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丁香毒杀赤拟谷盗卵的胚胎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赤拟谷盗是世界性仓库害虫。本研究采用环境扫描电镜研究了不同胚胎发育期卵的表面结构及胚胎发育过程,特别是研究了丁香及其化学成分对赤拟谷盗卵的毒杀作用。研究表明赤拟谷盗卵呈椭圆形,表面光滑;发育60 h时,卵的一端已经明显出现分化;发育76 h时,已经可以见到头部发育完整的幼虫;至92 h时,卵已经开始孵化。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部分卵能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均不能正常孵化而死亡。其中,发育12 h后用丁香处理的赤拟谷盗卵不能发育为幼虫而干瘪死亡,发育36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虽能部分发育为幼虫,但幼虫全部在卵壳内死亡,发育84 h后用丁香处理的卵,部分幼虫在孵化时死亡。目前主要用化学防护剂和熏蒸剂防治储藏害虫,用植物源的丁香控制赤拟谷盗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丁香酚对赤拟谷盗的生物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点滴法、熏蒸法等生物测定的常规方法测定了丁香酚(Syzygium aromaticum)对世界性仓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的生物活性作用.结果表明,丁香酚能抑制赤拟谷盗的生长发育,不同发育时期的赤拟谷盗卵对丁香酚的敏感程度不同;在(31±1) ℃,相对湿度为50%~85%的环境条件下,发育72 h左右的赤拟谷盗卵对丁香酚最敏感,6 μL/mL丁香酚即能完全抑制卵的孵化;丁香酚对赤拟谷盗的幼虫和成虫均有显著的触杀作用,其对幼虫和成虫的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218.999 9 μL/mL和363.077 4 μL/mL,表明幼虫对丁香酚比成虫对丁香酚更敏感;丁香酚对赤拟谷盗成虫具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对幼虫和成虫也有一定的熏蒸致死作用,用2 μL/mL丁香酚处理赤拟谷盗成虫3 h,对赤拟谷盗成虫的驱避率可达到93.3%,即可达到最高驱避级别V级.  相似文献   

3.
赤拟谷盗是一种世界性的储粮害虫,在粮食储藏过程中,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目前防治赤拟谷盗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使用化学保护剂、通过气调熏蒸、控制温湿度、机械防治及行为调控等,其中行为调控是防治赤拟谷盗的一种重要手段.行为调控防治手段主要依赖调控赤拟谷盗嗅觉系统对其觅食、防御、交配、繁殖、信息交流等行为产生影响,以此...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在不同低温(0和5℃)条件下、驯化处理不同时间(1、5、10、15和20h)对重要储粮害虫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 ferrugineus(Stephen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Linnaeus)、烟草甲Lasioderm aserricorne(Fabricius)、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Fbriciu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 Motschulsky成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所试低温处理时间范围内,不同低温短期驯化处理对玉米象、赤拟谷盗、锈赤扁谷盗、烟草甲、谷蠹、锯谷盗成虫的过冷却点与冰点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通过模拟实仓实验研究了10种小麦、3种粉碎粒度(1.5、2.0和2.5 mm)及4种使用量(200、400、600和800 mg)对4种储粮害虫引诱效果的影响.储粮害虫主要有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锯谷盗(Oryzaephilus surinamensis)、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结果表明小麦的品种、粒度和使用量对诱虫效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为了在不引入外缘化学合成物质的条件下减少仓储害虫对中药材的危害,利用几种中药材的乙醇粗提物研究其对常见中药材仓储害虫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在施用相当于2 g/mL药材浓度的提取物1 mL处理72 h时,苦皮藤提取物对锯谷盗的触杀率、苦楝皮提取物对赤拟谷盗的触杀率均达90%以上;处理48 h,辛夷提取物对锯谷盗、苦楝皮提取物对赤拟谷盗、苦皮藤提取物对赤拟谷盗和药材甲的熏杀率均达80%以上;施药48 h内辛夷和鲜姜提取物对药材甲驱避率、苦皮藤提取物对锯谷盗驱避率都在80%以上.辛夷、黄花蒿、苦楝皮、苦皮藤、鲜姜5种药材的乙醇粗提物对药材甲、锯谷盗、赤拟谷盗3种中药材仓储害虫均表现一定的触杀、熏蒸和驱避作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混合饲养法详细研究了赤拟谷盗与锯谷盗不同虫态间的竞争作用.研究结果表明,赤拟谷盗雌性、雄性成虫的存在对锯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且相同数量的雌、雄成虫的作用大致相同,另其抑制作用随成虫数量的增多而增强,但赤拟谷盗幼虫对锯谷盗卵孵化及蛹羽化为成虫的过程均无显著影响,面粉的加入量仅在锯谷盗幼虫化蛹的过程中影响显著.锯谷盗雌性、雄性成虫以及幼虫的存在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幼虫化蛹及蛹羽化为成虫的数量影响不大,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仅当面粉加入量为0.5g时,锯谷盗成虫、幼虫对赤拟谷盗的卵孵化过程有显著影响.本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环境中,赤拟谷盗种群比锯谷盗种群具有更强的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8.
通过建立粮食中害虫活动声的无规声源模型,对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成虫分别在小麦、大豆和玉米中的爬行声以及赤拟谷盗成虫、黑菌虫(Alphitobius diaperinus Panzer)成虫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成虫分别在小麦中的爬行声进行采集.研究了爬行声信号的功率谱特征.结果表明,害虫在粮食中的爬行声功率谱为离散谱,其特征不仅受害虫种类影响,而且与粮食种类有关.  相似文献   

9.
采用密闭熏蒸法研究了甲酸乙酯在不同条件下对土耳其扁谷盗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蛹和成虫的致死作用.在28 ℃条件下,以体积分数为0.040和0.045的药剂处理土耳其扁谷成虫12 h,其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8.633%和99.453%;以体积分数为0.035的药剂在15,18,21,24,27,30,33 ℃下处理24 h,校正死亡率分别为84.367%,88.087%,92.376%,74.266%,63.252%,60.935%,58.775%,表明甲酸乙酯具有良好的速效性,且在相对低温时比在相对高温时熏蒸效果好.在20,25,30 ℃条件下,熏蒸处理土耳其扁谷盗成虫24 h,其半致死体积分数LC50为0.014 31,0.017 335,0.021 073;处理48 h时则分别为0.012 828,0.015 446,0.020 068,质量浓度为30 g/m3的甲酸乙酯处理土耳其扁谷盗卵,低龄幼虫,高龄幼虫和蛹24 h,对应死亡率为93.372%,99.782%,96.638%,91.645%,表明甲酸乙酯对土耳其扁谷盗低龄幼虫熏蒸效果最好,蛹和卵对甲酸乙酯具较强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0.
龙柏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熏蒸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龙柏精油对土耳其扁谷盗的卵、幼虫、成虫均有十分显著的熏蒸效果。当浓度分别为20.00 mg/L、10.00 mg/L、5.00 mg/L时,24 h熏蒸,卵的孵化率分别为6.25%、8.33%、16.48%,48 h熏蒸,卵的孵化率分别为2.29%、4.67%、10.67%。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2.5 mg/L时,6 h的熏蒸,土耳其扁谷盗的死亡率分别为94.67%、85.29%、72.33%、54.62%,12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79.56%、59.45%,24 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88.77%、75.50%,36 h熏蒸死亡率分别为100%、100%、98.33%、83.33%。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时,分别经12 h、24 h熏蒸,成虫死亡率均达100%。同时土耳其扁谷盗蛹表现出对龙柏精油的熏蒸较强的抗性。当龙柏精油浓度为20 mg/L、10 mg/L、5 mg/L、2.5 mg/L时,24 h熏蒸,蛹未羽化率分别为7.33%、6.67%、3.33%、3.33%,48 h熏蒸未羽化率分别为9.33%、7.67%、3.33%,3.33%。试验结果表明龙柏精油可以作为熏蒸剂来防治土耳其扁谷盗等仓库害虫。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外来入侵植物加拿大一枝黄花和南美蟛蜞菊精油的杀虫活性及化学成分,结果表明,2种植物精油对3种储粮害虫有熏蒸和触杀活性。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7.72、237.05和43.28μL/L,对赤拟谷盗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2.71×10~(-4)、1.40×10~(-5)和2.35×10~(-5)μL/头,对玉米象的触杀毒力最高。南美蟛蜞菊精油对赤拟谷盗、玉米象和绿豆象的熏蒸LC_(50)分别为187.06、156.73和0.93μL/L,对绿豆象的熏蒸毒力最高;触杀LD_(50)分别为7.52×10~(-5)、2.84×10~(-5)和1.18×10μL/头,对绿豆象的触杀毒力最高。2种植物精油对绿豆象均有种群抑制作用,精油浓度为1~3μL/g时,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57.30%~82.12%,南美蟛蜞菊精油的种群抑制率为37.63%~67.86%。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2种植物精油成分进行分析,加拿大一枝黄花精油共鉴定出58个化合物,其中大根香叶烯D是最主要成分;南美蟛蜞菊精油共鉴定出52个化合物,其中1R-a-蒎烯、D-柠檬烯和α-水芹烯是主要成分。  相似文献   

12.
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的毒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为有机溶剂制备高良姜根茎提取物,研究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触杀作用、熏蒸作用和种群抑制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驱避作用较弱,而其触杀、熏蒸和种群抑制作用较强.其对锈赤扁谷盗成虫的触杀作用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增加均显著增强,在2μL/cm2的处理浓度下处理72 h后试虫平均校正死亡率达到97.80%.其对锈赤扁谷盗的熏蒸作用效果随着处理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强,在80μL/L的处理浓度下经过2 d的处理后,熏蒸瓶内加小麦的和不加小麦的两种处理平均校正死亡率均达到96%以上.在最高处理浓度(80μL/100 g小麦)下,高良姜根茎提取物对锈赤扁谷盗当代种群平均抑制率和子代种群形成平均抑制率分别达到73.82%和98.64%.  相似文献   

13.
为揭示储粮环境中害虫发生与CO_2体积分数变化的关系,本文详细研究了不同水分含量(12%、13%和14%)的小麦混合感染不同虫口密度(0、2、5、10、20和30头/kg)的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米象(Sitophilus oryzae)后储藏环境中CO_2体积分数变化的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水分含量相同的小麦,储藏环境中CO_2体积分数随虫口密度的增加和储藏时间的延长而显著增加.如水分含量为12%的小麦,初始混合感染虫口密度为30头/kg的储粮环境中CO_2体积分数最初为0.253%,在第30 d达到最大值为16.230%.水分含量为14%的小麦,初始混合感染虫口密度为30头/kg的储粮环境中CO_2体积分数最初为0.697%,在第27 d达到最大值为17.230%.本研究结果为今后通过检测CO_2体积分数变化来早期监测粮堆中虫害发生情况提供了可靠信息.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粮库监控效率不高、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粮库虫害实时监测预警系统(RMPS).该系统对粮库中常见几种害虫(米象、绣赤扁谷盗、赤拟谷盗)进行较大规模的样本采集,并使用卷积神经网络进行学习和训练,构建神经网络模型;通过新型采集器实时采集粮库内部图像信息,利用已训练的模型进行害虫种类和概率的检测;并将监测结果以web形式发布给手机客户端.在实验室条件下,搭建小型模拟粮仓,部署本系统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RMPS从传统的定点定时监测转变成实时监测,并且将虫害检测准确率提升到90%;RMPS采用专门设计的采集器与移动客户端部署简单、方便,具有较高的实用性与扩展性.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饥饿再投喂对鳜肌FSRP-1、FSRP-3和肠道中PepT1基因表达的影响,本研究采用qRT-PCR技术,测定饥饿7d再饱食一餐后0、1、3、6、12、24、48、96h条件下鳜肌中FSRP-1、FSRP-3和肠道中PepT1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FSRP-1基因表达在投喂后12h内显著升高(P0.05),12-48h维持在较高表达水平,48h后显著降低(P0.05);FSRP-3基因表达在投喂后1h内显著降低(P0.05),12h达到峰值且表达量是1h的5倍,48h后显著降低(P0.05);PepT1基因表达在投喂后6h内显著降低(P0.05),48h时表达量最高。FSRP-1、FSRP-3和PepT1是与鱼类生长相关的重要基因,受饥饿再投喂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6.
以菜青虫为试虫测定abamectin与Bt8010复配的毒力。结果表明abamectin—Bt8010的5种不同配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效作用,其中以5000IUBt8010+0.1%abamectin的增效作用最为显著,其共毒系数为289.4.室内药效测定结果,用该配比制成的可湿性粉剂对花椰菜、白菜、番茄、豌豆、蚕豆、茶树、柑桔、马尾松8种植物上分属鳞翅目、同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蜱螨目的23种害虫有较好的杀灭效果。混配制剂对鳞翅目幼虫仅能提高用药24h后的杀灭率,并不能提高24h内的杀灭速度。  相似文献   

17.
采用透射电镜法对松材线虫的细胞自噬现象进行鉴认,并通过实时定量PCR的方法对不同毒力及不同发育期松材线虫的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表达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饥饿诱导下不同毒力松材线虫存在细胞自噬现象,不同毒力松材线虫饥饿诱导12、24、36 h时,自噬基因BxAtg1表达量递减且趋势一致,而自噬基因BxAtg8在饥饿24 h时的强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最高,在饥饿36 h时弱毒松材线虫体内表达量显著升高; 与繁殖性松材线虫体相比,自噬基因BxAtg1和BxAtg8在扩散型3龄(J)和扩散型4龄幼虫(J)中的表达量均增加,推测自噬活性的调节机制可能与松材线虫的毒力相关,与松材线虫发育转型阶段的形态特征联系,暗示自噬可帮助松材线虫发育转型,从而提高松材线虫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Bt毒蛋白基因(cry1Aa)重组大肠杆菌(ECE52)的发酵条件及杀虫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菌在37℃下培养或发酵8~12h较为合适.经超声波破碎的菌体对家蚕4龄幼虫有较强的毒性,用62.5×10-6g/mL的菌体稀释液处理过的桑叶饲喂4龄家蚕幼虫12h,96h内死亡率达100%.当浓度分别为125×10-6g/mL、250×10-6g/mL、500×10-6g/mL时,供试幼虫在72h,48h,24h内全部死亡.饲喂后24h,48h,72h的LC50值分别为0.101×10-3g/mL、0.045×10-3g/mL、0.028×10-3g/mL.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拟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mucronatus)的繁殖能力,并对其胚胎发育过程中经历的重要阶段和卵的形态变化进行研究,了解胚胎发育和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为进一步研究其生长发育并进行有效防控提供参考。【方法】分别挑取3组180条拟松材线虫雌成虫,观察记录雌虫在25 ℃条件下的产卵情况,每隔2 h统计每组线虫的累积产卵量,直至卵的数量基本不再增加。挑取尚未产卵的拟松材线虫雌虫于载玻片上,待其产卵后,将卵置于蔡司体视显微镜下观察。连续观察胚胎的发育过程并使用照片记录不同发育阶段胚胎的形态变化,记录卵发育至不同阶段所需时间。挑取约200个刚产下的拟松材线虫卵,在25 ℃条件下发育24 h后每隔4 h统计其总孵化率,直至孵化数不再增加,设置3组重复。将刚孵化的2龄幼虫接种于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上,分为3组,每组设置3个重复,分别在接种1、2、3 d后使用贝尔曼漏斗法收集线虫,计算混合龄线虫中每龄期线虫所占比例,计算拟松材线虫胚后发育及完成整个生活史所需时间。【结果】① 在拟松材线虫产卵能力方面,0~10 h拟松材线虫产卵总量增长较快,16 h后产卵量逐渐趋于稳定,28 h内雌虫平均累积产卵12粒/条。② 拟松材线虫的胚胎发育过程主要经历以下几个关键阶段:单胞期、双胞期、3胞期、4胞期、5胞期、8胞期、16胞期、囊胚期、利马豆期、蝌蚪期、蠕虫期、1龄幼虫(J1),至孵化为2龄幼虫(J2)时结束。③ 在胚胎发育前期,第1次卵裂发生的位置存在两种情况,即卵的1/2和1/3处。双胞发育至5胞时也存在两种不同的发育方式,一种是双胞不移动直接分裂成3胞并列排列,另外一种是细胞进行移动,3胞呈三角形排列。通过观察30个卵的第1次卵裂和100个卵双胞的发育过程发现,这些不同的发育方式均是普遍存在的。④ 在25 ℃条件下,拟松材线虫卵的累积孵化率随时间增加而增加,在32 h时达到最高(93.31%),随后逐渐趋于稳定。⑤ 在25 ℃条件下记录了拟松材线虫卵从单胞发育至各个阶段的时间,完成整个胚胎发育过程需要约28 h。2龄幼虫接种于灰葡萄孢3 d后即可获得新的2龄幼虫,因此拟松材线虫完成整个生活史只需要3 d。【结论】对拟松材线虫卵从单胞阶段直至孵化的整个胚胎发育过程进行观察发现,拟松材线虫完成胚胎发育大约需要28 h,完成整个生活史需要3 d。对拟松材线虫产卵能力和卵的孵化率进行统计,收集拟松材线虫卵和2龄幼虫的最佳时间分别为16 h和36 h。拟松材线虫胚胎发育前期,在第1次卵裂期以及由双胞期发育至5胞期的两个过程中均存在两种与同属线虫不同的发育方式。这种现象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0.
麻疯树萜醇Ⅰ的杀虫活性及其对菜粉蝶幼虫PKC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的杀虫活性,并利用荧光标记多肽的非同位素检测方法首次检测了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影响.结果显示:麻疯树萜醇Ⅰ对莱粉蝶幼虫无触杀活性,而具有明显的胃毒作用,处理后48h、72h和120h的LC_(50)分别为1.2753,0.8318和0.3991mg/mL.菜粉蝶幼虫对处理叶片的取食量显著少于对照组,24h和48h的拒食中浓度(AFC_(50))分别为0.3789mg/mL和0.5706mg/mL.取食麻疯树萜醇Ⅰ后,菜粉蝶幼虫体重增长显著被抑制.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内的PKC具有显著地激活作用,处理后PKC的活性逐渐上升,12h时活性为对照组的4.21倍.麻疯树萜醇Ⅰ对菜粉蝶幼虫中肠细胞PKC的激活从而导致的蛋白质磷酸化作用可能是其杀虫作用的重要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