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粒子物理是研究物质起源、探索自然界奥秘的最前沿学科,国际上发达、发展中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研究、设计粒子物理的重要实验手段——高能对撞机.简要综述即将运行或正在设计的主要的高能对撞机,旨在使读者了解高能对撞机未来发展趋势,关注或积极参与粒子物理的理论、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根据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丁肇中教授1980年7月8日在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所作报告的记录稿整理而成。未经本人审阅,仅供参考。丁肇中教授的报告介绍了他和他的同事们在最近二十年来所作的工作:“重光子”的研究,特别是得到1975年诺贝尔奖金的J粒子的发现;电子大小和量子电动力学适用范围的新实验;胶子存在的间接证明等。该报告反映了作为世界上第一流实验高能物理学家的丁肇中教授的实验思想,值得注意。  相似文献   

3.
文章介绍了1992年至2003年期间羊八井宇宙线超高能粒子源与超高能伽玛天文现象的观测及其研究成果。经过十多年艰苦的观测研究,取得了阶段性重要研究成果。2003年8月,西藏自治区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组对该项目进行了阶段性结题验收,并且对研究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4.
在高能实验中,高能对撞机采取逐级加速注入其中的两束粒子流,使被加速的粒子以接近光速的速度在特定的探测器内发生相撞.这种对撞爆发出巨大能量,能够产生新的重粒子以及反物质粒子.高能对撞机对检验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型和寻找新物理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世界上主要的对撞机进行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5.
正张丙开,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安徽省物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天文学会会员、安徽省天文学会理事。200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现就职于阜阳师范大学科研处和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主要致力于粒子天体物理方面的研究,具体开展高能环境下电磁波产生和传播、活动星系核光变、高能宇宙线粒子起源、光电转换探测器标定、数据分析处理等方面的研究,同时从事科研管理及相关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理论研究和实验探测都已预示在高温高能高密度的极端条件下出现新现象的可能:温度高于Planck质量(1019 GeV)标准模型命运的改变,重子数和轻子数(B+L)的破坏问题,普通强子物质和夸克-胶子等离子体在高温下的转化等问题.笔者据自己的研究成果,提出一些观点和结论,希望对天体-粒子物理的研究能有所推动.  相似文献   

7.
当高能激光穿过大气时,大气中的分子和气溶胶粒子吸热会使大气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局部折射率变化,由此产生热晕效应。主要分析了热晕效应中气溶胶粒子等效吸收系数以及高能激光的功率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2017年5月10日下午,应新疆师范大学"昆仑名师讲坛"工作委员会邀请,美国德州农工大学成正东教授做客"昆仑名师讲坛",作了题为《发人深省造福人类的软物质》的学术讲座。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院长祝恒江教授主持讲座,师生200余人聆听了讲座。成正东教授讲解了软物质的概念和结构,分析了软物质的特性,介绍了软物质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并阐述了胶态晶体和胶态液晶的性质和作用原理。他指出,软物质是上个世纪末才迅速兴起  相似文献   

9.
今年十月九日至十九日在我院举行了“夸克物质讨论会”。会上就近年来高能物理理论所预言的一种新物质形态——夸克物质的性质、特征以及由通常核物质到夸克物质的相变,从理论和唯象学两方面作了系统的介绍和深入的学术交流。这是国内在这一重要新领域进行的第一次学术讨论会。美国华盛顿大学麦克勒让教授应邀在会上就夸克物质物理中的有限温度场论作了系统的介绍。我院物理系刘连寿教授报告了他在西德自由柏林大学工作期间提出的有关高能碰撞中夸克物质形成的三火球模型。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和山东大学的有关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我国的宇宙线物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宇宙线发现已经有80年了,它是来自地球之外的各种高能射线。宇宙线研究是粒子物理和天体物理的交叉学科,在没有加速器的时代,粒子物理实验就用宇审线作为高能粒子源。有了加速器之后,在高于加速器达到能区的实验还得在宇宙线中进行。由于我国长期没有高能加速器,因而当时在国内只能进行宇宙线超高能物理实验。不过,  相似文献   

11.
当高能激光穿过大气时,大气中的分子和气溶胶粒子吸热会使大气密度发生变化,从而导致局部折射率变化,由此产生热晕效应.主要分析了热晕效应中气溶胶粒子等效吸收系数以及高能激光的功率问题.  相似文献   

12.
1.2012年2月14日,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加速器物理学家谢家麟,站在人民大会堂的领奖台上,领取了2011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引领我国高能粒子加速器从无到有并跻身世界前沿。  相似文献   

13.
●6月28日至7月1日,第四届全球华人物理学家大会于在上海召开,会议主题是物理学前沿与物理学教育,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台湾地区以及11个国家约530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会上,海外华人学会颁发了亚洲成就奖、优秀青年科学家奖以及杰出服务奖。●7月1日,《自然》杂志发表了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教授等完成的重大研究成果:五粒子纠缠态以及终端开放的量子态隐性传输的试验成功,在国际上首次取得五粒子纠缠态的制备与操纵。●7月2日新浪科技讯报道,法国科学家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火星不仅存在水,而且还曾经有过降水。科学家指出,这使火星上有生…  相似文献   

14.
辐射化学是研究高能辐射作用于物质时,引起物质内部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的一门新兴的学科。自1899年居里夫妇发现某些天然放射性元素能使照片底片感光、玻璃变色等高能辐射现象后,辐照应用在高分子化学和有机化学方面取得了较多的成果,1952年发明了辐射交联,1956年发现了辐射接枝。60年代后,应用辐射技术已成为开创新的化学  相似文献   

15.
谜团一:基本粒子到目前为止,已发现的粒子有几百种,它们当中绝大多 数在自然界中不存在,是在高能实验室里“生产”出来的。通过对这数百种粒子性质的研究,科学家认为构成物质的最小单元不再是原子,而是夸克和轻子,它们是更基本的粒子。人们对微观世界认识的尺度一下子深入到原来的十亿分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相对论重离子碰撞物理是研究核物质在高温高密度极限时的物质科学,它与粒子物理、核天体物理和宇观物理等紧密相关,是重大科学目标与高技术相结合的制高点.在高能重离子对撞实验中,形成了一个类似宇宙大爆炸初期的极端高温、高密的物质环境,是研究物质起源、寻找奇特粒子态和反物质的理想场所.这方面的研究是当今物质科学的重要科学前沿.目前普遍认为,宇宙诞生于一次源于极小体积但是具有致密能量的大爆炸.在  相似文献   

17.
日本岛根大学中村守彦教授领导的研究小组最近开发出一种在光线照射下能发出荧光的氧化锌纳米粒子。这种氧化锌纳米粒子直径约10纳米,并通过特殊处理使微粒具备荧光物质的特性。这种氧化锌纳米粒子发光比较稳定,发光时间可持续24h以上,但是生产成本不到绿色荧光蛋白的百分之一。  相似文献   

18.
针对高能粒子在空间环境中的辐射研究,本文简单地介绍了空间高能电子在空间环境中分布情况及在物质中的传输问题,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和研究了高能电子对航空材料的辐射损伤和高能电子的非电离能损失.从空间高能电子对材料的辐射损伤的角度,分析讨论了材料厚度与屏蔽效果的关系并提出了一些相关性的结论和展望.从L.W.Hobbs等人的研究中,得出了电子的透射深度的计算表达式,并且用此表达式计算了SiO2和Al的透射深度,结果发现计算的数据与卫星探测到的数据吻合的很好.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分别发生在2003年10月28日和2003年11月18日的两次相似的强烈日冕物质抛射(CME)事件.通过比较这两次CME事件以及它们的行星际响应,分析了其伴随的两种主要空间天气效应: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和地磁暴.这两次CME事件均伴随有一个强耀斑和一次暗条爆发,并且之前都有一个较弱的CME从同一源区产生.第一个CME事件引起了一次极大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而第二个则没有引起明显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这两次CME事件均引起了大的地磁暴,且第二个CME所引起的地磁暴比第一个CME所引起的地磁暴更强.通过比较分析这两次CME事件,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现象和对应的行星际磁云(MC),讨论了这两次CME引起不同空间天气效应的原因:形成不同强度的太阳高能粒子事件在于CME爆发过程中的能量释放率在这两次事件中显著不同,而地磁暴强度的差异则是由行星际MC轴的方向以及MC经过地球时的相对位置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通过观测俄罗斯Alpha甚低频导航台到中纬度地区(新乡)之间的甚低频(VLF)信号的相位变化数据,发现在2002-07-17-2002-07-20期间,VLF信号发生了多次相位超前现象,观测到在2002-07-19和2002-07-20发生了高能粒子沉降事件,并分析出此次事件是由2002-07-17和2002-07-18发生的太阳耀斑引起.通过与美国发布的GOES卫星数据进行对比,发现两者的数据有很好的一致性.粒子沉降和太阳耀斑都会使甚低频信号的相位发生相位超前.粒子沉降大多数情况发生在极区,本次在新乡地区观测到高能粒子沉降,是一次极为宝贵的观测数据,对研究中纬度地区的高能粒子沉降有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