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 nucleus,IN)主要接受γ-氨基丁酸(GABA)能纤维支配,同时接受组胺能纤维的调节.本研究在小脑脑片上研究了GABA和组胺对单个IN神经元电活动的共同作用.持续灌流组胺或同时施加组胺和GABA,81.2%(69/85)神经元,GABA及其激动剂的效应都被组胺削弱(持续灌流n=33;同时施加n=36).这种削弱效应能够被组胺H2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0)和PKA抑制剂H-89阻断(n=8),fors-kolin模拟组胺的效应(n=9).结果表明组胺和GABA对IN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交互调节作用:通过激活H2受体偶联的G-protein-AC-PKA信号通路,磷酸化GABAB和GABAA受体,降低受体功能.推测受体间的对话的工作模式,可能是整个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某些药理作用和生理活动调节的基础;如果对话紊乱,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鸣禽粟鹀(Emberiza rutila)鸣啭控制核团内GABA能神经元的分布进行了研究,在高级发声中枢(HVC,high vocal center),古纹状体粗核(RA,the robust nucleus of the archistrialum),X区(Arca X)3个前脑核团内有GABA样免疫反应出现.HVC和RA中GABA能神经元胞体大小存在性别和季节间的差异.结果提示GABA能神经元可能参与了鸣禽鸣啭的产生和鸣啭学习。  相似文献   

3.
以非鸣禽鹌鹑(Coturnix coturnix japonica)为实验材料,使用GABA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在鹌鹑中脑存在GABA样免疫反应神经元.讨论了GABA能神经元在中脑的分布特点及其在听觉、视觉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实验在40只成年SD大鼠上进行,使用常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了电刺激大鼠内侧额叶前皮质(medial prefrontal cortex, mPFC)对听皮层神经元听反应的影响.在122个神经元上观察了电刺激mPFC对听反应的影响.对其中93个神经元作了详细分析发现,有73个神经元的听反应受到易化(39个,41.9%)或抑制(34个,36.6%).刺激mPFC对听反应的影响存在最佳刺激间隔,大多数神经元(51个,69%)在10~15 ms之间.结果提示,大鼠mPFC可对听皮层神经元的听反应调制,这种调制可能是通过多级神经元环路实现的.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GABA在痛觉信息传递中的作用,观察分析了γ-氨基丁酸(GABA)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制备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模型,取其L4-L5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运用细胞内微电极记录技术观察在灌流GABA及其受体阻断剂的情况下,引起DRG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结果表明,病理性疼痛模型组大鼠的DRG神经元对不同浓度GABA引起的去极化反应均明显小于正常对照组大鼠(P0.05),这说明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通过减弱GABA介导的突触前抑制易化痛觉信息的传递。  相似文献   

6.
【目的】 γ-氨基丁酸(GABA)与植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联系。结合前期对GABA抑制杨树不定根发育的研究,对GABA支路基因家族的特征和表达模式进行研究,为进一步解释其在不定根发育中的作用奠定基础。【方法】从银白杨(Populus albaP. glandulosa ‘84K’(‘84K’杨)基因组中鉴定出GABA支路的PopGADPopGABA-TPopSSADH 3个基因家族成员,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特征,以及与其他物种相关基因家族的亲缘关系;利用qRT-PCR研究外源GABA及其降解抑制剂vigabatrin(VGB)对各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①PopGAD、PopGABA-T和PopSSADH 3个基因家族成员数量依次为6、2和2个,启动子序列中主要包含与光、激素和环境等响应相关元件。②系统进化分析表明,PopGAD家族中PopGAD6与家族其他成员亲缘关系较远;PopGABA-TPopSSADH家族中的两个基因成员亲缘关系较近。③基因表达分析表明,不定根生长过程中GABA支路基因总体上在根中表达量高于茎和叶。外源GABA或VGB处理对PopGADPopGABA-T两个基因家族成员在根、茎和叶中的表达量影响程度不同,但对 PopSSADH基因家族的表达则无明显影响。【结论】 GABA支路3个基因家族在‘84K’杨树响应光、激素和环境胁迫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外源GABA和VGB处理对PopGADPopGABA-T家族成员的影响较大,并且均在根中表达量最高,表明这两个基因家族在不定根生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调控功能。这为深入解析GABA在树木不定根发生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小脑间位核(interpositusnucleus,IN)主要接受1一氨基丁酸(GABA)能纤维支配,同时接受组胺能纤维的调节.本研究在小脑脑片上研究了GABA和组胺对单个IN神经元电活动的共同作用.持续灌流组胺或同时施加组胺和GABA,81.2%(69/85)神经元,GABA及其激动剂的效应都被组胺削弱(持续灌流n=33;同时施加n=36).这种削弱效应能够被纽胺H,受体阻断剂ranitidine(n=10)和PK。抑制剂H一89阻断(n=8),fors—kolin模拟组胺的效应(n=9).结果表明组胺和GABA对IN神经元的电活动具有交互调节作用:通过激活H:受体偶联的G—protein—AC—PK。信号通路,磷酸化GABAB和GABA^受体,降低受体功能.推测受体间的对话的工作模式,可能是整个大脑神经元活动的某些药理作用和生理活动调节的基础;如果对话紊乱,可能导致大脑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8.
GABA能回路在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神经抑制在听中枢神经元频率调谐过程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多管玻璃微电极胞外记录单单位反应的方法观察了去r-氨基丁酸能抑制后大棕蝠(Eptesicusfuscus)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特性的变化,结果显示:(1)97.9%的神经元频率调谐曲线扩宽,Qn值下降(p<0.0001);(2)绝大部分神经元的最小阈值下降(p<0.0001);(3)兴奋性调谐曲线面积增加(p<0.0001).该结果提供了GABA能回路参与蝙蝠听皮层神经元频率调谐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9.
脑室注射10μl含8molGABA的人工脑脊液后60min,大鼠血清TSH、T4、T3含量与注射人工脑脊液的对照组比显著降低(P<0.001、0.01、0.05);若在注射GABA前1min,预先注射10μl多巴胺受体阻断剂氟哌啶醇(5g/1)、10μl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酚妥拉明(10g/1)或10μlGABA受体阻断剂青霉素(3.35×10~(-2)mol/l),可以阻断GABA对TSH、T4、T3分泌的抑制效应.结果证明脑中GABA能系统参与垂体-甲状腺功能的调制,提示GABA通过多巴胺能和肾上腺素能神经元,抑制下丘脑分泌TRH,从而影响垂体分泌TSH,最终抑制了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相似文献   

10.
5-HT2A(5-羟色胺2A)受体参与疼痛下行抑制和下行易化,显示出矛盾的镇痛或致痛效应,但目前对其分子细胞机制的理解仍较混乱。本文介绍5-HT2A受体的结构、表达分布及其参与镇痛或致痛的调控机制,以阐明脊髓5-HT2A受体在疼痛调控过程中的作用。对新近的研究结果综述发现,在不同的细胞类型和疼痛刺激状态下,5-HT2A受体的镇痛是源于降低脊髓抑制能神经元γ氨基丁酸(GABA)的释放,产生突触抑制;致痛效应则可能是通过激活蛋白激酶C(PKC)途径导致持续性钙离子内流使疼痛神经元兴奋。  相似文献   

11.
X区内棘神经元(spiny neurons,SN)接受HVC和LMAN谷氨酸能投射,并发出GABA能抑制性信息至无棘快发放神经元(the aspiny,fast-firing neurons,AF),SN与AF这两类神经元形成了X区内部的突触联系.最终由AF神经元发出信息传递至丘脑DLM.采用膜片钳电生理技术,将成年雄性斑胸草雀分为对照组和去势组,记录分析X区神经元电生理特性.结果表明,去势提高SN神经元兴奋性,降低AF神经元兴奋性.  相似文献   

12.
采用树脂石蜡(CP)组织包埋切片技术,结合免疫组化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SP)双染法,初步构建了榆紫叶甲脑及咽下神经节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模式.结果显示,榆紫叶甲脑结构比较特殊:视叶不发达,但具内髓板;嗅叶不发达;蕈形体冠高度退化,而根叶相对发达;中央复合体结构明显;后脑经由围咽神经束与咽下神经结相连,咽下神经结非常发达.榆紫叶甲的所有髓区几乎都有GABA免疫阳性纤维分布.一侧脑半球及咽下神经节共存在约2 800个GABA阳性神经元,分布广泛,且趋向于集群分布.该研究表明榆紫叶甲的脑结构及GABA阳性神经元的分布模式与榆紫叶甲的生活习性、进化地位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月经性癫痫中,雌激素对大鼠海马内γ-氨基丁酸(γ-amiobutyric acid,GABA)和P38的影响,探讨雌激素促癫痫发作的作用机理。方法:利用去卵巢(ovaiectomized,OVX)SD大鼠,用雌激素替代疗法及戊四唑(petylenetetrazole,PTZ)致病,诱发大鼠癫痫发作,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大鼠背侧海马不同脑区GABA和P38的免疫反应产物进行观察。结果:(1)GAB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实验对照组(OVX NS PTZ)与空白对照组(OVX NS NS)相比及实验给药组(OVX E2 PTZ)与实验对照组相比,背侧海马门区内GABA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数目均显性减少。(2)P38免疫反应产物的观察:其免疫反应产物呈特征性点状或颗粒状。在CA1区始层和辐射层、CA3区透明层,空白对照组与实验对照组相比免疫反应强度无明显变化,实验给药组比实验对照组免疫反应增强。在齿状回分子层,3组的免疫反应强度无明显变化。结论:雌激素使海马门区GABA含量减少,从而降低了GABA对癫痫发作的抑制作用,增强了癫痫发作的敏感性。雌激素可使背侧海马CA1区始层和辐射层、CA3区透明层P38的表达增加(即使该区的突触密度增加),从而增加了海马内兴奋性递质的释放,使海马内的兴奋性增强。  相似文献   

14.
为观察尼氟灭酸(NFA)对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损伤(CCI)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影响,探讨尼氟灭酸在神经病理性疼痛时在脊髓水平的作用及可能机制。采用如下方法:(1)制作CCI模型。(2)运用热板实验检测CCI组、假手术组术侧下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的变化。(3)运用全细胞膜片钳技术记录CCI模型组术侧、假手术组术侧、正常组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幅度。(4)记录尼氟灭酸对正常组和CCI组术侧DRG神经元上GABAA受体激活电流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1)CCI组术侧下肢热缩足反射潜伏期明显缩短。(2)GABA(1~1000μmol/L)可以使DRG神经元产生浓度依赖的内向电流(P0.05,n=10)。(3)CCI组1~100μmol/L GABA激活电流幅值显著小于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n=6)。假手术组和正常对照组GABA电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NFA(1~100μmol/L)对正常组、CCI组的DRG神经元上GABA激活的电流均有抑制作用,该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依赖性,且正常组的抑制作用更明显(P0.01,n=5)。由此可知,NFA对CCI模型大鼠DRG神经元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相比较正常组有所减弱,这可能是由于CCI模型的DRG神经元上钙激活氯通道的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5.
应用全细胞膜片箝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的背根神经节细胞上观察到:SP对GABA激活电流有调制作用。实验结果表明:多数受检的大鼠背根神经节神经元对SP(28/41,68.5%)和GABA(36/41,88.2%)敏感,100μmol/LSP和100μmol/L GABA激活内向电流的幅值分别为243.8±82.7pA(x±s,n=9)和1.76±0.48nA(x±s,n=13)。GABA与SP激活的内向电流明显不同,前者具有明显的去敏感现象。实验预加SP(0.001~1μmol/L)30s后再加GABA,则GABA激活电流的幅值明显减小,而且GABA激活电流减小的程度与预加SP的浓度呈量效依赖关系。SP主要抑制GABA激活电流的峰电流,对其稳态电流的抑制不明显。预加0.1μmol/L SP之后约4min左右,SP对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效率最大,为49.8±7.2%(x±s,n=7,P≤0.01),而预加SP 12min之后,SP才失去对GABA激活电流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全细胞膜片钳记录技术在大鼠新鲜分离DRG神经元上,观察预加多巴胺D_2受体选择性激动剂R(—)—NPA对GABA—激活电流的调制作用.绝大部分受检细胞86.2%(50/58)对外加GABA敏感.10~(-6)~10~(-3)mol/LGABA 引起一剂量依赖性有明显去敏感作用的内向电流.对GABA敏感的50个受检细胞中13个细胞引起一较大的无明显去敏感的内向电流,其他的无反应.预加R(一)—NPA30秒后再加GABA,则对GABA—激活电流幅值的影响如下:抑制的为76%(38/5O),增强的为2%(1/50),无明显作用的为22%(11/5O).在其浓度为10~(-4)mol/L、10~(-5)mol/L、10~(-6)mol/L、10~(-7)moV/L时抑制(X±SE)分别为19.1%12.8(n=6)、42.49%±3.2(n=6)、83.6%±1.2(n=6)、8.69%±1.8(n=6).细胞内加蛋白激酶抑制剂H7后,R(—)—NPA对GABA的抑制作用完全消除(n=16).  相似文献   

17.
异相睡眠的发生机制,人们迄今对它尚未完全明了。Jouvet(1967,1973)提出蓝斑复合体中部和尾部的去甲肾上腺素神经元是异相睡眠的执行机制。新近的研究表明,担负异相睡眠发生的神经结构包括桥脑被盖内侧部,延髓腹内侧部和中脑尾侧部。在这些部位发现有on神经元。这些神经细胞在异相睡眠相位性活动或者紧张性活动中起执行作用,属于胆硷能神经元。在中缝核群和蓝斑复合体内则有off神经元,其作用与on神经元相反,属于单胺能神经元。异相睡眠的各种相位性和紧张性活动都处于on神经元与off神经元的控制之下。on神经元激活和off神经元抑制的整合活动看来似乎是异相睡眠发生的主要机制。本文综述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IL 6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 (CIRF)后海马及纹状体的NOS和Fos阳性神经元表达的作用。方法 :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法 (MCAO)对 2 4只Wistar大鼠左侧大脑中动脉构成CIRF模型的基础上分两组 :即单纯CIRF对照组 (n =8) ;经同侧脑室事先注入IL 6的实验组 (n =16)。分别进行NADPH脱氢酶反应显示NOS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Fos表达。观察了CIRF后 1、2、4、6小时海马及纹状体处NOS和Fos阳性神经元数量的变化 ,以及IL 6对其变化的影响。结果 :大鼠CIRF后纹状体缺血中心区缺少NOS和Fos的表达 ,而纹状体周围区NOS和Fos阳性神经元明显增加 ;海马各部NOS和Fos阳性神经元均明显增加 ,其中CA1区增加最显著。但预先经侧脑室注射IL 6的实验组中 ,大鼠海马及纹状体NOS和Fos阳性神经元明显低于对照组。IL 6明显抑制了NOS及Fos表达。结论 :提示IL 6可能参与脑缺血性神经元损伤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安神脐贴对实验性失眠模型大鼠自主活动及血清γ-氨基丁酸(GABA)、去甲肾上腺素(NE)含量的影响,以揭示其促眠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腹腔注射对氯苯丙氨酸(PCPA)复制大鼠失眠模型,40只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安神脐贴(2.70 g/kg体质量)组和地西泮(0.90×10-3g/kg)组。观察大鼠一般状况和自主活动情况,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GABA、NE含量。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安神脐贴组和地西泮组大鼠体质量明显增大(P<0.05),自主活动中移动距离和速度显著降低(P<0.05或P<0.01),在中央区出现频率和在中央区停留时间也有所下降。经安神脐贴和地西泮治疗后,大鼠血清中GABA含量显著升高(P<0.01),NE含量显著下降(P<0.01)。结论 安神脐贴能改善失眠大鼠一般状况,减少自主活动,其促眠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GABA分泌,减少NE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γ-氨基丁酸(GABA)信号在气孔开闭中的作用,将标记微丝的质粒35S-talin-GFP导入LBA4404农杆菌中,用浸花法转化哥伦比生态型(Columbia phenotype)拟南芥.通过卡那霉素抗性筛选,分别筛选到5个抗性株系.对T2代转基因幼苗根的荧光观察,证实了抗性株系均为转基因植株,在根的分生组织、伸长区、成熟区和气孔保卫细胞处都有较强的荧光表达.将GFP标记细胞骨架的转基因植株的叶片下表皮放在气孔张开液中充分反应2h,98%的气孔已经完全张开;将完全张开的气孔转移到含有1 mM GABA的溶液反应30 min,80%左右的气孔逐渐关闭,说明GABA信号是引起拟南芥气孔关闭的诱导因素,GABA能显著降低气孔开度,该信号促进气孔关闭是一个快速反应的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