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创新中不断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形势发展和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两课"教育应提出新要求,进一步创新"两课"教育的内容,不断提高"两课"教师的素质,增强"两课"教育的针对性,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两课"教育氛围,增强"两课"教育的实效性和生命力,实现"两课"教育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从"师范教育"走向"教师教育"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师范教育"和"教师教育"的概念、内涵不同,决定了"师范教育"的弊端和"教师教育"的优势及发展前景,师范教育改革应结合师范类高校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课程改革建议和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3.
以文艺作品为载体形式的性健康教育,应做到"教育思维方式、教育进程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运用"诸方面的和谐,才能形成教育的合力.文艺创作职业道德是性健康教育和谐推进的前提、动力和保障.通过"外部强制教育、强化监督教育和建立职业道德约束机制"等途径,加强以"科学的性认知教育、和谐创作心理构建教育、个体和谐发展观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文艺创作职业道德教育,是性健康教育和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4.
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的教育,而教育主要以"人"为主体,所以对人的"生命"的理解和阐释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基础和前提。本文在生命教育的视角下,从生命的内涵、层次和特征三个方面对生命进行了全面的理解和解读,探索生命教育的丰富内容和多维视角,以促进生命教育开展。  相似文献   

5.
陈文汉 《科技信息》2011,(17):9-9,17
教育的"通才"目标和"专才"目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造成师生对通识教育认同度高,但参与意愿低的现状,大学要找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契合点,建立实施能体现通识教育理念的专业课程和教学方式,实现"通"与"专"的融合。  相似文献   

6.
抓学风建设,宜从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入手。理想信念缺失是学风不正的一个思想根源。经济、政治巨变和多元文化冲突,增加了理想信念教育难度;理想信念教育中的某些薄弱环节乃至失误,使得针对性和有效性缺失;理想信念教育内容和方法缺乏变化,使其陷入脱离实际的困境。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应努力实现"三个转变":在教育目标上,从"由远及近"转变为"远近结合";在理想信念教育内容要求上,从"大小分离"转变为"大小统一";在理想信念教育方式上从"避实就虚"转变为"虚实并重"。  相似文献   

7.
艺术教育在江西省高校教育格局中占有较为重要的位置,江西艺术教育源远流长,地域特色鲜明,在实践和发展江西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与全国其他地方如江苏、浙江、北京、上海等省市的艺术教育相比,江西高校艺术教育的综合实力还有一定的差距。艺术教育思想上重"技术"教育,轻"道艺"养成;课程设置上重"知识"教育,轻"情感"培养是制约江西高校艺术教育发展的瓶颈。有必要立足江西历史和发展现状,适当提高入学门槛,加强人文审美教育,重视思想对话,传承"学术传统"以积淀艺术教育学养底蕴,发展"创意文化"来提升艺术教育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8.
对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知识成为经济增原先建立的"知识、科技成果和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因素条件下的教育系统,将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本文从"智能教育"、"通才教育"、"终身教育"三个方面论述了我国教育改革的发展方向,并提出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在教育思想、教育体系、教育结构和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教育"是充分运用互联网的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变革传统教育,使互联网与传统教育深度融合,实现教育的最优化.文章指出"互联网+教育"的内涵及其特点,并着重阐述"互联网+教育"对当前高等教育的影响和对当代教师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朱丽新 《科技资讯》2011,(2):176-176
目前,"赏识教育"、"激励教育"、"情感教育"已经成为亮点和主流选择,"惩戒教育"似乎成了教育教学中教师们不敢触及的"高压线",似乎在向教师们传达这样一种信息:教育似乎不应该有惩戒。其实完整的教育不能没有"惩戒教育",教师的职责是既教书又育人,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进行批评教育,这是社会赋予教师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1.
试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历史以及教育自身的角度阐述了"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揭示了"以学生为中心"是现代教育的本质特征和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为人们深入理解"教师与学生"这一对学校教育中的重要关系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论尊严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尊严是教育的应有之义,尊严教育是时代对教育提出的要求。尊严教育是培养学生尊严感的教育,它理应包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法律意识的教育。从本质看,尊严教育是尊重生命和人格、培养学生独立自主能力、培养学生遵守规章制度、法律制度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实施尊严教育的途径有:以"爱"贯穿教育的全过程、以"平等与民主"为基础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强化纪律观念和法制观念教育、以"以身守法"的表率影响学生等。  相似文献   

13.
建国后江西省第一任省长邵式平拥有"教育省长"的美誉,他不仅十分重视教育,而且具有丰富的教育思想,其中最具特色的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思想。本文简要概述了邵式平的教育实践历程,重点从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和创造性地运用,以及这一思想对当今教育事业发展的启示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邵式平"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思想。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讨论了体育的人文性和体育教育向"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转变的总体趋势。"以人为本"将会成为新世纪体育教育的主旋律,成为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向。体育教育必须溶入"以人为本"的基本发展理念,实现体育教育对主体性人格的培养,体育教育应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质疑、争议,其根本在于如何理解"教育"及其矛盾和怎样看待现实教育的问题。出于"矫枉"宗旨的课程改革理念和主张,是对教育辩证法的尊重,对教育规律的回归,对教育本义的皈依。  相似文献   

16.
张謇"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形成于清末民初西学东渐的进程中。在他的整个教育实践中,无论是学校教育宗旨的确立,还是仿照西方学制构建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系统,抑或是课程设置和教学活动中都充分体现出"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张謇"会通中西"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中国清末民初教育由中国传统教育向近代化教育的发展和转变,而且对解决当下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中所面临的如何引进、吸收西方文化知识和改革教育体制等方面的问题有一定的参考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为实现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推进各民族大学生的培养工作,在青海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和青海民族大学3所高校本科学生中,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数据,在借鉴相关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确立"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内容"和"教育效果"4个评价指标,运用基于模糊数学理论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青海省3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进行了综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青海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柔性化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一个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高职教育大发展,急于摆脱高校体育教育"压缩版"的高职体育,也在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的熏陶和召唤下,走上了"职业性"改革之路。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存在不少可质疑之处。主要有:高职体育教育本质何在,高职体育教育应当是‘人’的教育,还是‘人力’的教育,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与现代体育理论关系等一系列问题。因此,高职体育"职业性"改革,是一个迫切需要重新审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马金峰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3):219-219,195
高校艺术教育从根本上讲都是由三个紧密相关的方面构成:即:"是谁在教育"--"教育的内容是什么"--"怎样进行教育".过去,在高校艺术教育的实施当中,常常被高校的管理者们和教育者们忽略的关键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施教者自身的品德修养、学识水平究竟怎样?二是施教者如何看待和处理艺术教育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三是怎样解决艺术教育中的"功利性"与"非功利性"追求之间的矛盾?只有妥善地处理和解决好了这三个方面的问题,艺术教育的根本才能抓住,艺术教育的"善果"才会最终取得.  相似文献   

20.
杜威的教育思想博采众长,继往开来,对世界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杜威的教育目的观折射出其教育思想的精髓,蕴涵着"以人为本"和"终身教育"的思想。"以人为本"、"终身教育"的思想正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今天的教育改革怎样"以人为本"?"终身教育"怎样实施?杜威的教育思想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