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社会的不同时期,教育与生产劳动的关系呈“融合→部分融合部分分离→相互独立相互联系”状态。促进二者有机结合的问题历来为教育家和思想家所重视。马克思恩格斯揭示了客观规律和促进二者结合的深刻意义,并且初步探讨了结合的内容和途径,列宁继承其理论并付诸苏作者教育和社会改造的伟大实践,毛泽东为力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将其确立为教育方针的重要内容,邓小平的贡献在于对结合的内容与形式提出了新观点,拓展了探索领 相似文献
2.
3.
柯松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1999,(1)
毛泽东时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以其突出的特点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新的时期,邓小平着眼于培养现代化建设的合格人才,给这一命题赋予了全新的时代内容。囿于传统影响,这一重要活动现在很大程度上流于形式,因而认识上应突破,实践上应改革。本文着重分析、阐述了邓小平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内涵,从而提出改革现行劳动课的基本思路,强调要使劳动课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4.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马克思教育学说的基本原理之一。毛泽东教育思想重申了这一原理,并创造性地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际。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发展和创新了这一思想。在毛泽东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指导下,我们必须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才能适应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产物,是现代教育的普遍规律,是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原理,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对此作了论述,并就我国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具体内容和方法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李球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1994,(1):1-4,65
近十年来,我国教育结构经过大的调整,职业教育得到迅速发展,职业教育的地位逐步受到社会应有的重视。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出现和教育改革的深入,在职业教育内部如何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地摆到议事日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呼唤着职业教育,同时为职业教育带来了活力和内容改革的动力。发展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不仅具有重要理论意义,而且对指导职业教育实践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从毛泽东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到邓小平的“整个教育事业必须同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相适应”,再到江泽民的“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中国化的三座里程碑,是中国共产党八十多年来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伟大实践的历史缩影。 相似文献
8.
卢水平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20,(5):14-18
劳动教育的本质目标是通过适当的教育途径培育具有健康劳动价值观,具有自由个性的"全面发展的人";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其核心意涵。邵式平对劳动教育的价值本质的理解和经典作家完全一致,其积极探索劳动教育的合理实践为今天践行新时代劳动精神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建国后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拥有"教育省长"的美誉,他不仅十分重视教育,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本文简要概述了邵式平的教育实践历程,重点从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创造性地运用,以及这一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0.
马桂云 《阴山学刊(自然科学版)》1996,(3):70-76
马克思从人类社会一般、商品生产形式、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和撇开物质内容的资本主义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四个不同角度研究和界定了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搞清和正确认识这些复杂的论述,有利于理顺物质资料生产的非物质资源生产的相互关系,有利于建立健全市场体系和繁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的城镇化是新型的城镇化,是人的城镇化。只有实现人的城镇化,真正解决我国城镇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我们才能取得可持续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成果。马克思关于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为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都提供了从农民工自身主体方面解决社会融入问题的指导思想,同时也对农民工提出了要做到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的客观要求,这一思想对当前我国城镇农民工实现社会融入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
尤明慧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95-99
20世纪60年代,我国一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远涉重洋,赴法自助求学,走出了一条亦读亦工的求学之路,用实践证明了这是一条有益于青年成长和成材的道路,不同历史时期,自助求学被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以不同方式践行者,也成为当代大学生了解社会,体验劳动实践过程的主要方式,并在世界各国得到普遍重视与实行,这无疑是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在当代社会的重要方式,而促使教育与劳动更好地结合也必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不断进步。 相似文献
13.
14.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1960,(3)
一 1958年,我院根据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教育必须要和生产劳动结合,学生要参加生产劳动”的指示,在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胜利的基础上,开展勤工俭学运动,组织师生下厂下乡劳动锻炼,学校大办工厂农场。两年来,我院师生先后到20多个工厂、11个人民公社和9个县市参加生产劳动,在校内建立了五个工厂,和公社合办了一个林牧场。现在学校已不仅仅是教学和科研的场所,而且每天都有成批的学生在校内校外的农田、车间或工地上劳动。两年来,全院已做了358000多个劳动日,完成了1200多项有关生 相似文献
15.
德智体美劳是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劳动教育则具有树德、增智、健体、润美的功效。新时代劳动教育应为中小学生成长赋能。针对当前中小学生劳动教育的现实短板及影响因素,并从多维视角出发,提出完善中小学生劳动教育具体策略,即设置劳动教育专门课程、构建多元教育实践平台、发挥家长示范引导作用、建立健全考核评价机制,以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16.
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以及立德树人、培根铸魂、造就时代新人发挥着独特价值和重要功能。马克思主义劳动教育思想是我国开展劳动教育的行动指南,也是中小学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新时代背景下,教育工作者应坚持党对劳动教育的领导,通过制定完善劳动教育培养方案、加强劳动价值观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等途径加强青少年劳动教育,培养合格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相似文献
17.
职业教育与劳动教育有天然的联系,却在实践中存在多种误读。将劳动教育与专业实践混同、与谋生手段混同、与思政教育混同,分别是劳动教育窄化、劳动教育异化与劳动教育虚化在职业教育中的体现。产生这些误读的原因主要是对劳动概念、劳动价值观以及劳动与教育的关系认知不清,深入分析这些误读的原因并正确解读马克思“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是化解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误读的前提与关键。在此基础上,职业教育通过校企合作打造劳动教育的协同育人体系,以专业实践为载体重塑劳动价值观,以产教融合为途径诠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真谛,从而解答劳动教育在职业院校的若干误读并让劳动教育在职业教育中理性回归。 相似文献
18.
为践行新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艺术教育必须和艺术实践相结合,强调艺术教育过程中的感性认识,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把理性认识上升为感性认识,提高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注重学生对不同艺术种类的理解和感受,使学生产生对艺术方面更广泛的学生兴趣. 相似文献
19.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