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正值九月,是收获科技成果的时节。在月初成功举行的第二届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5G+AI"成为嘉宾们热议的话题,两者都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双方的融合也将进一步助力上海落实"三大任务、一大平台"国家战略。会上,上海市委书记李强指出:"面对充满无限可能的智能时代,上海将以更加开放的胸襟拥抱人工智能,用好三大机遇,打造面向全球的前沿创新平台应用场景标杆,努力成为全球智联网络的枢纽城市。"  相似文献   

2.
正上海人工智能大会(SHAI),暨图像、视频处理与人工智能国际会议是由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主办的国内人工智能领域产—学—研交融互动的年度盛会,发起于2018年,每年于上海举办。本届大会将于2020年8月21-23日在上海举办。大会将以"智能无界、图新未来"为主题,邀请全球人工智能领域顶尖科学家  相似文献   

3.
正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杭州·云栖大会全球智能经济峰会编者按:长三角的秋天,盛会频频。和这淡薄高远、含蓄热烈但不张扬的天气相比,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杭州·云栖大会、全球智能经济峰会……大湾区的科技盛会异常火爆。黄浦江畔,徐汇西岸艺术中心,人工智能的大咖云集,世界人工智能大会精彩纷呈,百度、阿里巴巴、腾讯等国内科技巨头的掌门同台"飙戏",还有图灵奖院士现场助阵。杭州·云  相似文献   

4.
文化播报     
<正>日本巨资扶持人工智能研究据外媒近日报道,日本文部科学省正积极推进"人工智能"研究,计划在2016年度日本政府预算中增加相关预算。据称,随着IT技术的急速发展及被称为"大数据"的大量信息处理能力的提升等,近年来人工智能获得长足进步,全球竞争趋于白热化,日本希望扩大相关领域的研究。目前,日本以埼玉县和光市的理化学研究所  相似文献   

5.
正2018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峰会日前在临港举行。会上,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联盟信息与创新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又一个国家级人工智能功能平台正式落户临港。临港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主体承载区,正在全力推进国际智能制造中心建设。根据临港地区推进科创中心主体承载区行动方案,未来3年,聚焦"高端制造、智能制造、低碳制造"领域,临港地区将加强自主创新和技术突破,重点培育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先导产业,大力发展高端智能装备、海洋装备、  相似文献   

6.
21世纪全球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互联网信息技术的进步使得人工智能的发展向前迈进,人工智能如今炙手可热,已经成为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研究领域之一。计算机技术的先进优势令大数据盛行,在庞大数据的支持下,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能为计算机网络带来什么呢?该文将讨论大数据时代下,人工智能在计算机网络技术中的应用方式与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人工智能领域的成绩和世界水平相比究竟有多少距离?在乌镇第三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乌镇智库、网易科技联合发布了《乌镇指数:全球人工智能发展报告(2016)》:"中国过去2年新增加人工智能企业数超过了之前10年的总和。"《报告》显示,目前全球人工智能企业最为集中的三个国家分别为美国、中国、英国,三个国家的人工智能企业数量占全球总数的65.73%。在中国,北京、上海、深圳三地人工智能企业数量最多,占全球总数的7.4%,三个城市  相似文献   

8.
正贯彻党的十九大部署要求,加快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把加快发展新一代人工智能,作为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优先布局方向。上海市制订了《关于本市推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的实施意见》。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推动人工智能成为上海建设四个中心,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引擎,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9.
趋势     
麦肯锡预测世界经济十大走向亚欧GDP将持平墨西哥《改革报》刊登题为《今年世界将往何处去?》的文章。麦肯锡公司全球总裁伊恩·戴维斯和该公司咨询师伊丽莎白·斯蒂芬森在文中对未来世界经济、社会和商业趋势进行预测,并归结为以下10点: 1、地区平衡。目前,除日本之外的其他亚洲国家的GDP占全球GDP总量的  相似文献   

10.
"新工科"建设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新需求,也是国际竞争的新形势。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都将服务于人工智能相关领域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应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决策支持系统、商业模式和生态系统将成为科技发展的热潮。高等教育机构应把"人工智能+"的理念应用到学科、专业、课程的建设与实践中,从人工智能共性技术层面建设"人工智能+新工科"的多学科课程体系,培养能够进行多领域技术研发和实践应用的新工科人才。  相似文献   

11.
正联合国机构国际电信联盟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信息通信技术和数字经济有可能改变全球数十亿人的生活,但前提是人们有机会使用这些技术和资源,因此必须尽快消除日渐扩大的全球"数字鸿沟"。根据国际电信联盟近日发布的年度《信息社会测评报告》,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云计算、人工智能的同步发展将极大地推动创新,有助于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并从  相似文献   

12.
敖青 《广东科技》2021,30(5):54-60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技术的不断突破,人工智能算法、算力及算据快速提升,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蓬勃发展.根据中国电子学会统计, 2019年全球人工智能产业规模超过700亿美元,预测2022年达到1630亿美元,2018—2022年复合年均增长率达31.6%.全球人工智能产业呈现三足鼎立格局,以美国、欧洲、中国...  相似文献   

13.
正新一代人工智能正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动能,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这一高新技术的"赋能"和"驱动"下,智慧城市应运而生。作为一种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的城市新形态和新模式,智慧城市的建设仍处于发展阶段,如何更好地释放大数据、人工智能的"红利",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成为各国都在思考、探索的课题之一。  相似文献   

14.
正2015年以来,杭州将发展信息经济、推广智慧应用作为"一号工程"强势推进,并相继出台了《杭州市智慧经济促进条例》《关于推进"互联网+"行动的实施意见》等文件,为杭州数字经济发展奠定了强大的政策环境引导力。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和全球科技酝酿新突破,网络信息技术推动集成电路、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等加速发展,全球产业的跨界融合引领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爆发  相似文献   

15.
正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数字经济、智能经济方兴未艾。近日,全球智能经济峰会暨第八届中国智慧城市技术与应用产品博览会在浙江宁波举行,全球专家学者齐聚,探路"智慧发展"的"中国解法",助推智能经济发展和数字中国建设。  相似文献   

16.
基于网络大数据筛选出上海市人工智能(AI)企业信息,通过网络爬虫技术获取企业位置坐标,并运用空间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探讨了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空间集聚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1)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形成了以张江为一级集聚核心,漕河泾周边地区和五角场为次级集聚核心的空间格局;(2)科技创新、GDP、外商投资、通达性和科学技术支出是上海市人工智能企业空间集聚的重要驱动因素;(3)各影响因子交互均出现了双因子增强或非线性增强的关系,其中核心交互因子是科技创新和通达性,人口密度与GDP、外商投资的交互影响力较大.  相似文献   

17.
<正>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建设正深入推进,通过多项举措打造国家人工智能发展高地,把人工智能作为上海建设卓越的全球城市、打响上海"四个品牌"和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技创新中心的优先战略。聚焦国家战略,2018年,上海围绕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重点产业领域,国家重大任务有序推进,重点领域战略布局和攻关力度不断强化,研发与转化功能型平台建设提速,一  相似文献   

18.
<正>2018年,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徐汇成功举办。2019年,徐汇区委区政府正全力推进人工智能和徐汇滨江融合发展的"一号工程",与顶尖技术平台合作开展城市级人工智能应用规划和建设,打造国家人工智能高地新地标和核心区,致力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人工智能产业集聚区,努力形成人工智能创新策源地、产业磁力场和应用示范田。实施人工智能发展"T计划",深化"一核一极一带"空间格局,着力构建技术、人才、资本、服务等要素汇聚的创新生态。  相似文献   

19.
刘斌 《杭州科技》2020,(3):59-64
正自2017年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以来,我国人工智能产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总体水平已跻身全球第一方阵,多项技术处于世界领先地位。据统计,我国在人工智能论文总量、被引论文数量、专利授权量等方面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2位。根据AMiner系统的大数据分析,AI领域全球最具影响力城市TOP100中,我国有12个城市入选,位列世界第2位。在《全球人工智能企业TOP 20榜单》中,我国有7家企业上榜,其中百度位列全球第4位。2019年,科技部发布的《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  相似文献   

20.
抗疫的AI     
正新冠病毒防疫"大练兵"后,人工智能产业前景是否更加可期?当我们还在讨论人工智能将如何服务医疗行业之时,新型冠状病毒爆发了。近日,工信部发文向国家人工智能相关学(协)会、联盟、企事业单位倡议,充分发挥人工智能赋能效用、协力抗击疫情。那么,现实问题便摆在了技术和企业面前:人工智能又将如何助力攻克疫情?在这次抗击新型冠状病毒中,人工智能企业、技术团队快速响应,走上前线发挥潜力,在分子诊断、药物研发等各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