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在目标跟踪中,对目标运动建模时,常会遇到系统状态方程存在偏差问题. 传统的信息融合方法总是假设系统状态方程中的偏差为常量,很少涉及偏差为随机变量的情形,但实际建模中常会出现这类问题. 针对此问题,提出了基于两阶段卡尔曼滤波的多传感器信息融合方法. 这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消除系统状态方程在建模存在随机偏差时给信息融合所带来的影响,从而提高了融合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两级概念格的信息抽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结构关键词的概念,给出了结构概念格和内容概念格的形式化描述.结构概念格是对文档语义段的逻辑存储,内容概念格是对文档内容信息的逻辑存储.开发了一个基于文档的结构和内容构造两级概念格的信息抽取的实验系统.实验表明,该方法对减少信息抽取的时间和提高信息抽取的精度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利用宏观领域中双线性系统的设计方法,结合纯态量子系统的数学模型具有双线性系统形式的特点,通过选定的系统控制的性能指标,采用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提出了基于李雅普诺夫稳定性理论的量子系统最优控制策略;详细推导了最优控制律的设计过程;并在自旋1/2粒子上进行了系统仿真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分析了不同参数的选择对系统控制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提出两种基于生物特征信息的身份签名方案。方案一使用签名者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构造其公钥,验证者不需事先获取签名者的公钥信息,只需由签名者出示其生物特征信息便可重构出其公钥以完成验证操作,使验证操作更加便利直观。方案二使用签名者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构造其私钥,使私钥的存储不依赖于硬件载体,从根本上避免了私钥的损坏或丢失给签名者带来的损失与不便。上述两种身份签名方案由Dodis等提出的生物特征信息提取算法fuzzy extractor在Liu方案和经典BLS短签名方案的基础上构造。最后,针对上述方案可能存在的攻击提出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一种基于两种信息融合的turbo码帧同步器。对turbo码1步迭代外信息统计发现,帧同步与帧失步时turbo码的外信息的统计特性存在明显的差异。在信噪比极低的情况下,传统的基于同步码相关的方法已不能满足turbo码强译码能力的要求。为了进一步降低帧同步差错率,同时又不给系统带来太大计算延迟,对turbo译码器1次迭代后的最大后验信息和同步码字相关后的最大似然信息融合成一个置信度量,仿真表明:只需很小的额外计算量,这种方法能够获得比传统方法更低的帧同步差错率。 相似文献
6.
高金伍等提出了可信性博弈的谱,通过可信性方法把不完全信息看作模糊变量来处理.在此基础上,对带模糊收益的两人一般和有限博弈进行讨论,提出可信性均衡的3种类型,并给出了它们的存在性定理.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只有部分权重信息(区间数)且属性值为定值的多属性决策问题。首先,基于局部与全局最优综合属性值,分别建立了一个目标规划模型。其次,通过求解这两个模型获得方案的排序,提出了基于两阶段规划的多属性决策新方法,该方法具有操作简便且易于上机实现的特点。最后,通过实例说明模型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能对隧道掘进机(TBM)拆装装置作业时的安全做出有效预警,通过研究两级信息融合建立最优的安全预警模型,为TBM拆装装置吊装作业提供安全保障。一级融合将数据通过层次分析法-熵权法算法融合得出安全状态系数;二级融合建立灰色(GM)、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ARIMA)、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预测模型,通过三个单项预测模型构建4个简单平均组合模型和4个最优加权组合模型,对拆装装置作业时的安全状态系数进行预测分析,通过R、MAE、MAPE、RMSE四个评价指标以及后期预测数据的相对误差对预测模型精度进行比较,选出最优组合模型。结果表明:①最优加权组合模型的评价指标、后期数据相对误差、模型拟合效果明显优于单项与简单平均模型;②通过两级信息融合,构建了权重为(0.21,0.10,0.69)的TBM拆装装置作业时的最优加权组合预警模型GM-ARIMA-LSTM。可见创建的二级信息融合安全预警模型在TBM拆装装置作业时能有效判断装置的安全状态,对危险作出及时预警。 相似文献
9.
即时通讯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研究了即时通讯网络信息传播的性质、规律以及预测、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了新的即时通讯网络的二层模型,并制定了信息传播规则。通过实验仿真对群数、聚类系数、传播者和免疫者的变化观察,发现群数越多则聚类系数越大,传播者峰值越高,以及免疫者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从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即时通讯网络已成为大众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研究了即时通讯网络信息传播的性质、规律以及预测、引导的方法和手段,利用可变聚类无标度网络模型建立了新的即时通讯网络的二层模型,并制定了信息传播规则.通过实验仿真对群数、聚类系数、传播者和免疫者的变化观察,发现群数越多则聚类系数越大,传播者峰值越高.以及免疫者也相应地有所提高,从而对信息传播的影响也越大. 相似文献
11.
王玉泰 《济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
首先介绍了离子囚禁技术,在分析Yb+离子频标原理的基础上提出了囚禁离子频标频率综合器的特殊要求,然后叙述了这种频率综合器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数字锁相环路,使电路十分简单且工作可靠,又不会给频标带来电子线路上的温度系数。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利用离子阱制备与测量量子态,实现量子计算机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讨论离子阱量子计算机的优缺点,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3.
首先回顾了量子频标中离子存储和冷却的基本原理,介绍了用分子动力学计算得到的十二极阱中离子的分布和加热速率的结果.然后在此结果基础上,计算了十二极阱射频加热效应和离子微运动对频标造成的影响.相比传统的四极阱,一方面十二极阱可以降低离子云的加热速率,有利于利用Ramsey脉冲进一步压窄离子谱线线宽;另外,十二极阱内势场中部平坦边缘陡峭,可有效降低离子微运动带来的二级多普勒效应,有利于提高离子频标的准确度和稳定性.该文还介绍了美国JPL实验室高稳定性、高准确度、199Hg+离子钟的工作,以及我们正在开展的基于多极阱中激光冷却的113Cd+离子的高稳定性量子频标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根据绝热通道技术及暗态的演化机制,提出多个囚禁离子量子比特的纠缠Dicke态制备方案.该方案实现了处于激发状态的离子数连续可调,可完成任意对称Dicke态的制备.离子阱系统处于暗态,且能按照量子绝热演化进行,对试验参数的涨落不敏感.离子阱系统具有良好的屏蔽性,使离子几乎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对离子比特的量子操作有更高的保真度. 相似文献
15.
分析、对比了经典计算机和量子机的异同,讨论了量子计算机的核心与发展趋势,指出经典计算机和量子计算机的结构结合将是计算机发展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6.
鲍星宇;崔金明;房鼎;陈蔚彬;王健;黄运锋;李传锋;郭光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2023,53(7):0705-1-0705-10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design a novel coupled system of an ion trap and a fiber cavity. This integrated solution is achieved by fabricating a fiber cavity with a metal mask on the side and end faces of the fiber. The fiber cavity with the metal mask can transmit light and electric charges, and the metal mask on the fiber end-face can shield electric charges on the dielectric high-reflection film. This system is designed to trap a single $ ^{138}text{Ba}^{+} $ ion and realize coupling of the fiber cavity to the fluorescence at a 493 nm wavelength of $ ^{138}text{Ba}^{+} $ . To efficiently collect fluorescent photons, we perform a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overall system to achieve optimal coupling of eachindividual part. The cavity length is designed to be $ 250 $ μm,and the optimized coupling parameters are $(g,kappa,gamma)/2{text{π}}=(55,;105,;20)$ MHz. We also improve the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ystem by analyzing the vibration, performance of the ion trap, and thermal stability. The core of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materials with similar thermal expansion coefficients to improve thermal stability. The system usesspring connections to isolate vibrations inside and outside the vacuumchamber. We theoretically solve the difficulties of manufacturing the coupled system and have completed the experimental verification of some key technologies. The whole system is expected to be extended into a complex quantum network system to realize quantum compu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相似文献
17.
量子计算原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量子计算机是量子力学与计算问题相结合的产物,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本文回顾量子计算机的发展,介绍了量子算法和量子计算模型,并以离子阱和超导线路为例阐述了量子计算机的物理实现,然后介绍了为了克服消相干而发展出的量子编码,以玻色取样为例讨论了量子霸权。展望未来,近期内可以展示量子霸权,进而实现解决特定问题的量子模拟器,但是普适的量子计算机的研制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在离子阱的强激发区制备薛定谔猫态的方案,与以前的工作作了对比,并提出了实验上可行的方案。 相似文献
19.
应用Pegg和Barnett提出的相位算符和相位态,研究了减光子压缩真空态的相位概率分布特性。数值计算结果表明,减光子压缩真空态的相位概率分布主要受到相位参数和压缩参数的调节,相位参数使相位概率分布呈峰值结构,压缩参数的变化将影响相位概率分布的峰值强度,此外减光子数对相位概率分布也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张中熙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3,23(6):77-82
压缩真空激发态是一种具有丰富的非经典性质的态。这种态可由压缩空光场与激发原子间的多光子作用产生,为进一步研究压缩真空激发态的相位性质,本严格计算了这种态中Susskind相位算符期待值,并分别讨论了压缩参数r较小和较大时粒子数-相位不确定关系。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