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大花萱草不同外植体初代培养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大花萱草新品种"baltimore oriole”的叶片、根段、茎尖、花茎、花托、花瓣和子房7种外植体,对愈伤组织的诱导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尖外植体诱导从生芽效果最好,不受时间限制,但是污染率很高,且损坏花苗;花茎、花托、花瓣和子房取材受时间限制,花茎的愈伤组织诱导率较高,花托、子房愈伤组织诱导率较低,花瓣难以诱导出愈伤组织;叶片和根段取材方便但是难以诱导出愈伤组织.从茎尖和花茎诱导出的丛生芽及愈伤组织,转入继代培养基后获得了新生芽,而花托和子房诱导的愈伤组织干枯死亡.因此,大花萱草较适宜的外植体材料为茎尖和花茎.  相似文献   

2.
培养因子对绿玉树离体微型快繁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绿玉树的腋芽茎段和顶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培养基浓度、不同激素配比、外植体的放置方式以及化学物质PEG、PP333、AgN03等因子对绿玉树离体培养丛生芽产生的影响,以此筛选出绿玉树离体快繁最适培养基及培养途径。结果表明:诱导腋芽、顶芽萌发较理想的培养基为:3/4MS ZT0.5~1mg/L NAA0.01mg/L和1/2MS BA0.5mg/L NAA0.01mg/L,适宜丛生芽增殖的培养基为:MS ZT0.5~2mg/L NAA0.05mg/L GA30.01mg/L,芽的增殖系数为4.5。  相似文献   

3.
环草石斛(D.loddigesii Rolfe.)快速繁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环草石斛的茎段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以MS培养基为基本培养基,通过形成丛生芽的形式快速繁殖试管苗,改变了过去通过原球茎诱导途径进行繁殖的方式,简化了操作步骤。结果表明:芽诱导、芽增殖与继代培养基、壮苗与生根培养基分别以MS NAA0.1mg/L 6-BA1.0mg/L、MS NAA0.1mg/L 6-BA3.0mg/L、1/2MS NAA0.7mg/L为最好;移栽最适基质以碳酸盐小石子:杉木屑=1:2,上面铺盖1cm厚的苔藓为最好,幼苗的成活率达95%;取材的位置不同对环草石斛出芽也有一定的影响,茎尖部位明显要高于其它部位,茎中部次之,而茎基部几乎不能萌发;茎段外植体苗比种子苗成株快,茎粗,苗壮,易成活;外植体苗分段增殖时基部茎段的增殖系数比上部茎段大,生长速度快。继代增殖苗段比野生植株增殖快。同时还总结了环草石斛的组织培养和快速繁殖过程,并对其工业化生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4.
湿地松的组织培养及植株再生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在以湿地松实生无菌苗带子叶顶芽为外植体诱导丛生芽的过程中,激素的种类及浓度、处理时间等对丛生芽的诱导影响较大,表现为:单独使用6-BA即可诱导丛生芽分化,但NAA与6BA协同作用效果更佳;外植体在改良GD 5mg/L 6-BA 0.1mg/L NAA的培养基上培养4~5周,其丛生芽诱导率最高达95%。将丛生芽单个切下继代培养在改良GD 3.5mg/L 6-BA 0.05mg/L NAA的培养基上时增殖较快。改良GD培养基中添加0.05~0.1mg/L生长素(NAA)或0.5g/L活性炭(AC)能明显促进丛生芽伸长;培养基中的大量元素减半则不利于湿地松丛生芽的伸长生长。将伸长的丛生芽单个切下置于生根培养基中,4周后生根率达53.3%,移栽成活率达85%。  相似文献   

5.
非洲菊组培快繁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非洲菊幼嫩花托为外植体,采用MS作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生长激素对其进行组织培养研究。结果表明:非洲菊幼小花托MS+BA3.0mg/L+NAA0.2mg/L培养基上能很好地诱导形成愈伤组织并分化出不定芽,诱导率50%;继代培养基为:MS+BA0.5mg/L+NAA0.2mg/L,增殖系数2.8;生根培基为1/2MS+NAA0.5mg/L,生根率可达90%。  相似文献   

6.
将油莱0guCMS与诸葛菜属间杂种田交一代(BC1),在MS附加不同激素浓度的基本培养基上诱导丛生芽.结果发现,MS+1.5mg/L 6—BA 0.15mg/L NAA对诱导丛生芽有较好的效果,丛生芽增殖系数可达3.2.小芽生根培养基以MS 0.1mg/L NAA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酸浆的组织培养与植株再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酸浆的叶片、叶柄、茎段、子叶、胚轴、胚根为外植体进行离体培养,结果表明:叶柄为酸浆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外植体类型;IAA为诱导叶柄不定芽分化较适合的生长素类型;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5 mg/L IAA;丛生芽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2.0 mg/L 6-BA 0.05 mg/L IAA,增殖系数达5.0;最优的生根培养基为1/2 MS,生根率达91.7%.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郁金香的组织培养方法,本试验以叶片、花茎、花托、鳞片、芽为外植体,研究不同外植体对郁金香组织培养中愈伤诱导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层鳞片、花托和花茎接种一段时间后只有愈伤萌动迹象,但萌动后,则不再分化,逐渐褐化死亡;叶片接种后,无愈伤分化萌动,直接褐化死亡;2℃和5℃处理12周后鳞茎的芽的诱导率和鳞片的萌动率较高;鳞茎2℃处理12周后的芽接种在培养基MS﹢NAA0.3 mg/L﹢6-BA 2.0 mg/L上,其愈伤组织诱导率可以达到50%。所以,在本实验中,以2℃处理12周后鳞茎的芽作外植体诱导愈伤的效果最好,本实验中培养基MS﹢NAA0.3 mg/L﹢6-BA 2.0 mg/L适宜芽诱导愈伤。  相似文献   

9.
荔蒲芋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荔蒲芋球茎上的萌芽或芽鳞片为外植体,在含有6-BA和NAA的MS培养基上较易诱导出丛生芽和愈伤组织,丛生芽在液体培养基中继代培养可产生大量无根小苗,激素配比对繁殖系数影响较大,以6-BA2.0mg/L和NAA0.6mg/L的配比最适合继代增殖,无根小苗在含有NAA1.0mg/L的1/2MS培养基中诱导15d即呆生根形成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以红苋茎段和嫩叶作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获得丛生芽,再通过增殖、生根等阶段得到完整试管苗. 实验表明:外植体取材季节以4~7月较好;最适增殖培养基为MS+BA 2.0 mg/L+NAA 0.2 mg/L+30 g/L蔗糖,其增殖倍数达到4.0以上;而生根培养基以1/2MS+NAA 0.5 mg/L+20 g/L蔗糖较好.扦插繁殖试验表明,在草炭+蛭石+珍珠岩的混合土壤基质上获得最高的枝条扦插成活率和平均根数.  相似文献   

11.
玉米茎尖培养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不同基因型的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在添加不同浓度6-BA(6-苄基嘌呤)的MS培养基上,经过4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和4周芽发育培养,获得高频率的丛生芽和再生植株,芽尖倍增数可达3~8芽/茎尖.通过比较试验,确立了诱导丛生芽发生的适宜培养条件和程序,反映了不同基因型的茎尖形成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的能力不同,从而初步建立了利用玉米茎尖分生组织再生植株的培养体系.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TDZ、6-BA、KT和NAA)浓度及其组合对铁棍山药试管苗快繁的影响,结果表明:KT和NAA组合时,在MS+KT 2mg·L-1+NAA 0.02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高度达7.67cm,但繁殖系数只有2.67;在KT和NAA组合的基础上再添加TDZ后,在MS+KT 2mg·L-1+NAA 0.02mg·L-1+TDZ 0.02mg·L-1培养基中试管苗繁殖系数提高到6.00,试管苗健壮且生长旺盛;在比较不同细胞分裂素(KT,6-BA和TDZ)与NAA组合对试管苗快繁的影响时发现,6-BA与NAA组合最不适合试管苗的生长,KT与NAA组合中的试管苗生长缓慢,繁殖系数低,TDZ与NAA组合的培养基中有类原球茎形成.因此,综合以上研究结果,本实验认为KT、TDZ和NAA组合的培养基(MS+KT 2mg·L-1+NAA 0.02mg·L-1+TDZ 0.02mg·L-1)更适于铁棍山药试管苗的快繁.  相似文献   

13.
非洲菊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取非洲菊的花托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成功获得再生植株,并建立了快速繁殖体系.诱导培养基1/2MS+6-BA10mg/L+NAA1.0mg/L处理为最优,能诱导出愈伤组织并成芽;增殖培养MS+6-BA1.5mg/L+NAA0.12mg/L的处理可达到最高的繁殖倍数;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时生根率最高,长势最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落叶型冬青(Ilex verticillata L.)雌雄株的组织培养快繁体系。【方法】以落叶型冬青优良雌株和雄株的幼嫩茎段为材料, 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6-BA、IBA、NAA、氯吡苯脲(CPPU)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外植体消毒时间、诱导培养基、增殖及生根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结果】落叶型冬青雌株、雄株茎段外植体腋芽诱导最好的培养基分别为MS+0.5 mg/L 6-BA+0.2 mg/L IBA和MS+0.5 mg/L 6-BA+0.5 mg/L IBA,诱导率分别为93.3%和83.3%; 雌株和雄株丛芽增殖效果最好的培养基分别是MS+1.0 mg/L CPPU+0.2 mg/L NAA和MS+1.0 mg/L CPPU+0.1 mg/L NAA,增殖系数分别达3.48和1.25; 落叶型冬青在1/2 MS+0.4 mg/L NAA培养基上雌、雄株的生根率分别为26.7%和20.0%; 添加一种促根剂后,雌、雄株的生根率可达66.7%和46.7%。【结论】该组织培养体系特别是雄株组培体系的建立可为落叶型冬青苗木的快速繁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5.
通过试验比较了MS+6-BA+NAA培养基对3个百合品种丛芽诱导、丛芽扩增的效应,比较了以MS为基本培养基,添加不同浓度的蔗糖后,构成不同的鳞茎诱导培养基的效应,得出了适宜蔗糖添加浓度.结果显示:(1)在相同丛芽诱导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诱导率不同.白百合为28.00%,麝香百合为22.67%,香水百合为25.33%;(2)在相同丛芽扩增培养基下,不同百合品种的丛芽增殖率也不同.香水百合的增殖率最高,其次是麝香百合,白百合最低.(3)在所供试的鳞茎诱导培养基中,蔗糖浓度为4%时白百合和麝香百合的鳞茎诱导效果最好,而浓度为3%时最有利于香水百合的鳞茎诱导.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不同培养基的培养效果进行对比分析后筛选出适宜金线莲的生长的培养基分别是:丛生芽增殖最佳培养基为MS+6-BA3mg/L+NAA0.8mg/L,两个月的增殖系数达到4.5;壮苗最佳培养基为MS+NAA2mg/L+6-BA1mg/L+香蕉汁20%;生根最佳培养基为1/2MS+IBA1mg/L+NAA1mg/L+香蕉汁20%+Ac0.8g/L,生根率达100%.  相似文献   

17.
郭丽君  唐凤鸾  赵健 《广西科学》2020,27(4):400-405
研究走马胎(Ardisia gigantifolia)不同类型材料对种苗组培快繁中继代增殖和生根诱导的影响,为其规模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以茎段萌发腋芽、叶片诱导不定芽和叶片细小茎段为试验材料,测量记录继代培养的增殖系数、苗高、鲜质量和茎叶生长情况,以及生根培养的生根率、根系和植株生长情况等,并采用隶属函数法分析评价走马胎不同类型材料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在走马胎继代增殖和生根培养中,腋芽培养效果最好,叶片细小茎段效果最差;在继代增殖中,腋芽培养的各项指标数基本达到叶片诱导不定芽和叶片细小茎段的1.5倍以上,在生根培养中,腋芽培养的各项指标数也达到其他两类材料的1.3倍以上;综合评价排序均为腋芽 > 叶片诱导不定芽 > 叶片细小茎段。腋芽为最佳培养材料,可用于走马胎组培苗工厂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以生产中常见的12种草地早熟禾(Poa pratensis L.)成熟种子为外植体,对其愈伤组织诱导及愈伤组织增殖生长体系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诱导试验中,单纯使用2,4-D时,不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率在60%~93%之间,2,4-D质量浓度3 mg/L时12个早熟禾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值最高,达到86%;在2,4-D基础上添加少量6-BA(0.1~0.2 mg/L)后,不同品种愈伤组织诱导率在30%~92%之间,12个品种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均值有所降低(3.1%~25.4%).在愈伤组织增殖试验中,单纯使用2,4-D时,不同品种愈伤组织增殖率在38%~164%之间,12个早熟禾品种的愈伤组织增殖率均值在3 mg/L 2,4-D时最高,达到81%;在3 mg/L 2,4-D基础上施加少量的6-BA(0.05~0.2 mg/L)后,愈伤组织增殖率均值有所降低,但存在品种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还显示,热激处理对部分草地早熟禾愈伤组织诱导及增殖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球茎甘蓝花托、花柄在MS+2,4-D0.5mg/L+6-BA1mg/L培养基上培养,诱导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在MS+NAA0.5mg/L+6-BA3mg/L的分化培养基上培养,能分化出芽.花托在附加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花柄在附加6-BA或6-BA和GA3的MS培养基上培养,能直接出芽.芽通过继代培养,能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