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利用种群生态学原理,对转BADH基因稻田害虫及其天敌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转基因稻田与对照稻田(中花8号)害虫和天敌的种类基本相同,发生量有一定差异;转基因稻不同株系中害虫及天敌的种群数量有升有降,但与对照稻田相比差异均不显著;主要害虫和天敌种群动态监测表明:各供试稻田中二点叶蝉、白背飞虱、稻纵卷叶螟的发生高峰期均为7月下旬、7月中下旬和9月上旬,三突花蛛、三色长蝽、纵卷叶螟绒茧蜂的发生高峰期与主要害虫的高发期基本一致,天敌-害虫跟随现象明显。综合分析表明:转BADH基因稻对稻田害虫及天敌无明显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农作物害虫天敌的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害虫天敌在害虫综合治理和害虫的可持续控制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概述了我省近年来农作物害虫天敌资源调查和开发利用的情况.据统计,全省农作物主要害虫天敌达1154种,隶属11个纲26目131科.已开发利用的害虫天敌主要有稻田蜘蛛、赤眼蜂、平腹小蜂、捕食螨、食螨瓢虫、日本方头甲、步甲、水花生叶甲、苏云金杆菌8010、BtA、白僵菌871菌株、韦伯虫座孢菌、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  相似文献   

3.
一、对各种防治方法的评价各种防治害虫的方法不是万能的,各有其优缺点,综合防治必须最大限度地发挥这些方法的长处。这里着重就杀虫剂、天敌和抗虫品种等三方面加以评论。(一)杀虫剂杀虫剂对某些特定的害虫群有着可靠的效果,但另一方面,也有许多不良的影响。过去单纯依赖杀虫剂,造成更加深刻的恶性循环,每年用药次数有增加的趋势。  相似文献   

4.
依据稻田捕食性天敌与水稻害虫、中性昆虫的取食营养关系,构建了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食物网.提出保护利用天敌,发挥其捕食效能和控害作用,仍将是硎实践与农业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水稻害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是在综合防治体系中对稻虫开展生物防治的一项基础工作。同时,对查明我省稻田昆虫区系,研究农业生态系统也具有一定意义。我省过去对稻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缺乏系统调查,在省农业局和省科委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在初步摸清我省稻田捕食性天敌资源的基础上,从1979年开始转入稻虫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调查,现将初步调研结果,整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导了湖北省部分地区稻田的蜘蛛种类和分布。稻田蜘蛛是水稻害虫的天敌之一。它对水稻害虫尤其是对叶蝉、飞虱的控制作用巳逐渐被人们所重视。1977—1978年,我们在湖北省共采得稻田蜘蛛标本100多种,经鉴定到种的分别隶属于14科82种。  相似文献   

7.
棉虫天敌的田间消长及其对害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所试验的棉田共查得棉虫天敌17科、29属、30种,害虫8科、17属、14种。试验表明,在棉花整个生育期天敌共出现四个高蜂期,其数量随害虫的发生数量增加而增加。天敌对害虫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施用化学农药会大量杀伤天敌。不同的施药方式和不同的化学农药对天敌的影响不同。天敌控制一般害虫较控制钻蛀性害虫的作用要明显。  相似文献   

8.
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资源初步调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用改装的吸虫器对福建省古田县稻田周围杂草上寄生蜂进行调查 ,采集到寄生蜂 19科 78种 (或类 )。其中 ,绝大多数寄生蜂是稻田害虫的寄生性天敌 ;少数为重寄生蜂 (如螟蛉折唇姬蜂等 ) ;还有极少数种类既是害虫寄生蜂又是重寄生蜂 (如大痣细蜂等 )。这表明稻田周围杂草上贮藏着丰富的寄生蜂资源 ,是稻田寄生蜂的重要种库。适当保留稻田田埂的杂草和稻田周围的杂草地 ,有利于保护稻田寄生蜂资源 ,提高寄生蜂对水稻害虫的自然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稻田捕食性节肢动物种库对其群落重建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稻田生态系统中,非稻田生境和休耕期间稻田生境中的节肢动物群落系统可以称为节肢动物群落的种库,根据生境类型的不同,可以将种库分为许多不同的亚种库,如田埂亚种库、沟渠亚种库、菜地亚种库等等.从捕食性天敌的角度研究了稻田节肢动物种库对其群落重建的作用.结果表明在稻田天敌群落重建期间(水稻移栽后1个月之内),稻田的优势种天敌如食虫沟瘤蛛、水狼蛛等均来自种库,它们由种库向稻田群落迁居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动态过程.其中,田埂作为一个主要的亚种库为它们迁移入田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相似文献   

10.
构建了基于多功能耦合的潮汐流稻田湿地生态净化系统,处理罗氏沼虾陆基养殖尾水,研究水质净化效果、CH4排放情况、稻田节肢动物多样性和水稻生长状况,并探讨潮汐流稻田湿地系统的综合效益.结果表明:潮汐流稻田湿地能够有效地净化陆基水产养殖尾水,对溶解性无机氮和总氮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54.3%和44.9%,对溶解性无机磷和总磷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42.9%和43.0%;潮汐流稻田湿地的CO2和CH4排放通量与常规稻田相比分别减少了5.4%和92.5%;与处于淹水期的常规稻田相比,潮汐流稻田湿地的产甲烷功能基因mcrA基因丰度减少了82.3%;潮汐流稻田湿地提高了节肢动物多样性及其天敌的种类数以及天敌多度/害虫多度,抑制了害虫爆发,具有较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1.
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常常会遭到多种害虫的危害,而在害虫发生为害的同时,田间还存在着大量的各种天敌,帮助人们消灭害虫,起到很大的自然抑制作用,但是,在过去的害虫防治中,特别是采用化学农药防治中,就很少考虑害虫天敌的自然抑制作用,往往是“一刀切”、“一律化”、全田施药的用药方法,由于这种不合理的使用农药,就“敌”、“友”不分,害虫、益虫同归于尽,因而造成害虫天敌显著下降,而导致某些害虫猖獗成  相似文献   

12.
为了了解几种主要水稻害虫的捕食性天敌种类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我们从1981年开始对稻田的几种捕食性节肢动物进行了血清学方法检验.方法试验方法包括抗原制备,免疫血清的制备,天敌的采集和血清沉淀反应.抗原的制备从田间采回活的害虫,12小时后,冰冻致死,放在研砵中,加入磷酸盐缓冲液研磨成浆状,低温搅拌、离心和抽滤,透析浓缩,浓缩液冰冻贮存备用.  相似文献   

13.
低剂量农药对稻田蜘蛛生态位及控虫效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稻田蜘蛛优势种和目标害虫空间生态位的研究发现,低剂量浓度的杀虫双[其结构式为(CH3)2NCH(CH2S2O3Na)2]农药[V(原药)∶V(水)=12∶5 000]能较大地增加稻田蜘蛛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及蜘蛛与害虫的比例相似性指数,且蜘蛛空间生态位宽度的增加幅度大于害虫.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空间生态位宽度与害虫的比例相似性指数逐渐减少,直至恢复到未施药的水平.通过系统的研究发现,在合适的低剂量农药作用下,蜘蛛能维护较高的相对活力约1周的时间.通过对蜘蛛控制害虫的生物量测定,发现低剂量农药能显著的增加天敌对害虫的捕食量.  相似文献   

14.
以转cry1Ab/cry1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Bt水稻)为实验材料,亲本汕优63(非Bt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Bt水稻对稻田捕食性天敌青翅蚁形隐翅虫Paederus fuscipes Curtis和非靶标刺吸式害虫稻飞虱及叶蝉混合种群消长动态的影响.同时,进行青翅蚁形隐翅虫与稻飞虱和叶蝉混合种群的相关性分析,以期为Bt水稻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结果表明,捕食性天敌青翅蚁形隐翅虫和非靶标害虫稻飞虱及叶蝉在Bt和非Bt稻田中种群动态基本一致,但Bt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和稻飞虱及叶蝉数量显著高于非Bt稻田.青翅蚁形隐翅虫与稻飞虱相关性在两类型稻田中都不显著,而青翅蚁形隐翅虫与叶蝉相关性在两类型稻田中都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在结构和功能完好的森林生态系统中,许多昆虫专门以消灭各种害虫为天职,我们称之为天敌昆虫。然而,随着人类对森林的砍伐和干预,一些害虫得以大量孳生,大肆毁坏森林资源,天敌昆虫一时难以抑制它们的急剧增长。人们为追求经济效益而培育的人工林。因树种过于单一,一旦被有害昆虫入侵则会大量繁殖,而天敌生物稀少乃至缺乏,造成  相似文献   

16.
以转crylAb/crylAc基因水稻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Bt水稻)为材料,亲本汕优63(以下简称汕优63/CK水稻)为对照,在田间自然条件下研究了汕优63/Bt水稻对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背飞虱Sogatella furcifera Horváth和黑尾叶蝉Nephotettix cincticeps Ubler为汕优63/Bt水稻上优势种.在整个调查期间,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都高于汕优63/CK,而群落优势集中性低于汕优63/CK,但差异都不显著.汕优63/Bt水稻田害虫和天敌亚群落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多样性指数消长动态变化均较汕优63/CK水稻平缓.本研究结果初步表明汕优63/Bt水稻田节肢动物群落的稳定性高于常规稻田,利于发挥自然天敌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生物防治法是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的方法。具体方法有:一、以虫治虫,1、当地自然天敌昆虫的保护和利用。2、人工繁殖释放天敌昆虫。3、从外地或国外引进天敌昆虫。二、以微生物治虫,就是利用细菌、真菌、病毒治虫。三、以鸟治虫。  相似文献   

18.
稻田蜘蛛是水稻害虫的重要捕食性天敌,能捕食多种害虫,其中不少种类主要捕食稻飞虱及叶蝉。为了弄清它们在水稻害虫综合防治中所起的作用,我们于1975年在四会县大沙公社对蜘蛛种类及其种群消长与稻飞虱、叶蝉种群消长关系进行了初步调查和研究,并附带观察了一些生物学特性,现将这几方面的结果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棉虫控制     
(一)棉虫生物防治除特殊情况外,事实证明在农业生态系中长期药杀各种害虫,而不利用捕食物,寄生物或病原物等原始型生物防治是难以凑效的。虽然生物防治在综合防治中,仍未强调为一种重要的手段,但最近十年一直重视天敌对扑灭害虫或潜在害虫时的重要性。利用天敌进行综合防治常采取(a)输入外地天敌(通常引自害虫的原产地),(b)利用害虫寄主,环境,和天敌三者关系,助长当地天敌的作用更为有效。上面(a)条(古典的生物防治)看做是对各种害虫防治技术中最有效的一种;但近年来对调查能控制棉虫的外  相似文献   

20.
粘虫是大小麦的一种重要害虫,常造成严重为害。与此同时,麦田里也存在许多粘虫的天敌,使粘虫的发生、消长受到一定的限制。经1976—1982年在安吉、嘉善、新昌等地的多点调查试验,发现粘虫的寄生性天敌有15种之多,捕食性天敌也有15种之多。现将几年来调查试验的结果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