矿井总用电量同比去年降低8%,年节电量720万度,取得了显著的节电效益。  相似文献   

16.
在浙江,企业的两化融合有两个抓手,其中之一是“贯标”试点。李强省长在“全省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和工业稳增长调结构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讲到:“最近,工信部召开了专题会议,提出两化行动计划,首要任务是在全国选择500家企业开展‘贯标’试点,这项工作政策含金量比较高,要积极争取。浙江省已经有39家企业列入,力争3年100家企业通过国家认证。”  相似文献   

17.
《信息化建设》2013,(3):10-13
2013年2月5日,浙江省与14个部委、7家央企在北京召开了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部省联席会议,并签署了有关合作协议,共同推进浙江省智慧城市建设示范试点工作。这标志着浙江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智慧城市建设为重要推手,在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上迈出了关键一步。  相似文献   

18.
建立科技企业孵化器.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科技型中小企业和科技型企业家的有效途径。是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有效载体.也是浙江省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近年来,浙江省围绕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数字浙江”建设目标,着力推进具有浙江特色的科技企业孵化器的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19.
汪洋 《今日科技》2002,(1):15-17
S以1999年底浙江省政府召开的全省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为起点,浙江省科研院所经过两年时间的改革实践,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并徐徐拉开新一轮改革的大幕。到目前为止,浙江原省属48家科研院所进行了结构调整,合并、摘牌8家,现有的40家科研院所中,18家确定为开发类院所,12家转为企业,5家进入企业,1家进入高校;22家定为社会公益类院所,3家转为企业,2家进入高校,8家转为中介服务机行企业化管理或部分企业化9家实行“一所(院)两制”。业的院所均组建了有限责任股份有限公司,并按公司制建立法人治理结构,按现代规范进行管理…  相似文献   

20.
《信息化建设》2009,(10):56-56
9月25日,由中国移动浙江公司发起的“信息化合作伙伴联盟”宣告成立。包括微软(中国)有限公司、诺基亚西门子通信技术(北京)有限公司、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近30家企业在当日举行的发布会上共同签署了“积极投身信息化研发和建设,致力于浙江省信息化长远发展”的联盟倡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