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镰刀枯萎病主要发生在冷季型草坪上,造成苗枯、颈基腐、叶斑和叶腐、匍匐茎与根状茎腐烂、根腐等一系列复杂症状,是影响草坪质量和景观的一类重要病害.草坪镰刀枯萎病的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在清除侵染源的前提下控制环境条件,发病初期使用广谱性杀真菌农药.  相似文献   

2.
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状况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查清南京地区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状况,笔者通过野外路线踏查和标准地调查相结合,于2007年5月至2009年3月对该地区主要散、混生竹种系统开展了病害发生种类和危害状况调查,并对竹类病害发生流行的主导因子进行了分析。共调查竹种18属107种(含种下等级),发现竹类病害15种,其中真菌性病害13种、非侵染性病害1种和螨害1种。发生较严重的病害为竹丛枝病(Aciculosporium take)、竹叶枯型丛枝病(Phaeosphaeria bambusae)、刚竹秆褐腐病(Fusarium spp.)、竹叶锈病(Puccinia spp.,Uredo ignava)、竹叶锈褐斑病(Schizotetranychus nanjingensis)等,对竹类生产危害和影响较大。竹类病害的发生流行与竹种、环境条件及经营管理关系密切。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在竹类植物栽培过程中要做到适地适竹,科学管理,加强优良竹种选育以及竹类病害研究和检疫等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3.
毛竹枯梢病的调查,开始于1960年。从1963年起,原中国林科院先后进行了研究,证明是病害。近几年来,我们在各级党委领导下,开展了“三结合”的群众性科学实验运动,对该病的研究有了较快的进展。通过病情调查,室内病菌的分离培养和林间病理接种试验,进一步证实毛竹枯梢病是由子囊菌所致病害(该菌学名正在鉴定)。去年又先后在老竹病枝、病梢和林地枯枝、篱笆、棚架上发现病菌子实体,初步确定病菌  相似文献   

4.
毛竹枯梢病发生的土壤条件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32块典型样地的调查、分析,数据经不同方法处理结果表明:毛竹枯梢病(CeratosphaeriaphylostachydisZhang)的发生随土壤紧实度的增大、土壤湿度的下降而感病程度加重;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分析表明:枯梢病的发生与林地养分含量的多少关系密切,其发病程度与土壤全氮和速效磷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与土壤钾和硼水平的交互作用呈显著负相关,土壤中过多的活性铁可助长病害的发生。改善感病竹林地土壤的理化性质是综合治理该病的一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1 症状及发生规律 炭疽病是一种由真菌侵染所引起的传染性病害,可危害柑桔地上部的各个部位,其叶片、枝杆、花朵和果实等均可发生此病。叶片发病状分叶斑型和叶枯型两种。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枯梢病是我国北方落叶松人工林的主要病害,东北地区、华北、西北等省区均有发生,被害林木轻成造成枯梢,重者树冠变形甚至整株枯死。本文从枯梢病的发病规律和发病诱因等方面做了阐述,并提供了基本的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7.
本文主要讨论了樟子松的主要病害,樟子松枯梢病、红斑病和针锈病的病原菌、发生发展规律,并总结了防治策略,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棉花枯黄萎病是影响棉花生产的主要病害。本文对棉花枯黄萎病的发生发展规律、防治方法进行综述,在理论和实践上为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翠伟 《科技资讯》2013,(29):147-147,149
对保护地葡萄病虫害进行调查,主要发生病害有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褐枯病,灰霉病,主要虫害有毛毯病,虎夜蛾,二星叶蝉,短须螨,蓟马,提出保护地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临沧科技》2007,(1):38-41
一、泡核桃树主要病虫害防治 (一)泡核桃主要病害及防治 危害我县核桃的病害主要有:核桃桑寄生、槲寄生、细菌性叶斑病、枝枯病、腐烂病、根腐病、膏药病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水杉赤枯病为寄主主导性病害,生态调控措施是其最佳防治策略之一。营林技术是生态调控防治病害的基础性措施。探讨营林调控技术措施对水杉赤枯病防治的效果,为赤枯病的生态防治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上海浦东新区绿带中的水杉纯林和混交林,采用间伐抽稀、人工透光疏枝、林间清理、施肥、松土、纯林改混交林等单因子营林措施分别开展调控试验,选择水杉纯林开展多因子营林措施随机区组综合调控试验,分析营林措施对赤枯病的防治效果。结果 间伐抽稀、及时清理病落叶和枯死树桩以及松土,可使赤枯病病情指数有不同程度下降;轻度修剪对降低发病指数有一定作用,中度修剪对病情指数基本没有作用,重度修剪后病情指数不降反升。仅施用氮肥会使发病率、病情指数上升,而施用磷钾肥则可明显降低发病率,同时施用氮磷钾肥后病情虽有下降但不明显。进行纯林混交改造对病情的降低可起到较为明显的作用。综合营林随机区组试验得到影响感病指数减退率的主次因素依次为林相改造>林间卫生>施肥>抚育,最优综合营林措施组合为林地清扫1次+轻修剪通风+松土深翻+除草+施过磷酸钙和氯化钾+纯林改混交。结论 合理的营林措施有助于控制水杉赤枯病的发生与危害,而综合营林措施对赤枯病具有协同生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2.
毛竹枯梢病的综合治理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根据毛竹枯梢病的发生要展规律和发病竹林的立地条件,采取以养活侵染来源的基础,结合锄草松土,根据施氮磷复合肥等营林防治措施,以及采取挖除大年竹春冬笋破坏其侵染循环等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取得很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3.
松沫蝉与松枯梢病的关系及其防治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研究表明,松枯梢病(Sphaeropsis sapinea)是辽宁单古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林木死亡的直接原因,松沫蝉(Aphrophora flavipes)对松枯梢病的发生与危害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防治松枯梢病的过程中,不能忽略松沫蝉的防治。用50%甲胺磷原液或5倍液注干或涂干、500倍液喷雾等是防治松沫蝉幼龄若虫的适宜措施。采用“林敌”烟剂防治成虫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县西瓜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西瓜病害日趋严重,尤其是枯萎病、蔓枯病发生较为普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紧密结合多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实践和本地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实际,阐述了生态建设中常见的松苗立枯、杨苗黑斑、杨树灰斑、杨树烂皮病等四大林木病害防治技术,对当前开展的新农村建设乃至和谐社会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竹叶锈病是竹类主要病害之一,影响竹子生长。为了利用重寄生菌赭红枝顶孢(Acremoni-um salmoneum)防治竹叶锈病,笔者利用该重寄生菌对竹叶锈病进行了室内及野外防治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竹叶锈病时,重寄生菌接种量为(10×10倍显微镜视野下)100个左右孢子时较适宜,竹叶锈病的发生程度随着重寄生菌寄生率的增加而减轻,防治效果达64.8%。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福建省桉树常见的灰霉病、茎腐病、焦枯病、青枯病和红叶枯梢病等主要病害的危害症状,并结合生产实践提出防治技术措施,为桉树持续健康经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毛竹枯梢病的发生发展规律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通过人工接种和野外定点试验,竹喙球菌(Ceratosphaeria phyllostachydis)在福建能以菌丝、子囊孢子及分生孢子三种形态越冬。1-3级感病侧枝上形成的有性子实体是主要的初侵染原,子囊孢子萌发后从伤口或自然孔口侵入当年新竹,它主要靠雨水溅散作用传播。在整个生长季节都能释放子囊孢子,以5-7月份释放量最多。温度、降雨量和降雨日是影响病害发生发展的主要因素。6月下旬出现症状,8月上旬至9月上旬为发病盛期,10月下旬以后基体停止信展,病菌进入越冬,毛竹枯梢病是一种具有多侵染点的病害。  相似文献   

19.
梨树病害以其发生前具有“看不见、摸不着”及防治技术不易掌握等特点成为当前阻碍梨果优质高产的主要因素,是广大梨农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梨树病害的综合治理,因不同地区病害发生种类不同,而具体防治措施不同.本文以河北省中南部梨区为例进行阐述.该区内主要发生的病害是黑星病、轮纹病、腐烂病和黑斑病,部分果园还可发生的病害有锈病、褐腐病、根部病害、白粉病及黄叶病,有些果园偶尔发生的病害是疫腐病,老树还常发生木腐病.  相似文献   

20.
祁连山森林病害发生危害特点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祁连山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主要为青海云杉叶锈病、云杉落针病、云杉叶枯病、山杨黑斑病、山杨烂皮病、山杨毛毡病、山杨叶锈病、山杨缩叶病、桦木叶瘿螨、山柳枝枯病、青海杜鹃叶锈病、银露梅枝枯病等。发生面积最大,程度最严重的是青海云杉叶锈病。在1990s以来,因气候多为干旱年份,不适宜于病原菌流行,侵染性病害发生面积减少,而青海云杉林衰退病大面积发生,对森林健康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