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郭荣  金银开  赵家琴 《科技信息》2011,(13):106-107
定向运动,是集体力和智力于一体的新兴的体育项目,本研究以昆明市第八中学的初一、初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女生800米和男生1000米跑作为耐力素质测试指标,运用文献资料、教学实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开展了校园定向运动教学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班与对照班女生800米、男生1000米跑成绩都有提高,且前后成绩存在显著性差异,说明校园定向运动教学与传统中长跑教学,都能有效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故将校园定向运动教学引入初中《体育与健康》课程,可以丰富教学的内容和手段,对开发和利用学校体育课程资源,做好学校体育工作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全国有代表性的10所学校的初中学生进行了4个月的分组教学,一组采用每天1 500 m长跑(总里程达到180 km),一组按传统形式教学.结果表明:两个群体的耐力素质有明显差异,冬季长跑的初中学生耐力和运动技能明显好于传统形式体育教学的学生.  相似文献   

3.
女子中学是一种单性群体教育类型,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色。女子中学的体育发展是中学体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容易被人们关注,而且也容易引发人们思考其与双性群体教育类型的异同。提高学校体育水平是女子中学体育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则是女子中学体育发展的目的。适合女生素质发展的体育教学模式、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丰富多彩的素质游戏、符合女生身心发展的有氧运动项目,  相似文献   

4.
根据福建省学生体质健康测量调查数据,针对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生的耐力素质连续10年呈现不规律变化这一现象,采用文献资料研究法、数理统计法、逻辑分析法等方法对2000-2010年福建省城市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进行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2000年福建省城市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和乡村中学女生相比较,耐力素质平均差距不大;2005年福建省城市中学女生耐力素质下降,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反而提高,拉大了城市和乡村平均耐力素质的差距;2010年福建省城市和乡村女生耐力素质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城市中学女生和乡村中学女生耐力素质平均差距有所减小。各个年龄组之间城市和乡村的耐力素质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5.
耐力是人体长时间进行肌肉活动的能力,即抗疲劳能力。它和人体心肺功能、神经系统调节功能有很大关系.发展耐力素质对增强体质具有重要意义。长跑是发展人体耐力素质的一项重要锻炼措施,是一项提高学生耐力水平的典型项目。同时耐久跑教学是学校体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进行耐久跑练习,不仅对改善学生内脏器官功能、增强学生体质有积极作用,而且对培养学生顽强、坚毅、刻苦、耐劳等品质也有一定的意义。然而,由于练习持续时间长,体能消耗大,加上教师在教学方式方法上的陈旧,导致了耐久跑教学的开展情况并不尽入人意。如何克服耐久跑在教学的存在的问题,有效的在体育课上开展长跑锻炼,以响应"阳光体育冬季长跑"号召,并切实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笔者从课堂体育教学方面进行尝试并结合本校冬季长跑具体实施措施方面的经验做了说明,希望对广大同行有部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6.
通过实地调查和实验测试对2010年喀什地区内高班学生的体育体测测试成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喀什内高班学生生具有较好的耐力素质,男生下肢力量和协调性发展程度要好于女生,女生在身体柔韧性方面要好于男生.本研究结果可为以后的体育教学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基本技术和技能的基本环节。现阶段农村初中体育常采用男女生分班教学或男女生合班教学,这两种教学组织形式均存在一些不足。建议农村初中体育课采用男女生先分班后合班教学。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初中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有其十分重要的作用.初中生是人生成长中的关键时期,所以在初中体育课的教学中,应将体育游戏与体育课堂教学有机结合,这既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成长,也对提高学生的素质和综合能力起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发展对初中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将素质拓展训练融入体育教学,发挥辅助性作用,适应现代化教育的发展,素质拓展训练的引入,不仅能够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与教育部门都十分重视素质拓展训练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对其发挥的作用与可行性进行的详细的分析,使体育教学能够完美的适应素质拓展训练的加入。本文从素质拓展训练的积极意义出发,探究其存在的重要性,对于素质拓展训练引入初中体育课堂的可行性进行具体的分析,从而提出有效的开展策略,使素质拓展训练能够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发挥重要作用,促进初中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耐力跑是高校学生身体素质达标的项目,也是学生体育成绩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近几年来学生的耐力素质却呈下降趋势.本文运用综合分析的方法,对大学生耐力跑教学方案进行研究,以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途径。  相似文献   

11.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对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案,以求为提高高校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对合肥市199名初三学生的耐力素质进行学年度追踪测试,分析年度变化特征及各阶段的变化特征,探索中考体育加试政策对初三学生耐力素质变化的驱动作用。主要研究结论:初三学生耐力素质在上学期有显著性提高,寒假期间也有明显提高;中考体育加试前一直在提高,在中考体育加试时达到最高峰,但随后则一直明显下降;整个初三学年学生的耐力素质水平变化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的最后阶段,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时期.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如何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兴趣,已经成为体育教育工作者关心的主要问题.对高校女生对体育课兴趣不高的现状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在此基础上系统阐述了解决这一问题的措施和方案,以求为提高高校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大学女生体育是高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体育教师要搞好女生体育课的教学,就必须了解女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依据这些特点,摸索出一套女生体育运动的基本规律;总结出女生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以便更好地全面贯彻执行《高等学校普通体育课教学大纲》。更科学地、合理地安排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这对提高女生体育课的教学质量和人才素质,促使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达到终身受益的目的,都具有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15.
周绍春 《科技信息》2008,(35):67-67
随着我国的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近年来,我国在校学生体质持续下降,学生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体能素质持续下降,这就是摆在我们每一个体育工作者面前的新的问题;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笔者认为体育课是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前沿阵地,因此,如何有效的安排好体育课的教学运动量与运动负荷的关系就很重要,特别是耐力素质的练习.可以用以考试的形式代替练习,可以提高同学们的耐力素质。  相似文献   

16.
在体育教学中根据耐力素质项目要求和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结合思想教育,运用心理调节手段对学生实施心理调控。通过缓解学生对长跑的恐惧心理;培养学生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提高自身的心理调控能力;理解长跑运动的锻炼与教育价值等心理调节手段,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耐力素质,对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培养和形成.结合体育教学的特点,通过对体育教学中学生兴趣激发和培养的途径与方法的探讨,以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有效提高,以利于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8.
王丹 《科技信息》2008,(29):288-288
学校体育改革给体育教学提出了新的目标要求,而现行体育教学很少考虑学生的年龄性别特点,体育课练习密度普遍偏低,不利于全面提干学生身心素质,根据现行学生心理发育特点,对初中体育教学目标、内容和方法提出了改革性建议。  相似文献   

19.
谢军 《科技信息》2007,(18):257
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体育在素质教育中,具有他学科教学不可替代的作用,能促使学生智力、体质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进取精神。面对现代教育技术向体育教学的渗透,我们必须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提高体育教学效果。从而开创体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选取延安市三所初中学校,延安实验中学、延安大学附属中学、宝塔区第四中学为调查对象,对这三所初中学校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延安市的三所初中学校进行调查,并对这些调查进行研究。研究的结果:男生更倾向于运动技术技能的学习,女生更注重于健身锻炼方法的学习,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动机与男生存在差异,主要影响学生课外体育活动学校方面原因是由于场地器材的不足,教师对于课外体育活动的指导也是一方面原因,学生方面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学生本身身体素质较差,对体育锻炼的重视度不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