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李华     
<正>李华,女,1968年5月生于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共党员,文学博士,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带头人,校教学督导。主要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思潮研究、鲁迅研究。李华教授是牡丹江市优秀中青年专家,黑龙江省教学名师,黑龙江省精品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负责人,黑龙江省教学团队"中国现当代文学"带头人。承担并完成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青年学术骨干支持计划项目《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家个案研究》,黑龙江省普通高校骨干教师创新能力资助项目《"旗帜的尴尬"——鲁迅与左翼文学》;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  相似文献   

2.
常勤毅的新著《中国新文学与中国共产党》是一本以文学的视角来解读中共党史中的一些重要人物、事件.或者说是站在文学史与党史的交叉点上来研究文学的学术专著。该书被认定为与中共党史“配套”且十分重要的“辅助教材”就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而该书的探索和尝试更表现在作者站在党旗背景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一些作家比如蒋光慈等及其作品的理解和诠释上。  相似文献   

3.
2006年岁末,我校学科建设取得喜人成绩。在重庆市教委组织的重庆市“十一五”重点学科申报中,我校《课程与教学论》、《中国现当代文学》、《专门史》、《运筹学与控制论》、《动物学》等5个学科成功申报为市级重点学科;《特殊教育学》、《人文地理学》、《旅游管理》等3个学科成功申报为立项建设重点学科。这是我校长期以来致力于搭建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平台,大力开展学科建设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研究应当是全部“文学”研究的最终落脚点,文学史的根本责任也正是要勾画出文学演进过程中所隐含的人的精神轨迹,“人的自觉的现代意识的确立”应当是作为独立学科的当代文学的核心支撑点,《中国当代文学史新稿》一书在这方面为我们现有的研究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构架。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文学”绝非一个望文生义的时间概念,其文学史意义在于可以借助它从当代文学清晰地划分出“新中国文学”、“新时期文学”和“新世纪文学”等三个不同历史时段。这对于我们理解和阐释中国当代文学六十年的历史具有重大的意义。从历史起源来看,“新世纪文学”与“新时期”有着密切联系,它是一个“重返八十年代”的文学命题。  相似文献   

6.
以社会重大事件为标志的中国当代文学传统的分期法,在科学性和合理性上均存在明显的不足。文学的分期,应当以文学自身的发展逻辑和规律作为依据和标准。依据这一原则和标准,中国当代文学的起点应当是1942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的提出,它的转折点是1985年。由此,当代文学可以分为两大时期:1942—1984年,1985年以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充满了历史意蕴与人性关怀的一种文学形态,“人文精神”是其内在灵魂,因此,人文精神的渗透与高扬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中之重,而一支高素养的教师队伍是做好人文精神教育工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8.
孙玉生教授     
正孙玉生,山东郓城人,文学硕士,牡丹江师范学院文学院硕士生导师,三级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主讲《大学语文》《中国现代文学史》《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讲》《中国现代小说赏析》《中国现代戏剧发展史》《中国现代主义诗歌史》等六门本科课程,讲授《中国现代小说史》《西方文艺思潮与中国现代文学》两门研究生课程,是《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两门省级精品课的主讲人。  相似文献   

9.
神话在今日学科体制中归属于文学是一个大错误。因为神话概念远大于文学。神话作为初民智慧的表述,代表着文化的基因。后世出现的文、史、哲等学科划分都不足以涵盖整体性的神话。作为神圣叙事的神话与史前宗教信仰和仪式活动共生,是文史哲的共同源头。中国早期历史具有“神话历史”的鲜明特点。文学人类学与历史人类学的会通视角,是重新进入华夏文明传统,重新理解中国神话历史的门径。从《尚书》《春秋》到《周礼》《说文解字》,古代经典体现着神话思维编码的统一逻辑。参照玉神话与圣人神话的八千年传承,呼吁学界从文学视野的“中国神话”转到文化整体视野的“神话中国”。  相似文献   

10.
新时期以来,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学科命名和分期受到了研究者们的普遍质疑,以新的学术视角,对这一学科的建构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笔者也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这一学科的发展进行了自我的思索和反思,以期正确定位20世纪以来的中国文学发展的多元局面。  相似文献   

11.
从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知识结构的现状出发,阐述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典文学鉴赏”课的课程特点及其在人文素质教育中所起的作用决定了在高校非中文专业学生中开设这门课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张福贵先生在其文章《从意义概念返回到时间概念》中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称谓产生质疑,进而提出“中华民国文学“的概念。本文主要从遮蔽与超越、封闭与敞开、诱惑与质疑三个维度阐释“中华民国文学“概念对“直线性“、“政治性“、“现代性“等既往“现代文学史观“的理论反思和修正,以及作为一名文学评论家独特的思想个性和对文学解释回归本原的学术诉求。  相似文献   

13.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面向新世纪全面加强自身建设的传大纲领;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在当前的理论学习中,深刻认识它们形成、提出的重大意义,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动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全面实现,无疑将起到重大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前中国现代学史的研究有四大长线课题,即“重绘中国学地图”、“重写学史”、“中国学的古今演变”和“全球语境下的中国现代学”,从“空间”、“时间”、“纵向”、“横向”四个方面全方位地审视中国现代学史,力图建立研究新模式和求得科学的新结论。我们应该思考自己如何投入到这一中国现代学史的“现在进行时”中去。  相似文献   

15.
“能力本位”课程体系是当前世界高职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向。其核心是要强化实际操作能力的习得,以便使学生具备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需的综合能力。不同专业课程体系需要多层面综合构思,课程结构要具有多元整合、模块化特征,课程的运行必须具有独特的管理制度、师资结构、物质设备、时间与空间、评价体系等支持系统作保障,同时要建立课程管理体系,有效监督“能力本位”课程开发和技能鉴定。  相似文献   

16.
在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把握时代要求,全面准确地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与精神实质;我们必须从实际出发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开创各项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作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策划发起者,<新青年>同人(陈独秀、蔡元培、鲁迅等)在倡导"文学革命"的同时,对于另一场虽经提出但未能贯彻实现的"美术革命",表现出了各自不同的态度和立场.通过对这场未遂"革命"的始末及相关人事的细致辨析,可以揭示出在中国现代先锋艺术发展之初文学与美术两大领域各自境遇的先天差别和微妙关系.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作为新世纪信息时代的新目标和制高点,必将在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数字地球”的基本概念出发,应用“数字地球”的理论和技术,阐述了“数字地球”技术对西部大开发的战略意义和应用方向,为我国西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目前我国《科技文献检索与利用》课程体制、内容等方面的不足,探讨如何利用网络环境搞好这门课程教与学。  相似文献   

20.
中国首次将“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宪法,为我国民主宪政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建立法,治会的前提是公民社会的形成和政府的依法行政,只有当“人权”原则提升为宪法精神时,公民的民主政治权利才会得到真正的保护,我国的政治明才会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