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在广阔的非洲草原和林地上,生活着现今世界上仅次于大象的陆地第二大动物——白犀牛。它们在现存的五种犀牛中体型最大,也最常见。  相似文献   

2.
自然界中存在着这样一些动物,人们关注它们,不是因为它们长得奇怪,而是因为它们的生活习性确实令人难以置信。在这里,我们会看到一些动物界非凡的杀手,它们或暗藏杀机,或公然掠夺,但目的只有一个——生存。  相似文献   

3.
在今天的地球上生存着远超过100万种动物。这些动物可以大致分为38个大类,它们差不多全都是在距今5.4亿年前被称为“古生代寒武纪”的时期一起出现的。这一进化史上的重大事件就是研究者们所称的“进化大爆发”或者“寒武纪物种大爆发”。[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去北京动物园,人们常在陆地上现存两种最大的动物——大象和犀牛前驻足观赏:大象迈着四方步,颇有绅士风度;犀牛披着铠甲,俨然武士气魄.美中不足的是它们赤身裸体,糙皮尽露,略显寒酸.有没有长毛的象和犀呢?有!这就是猛犸象和披毛犀.可惜它们在1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然而从内蒙古自治区扎赉诺尔出土的猛犸象和披毛犀化石上,我们仍可一睹它们高大、威武的丰采.猛犸象属于哺乳动物纲、真兽亚纲、长鼻目、真象科的一种,"猛犸"一词为鞑靼语的音译,意  相似文献   

5.
《科技知识动漫》2007,(12):28-29
蒙古戈壁沙漠上流传着一个离奇的传说——在茫茫的戈壁沙丘中常有一种巨大的血红色虫子出没,它们形状十分怪异,会喷射出强腐蚀性的剧毒液体。此外,这些巨大的虫子还可从眼睛中放射出一股强电流,让数米之外的人或动物顷刻毙命。然后,将猎物慢慢地吞噬……大象把它称为“死亡之虫”。[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青年科学》2013,(4):31-31
研究人员称,大象的毛发能够帮助这些大型动物降温,这与其他动物的毛发能帮助它们保温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7.
正为什么要赶走大象?请仔细看看右边的图片,我猜你很快就会知道,这是因为大象在捣乱,搞了太多破坏。那么为什么要科学地赶走大象?这个嘛,是因为大象也有苦衷,而且它们是受保护的动物,要赶也得先保证它们的安全。这可有点儿难。大象既聪明又危险,全世界的动物保护专家伤透了脑筋,用尽办法也难做到这一点。到底怎么办?在找到解决办法以前,让我先给你讲个故事,告诉你大象到底有多麻烦。  相似文献   

8.
知识快餐店     
正牛、羊、鹿、犀牛、变色龙、独角仙,这些动物有什么共同点呢?答案就在它们的头上——都长着角!尽管大小粗细和弯曲程度各不相同,但牛、羊、羚羊等牛科动物的角都是不分叉的形状,它们的角被称为洞角,终生不更换,能不断生长。牛科动物通常只有一对角,但有些品种因为基因变异等原因能长出好几对角来。  相似文献   

9.
在地球历史上,最大的陆生动物曾经是中生代(距今一亿七千万年)的蜥脚类恐龙,如我国四川的马门溪龙,身长超过20米。然而今天陆地上最大的动物却不是恐龙的后裔,而是大家熟悉的一种大型哺乳动物——象。它们具有非常强大而又长的鼻子,因此又称它们为长鼻动物。历史上的长鼻动物与今天的亚洲象、非洲象的相貌并非完全相同。它们从原始有蹄动物分化出来之后,便有形态多种多样的发展支系。随着岁月的流逝,它们的身体结构和相貌,尤其是脑壳和牙齿结构,沿着各自的方向  相似文献   

10.
当大象过河时,总是将它的长鼻子当潜水通气管。澳大利亚的研究人员认为,现在的大象可能是从水中进化而来的。他们研究了一系列非洲大象的胚胎和胎儿后,发现它们具有与青娃、鱼和海牛等水族动物一样的主要特征。这些发现证实了“大象与儒艮、海牛是近亲”的假说。他们发表的论文称:“现在有大批证据显示,大象和海牛同祖同宗。”大象可能来自水中@田禾  相似文献   

11.
正在地球上,有许多生物终其一生都居住在深深的山洞里,度过了一代又一代的光阴。它们在千万年里与世隔绝,慢慢丧失了在外界生存的能力。我们把这些动物笼统地称为真洞穴生物,它们的眼睛几乎无一例外地发生了退化。盲鱼就是其中一种。大约在数万年前,盲鱼的祖先被水流带到了只有极少光线或完全没有光线的地下洞穴内,随着岁月流逝,它的眼睛因无用武之地而退化,变成了今  相似文献   

12.
猴子和大象     
正在一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其中有两只很特别的小动物,它们是一只没有尾巴的小猴子和一头没有象牙的大象。猴子没有尾巴,大象没有象牙,它们还能做些什么呢?但大象觉得它还有鼻子,就算没有象牙,它也过得很开心。小猴子却觉得自己没有了尾巴,就什么事都干不了,所以整天呆在家里睡觉。有小动物来看它,它也  相似文献   

13.
千百年来,动物与人类共同生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了表达对动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世界各地的人们规定了形形色色的动物节。大象节泰国首都曼谷以东450千米的小城素辇,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大象节。素辇曾经是右暹罗的中心,素有“大象之邦”的美称。大象节于每年11月的第3个周末举行,人们挑选出长相“漂亮”,身材“健美”的大象,给它们披上彩带、盖布,挂上小铃铛,打扮得花枝招展地参加节日庆典!庆祝活动从检阅战象开始,头戴古式盔甲,手持矛剑,威风凛凛地武士骑在战象背上,重现12世纪泰国人民争取独立时的威武场面。节日的主要活动是驯象表演,大象要完…  相似文献   

14.
大象的故事     
在动物园中,大象是很受欢迎的展览动物。人们到动物园去,大都要去看看大象。因为大象有着吸引人的体态和行为:粗大的身躯、柱子似的腿、蒲扇似的耳朵、长长的鼻子、一双极不相称的小眼睛……大象看起来笨拙,但它们的记性非常好。一名饲养员养象多年,后因工作关系调离,几年后回到动物园看他养过的大象。当他走到象房门口时碰到了熟人,便说起话来。此时,正在象房里吃草的大象,忽然听到老主人说话的声音,立刻停止吃草,  相似文献   

15.
在罗马尼亚的一块玉米地底下,发现了一座已封存了550多万年的洞穴,里面生活着48种动物,其中从未见过的动物有33种之多。这座名为Movile的洞穴,是一座活的生物馆,存在于其中的是一个独立的生态系统。这是一个生活在永久黑暗中的自给自足的生物群体,它们不像地球上其他生命那样,直接或间接依靠太阳的光能来完成新陈代谢,也不以消耗地表腐烂动植物作为生存的条件。它们是陆地上首批发现的不依靠光合作用而生存的动物群体。这些长期生活在Movile洞穴中的动物群体,是从富含能量的岩石中获取能量,它们惟一需要从地面吸取的营养元素是氧…  相似文献   

16.
有很多动物躲过了去年12月26日席卷印度洋沿岸的海啸,这主要归功于它们远比人类发达的听觉或某种更灵敏的感官。 法国科学家弗里茨说,大象能够听到次声(低频音波),它们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遥远地方就能听到这种声音。 大象并不是惟一能通过振动发现危险的动物。兔子和其他四足动物通过土壤及早感知危险。据信蝙蝠也通过物体振动时轻微信号变化察觉危险,它们利用的是一种声纳方式,即用物体反射的声音信号确定物体的位置。 巴黎动物园园长克洛德·戈捷指出,还有一些动物形成了极其复杂的非听觉感觉器官。它们中有对气压变化非常敏感的鸽子,还有…  相似文献   

17.
麇鹿,俗称“四不像”,是中国的一种特有动物,然而20世纪初却在中国绝迹。今天,这些昔日的“沼泽骄子”又回到了它们原本生活的地方,而且在中国大丰即将形成世界上第一个野生麇鹿种群。  相似文献   

18.
动物时常有不可思议的举动:大象吃土、猫头鹰在窝里养蛇、黑猩猩拼命找一种苦得要命的树叶吃……它们究竟想做什么?  相似文献   

19.
骆驼,素称沙漠之舟.非洲的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那里是人类最早驯养骆驼的地方.但是,做为家骆驼的祖先——野骆驼,在非洲已经找不到了,那里只有家骆驼的野化种.历史上曾经存在过的多种野骆驼,至今生存的只有中国西北部的野生双峰驼,这是世界上唯一的野骆驼种群,是我国的珍贵动物.  相似文献   

20.
青海,地处平均海拔2000米以上的青藏高原,全省人口只有500多万,是全国人口最少的一个省,风沙大、气候寒冷、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生活着这样一种动物,它们勇猛、顽强、敏锐、崇尚自由;它们翱翔天际,雄视苍茫大地,它们就是高原上的王者——高原之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