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维孝 《科学通报》1986,31(12):959-959
作者从四苯基卟啉、四(对-甲氧基苯基)卟啉与一氯二乙基铝-二氯乙基铝(倍半物)反应制备卟啉-烷基氯化铝,并成功地用它在室温下引发ε-己内酯开环聚合。 ε-己内酯开环聚合的速度与卟啉-烷基氯化铝  相似文献   

2.
孙淑声 《科学通报》1983,28(4):220-220
前文报道了稀土-铬天青S(CAS)-5-硝基邻菲啰啉(5-N-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四元体系的显色反应,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稀土-漂兰6B(ECB)-5-硝基邻菲啰啉-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体系的显色反应。实验结果表明,ECB体系比CAS体系具有更高的灵敏度,络合物的摩尔吸光系数(ε)最高可达1.96×10~5(Er),按双波长求出的8最高可达2.55×  相似文献   

3.
《科学通报》1978,23(6):384-384
止咳酮是4-苯基丁酮-[2]的亚硫酸氧钾加成物,4-苯基丁酮-[2]是烈香杜鹃(Rbododendron anthopogonoids Maxim)挥发油中的一种止咳有效成份,止咳酮结构简单,易于人工合成,其结构式为:  相似文献   

4.
乙烯基氯衍生物在硫酸中水解通常生成羰基化合物。然而当我们试图用该法由3-氯-2,7,7-三甲基双环[4,1,1]辛-2-烯(1)合成双环[4,1,1]辛酮衍生物时,并没有得到预期的产物(2),得到的是一个芳香族化合物——3-甲基-2-苯基丁烷(3)。(1) 由α-蒎烯和二氯卡宾的加成物——3,3-  相似文献   

5.
林国强 《科学通报》1984,29(1):27-27
手性2-烷基烷酸是合成许多昆虫手性信息素的关键中间体。我们曾应用Meyers的方法,从(口恶)唑啉碳阴离子经烷基化合成了(S)-2-甲基癸酸(最佳对映体过量e.e为70%,化学产率60%),但未能得到其(R)对映体。最近Sonnet和Evans报道了用脯氨醇酰胺得到e.e为64—94%的手性酸。我们也曾以为原料,但用二异丙基胺锂(LDA)代替叔丁基锂,分别得到e.e为70%和80%的(S)-和(R)-2-甲基癸酸。  相似文献   

6.
以2,4-双[4-(N,N-二苯氨基)-2,6-二羟基苯基](SQ-H)方酸菁为骨架,通过向氮原子上所连接的4个苯基上引入不同长度的烷基取代基(甲基、乙基、正丁基和正己基),合成了分子SQ-C1/C2/C4/C6,并研究了其分子结构与光电性能的构效关系.研究结果显示,对于基于该骨架的化合物而言,烷基链的增加会使分子的摩尔消光系数降低,同时,分子与PC_(71)BM共混膜的粗糙度及相分离程度逐渐增加.接触角测试结果表明,这一形貌变化的本质是由于随不同长度烷基链(疏水性不同)的引入,改变了原有分子骨架的表面能,从而导致其与受体材料间的表面能差异改变所致.  相似文献   

7.
周一民 《科学通报》1988,33(6):437-437
继2-(ω-联苯基多亚甲基)-5-联苯基-1,3,4-噁二唑双荧光团化合物的合成及对它们的荧光光谱的测定后,我们又合成了几个ω-对联苯基多亚甲基羧酸4-[5′-对联苯基-1,3-噁唑-2′]-苄酯(化合物1—4)及其模型化合物2-对甲苯基-5-联苯基-1,3-噁唑(化合物5):  相似文献   

8.
李仲杰 《科学通报》1987,32(3):188-188
2,3,3-三甲基-3H-吲哚盐与α,β-不饱和酮的反应文献报道较少。其高氯酸盐(Ⅰ)与取代查耳酮经麦克尔加成、环化和芳构化可生成10,10-二甲基-6-苯基-8-(4-取代苯基)-10H-吡啶并[1,2-a]吲哚高氯酸盐(Ⅱ),后者可用作染料,荧光增白剂或有机光导增感剂。为寻求优异性能的Ⅱ型化合物,我们试验了Ⅰ与1-苯基-3-取代呋喃基-2-丙烯-1-酮(Ⅲ)的反  相似文献   

9.
孙淑声 《科学通报》1981,26(13):797-797
继四元络合物用于微量稀土分光光度测定的研究系列,又发现稀土与铬天青S(CAS),5-硝基邻菲哕啉(5-N-phen),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CTAB)也形成绿色水溶性络合物。本文系统地研究了RE~(3 )-CAS-5-N-phen-CTAB四元络合物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10.
黄春辉 《科学通报》1989,34(14):1077-1077
自从Jensen于1959年合成了一系列1-苯基-3-甲基-4-酰基吡唑啉酮-5以后,作为一类重要的萃取剂和位移试剂,它们已被广泛地研究和应用。我们曾合成了一系列在4-位上为卤代乙酰基的吡唑啉酮,并就它对稀土元素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这类萃取剂与中性萃取剂一起具有一定的协萃性能。作为系统研究的一部分,我们合成了稀土系列的1-苯基-3-甲基-4-三氟乙酰基吡唑啉酮-5(HPMTFP)和三苯基氧化膦(Ph_3PO)的协萃络合物RE(PMTFP)_3·(Ph_3PO)_2(RE=La—Lu及Y,除Pm外),并对其中Nd(PMTFP)_3(Ph_3PO)_2的红外光谱及单晶结构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1.
黄志镗 《科学通报》1980,25(14):638-638
含苯并噻唑环芳香族二腈的聚合物具有良好的热氧化稳定性,它远优于一般的耐高温高分子,而仅次于石墨,有关这方面的工作,我们已有报道.本文系报道这种聚合物的热裂解残余物的性能.所用的单体为2-(对氰基苯基)-6-氰基苯并噻唑(Ⅰ),聚合条件为:催化剂氯化锌用量为1%,  相似文献   

12.
刘建民 《科学通报》1990,35(19):1517-1517
本文研究了1,10-双(1′-苯基-3′-甲基-5′-氧代吡唑-4′-基)癸二酮-[1,10](H_2A,I)与1,10-菲绕啉(Phen)对Sc(Ⅲ)的协同萃取。用斜率法测定Sc~(3+)(Y~(3+)、La~(3+))/HNO_3·NaNO_3 (μ=0.1)/H_2A-CHCl_3体系中萃合物的组成为REA·HA(RE=Sc~(3+)、Y~(3+)、La~(3+)),其pH_(1/2)分别为0.74-Sc(3+),2.88-Y(3+),3.65-La(3+),这些结果表明,钪与钇和  相似文献   

13.
白春礼 《科学通报》1982,27(15):922-922
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是一种有希望的有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介质材料,但它的吸收谱较窄。Morel将它做成薄膜后,与其溶液相比,可见吸收光谱略有加宽,但尚不能说明分子之间产生相互作用。因此推断即使成固态后,也基本上不是晶格行为。吕绳青等人报道,它的蒸发膜可由非晶态逐渐转变为多晶膜,其光导电流相应增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高选择性电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若 《科学通报》1994,39(6):573-573
以长链季铵盐、季磷盐等为流动载体的溶剂聚合膜阴离子电极的选择性服从经典的Hofmeister序列:ClO_4~->SCN~->I~->NO_3~->Br~->NO_2~- >CI~->SO_4~(2-).本文首次用钴(II)Schiff碱配合物[Co(II)S]作中性载体研制出对I~-具有高选择性且呈现反Hofmeister行为的阴离子电极.按文献[1]合成了载体双水杨醛缩乙二胺合钴(II)[Co(II)Salen]、双水杨醛缩邻苯二胺合钴(II)[Co(II)Salophen]、双β-萘酚醛缩乙二胺合钴(II)[Co(II)napen]和双β-萘酚醛缩邻苯二胺合钴(II)[Co(II)napophen].以线性范围或斜率为优化目标函数,用正交试验法优化得最佳膜组成:2.5%(W/W)(CO(II)S],31%PVC,66.5%邻硝基苯基十二烷基醚.  相似文献   

15.
孙玉善 《科学通报》1975,20(4):191-191
资料[1—3]曾报道过,在多聚磷酸的作用下,某些1-芳代烷基-3,4-环四次甲基呲唑酮-5,例如(Ⅰ)、(Ⅱ)、(Ⅲ)、(Ⅳ),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经过降解的聚合反应。  相似文献   

16.
林建华 《科学通报》1989,34(7):558-558
在X波段和室温下测定了用双-[0,0′-(2,2′-联苯基)二硫代磷酸酯]合镍(Ⅱ)(简记为Ni(dtp)_2)稀释的标题化合物(简记为Cu(dtp)_2)的单晶EPR谱。结果表明每个单胞含有两个Cu(dtp)_2分子。在XY平面里  相似文献   

17.
吴元鎏 《科学通报》1983,28(11):698-698
2-氧烷基磷酸酯(Ⅰ)之钠盐能与醛或酮进行Horner-Emmons-Wittig缩合反应,生成α,β-不饱和酮(Ⅱ),此反应能在温和条件下进行,产物之双键为反式,故在合成结构复杂的α,β-不饱和酮时很有用。我们在合成含不同下侧链前列腺素改造物(Ⅲ)时,常需要相应的磷酸酯(Ⅰ)。  相似文献   

18.
吕绳青 《科学通报》1987,32(17):1308-1308
前已报道份菁染料3-乙基-5-[2-(3-乙基-2苯并亚噻唑啉基)亚乙基]罗丹宁(简称BTER)在1.33 Pa真空中快速蒸镀可得光导性能优良的多晶薄膜,还观察到蒸发膜有一个从非晶态向多晶态转变的过程,蒸发膜的光导电流随多晶生长而有规律地增高,说明蒸发膜的光电性能与薄膜的结晶形态有关。近期又生长出α-晶型及β-晶型两种同质异晶BTER单晶。α-单晶属三斜晶系为紫红色针状,β-单晶属单斜晶系为亮绿色片状。  相似文献   

19.
田军 《科学通报》1993,38(20):1916-1916
利用6,6-环戊烷基富烯与芳基锂作用形成的取代环戊二烯基锂,与双(环戊二烯基)四氯-μ-氧合二钛反应这一新的合成方法,制备了(η~5-环戊二烯基)[η~5-(1-(4-甲氧基苯基)环已烷基)环戊二烯基]二氯化钛(I).元素分析、核磁、红外、质谱分析确认合成产物为  相似文献   

20.
高忠理 《科学通报》1988,33(18):1388-1388
深入研究涉及NAD(P)H及其模型化合物的氧化还原反应机理对于了解这类辅酶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和机制有重要意义。文献[1]曾报道一些模型化合物与有机底物之间的反应按一步氢负离子迁移机理进行。新近报道NAD(P)H模型化合物可按涉及电子转移的多步机理还原某些有机底物,但有争论。电子转移过程在热反应中的可能性也有异议。本文首次以稳定的自由基正离子作为探针,为后一机理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