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从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三方面阐述了如何与学生建立新课标倡议的尊重、民主、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指出联系自身实践,了解关爱孩子、尊重孩子、宽容孩子是开启学生心扉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教师要利用教育机智引导学生自觉自愿的转化,宽容、信任、理解使其进步,多表扬,少批评,因材施教,尊重学生,引发自强,感受成功,形成兴趣。只要我们无条件的去关爱他们,一定会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3.
雷兴福 《奇闻怪事》2007,(11):16-17
1.教会学生懂事 懂事是做人的基础,是个人素质的一种外在表现。所谓的懂事就是懂道理,也就是能够理解别人,关爱别人,宽容别人,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我们说小孩子懂事,就是指他们能体谅大人,尊重他人,知道了学习是自己的任务和义务。[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赏识、关爱、宽容、称赞孩子并不错,但合适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在挫折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变的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5.
赏识、关爱、宽容、称赞孩子并不错,但合适的惩戒才能让孩子在挫折中认识自己、发展自己、变的更加坚强。  相似文献   

6.
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不少教师身上存在不愿交往、不敢交往、不能交往、不屑交往的现象。在心理学的视野下,可以从尊重学生、保护人格;关爱学生、满足需求;赞美学生、积极期待;聆听学生、换位思考;宽容学生、真诚接纳;信赖学生、提高技能六个方面改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7.
教师对学生的爱,当是人间大爱,为学生留有一块心灵的天空,为学生保留一份做人的尊严,关爱、宽容每一个学生,才是一个称职的教师。本文对给学生一份尊严大爱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郝颖 《科技信息》2011,(13):327-327
本文主要讲述如何理解音乐教师的幸福以及如何做一名幸福的音乐教师!音乐教师只要心中存有梦想,拥有关爱孩子的情怀,拥有宽容学生的心胸,拥有感念学生的心灵,那么,我们就是成功的音乐教师,就是幸福的音乐教师!  相似文献   

9.
以人为本是主张关怀人、尊重人和个性解放,以人为本在学校教师管理中表现为以教师为本,关心关爱教师的成长成才和教师的个人情感等;在学生管理中表现为以学生为本,尊重和赏识每一位学生,关心关爱学生,给学生营造宽松民主气氛,重视学生个性发展;在校园布局和文化建构上,构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增强校园文化的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尊重差异你环顾教室,会发现周围的同学或高或矮、或胖或瘦,有人活泼好动,有人文静细心,有人爱好文学,有人喜好数学……每个人的个性、爱好似乎都不一样。因此,老师不会要求学生千人一面,会因材施教;大家也应尊重多样,包容差异,更加理解、宽容、关爱同学。  相似文献   

11.
教育的艺术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教学艺术的重要性.本文通过对如何尊重学生,如何批评学生,宽容学生,防止"马太效应"四个方面的思考,进一步回顾了教育艺术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反思的同时以供大家借鉴.  相似文献   

12.
和风细雨潜入心田--和青年教师商榷教育学生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呈兴 《镇江高专学报》2002,15(1):56-57,73
学生在学校,难免会有缺点和错误,教师要深入了解情况,因势利导,和风细雨般关怀、爱护每一个学生,信任、尊重、宽容学生,善待学生,用人格力量教育、影响学生。  相似文献   

13.
育人应从“育心”入手,当班主任的过程,就是承揽“育心工程”的过程。教育应以育人为首要任务,而教师育人的过程又不能过分苛求完美,要学会以一颗宽容之心去关爱每一个孩子。要调整课堂教学策略,为每一位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要有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当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员;要播撒宽容阳光,培养学生的博爱之心与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行为、情感、性格构成的人格形象,对学生人格发展有重大影响。教师应具备基本的人格修养,即对学生的爱心与耐心;对学生的尊重、理解和宽容。教师良好的人格有利于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校园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个方面,并起着独特的作用。学生是校园的主人,构建和谐校园关键要转变育人观念,关爱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赏识学生,是师生携手共建和谐校园的要素。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留守学生产生的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这些留守孩子由于缺少应有的关爱与教育,心理问题增多,道德出现滑坡,已经成为学校、家庭、社会的一个教育管理难题。留守学生问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关爱留守学生,解决留守学生问题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以生为本,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性,多站在学生角度看问题,给学生以足够的宽容和理解。以生为本,科学课堂应充满人文激励,给学生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当老师总能思考如何为学生减轻学习负担,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科学,如何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而组织教学时,用人文精神构建的和谐科学课堂已实现了。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是创新教育必须首先确立的基本原则,是保证创新教育有效实施的基本前提。只有坚持这一原则,做到对学生民主平等、尊重宽容、播撒师爱、注重个性,并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才能使创新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19.
廖清 《科技资讯》2011,(11):206-206,208
作为教师,最重要的是爱学生。教师要用真诚的爱打动学生,用无私的爱感化、关爱差生;在宽严之中,显露真爱;在心灵沟通中,予以尊重,引导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着多重角色,既要做一名合格的老师,又要做学生的长者,更要当他们的知心朋友。不管充当什么角色,都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关爱每一位学生。只有把满腔的爱全部献给学生,才能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而尊重是爱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