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神东矿区采煤塌陷地土壤亏钾现象,将石英、钾长石和伊利石3 种黏土矿物按不同比例混合,并以此作为供试基质,研究在不同控水条件下,硅酸盐细菌C6X 菌株接种量对不同基质释钾效果的影响,以期找到最佳条件使硅酸盐细菌C6X 菌株能够充分发挥释钾效应,从而使塌陷地土壤亏钾现象得到改善,以便进一步对当地土壤进行有效合理的利用。研究结果表明,接种硅酸盐细菌能增加基质速效钾含量;接种量变化影响基质的释钾效果,不同配比基质最佳接菌量均为10%;4 种配比基质的最佳含水量随着黏土矿物黏性的增强而依次降低,分别为对应基质最大持水量的120%、100%、70%和55%;石英:钾长石:伊利石质量配比为1:1:3 时,硅酸盐细菌C6X 菌株对其释钾效果最优,可达1.44%。因此,土壤在含水量为55%时接种10%的硅酸盐细菌其土壤改良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对分离到的两株硅酸盐细菌的解钾能力进行了测定,其中BM-BD菌株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接种该菌的摇瓶培养液中,水溶性钾含量为5.6 μg/mL,比不接菌对照增加了47.4 %,大于解钾模式菌株ACCC10013的解钾能力.对BM-BD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也能将云母中的矿物钾释放出来,接种培养108 h后,培养液中的水溶性钾增加了34%.  相似文献   

3.
伊利石活化钾及其机理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添加助剂和热活化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对河南鲁山伊利石的钾活化实验;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使用两种不同添加剂时温度、添加剂的浓度、陈化时间、添加剂的用量和保温时间对活化效果的影响,确定了两种添加剂的最佳活化工艺条件,获得了较高的钾的活化率。通过对原样和活化样品进行粉晶X射线分析、红外光谱分析和差热分析,研究了伊利石的释钾机理,认为伊利石的活化释钾过程是其结构发生局部变化和调整的过程。伊利石的结构变化和调整包括吸附水的脱除、部分八面体羟基的脱除和主要化学键振动频率的降低。证实了前人提出的伊利石钾的释放主要与结构八面体羟基的脱除有关的论点,同时指出伊利石主要化学键振动频率的降低对释钾可能存在影响。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铌酸钾晶体在低温时的热释电性和介电性.在相变温度范围,发现热释电响应随时间改变极性,表明晶体中两相共存.在降温和升温过程中,热释电系数分别于209K和237K出现峰值,显示此相变有约30K的热滞.这一结果与介电测量的结果相符.  相似文献   

5.
太子参土壤固氮菌与解钾菌的分离、筛选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Ashby培养基和亚历山大硅酸盐细菌培养基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分离固氮菌和解钾菌,并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进行固氮、解钾作用研究,以为太子参生物菌肥的研制提供菌源.结果表明:从太子参根际土壤中获得太子参自生固氮菌34株,解钾菌26株.选取固氮菌和解钾菌各5株,分别测定其固氮效能和解钾能力,其中以自生固氮菌ATS-2-5的固氮效能最高,达21.51mg/g;解钾能力最好的菌株为KTS-2-4,液体培养7d后水溶性钾含量为7.42mg/L.菌株培养特征、菌体形态观察、菌株生理生化反应测试并结合16SrDNA分析鉴定,将菌株ATS-2-5和KTS-2-4归属为同一个种,即栗树类芽孢杆菌(Paenibacillus castaneae).这是首次报道该菌株具有固氮、解钾作用的研究文献.  相似文献   

6.
对分离到的两株硅酸盐细菌的解钾能力进行了测定,其中BM—BD菌株具有较强的解钾能力,接种该茵的摇瓶培养液中,水溶性钾含量为5.6μg/mL,比不接菌对照增加了47.4%,大于解钾模式菌株ACCC10013的解钾能力.对BM—BD菌株进一步试验表明:该菌株在发酵罐培养条件下也能将云母中的矿物钾释放出来,接种培养108h后,培养液中的水溶性钾增加了34%。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四川晾晒烟叶片中钾含量及利用效率,对50份晾晒烟的幼叶和成熟叶片中钾含量进行测定,分析了50份四川晾晒烟的钾效率差异.结果表明:50份材料中有4个品种的钾积累效率大于2.0%,分别为Y1立耳子(2.91%)、Y2二柳叶(2.42%)、Y3黑牛皮(2.23%)、Y4黑牛皮(2.19%),在这4个品种中钾利用效率高于平均值9.89g的有2个品种,即Y1立耳子、Y3黑牛皮,这2个品种为钾积累和利用高效型品种.本研究为晾晒烟的高钾育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以降解腐熟的桐籽饼粕为基质,加入解钾菌制成生物有机肥.将解钾菌和生物有机肥加入三种旱地土壤,室温下培养100d,分析测定土壤中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变化情况.研究结果表明,该生物有机肥能极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水平,且土壤速效钾增加的数量与土壤本身的速效钾供给水平有关,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低的土壤增加最多,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高的土壤增加则较少;对土壤缓效钾的影响亦与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有关,在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较低的土壤中,生物有机肥能促进土壤缓效钾向速效钾的释放,土壤缓效钾水平降低,而在土壤速效钾供给水平较高的土壤中,生物有机肥中的解钾菌能促进难溶性矿物态钾的分解释放,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水平同步增加.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从贵州福泉瓮福磷矿矿区广泛采样,分离得到一株解钾菌株,命名为FP.18。通过细菌形态学观察,16S rDNA同源性分析,NCBI细菌库对比,发现该细菌与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 bacteriium)同源性达到99%,确定该菌株为肠杆菌属。煤矸石营养成份丰富,但目前未得到有效利用。利用FP.18解钾菌在温度为30℃,p H为7,接菌量为30 m L,处理天数为2 d,煤矸石目数为过120目的条件下,该菌能有效解离煤矸石,提高煤矸石中速效钾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解钾菌的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钾长石粉为惟一钾源的硅酸盐细茵选择性培养基筛选能够降解土壤中钾元素的细菌.利用梯度稀释分离法和平板划线分离法对其中的细菌进行筛选,用火焰分光光度法测定培养液和细茵细胞内的钾含量,以筛选出高效菌株.结果表明:dk8、dk7、dk14在解钾培养基上生长状况良好,以dk8分解钾长石的能力最强,可作为制作微生物肥料备选用菌.  相似文献   

11.
针对粉煤灰污染严重生态治理难但仍含有大量植物生长必需的营养元素磷的特点,将其作为植物生长的基质来改良利用是一条很好的途径。采用高粱为供试植物,通过盆栽试验比较接种解磷细菌与施加磷肥对粉煤灰的综合改良作用以及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解磷细菌比施加磷肥更有助于植物的生长,促进了植物对粉煤灰中难溶性P的吸收利用,提高了基质中酸性磷酸酶的活性,改善了粉煤灰的pH和电导率。接种解磷细菌对粉煤灰基质有显著的改良作用,效应较相当量的磷肥更好。  相似文献   

12.
粉煤灰复合土种植棉花生理效应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粉煤灰与土壤混合形成复合土,利用盆栽试验研究复合土种植棉花的生长发育和生理效应.研究表明,含粉煤灰 10%- 30%的复合土通过提高植株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增强光能利用能力,加快碳源积累速度;改善根系活力,提高根系对营养物质的吸收;提高硝酸还原酶活性,提高氮素的同化能力;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从而提高植株生长速率.总之,粉煤灰通过改善棉花植株的生理功能从而促进棉花生长.复合土中粉煤灰含量达 40%时,棉花植株一些生理功能被抑制.建议粉煤灰复土造田以 20%粉煤灰复合土为宜.  相似文献   

13.
针对湖南某电厂2 070t/h超临界对冲火焰锅炉燃用运行煤种出现的飞灰含碳量偏高的现象,对其锅炉进行了热态调整试验,研究了炉膛氧量、负荷、燃尽风量和煤粉细度的变化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炉膛氧量、负荷、燃尽风量和煤粉细度的变化对飞灰含碳量有较大影响。负荷增加、煤粉细度减小,飞灰含碳量降低;燃尽风量和炉膛氧量过低或过高都会使飞灰含碳量升高,运行中炉膛氧量和燃尽风量存在一个最佳值;而且,燃尽风对飞灰含碳量的影响与负荷有关。依此对该锅炉运行进行优化调整,使飞灰含碳量降低到4.5%以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煤种成分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及电除尘器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分析国内122种煤种的煤、飞灰样成分含量分布的基础上,研究了煤、飞灰成分对电除尘器性能的影响,提出了电除尘器对国内煤种除尘性能的评价方法,并作出评价,最后分析了电除尘器对国内煤种的适应性。结果表明:煤、飞灰成分中的收到基硫份(Sar)、Na2O、Fe2O3、Al2O3及SiO2对电除尘器性能影响很大,其中Sar、Na2O、Fe2O3对除尘性能起着有利的影响,Al2O3及SiO2对除尘性能则起着不利的影响。而且对除尘性能的影响是煤、飞灰成分综合作用的结果。高Sar煤时,Sar对电除尘器的性能起着主导的作用,而低Sar煤时,Sar的影响相对减弱,主要取决于飞灰中的碱性氧化物的含量、烟气中水的含量及烟气温度。国内煤种可以采用电除尘器除尘的煤种数量占全部总数量的97.54%,在排放标准已提高的今天,电除尘器仍有着广泛的适应性。国内少数燃煤电厂电除尘器性能不能满足要求的主要原因不是电除尘器的适应性有问题,而是煤种改变或电场数量偏少、比集尘面积偏小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采用XRF、XRD和SEM/EDS等分析手段对神华煤气化灰渣的理化性质进行了表征,并考察了气化灰渣对金山石油焦/CO2气化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炉底灰渣和炉顶飞灰的灰分质量分数分别为78.39%和62.71%;炉底灰渣中Ca和Fe的质量分数较炉顶飞灰高,而炉顶飞灰中Si和Al的质量分数则比炉底灰渣高;气化灰渣中的矿物质主要以对气化反应无催化活性的惰性物质形态存在,炉底灰渣中对含碳物料气化反应有催化作用的主要是少量的硫酸钙、氧化铁和钾芒硝(K3Na(SO4)2),而炉顶飞灰中则是少量的硫酸钙;随着气化灰渣添加量的增加,石油焦催化气化反应速率达到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转化率逐渐减小。当气化灰渣的添加量为5%~30%时,石油焦的气化活性提高了2~7倍,其中炉底灰渣的催化活性稍优于炉顶飞灰。  相似文献   

16.
对煤泥、煤矸石低热值电厂的不同燃料、除尘器飞灰及渣中痕量元素硒进行研究。化学分析表明,硒在颗粒较粗的除尘器飞灰中亏损,而在细颗粒飞灰中显著富集.粗、细飞灰含硒量的差异与飞灰的颗粒大小和形态有关,细小飞灰中存在较大比例的蜂窝状结构,增加了比表面积,吸附能力显著提高.由于锅炉构造和燃烧特征不同,与煤粉炉相比,循环流化床锅炉底渣中硒的亏损更加强烈.通过物质平衡计算,燃烧后的硒近80%~90%存在于除尘器飞灰当中;6.60%~15.23%的硒随气流和烟气细飞灰直接排放入大气;渣中硒含量较低,对于环境的影响很小.脱硫剂石灰粉的使用,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CaO不仅吸收了SO2还可与高温产生的SeO2气体进行反应,将大部分硒捕获在除尘器飞灰中,降低了硒的挥发性.然而排放入大气的硒活性最高,随着电厂的运行,排放量亦将非常显著,应进一步加以控制.  相似文献   

17.
在氩气气氛下,以粉煤灰为原料,石墨为还原剂,研究碳还原粉煤灰制备SiC/Al2 O3系复合材料的反应过程,并探索其制备的工艺条件.利用X射线衍射分析还原产物的物相变化规律,使用扫描电镜和能谱仪观察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1673 K粉煤灰中石英相与碳反应生碳化硅,1773 K莫来石相基本分解完全.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生成碳化硅和氧化铝含量增加,较合适的温度条件为1773~1873 K;保温时间的延长,有利于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较好的保温时间为3~4 h;增加配碳量对碳化硅和氧化铝的生成有促进作用,较合适的C/Si摩尔比为4~5.在制备出的SiC/Al2 O3复合材料中碳化硅在产物中分散较为均匀,并且粒度小于20μm.  相似文献   

18.
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燃烧效率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人们已经认识到飞灰含碳量是燃煤循环流化床锅炉的重要问题.它影响了燃烧损失和锅炉效率.在循环流化床实验台上对六种煤的燃烧进行了研究,与燃用相同煤种的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结果比较,并与热重分析(TGA)数据关联,结果表明,飞灰含碳量不仅受运行参数如床温、过量空气系数、配风情况、床存量及床质量的影响,而且受煤特性影响,煤本身的反应活性是最主要的.利用热重分析(TGA)数据可以预测该燃料在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时的飞灰含碳量。  相似文献   

19.
粉煤灰在燃煤烟气净化工艺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首先对粉煤灰的化学组成及火山灰特性做了说明,并简单介绍了利用粉煤灰脱硫脱氮原理.利用粉煤灰进行燃煤烟气净化时,具有工艺简单并能同时脱硫脱氮的优势.列举了几种利用粉煤灰脱硫及同时脱硫脱氮工艺.但是粉煤灰作为脱硫脱氮剂的反应机理尚不很明确,且在实际工程中应用效果不很理想,因此粉煤灰的利用尚需大量的实验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温(35℃)厌氧发酵,研究斜发沸石、膨润土和粉煤灰3种矿物材料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过程中的pH、挥发性脂肪酸(VFAs)、产气速率及累积产气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斜发沸石、膨润土和粉煤灰均可以改善餐厨垃圾单相厌氧消化酸抑制的现象并促进产气速率和累积产气量的提高.至30d反应结束,空白组的产气速率峰值和累积产气量分别为600mL·d-1·L-1和3 938mL/L;斜发沸石组、膨润土组和粉煤灰组的日产气速率峰值分别为623mL·d-1·L-1、1 418mL·d-1·L-1和1 227mL·d-1·L-1,分别比空白组的高3.83%、136.33%和104.50%;其累积产气量分别达到5 502mL/L、8 206mL/L和6 988mL/L,分别比空白组的高39.72%、108.37%和77.45%.3种矿物材料对产气速率和累积产气量的促进影响顺序表现为:膨润土〉粉煤灰〉斜发沸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