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应用于数字阵列雷达中,利用ADC、FPGA、DDS完成多通道中频采样和中频信号产生功能的数字中频组件的实现方案和设计方法。经测试,该中频组件指标满足系统要求,并在工程应用中得到了验证。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超短波跳频电台数字处理平台的设计及其中用到的信号处理技术进行了研究。通过方案设计和论证,我们采用高速ADC和DAC来实现超短波中频数字化,用可编程的上下变频器实现信号的上下变频,并且完成了硬件电路的设计和调试。  相似文献   

3.
王芳  扈胜超 《科技资讯》2013,(18):102-102,104
本文分析了超短波的传播特点,以及影响机羲超短波电台通信距离的相关因素,并从理论和工程应用两方面对超短通信距离加以分析。希望能为工程应用人员,在超短波通信设备的实际应用过程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4.
针灸配合中频治疗骨关节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小玲  王立群 《甘肃科技》2006,22(5):193-194
观察针灸与中频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对照组30例,穴位同治疗组。经2个疗程(20次)治疗,对治疗前后膝关节功能参数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针灸中频治疗骨关炎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并且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5.
伪随机信号调幅中频电子治疗仪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明了如何解当今中频电子治疗仪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主极问题;研制出解决治疗阈值与疼痛阈值分离、有效地克服机体适应性、增强机体物理功能的新型电子医疗设备-STM-Ⅱ型中频电子治疗仪,在大量的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中频扩频通信系统的设计和验证方法.中频直扩通信系统包含了两个部分: 中频信号源和中频直扩接收机.通过分析任务需求和性能指标,系统采用DDS专用芯片AD9954实现中频信号源,采用FPGA实现中频直扩接收机.该设计简化了硬件电路实现,缩短了开发周期,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满足了工程化要求.经实际应用验证,该设计简单有效,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7.
中频干扰电治疗仪治疗效果与干扰差频、调制幅度、调制频率有密切的关系.针对市场上治疗仪治疗方案单一的现状,本文提出频率、幅度可根据病人实际情况自由调节的治疗仪设计方案,并使用FPGA驱动的TFT显示界面,实时监控治疗仪运行情况和作用人体的电场变化,实现人机交流,方便操作.经改进的中频干扰电治疗仪,功能更加强大,治疗效果更佳,操作更加直观、简便.  相似文献   

8.
 重建假肢手的感知反馈功能是当前神经康复工程的重大挑战之一。从触觉感知的神经基础、重建技术分类及其应用等方面,综述了神经假肢手人机交互技术的进展。功能性电刺激是常用的神经调控技术,可用于刺激大脑皮层、外周神经及皮肤感受器等,达到重建感知功能的目的,并已取得一些重大技术突破和临床应用。基于诱发指感的表面电刺激技术可形成一种非侵入神经接口,结合神经移植再造感知功能,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关键词神经假肢手;感知反馈技术;电刺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四肢中央型神经鞘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1998年1月~2008年3月共诊治四肢中央型神经鞘瘤12例,其中源于桡神经5例,尺神经2例,正中神经1例,臂丛神经1例,腓总神经2例,坐骨神经1例,其中4例在他院因损伤神经而转我院继续手术,肿瘤均经显微手术切除,损伤的神经予以修复。结果12例患者经6月~10年不等随访(平均随访5±0.3年),1例仍有尺侧2个手指轻度麻木感,1例拇指活动功能轻度障碍,2例神经修复均有不同程度恢复,至今均无复发,疗效良好。结论中央型神经鞘瘤因其位置的特殊是误诊和手术失误的高发点,提高对该类肿瘤的认识,在显微镜下手术,保护神经束的完整,可以取得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中药熏洗联合超短波治疗对脑卒中后I期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选取60例脑卒中后I期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超短波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药熏洗联合超短波治疗。2周为1个疗程,3个疗程后进行效果评价。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VAS、FMA和肿胀积分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中药熏洗对脑卒中后Ⅰ期肩手综合征效果显著,能有效减轻患肢的疼痛及肿胀,促进患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1.
研究超高频群脉冲(UGP)电化学加工中脉冲电压对底部间隙、侧面间隙和极间流场的影响.建立了群脉冲电化学加工中底部间隙和侧面间隙的数学模型,并基于流体中的气泡脉动建立了超高频脉冲作用下极间压力波的数学模型,采用数值模拟讨论了超高频群脉冲信号对加工间隙和极间压力波的影响.研究表明,群脉冲信号能够进一步减小加工间隙,进而增强压力波作用;超高频脉冲作用下的压力波比高频脉冲压力波更加强烈.超高频群脉冲电化学加工能够在高频电化学加工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小间隙和改善流场,提高加工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用CAPD(即非卧床持续性腹膜透析)方法治疗尿毒症达到减轻病人痛苦,延长晚期尿毒症病人生命的作用。方法:采用广州暨南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研制的腹膜透析管,切开法植管,用天津市氨基酸公司袋装腹膜透析液,对我科1996~1997年住院的尿毒症病人用CAPD方法治疗进行临床观察。结果:用CAPD方法治疗晚期尿毒症病人与药物治疗比较,优于药物治疗,能够维持晚期尿毒症病人的生命。结论:用CAPD方法治疗晚期尿毒症病人安全有效,简便价廉,是晚期尿毒症病人维持生命的可靠有效方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对复杂电磁环境下超短波通信和协同通信的地位、作用和特点进行了全面阐述,分析了超短波通信抗干扰的技术需求,提出了超短波战术电台抗干扰措施。  相似文献   

14.
用弥可保加长龙通治疗40例糖尿病合并周围神经病变的病人,设30例常规采用B族维生素和血管内抗凝药物治疗的病人作对照组.发现弥可保加长龙通可以不同程度地减轻病人的肢体麻木、疼痛、发凉等临床症状,植物神经功能障碍也有所改善,皮肤溃疡愈合的效果较为显著.在治疗过程中,没有明显副作用及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以音频电20%碘化钾透入为主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确诊的156例慢性软组织损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在超短波治疗基础上,治疗组(84例)加用20%碘化钾音频电透入;对照组(72例)加用20%碘化钾直流电导入,在治疗前及治疗3周后均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进行评定,所有数据用SPSS16.0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2组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采用音频电20%碘化钾透入为主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临床效果显著,操作简单,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尺神经沟扩大成型术治疗肘部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所致的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对11例肘管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应用尺神经修复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和Lascar分级法评价疗效。结果:中度患者4例,术后优良率100%,重度患者7例,术后优良率86%。结论:尺神经沟扩大成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性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从薛定谔方程和激光场、谐波场的传播方程组成的自洽模型出发,采取了一种简化模型,数值模拟了超强超短激光脉冲与充有较高压强的惰性气体在周期调制光纤中的高次谐波输出。计算结果表明,较高次谐波的转换效率得到增强,与实验结果相一致,从而验证了简化模型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线性啁啾调制光纤,通过进一步的理论模拟,发现在线性啁啾调制光纤中,高次谐波的效率可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也有利于产生脉宽窄的单阿秒脉冲。  相似文献   

18.
19.
应用CFD流场数值计算程序对两类不同长叶片、两类不同长短叶片和一类超短叶片配置的离心泵进行数值模拟,讨论叶片数、分流叶片不同径向位置及周向位置对离心泵内流场及整机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叶片数和分流叶片的径向及周向位置,可以有效降低长叶片的负荷,有效提高泵的扬程和效率,避免叶片数过多引起的叶轮进口堵塞和叶轮流道内发生回流和漩涡.当离心泵分流叶片进口直径为叶轮直径的0.68,分流叶片向长叶片背面偏置5°,叶片数为4个长叶片和4个超短叶片时,离心泵的整体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20.
Markov链模型在异常检测上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rkov链模型作为一种统计分析方法是异常检测的重要分析手段,论文分别从单步、多步Markov链和基于Markov链的序列预测三个方面,研究了Markov链模型在异常检测检测上的应用。实验表明,该方法在不需要任何攻击领域知识的情况下,能很好检测出SendMail系统调用的异常行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