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黑麦是由小麦和黑麦杂交而人工培育的第一个麦系新品种。在特点上与其亲本相似,但又具有其独特的一面。首先,在化学组成上,由于品种及地理位置不同,其化学组成不同。但总的来说其Ca,Mg,Zn,Fe含量高于小麦。在蛋白质组成上,小黑麦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为15.13%,比小麦高,蛋白质中含24%的白蛋白,9%球蛋白,均高于小麦。而盐溶、醇溶蛋白则比小麦的低。另外,小黑麦中赖氨酸、精氨酸、苯丙氨酸和蛋氨酸所占比例高于小麦,除色氨酸比小麦稍低及亮氨酸比高粱稍低外,其余的八种氨基酸的含量比其它各物含量都高。小黑麦中非极性脂…  相似文献   

2.
从世界范围看,小麦是人类消耗蛋白质、热量和食物的主要营养源之一,在常年世界谷物产销中,小麦种植面积、总产量、贸易量和加工制品数量比重较大。全世界小麦常年种植一般在34亿亩左右,占世界谷物总面积的32%(稻占20.8%,玉米占18%);小麦总产5.7亿吨左右,占谷物总产28、9%(稻谷27.1%、玉米25.2%);贸易量1亿吨,约占谷物贸易总量的50%左右;小麦提供人类消耗蛋白质总量的20.3%、热量的18.6%、食物总量的11.1%,是人类主要食粮之一。小麦不像稻谷加工食用方式相对简单,由于含有独特的麦谷蛋白和麦醇溶蛋白(面筋),能制出多种多样的食品,其制品数量之大,花样之多均居各类作物之首。此外,小麦具有较好的耐贮藏性,正常情况下贮藏4-5年或更长一些时间品质基本不变。因此,小麦常被看作是一个国家重要的战略物资。我国是小麦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商品粮品种和人类的主要口粮。在新形势下,我国小麦业如何适应新形势需要,提高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已成为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以湖南石门雄黄矿区为研究区域,共采集水样品7个,土壤表层样品23个,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HPLC-ICP-MS)对所采集的水样品和土壤样品中的As形态进行了分析研究,并分别利用单因子指数法和生态风险指数法评价了研究区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和生态危害风险.结果表明:流经矿区的黄水河样品中As的含量明显远远高于不流经矿区的水样品中的As含量,水样品中的As主要以As5+ 形态存在,所占平均比例为96.5%;修复后土壤中的As含量比原污染土壤中的As含量明显降低,修复后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21.2%~54.0%,含量范围为3.52~24.90 μg/g;原污染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占12.6%~80.3%,含量范围为37.7~2 578.6 μg/g,土壤中的生物可利用As主要以无机As(As3+, As5+)形态存在且As5+的含量大于As3+;原污染土壤中的As污染程度远大于修复后土壤,修复后土壤中的As多属于轻度污染.  相似文献   

4.
小麦麸皮主要含有纤维、蛋白质和淀粉,为实现其分层利用,提高其附加值,对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分离工艺进行研究,并对其氨基酸组成进行分析。文章采用碱提酸沉方法提取小麦麸皮中的蛋白质,以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残留率为指标优化其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在pH值为12左右、料液比为1∶15、温度为50℃、时间为3h时,小麦麸皮中蛋白质提取效果最佳,可达到小麦麸皮质量的15.85%,pH=3.8为最佳沉淀点;氨基酸组成分析表明小麦麸皮中含有13种氨基酸,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占提取蛋白质质量的20.4%,是一种良好的食用植物蛋白质资源。  相似文献   

5.
公知的市售全价配合饲料通常由能量饲料、蛋白补充饲料、辅助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组成。能量饲料指饲料绝对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不超过18%、粗蛋白质含量低于20%、消化能或代谢能在2.6MJ/kg以上的谷物(玉米、高梁、小麦、大麦)和淀粉质块根块茎(薯芋)饲料。蛋白质补充饲料指饲料绝对干物质中粗质蛋白含量在20%以上、粗纤维含量在18%以下、消化能或代谢能在3.0MJ/kg以上的豆类籽实、饼粕、肉骨粉、  相似文献   

6.
土壤-玉米重金属富集迁移特征及秸秆还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重金属的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多集中在受污染的土壤区域,对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的研究相对较少.为了研究未被污染区域重金属富集与迁移特征,选取青州市南张楼村为研究区域,研究区是典型的平原村落,区域内无地表水系,以种植玉米、小麦、胡萝卜等农产品为主,远离城区与工业园区,是较为理想的研究场所.通过采集南张楼村根系土-玉米系统(根、下茎、中茎、上茎、叶、籽实)配套样品32套,应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X射线荧光光谱法、原子荧光光谱法等测定配套样品各部分中的重金属元素As、Cd、Cr、Hg、Pb、Zn、Cu、Ni的含量,结合统计学方法与生物系数法,研究了重金属元素在土壤-玉米中的富集与迁移特征.分析研究发现,重金属在玉米植株各部位中的含量存在差异,从大到小依次为根、茎、叶、籽实;Cu、Zn、Cd在玉米茎中的富集表现出了明显的顶端聚集,而Pb、Cr、Ni、As的富集则表现出了明显的底端聚集;玉米植株根中Pb、Cr、Ni、As聚集明显,茎中Cu、Cd聚集明显,叶中Hg的聚集明显,籽实中Zn聚集明显,说明不同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成长过程中的迁移存在差异;由于重金属元素在玉米植株各部位的富集程度不同,因此在秸秆还田过程中可以考虑部分还田方案.  相似文献   

7.
绿豆种子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8个绿豆品种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组成,结果表明涛 绿豆种子蛋白质以球蛋白为主,占4种蛋白质总量的60%以上,其次是清蛋白,在占25%左右,这两种蛋白质是绿豆种子的主要贮藏蛋白质部分;谷蛋白占10%左右,醇溶谷蛋白在4种蛋白质中所占的比例最小,只是微量水平。  相似文献   

8.
中短期集训阶段中长跑运动员的营养补充有其特殊性。在集训期间,三大营养素在运动员膳食结构中的供能比例应为碳水化合物占60%~65%,蛋白质占13%~15%,脂肪占20%~30%,同时应适当补充糖、水、铁、维生素等营养素,增加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营养保健品、抗氧化剂物质,从而促进疲劳的消除,加速体能的恢复,充分储备体能。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柴达木盆地34份小麦样品共19个品种(系)的籽粒蛋白质含量,测定结果为:诺木洪农场春小麦蛋白质含量最高,平均为10.86%,德令哈地区则含量最低,平均为9.45%;不同品种中青春891蛋白质含量最高,为12.74%,瀚海304蛋白质含量最低,仅为8.98%,针对柴达木盆地春小麦蛋白质含量的现状,提出了该地区今后提高小麦蛋白质含量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污染稻麦籽实中镉和铅的分布及其存在形态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组织化学及生物化学分析表明:污染稻麦籽实中Cd和Pb呈不均-分布,胚中质量量显著高于胚乳,且皮层和颖壳中量也较高,但胚乳中的蓄积总量最多;在籽实主要营养成分中Cd和Pb以与蛋白上结合的形态为主,其中与谷蛋白、球蛋白的结合量最多。  相似文献   

11.
脱脂麦胚蛋白粉的功能特性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面粉工业的副产品,小麦胚芽的世界年蕴藏量约1700万吨,大部分未被开发利用小麦胚芽具有十分丰富的营养素,主要是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还含有谷胱甘肽等生理活性物质经脱脂的麦胚蛋白粉具有优良的功能特性,如溶解度、持水能力、保脂能力、起泡能力、乳化特性和胶凝作用等在食品中添加麦胚蛋白粉,不仅可以强化食品营养,还可以改善食品的结构和品质,提高产品的得率国外麦胚粉主要用于法兰克福香肠研究结果表明,麦胚蛋白粉加入量不超过5.0%时,产品营养构成更合理,对外观和感官品质影响不大,产品得率增加此外,麦胚蛋白粉还用于松饼、面包、饼干等食品中,或制成乳化蛋白饮料等目前,对小麦胚芽蛋白的研究与大豆蛋白和玉米胚芽蛋白相比,还比较粗浅,尤其在麦胚蛋白的保脂能力、蛋白分离物和蛋白浓缩物的功能特性以及在其它食品中的应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2.
79401处理种子对小麦苗期生长及分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79401处理种子能明显促进小麦种子的萌发和苗期的生长.50mg/L浸种3d后发芽率提高33.4%,7d后出苗率提高26.3%,三叶期根,茎干重分别提高50.9%和44.8%.根茎干生比提高18.2%。浸种对旱地的小麦冬前分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对国标法测定蓖麻种子中粗脂肪含量的过程进行了优化,并利用优化后的方法对通辽地区的12种蓖麻材料种子中的粗脂肪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以期为蓖麻高油品质育种研究及化工原料的选择提供参考数据.实验结果如下:12种材料中,百粒重在25g-34g之间,4019的值最大.种仁率在69%-78%之间,通蓖7号最高.种子中粗脂肪比率在46%-54%之间,2129值最大;种仁中粗脂肪比率在63%-71%之间,2129值最大;以种子中粗脂肪含量比率大小和以种仁中粗脂肪含量比率大小为指标对12种蓖麻材料进行排序的结果是不同的.以种子中粗脂肪含量比率为指标来衡量不同品种或品系蓖麻的品质,比用种仁中粗脂肪含量比率作为指标更直观.  相似文献   

14.
The expression vector pBPC30, which carries the high molecular weight glutenin subunit (HMW-GS) 1Dx5 and 1Dy10 genes, was transferred into hexaploid winter wheat cv. Jinghua No. 1, Jing411 and Jingdong No. 6 explants of immature embryos and immature inflorescence by particle bombardment. A large number of resistant transgenic plants were obtained under the selection of herbicide bialaphos or phosphinothricin (PPT). Confirmed transgenic plants of To generation showed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HMW-GS genes and bar gene into the wheat genome. T1 generation of transgenic plants can resist 20--150 mg/L PPT.Protein analysis of T2 seed by SDS-PAGE showed that HMW-GS 1Dx5 and 1DylO genes were well expressed in offspring seed of transgenic lines by co-expression with or substitution of endogenous 1Dx2 or 1DylO. In one transgenic line, TG3-74, a new protein band between endogenous protein subunits 7 and 8 (marked as 8*) of glutenin appeared,but endogenous subunit 8 (encoded by 1By8 gene) was absent. Analysis of gluten rheological quality on seed proteins of 102 T3 plants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ation value of 5 transgenic lines (44.2149.0 mL) was remarkably improved,59.6%---64.3% higher than that of wild type Jinghua No. 1 and Jingdong No. 6, similar to bread wheat Cheyenne (48.0 mL). Analysis of dough rheological properties of transgenic lines showed that the dough stable time of 5 transgenic lines range from 16 to 30 min, whereas the dough stable time of wild type was only between 3--7 min. Our research suggests that introducing novel HMW-GS genes into wheat is an efficient way to improve its bread-making quality.  相似文献   

15.
砷对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认识砷污染与种子萌发的关系,进行绿豆和黑豆加砷砂培种子萌发实验.结果表明:低浓度的砷(1mgkg-1)对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对萌发质量的促进作用可达12%以上,当砷水平超过一定浓度(5mg kg-1)则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砷水平增加,抑制作用增强.砷处理第6天绿豆的发芽率和萌发质量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88.2%和56.2%,黑豆发芽率和萌发质量的最大抑制率分别为57.9%和43.6%.同一砷水平下,砷对绿豆和黑豆萌发的抑制作用均随萌发时间的延长而减弱.在高砷水平15和20mg kg-1砂下,黑豆发芽率高于绿豆,砷对黑豆发芽率的抑制率小于绿豆.无论是发芽率还是萌发质量,黑豆的半抑制浓度均大于绿豆.总之,低剂量的砷可以促进绿豆和黑豆种子萌发,大于5mg kg-1的砷则抑制种子萌发,砷毒害导致种子发芽率和萌发质量降低,萌发延迟,豆芽变短;黑豆种子的耐高水平砷毒害的能力比绿豆种子强.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银杏外种皮提取物浸种对小麦、玉米、大豆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提取物可提高小麦、大豆和玉米种子的萌发率、发芽率;促进幼苗地上和地下部分生长,其中作用最明显的为500倍提取物的稀释液.在萌发期,500倍稀释液浸种液处理:提高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促进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提高,而高浓度的银杏外种皮提取物稀释液处理则降低小麦和玉米幼苗的淀粉酶和叶绿素的含量,也使大豆幼苗叶绿素和蛋白质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18.
高粒重(48号)和低粒重(154号)小麦株系是01-35(大粒)和6044(小粒、多穗)的稳定杂交后代,具有相似的遗传背景.取灌浆期(开花后17天)的小麦籽粒,提取代谢蛋白,双向电泳后,进行图谱分析.结果显示:两品系中分别鉴定了380和367个蛋白点,其中52个蛋白点为两品系差异显著性表达.将其中13个差异点采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trix assisted laser desorption/ionizaton time of 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进行了肽质指纹图分析,通过采用Mascot软件对MSDB数据库查询,其中9个蛋白质点得到了鉴定,包括葡聚糖合成酶、葡萄糖-1-磷酸-腺苷转移酶小亚基前体、一种胚胎晚期富集蛋白等.本研究初步建立了小麦籽粒灌浆其代谢蛋白蛋白质组分析的双向电泳(2-DE)方法,通过质谱分析、数据库搜索的结果对粒重形成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并对以后的研究工作提出了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19.
高粱总DNA导入春小麦新品系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花粉管通道法将高粱总DNA导入春麦甘麦8号、陇春13号和陇春10号,经过多代选择获得了5个稳定遗传新品系.在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分析中,甘麦8号后代89144的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发生突变,较其受体多了5 10亚基,而少了2 12亚基;其他几个转基因后代与其受体比较,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组成未发生变化;但是各亚基的相对质量分数有较大变化.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组成和各亚基质量分数的变化直接影响小麦品质.本研究对外源总DNA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小麦在改良小麦品质方面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0.
试验研究不同小麦密度和田间配置对套作群体质量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密度过大,套作群体内透光率低,群体质量差,虽然以穗多可获得较高小麦产量,但玉米单产低,致使套作群体产量偏低.小麦密度低,通风透光好,以争取较多分蘖、穗大、粒多也能获取高产,并且还有利于玉米生长,套作群体产量较高.行数不同播种量一致的处理在4行150万/hm2的田间配置下,套作群体质量优,产量较高;行数和播种量均不同处理中以3行90万/hm2的田间配置较好.相关分析表明麦/玉套作群体产量的高低主要取决于玉米单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