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 毫秒
1.
目的研究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AEA)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择住院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I组为观察组,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的芬太尼实施AEA,初始量8~12 mL,持续输注率6~10 mL/h锁定15 min给药1次,每次2 mL;II组为对照组。整个产程监测产妇BP、HR、RR、SPO2;观察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记录各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间;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按照Mulletr镇痛强度评分法评定产妇的疼痛程度,按照Bromage法评定产妇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下肢活动情况,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I组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AEA后,产妇均感到无痛或仅感到轻度极易耐受的疼痛;II组对照产妇均感到中强度以上疼痛甚至因难以忍受而要求行剖宫产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可行走式硬膜外分娩镇痛(AEA)的效果,安全性及对母婴和产程的影响。方法择住院初产妇120例,随机分两组各60例,Ⅰ组为观察组,应用0.1%罗哌卡因+2μg/mL的芬太尼实施AEA,初始量8~12 mL,持续输注率6~10 mL/h锁定15 min给药1次,每次2 mL;Ⅱ组为对照组。整个产程监测产妇BP、HR、RR、SPO2;观察产妇下肢运动阻滞情况,连续监测宫缩及胎儿心率,记录各产程进展情况及时间;记录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按照Mulletr镇痛强度评分法评定产妇的疼痛程度,按照Bromage法评定产妇的下肢运动神经阻滞情况。结果两组产妇的基本生命体征,下肢活动情况,各产程的进展情况,时间,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出生后的Apgar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用0.1%罗哌卡因+2μg/mL芬太尼实施AEA后,产妇均感到无痛或仅感到轻度极易耐受的疼痛;Ⅱ组对照产妇均感到中强度以上疼痛甚至因难以忍受而要求行剖宫产术。结论该方法简便,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低浓度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的效果。方法 选择30例ASAI-Ⅱ级手术病人,手术种类包括:胸腹部手术26例,脊椎手术2例,下肢手术2例。随机分成罗哌卡因组(A组)和布比卡因组(B组),每组15例。A组镇痛药配方:0.5%罗哌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B组0.5%布比卡因20ml 0.9%生理盐水78ml 0.005%芬太尼2ml。两组基础注药速率(持续背景剂量)均为3ml/h,病人自控给药剂量(PCA)为2ml。锁定时间为30分钟,进行视觉模拟镇痛评分(VAS)和下肢运动神经阻滞评分(MBS)。从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 低浓度罗哌卡因术后PCEA效果确切,对运动神经阻滞轻,比较低浓度布比卡因有一定优势。结论 罗哌卡因是PCEA较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其药物配方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本文旨在观察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益生汤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A)分娩镇痛对第二产程、缩宫素用量、母婴状态的影响。采用益生汤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A)镇痛的产妇56例作为研究组,将只用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A)镇痛的产妇56例作为对照组。分别观察产程时间、缩宫素用量、分娩方式、产后出血、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第二产程时间、缩宫素用量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益生汤加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CSEA)分娩镇痛能使第二产程明显缩短、缩宫素用量减少,且安全可靠,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PCEA疗效确切,安全方便,在临床上得到广泛运用,其药物配方在临床工作中不断得到完善。本文旨在观察高乌甲素复合罗哌卡因用于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的效果,并与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的效果进行比较,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低浓度罗哌卡因复合小剂量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在合并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分娩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60例,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R组)和对照组(C组).收集两组孕妇分娩过程中血压、面部表情疼痛评分、分娩方式、出血量等资料.结果:R组孕妇血压、面部表情疼痛...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镇痛分娩中应用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不同麻醉方式的镇痛效果.方法:选取90例自愿接受镇痛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所有产妇均行小剂量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根据麻醉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硬膜外麻醉)和观察组(腰硬联合麻醉),比较麻醉效果.结果:组间镇痛效果比较,观察组镇痛总有效率93%,明显更高;两组之... 相似文献
10.
低浓度(O.2%)罗哌卡因配伍用芬太尼2μg/ml具有镇痛效果好、运动神经阻滞发生率低,不良反应少,有利于病人病情好转,是替代布比卡因用于骨科一种简单、有效、实用的术后镇痛局麻药。 相似文献
11.
酮络酸为新型强效非类固醇类镇痛抗炎药.本研究拟观察静注酮络酸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应.结果显示:单纯静注酮络酸或硬膜外芬太尼均有较明显的术后镇痛作用,但仍需辅用较大剂量的哌替啶;而静注酮络酸和硬膜外芬太尼联合用药,则术后镇痛效果明显加强,镇痛持续时间显著延长,哌替啶的用量锐减,恶心、呕吐发生率降低,未出现呼吸抑制现象.本研究还证实酮络酸可加强芬太尼硬膜外术后镇痛的效果,减少其用量,减轻其副作用,为较理想的用药组合. 相似文献
12.
鞘内吗啡对罗比卡因腰麻时剖官产新生儿的影响及术后镇痛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ASAⅠ~Ⅱ级足月妊娠产妇110例行剖宫产手术,随机分成5组(各22例)实施腰麻:R对照组用w=0.68%的罗比卡因(Ropivacaine)2mL(13.5mg),RM1~RM4吗啡处理组,分别于R组中加入吗啡0.1、0.2、0.3和0.4mg.评价新生儿情况,术后VAS和PHS镇痛评分,Ramasy镇静程度和围术期不良反应.结果表明:各组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脐动脉血气值均在正常范围(P>0.05);术后有效镇痛时间,R组不明显(3.6±2.7)h,RM1~RM4各组无痛时间≥12h,其中RM2、RM3和RM4组>36h的病例数达60%以上.术后各吗啡组皮肤瘙庠与剂量相关,恶心呕吐增加不明显(P>0.05),无呼吸抑制.鞘内吗啡、罗比卡因能安全用于剖宫产术,对新生儿无影响,0.2~0.4mg吗啡鞘内注射术后镇痛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赵春明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3(5):24-26,40
随着改革的发展,近些年来企业家阶层的收入在逐步提高,但是相对于企业家付出的高度复杂化的劳动来说,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此,我们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解放思想,营造企业家生成的良好社会氛围,促进企业家职业化和市场化的进程,并继续探索和完善企业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相似文献
14.
赵国栋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1998,19(2):80-82
以吗啡浓度作为设置依据,对60例病人进行术后硬膜外吗啡自控镇痛的临床效应观察。结果表明:吗啡用量I组为(460±048)mg,Ⅱ组为(452±08)mg,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视觉模拟评分(VAS)Ⅰ组为11±05,Ⅱ组为24±08,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CA按压总次数Ⅰ组为(26±32)次,实进次数(196±213)次;Ⅱ组为(85±1063)次,实进数次(653±624)次,总次数/实进次数比值(D总/D实)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不良反应:恶心Ⅰ组2例(67%);Ⅱ组3例(10%)。提示Ⅰ组吗啡配伍镇痛效果明显优于Ⅱ组,不良反应少,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5.
杜德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23(3):320-324
农村劳动力剩余是我国农业经济的 典型特征,以我国西部成都平原县域经济的比较发达的 双流县为例,对农村劳动力剩余进行了实证分析,揭示了劳动力剩余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就地就近转移为主,缓解农村劳动力剩余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从劳动力保护角度对中国劳动收入份额下降提供新的解释,利用2000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使用劳资争议案件中劳动者胜利率作为劳动力保护程度的代理变量,研究发现劳动保护程度的加强有助于促进劳动收入份额提升,平均来说,劳动力保护程度每上升1个百分点,劳动收入份额大约上升0.130个百分点. 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的年份里,劳动力保护程度对劳动收入份额的影响力大幅增加,其系数从0.089增加至0.141,显著性水平也从10%上升至5%. 研究结论表明,实施《劳动合同法》等改善劳动力保护的政策将有助于提高劳动收入份额. 相似文献
17.
重新认识马克思的劳动理论和劳动价值理论后,在评价国有企业经营者的报酬时,认识到要发挥企业家的作用。就必须形成有利于企业家成长的环境,充分认识到企业家在市场经济中是最为稀缺资源,应该给其应得的报酬,让市场规律来决定其价值。 相似文献
18.
大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措施。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足有其体制根源,如人为地限制某些职业的竞争人数,使愿意者不能加入;增加某些职业的竞争,使其超过自然限度;限制劳动力和资本的自由流动等。因此,为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政府在此过程中,应有所“为”,国家必须进行一系列现实的制度性安排:取消户口歧视,打破城乡壁垒;取消就业歧视;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保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相似文献
19.
周建成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10,29(1):44-47
区域劳务品牌化是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品牌的形成对劳务输出地与劳务输入地均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我国区域劳务品牌的构建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它需要政府、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劳务人员等各方共同努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