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久红 《科技信息》2008,(6):271-272
阅读是提高英语水平的重要途径,许多国内外语言学家的研究表明,大量阅读有助于提第二语言能力。那么,作为课堂学习的延续,课外英语阅读是否对中国大学生英语能力的提高有所帮助呢?他们对英语课外阅读有什么看法,他们的英语课外阅读现状有如何呢?本文以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50名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测试和访谈等研究方法,调查分析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课外阅读观念、策略以及英语课外阅读与英语水平的关系,从而对大学英语课外阅读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定量分析的方法,对120名泉州师范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使用听力策略的情况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对听力策略认识比较少,总体使用频率较低;在对听力策略的使用偏好上不同性别的学生差异不显著,不同年级间有一定的差异;平常掌握的词汇和习语不足,不常听英语,英语综合能力不高,是造成听力困难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对听力教学和策略训练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通过问卷和测试调查了大学本科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及其对阅读理解的影响。164名非英语专业学生参加了词汇学习策略问卷调查和英语阅读理解测试。描述性统计结果表明:被试总体英语词汇学习策略使用情况为中性;在决定、社会、记忆、认知和元认知五种策略中,被试使用元认知策略频率最高,社会策略频率最低。多元回归分析显示:五种策略中,只有社会策略对阅读理解有贡献。以上研究结果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阅读过程中可以借助元认知策略来计划、监控、评估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有效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采用定量研究的方法,报告了一项有关元认知策略与大学英语阅读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情况。结果显示:元认知策略对提高大学英语阅读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5.
把英语小说阅读引入大学英语写作教学实践当中,实证研究的目的有两个:其一,英语小说阅读是否更有利于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其二,英语小说阅读是否更有利于提升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水平.希望能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二语写作教学以及外语写作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大学生英语阅读焦虑自我图式进行研究,认为大学生英语阅读焦虑自我图式主要表现在低自我效能感、低自尊感、阅读焦虑感、消极低主动行为倾向四个方面。研究显示,大学生在这四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了较高的负性情绪;大二学生比大一学生在低自尊感上表现更为突出;大二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阅读学习中更缺乏主动性。  相似文献   

7.
从心理学和语言学的角度探讨模糊容忍度的概念和测量方法,并结合英语阅读策略的相关研究,通过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对新疆四所高校的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探讨了新疆少数民族非英语专业学习者的模糊容忍度和阅读策略使用之间的关系。对少数民族学生的英语学习和阅读教学具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以调查问卷、访谈及测试为研究工具,对新疆师范大学83名非英语专业少数民族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使用各种词汇学习策略;高分组和低分组在词汇学习策略的使用上存在差异。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关于课外阅读策略与成绩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外阅读是提高阅读能力的有效补充,而课外阅读策略的使用对阅读能力有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文以福建省漳州师范学院06级英语本科9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面谈的调查方式,了解英语专业学生课外阅读策略的使用情况,以及其与阅读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阅读成绩与阅读策略使用存在明显关联。希望借此引起广大师生对课外阅读策略的关注,并在教学上采取有效的策略训练对策以帮助学生提高英语阅读成绩和阅读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该研究以昆明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作为测量手段,试图回答以下2个问题:(1)昆明学院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如何?(2)不同专业的学生使用英语学习策略的差异有哪些?通过SPSS10.0)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英语学习策略的总体使用情况属于中等水平;(2)使用频率最高的是语言输入性技能学习策略,即听力策略和阅读策略;(3)使用频率最低的是语言输出性技能学习策略,即口语策略和写作策略;(4)语法策略、词汇策略、口语策略及阅读策略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5)听力策略、写作策略、情感策略和社会策略的使用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