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本文分析了高校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论述了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从加强思想教育、加强考试管理、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等方面提出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的现状着手,论述了引起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防治考试作弊的措施。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越来越突出,大学生的诚信危机随之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透析大学生作弊的心理原因,找出预防和杜绝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有效对策,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苗淑贤 《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5,18(2):42-44
通过对大学生考试作弊的成因分析,提出了加强宣传教育、开展诚信教育、改革教学模式、改变考试方式和建立科学的学生评价体系等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5.
考试作弊在当今高等学校中司空见惯越来越具有普遍性。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学生考试作弊行为相当严重;他们对作弊总体是反感的,也不愿意协助他人作弊,但其态度与行为很不一致;此外大学生很看重因作弊而受到的处分。与作弊有关的学生个人心理原因有多个方面,作者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了杜绝作弊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考试作弊的现象,解决此问题应从多方面着手:1、净化社会风气;2、重视诚信教育,树立良好的学习风气;3、制定严格的考试纪律和有效地处罚措施,并加强宣传力度;4、改变教学管理模式,加强教学管理,实行弹性学制;5、努力改进教学方法和考试方式,力求最好教学效果;6、加强监考力度,统一监考标准,采取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7.
日新月异的作弊手段、花样迭出的作弊工具及日趋蔓延的作弊行为阻碍了考试的基本评价功能的有效发挥。本文将从大学生诚信教育、社会观念、考试管理及社会综治等方面针对大学生作弊行为提出切实可行的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8.
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历来就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在分析了促使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六种心理原因之后,在此基础上就防止大学生考试作弊提出了加强思想教育、进行教学改革、改革考试制度、加强监考工作的四条对策。 相似文献
9.
10.
赵建平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4)
本文首先对当前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进行了分析 :孤军奋战、携手共战、高科技 ,智能化等三大类 ,然后分析原因 :历史原因、社会原因、学校原因、学生个人心理原因。最后从加强校园建设 ,教学改革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严格完善考试管理制度等四方面探讨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的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作了较为全面的初步分析,指出了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日趋普遍和严重的原因及其危害,提出了防止和杜绝学生考试作弊的3条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目前,高校大学生考试违纪问题严重,成为制约高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大学生考试违纪问题的产生,受社会大环境、高等教育改革和大学生自身素质等综合因素影响。解决大学生考试违纪问题,需要加强教育、正确引导、完善制度、综合治理,调动全社会力量,形成合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高校扩招及收费政策的全面实施,高校贫困生人数也逐年增多,贫困生问题日益突出。本文拟找出贫困生面临的问题,分析贫困生贫困的原因,并提出解决贫困生贫困问题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大学“尖子生”考试作弊现象探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洪顺 《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10(1):113-115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由来已久,一般来说,考试作弊者多是差生,但近几年来,各类高校的“尖子生”也加和了作弊行列,要校园里产生了不良影响。本文从考生心理,教学管理等角度对“尖子生”考试作弊现象的动因及对策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考试作弊心理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存在认知矛盾和知行不一的现象.为预防大学生考试作弊,高校应建立有效的诚信教育和道德教育机制,加强大学校园文化、学风和考风的建设,加强考试制度及课程和教学的改革. 相似文献
17.
杨红燕 《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17(12):115-117
诚信教育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全面分析了大学生诚信现状,深刻剖析了诚信缺失的根源,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关注的问题,探索了高校诚信教育的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高校学生工作面临着新的挑战,本文就如何形成新的工作思路和对策,系统地从质量管理、服务意识、法制教育、就业指导、助工助学、社会环境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思考和探索。 相似文献
19.
贫困生中多数人心态是积极的,心理是健康的,他们对贫困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他们的焦点意识是学业问题、就业问题和经济问题。地方高校要进一步加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和师生之间情感交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