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钱定平 《科学》2003,55(6):61-62
打孔夫子以来,指引"怎么从文学学科学"的古人,代代都大有人在.三国时吴国的陆玑撰写了<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这实在可算是世界文学史、科技史上少有的著作,指引着莘莘学子从文学里面亲近科学.到了清末,更出了一位高丽妙人冈元凤,他老先生编撰了一本<毛诗品物图考>,凡是<诗>里出现的草、木、鸟、兽、虫、鱼都收罗无遗.而且,每一品物还批配有图画,让人可以同时颂读<诗>歌之美又看图识物之实,真是厥功至伟.  相似文献   

2.
文章从<马氏文通>中对"或"字的解释开始谈起,将<助字辨略>、<古汉语虚词字典>、<古汉语虚词通释>等书中对"或"字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梳理.从中可以看出古人对"或"字意义和词性的研究和探讨,这有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此字,对我们阅读有关书籍也将会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今年8月,巴茨·奥尔德林(Buzz Aldrin,下图)又一次地登上了"月球".只不过和1969年的那次登月不同,这一次他在<飞向月球>的三维立体动画片中为自己在影片中的卡通形象配音——故事讲的是3只喜欢冒险的苍蝇偷偷搭乘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的飞船飞向月球的故事.不久前,<科学美国人>杂志对奥尔德林进行了一次电话采访,对话内容从<飞向月球>聊到了NASA50周年的庆典,包括NASA2010年停飞航天飞机和2020年重返月球等计划.  相似文献   

4.
短短几年,"国学"一词似乎被人请上神坛又推进沟壑,"大师"一词给人几多崇敬又几多迷惘. 由央视<百家讲坛>走出书斋、走进百姓生活的清史专家阎崇年,因校注的<康熙顺天府志>身陷"悬赏门",他以"一字疏误视作羞、一句错断引为耻"自勉,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挑出一个错,奖金一千元".孰料山西大学副教授白平竟先后发现该书"错误"690处,要求获得奖金69万元.  相似文献   

5.
"两种文化"背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钝 《科学》2003,55(4):55-57
1956年,英国人斯诺(C.P.Snow,1905-1980)在<新政治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两种文化>的文章.三年后,他将文中的思想加以扩充,在剑桥大学作了一个著名演讲,讲题是<两种文化与科学革命>.按照剑桥大学知识史教授科里尼(S.Collini)的说法,斯诺在一个多小时的演讲中至少做成了三件事:发明了一个词汇或概念,阐述了一个问题,引发了一场争论.词汇是"两种文化";问题是存在于人文学者和科学家之间的文化割裂,即所谓"斯诺命题";争论就是围绕着"斯诺命题"展开的一场旷日持久的思想论战--令人感到意外和兴奋的是,这场争论的意义远远超出了文化自身,它的政治、经济乃至生态学内蕴在今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得以重新彰显.  相似文献   

6.
在加拿大魁北克城举行的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上,中国福建土楼和江西三清山风景名胜区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的世界遗产数量已增加到37个.(7月10日<中国建设报>)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5,(9):34-35
1965年,美国<天体物理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在4080兆赫上额外天线温度的测量>,作者是美国贝尔电话实验室的两个工程师:彭齐亚斯和威尔逊.这篇报告的来源是这样的:为了改进人造卫星通讯技术,需要找出可能会干扰卫星通讯的各种因素,尤其是无线电噪声源,为此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建立了一个高灵敏度的定向接收系统,其外部形状就像巨大的喇叭.  相似文献   

8.
食品:<食品真相大揭秘> <食品真相大揭秘>的作者安部司,是"食品添加剂之神",在食品行业工作20余年,深知食品加工生产的台前幕后.他关于加工食品的主题演讲在日本场场爆满,并被迅速口耳相传.  相似文献   

9.
<世界科学>杂志与上海市科技启明星联谊会联合主办的<今日启明星>专栏前后历13年,迄今已出刊150期.作为这一专栏的采编者,笔者自1995年起承担这一任务后一直履行着职责,尽管期间工作岗位发生变化,工作地点也有过变动,但是这一专栏却从未间断.  相似文献   

10.
据英国<太阳报>报道,如果美国国防部决定对伊朗动武,便会研制一款新型超级炸弹,据称可深入地底18.3米、摧毁近一公里的坑洞.这款长约13.7米、重3万磅的炸弹之母,将成为最巨大的常规炸弹,重量相当于两辆双层巴士.  相似文献   

11.
60多年前.美国的一家电台曾经播出过一部广播剧<"火星人"入侵地球>,描述火星飞船降临地球以后,经地球人带来巨大灾难的情景.  相似文献   

12.
哈佛大学社会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Daniel Gllbert,卞图)被人们称为"快乐教授",因为这位50岁的研究者领导着一个研究人类快乐本质的实验室.吉尔伯特所著的<撞上快乐>一书曾经是<纽约时报>评出的畅销书之一,上榜时间长达23周之久,该书还获得了2007年度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近期,记者对吉尔伯特教授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3.
<三十六计>是一本雅俗共赏的兵法奇书.它在我国的传习,已经相当的久远.全书集中了历代"韬略"、"诡道"之大成,被古今兵家视若制胜法宝,广为援用.其中不少计名,在我国的街巷坊间,妇孺皆知,吟诵如流.  相似文献   

14.
前不久,在英国<卫报>的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夺人眼球的文章,称一组世界级的神经学科学家开发出了一项影响深远的读脑术,它可以深入地分析人脑,从而在一个人行动之前,就可以读懂他的意图.  相似文献   

15.
我出身于农家,村里许多人家都种植果树,我虽不怎么懂农活,却也有一点实际经验. 读了2000年第九期<科学24小时>"我的发明"栏目中的孔令首同学<思考让我力量无穷>的文章后,我觉得他发明的"喷雾杆"存在某些不足,但一时看不出在何处.  相似文献   

16.
世间真有"时间隧道"吗 20世纪80年代,美国大片<时光倒流七十年>风靡全球,首次以电影形式揭示神秘莫测的"时间隧道"这个概念.本片讲述了一位名叫理查的年轻剧作家在一次剧作演出大获成功后的答谢宴会上,意外遇上了一位他此前从未见过的、白发苍苍的老妇人.  相似文献   

17.
音乐是有魔力的,能使人快乐或者忧伤.如果有人说音乐能使人产生自杀的念头,却很难让人相信.生活中真的有"死亡音乐"吗?曾有一首名为<黑色星期天>的"死亡音乐"在各大BBS、聊天室、QQ上广为流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预言,本世纪全球温度将上升1-6℃,马克·赖纳斯刻画了一幅令人震惊的气温上升的灾难图,除非我们现在就行动……不一样的选择就会有不一样的未来,<6度一个愈来愈热的星球>向我们发出了积极的鲜明的请求.  相似文献   

19.
本文立足于语言的社会性,按照思维和存在的辨证,结合具体语境,对<易经>中的关键语词"元"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原义"回溯,为进一步深化<易经>研究提供了坚实的语言学基础.本文认为,"元"当训为"大".由对"元"的考释,本文总结出训释<易经>的三条本则:即语言的社会性原则;社会存在决定人类思维的历史性原则;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章的语境性原则.  相似文献   

20.
索兰朵是意大利南部一个靠海的小城.如果不是看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推荐的"一生必游之地",也许这个太过陌生、有着意大利语之优雅婉转发音的词汇就永远不会出现在我的记忆中.<国家地理杂志>上的介绍极具诱惑性:意大利的索兰朵有着世界上最美的小岛之一——卡普里,还有最美的海岸——阿玛菲海岸,可谓是欧洲的"人间天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