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在地中海一带,有一种美丽的长光斑花纹的蛾的幼虫,是毛毛虫的一种.它们的成虫成蛾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但幼虫却令人称奇:这些毛毛虫们不但织着帐篷成千上万地群居一起,而且还懂得排队,相当的有组织有纪律.  相似文献   

2.
对于在绿色植株上蠕动的毛毛虫,或许不少人都会有一种厌恶的心理.如果你观看了美国摄影师杰拉多·阿兹普鲁拍摄的毛毛虫照片,或许你就会改变对毛毛虫的印象.在杰拉多的照片中,那些毛毛虫晶莹剔透,就像是点缀热带雨林的“活宝石”.它们并非是摄影师在电脑里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而是天然的美丽.这些毛毛虫是亮蛾的幼虫,都有宝石饰品般的美丽外表,有的像透明的钻石,有的像多彩的宝石.当阳光透过树林的缝隙照射到它们身上时,那种宝石般的质感就更加突出.但如果你的胆量足够大,触摸了它们的身体,就会发现这些“活宝石”原来是软乎乎的.  相似文献   

3.
夏日,经过一片树丛,碧绿的枝叶令人心旷神怡,可当你不经意用手触摸枝条时,突然感到一阵火辣辣的疼痛,原来是一条隐藏在枝叶间的毛毛虫刺了你。可别恼,它决不是主动攻击你,这条可怜的虫子也许此时早已吓得魂飞魄散,正急急忙忙向树梢逃去。对于一条既无翅膀也无长腿的毛毛虫,它身上的刺只不过是惟一可自卫的武器而已。 我们平时见到的各种各样的毛毛虫,都是鳞翅目昆虫的幼虫。蝶类成虫以轻盈的舞姿、缤纷的翅膀,赢得了人类的喜爱。可是很少有人注意到,它们的幼虫──那些躲藏在枝叶间,平时很难引起我们注意的毛毛虫,同样具有斑…  相似文献   

4.
正animal动物成年象鹰蛾非常美丽,形似一架来自未来的喷气式飞机。它们的翅膀和躯干表面都覆盖着金色或红色的绒毛状鳞片,十分炫目。然而,象鹰蛾幼虫却不像父母那样美丽,深色的(偶有鲜绿色的)身体看起来就像大象的鼻子,"象鹰蛾"之名由此而来。有趣的是,当象鹰蛾幼虫受到惊吓时会将"象鼻"状的身体缩回,在身上斑点的装饰下伪装成蛇的样子,以吓退捕食者。  相似文献   

5.
谈忠兴 《科学通报》1987,32(22):1742-1742
大袋蛾(Clania variegata Snellen,鳞翅目蓑蛾科)是中国东南部林木和行道树的一种重要害虫。大袋蛾幼虫孵化后,即作袋囊护身,随着虫龄的增长,袋囊不断扩大。老熟幼虫在袋囊中越冬,翌年5月初化蛹,5月下旬羽化。雄蛾羽化后即离囊飞去,雌蛹羽化为蛆状成虫,不  相似文献   

6.
声音     
《知识就是力量》2014,(12):12-12
<正>在人类看来,蚂蚁和蝴蝶都不是"健谈"的动物,但是霾灰蝶毛毛虫和褐蚁之间的"对话"却有些不同。——伊丽莎白·潘尼斯某些蝴蝶幼虫可以通过模仿蚁后发出声音,进而从蚂蚁那里得到食物和保护——即便在食物稀少的时候也是如此。专注于生物研究的科普作家伊丽莎白·潘尼斯对此也持有相同的观点,她认为毛毛虫能通过声音模仿从蚂蚁那里享受到最高级别的待遇。今年,研究人员对12种蝴蝶幼虫进行了类似的测试,发现那些不依靠蚂蚁提供食物和住所的蝴蝶幼虫,也可以发出类似蚁后的声音。他们认为,其  相似文献   

7.
在各种昆虫中,人们最喜爱的当数蝴蝶。蝴蝶以她纤丽的身影、斑斓的色彩和婀娜多姿,翩翩飞翔于姹紫嫣红的花丛之中,给大自然增添了绚丽的景色和勃勃生机,被誉为会飞的花朵,大自然的舞姬。全世界的蝴蝶约有16000种。 可是你知道与蝴蝶同类的蛾子吗?蛾与蝶同属昆虫中的鳞翅目,蛾和蝶都是成虫,它们的幼虫就是各种各样有毛或无毛的毛毛虫子。蛾、蝶的身体构造分为头、胸、腹三大部分。头部有一对形状各异的触角;头的侧部有一对复眼,头的前下方有一根伸缩自如、弯曲盘卷的管状口器(叫做喙),管状口器用来吸食花蜜、树汁和露水,这就是昆虫的六大口器类型中的虹吸式口器。胸部有两对膜质的大翅,翅表面覆有鳞片,鳞片的颜色、排列和光学性能的不同,就组成了各种漂亮、奇特、怪异 的斑纹、图案 与色彩。 \蝴蝶怕蛾都是完全变态的种类,即一种由卵一幼虫一蛹一成虫四个阶T安构成,每一虫态都有不同的外形和不同的生理功能,变化往复,代代相袭。这种变化过程可由饲养的家蚕而见全貌。 蛾子与蝴蝶也有很多的不同。首先;我们在白天很少看到飞舞的蛾类(只有极少数种类在白天活动),倒是在晚上常看到飞扑灯火的众多蛾类。蛾子大多在夜间活动;具有趋光性。‘飞蛾扑火’,说的就是蛾子的这...  相似文献   

8.
张清刚 《科学通报》1966,11(4):178-178
粘虫在幼虫期一般有六龄或七龄。幼虫最后两个龄期在暴食之后,大量的脂肪积累于脂肪体。在幼虫的每一龄期中,脂肪含量在蛻皮前降低,并随着取食而增长。变态期间幼虫停食化蛹,蛹期发育及羽化成蛾等生理活动动用了部分的貯存脂肪。刚羽化的成虫脂肪含量约占干重的15%。粘虫羽化后必需取食含糖的花蜜或植物分泌的汁液方能完成远距离迁飞和生殖腺的正常发育。雌雄必需补充一定的营养物质,否则不能产卵。当食物来源充足时,蛾体的脂肪含量可达千重  相似文献   

9.
瞒天过海 在厄瓜多尔的雨林中有一种特殊的海芋。如果是健康的海芋,雌性巢蛾就会在其叶片上产卵,海芋则会因为叶片坏死而死亡。为避开巢蛾的侵害.海芋会让叶片上出现一种类似已遭到巢蛾侵害而出现的白斑,形成一种拟态和保护色,让巢蛾以为它们是营养不良的有病植物而“不屑”侵害。对这些海芋来说,白斑帮助它们摆脱了巢蛾的侵袭。  相似文献   

10.
王方海  张古忍  温瑞贞  何国锋 《科学通报》2006,51(24):2870-2873
利用液相色谱和放射免疫分析法对入侵害虫蔗扁蛾Opogona sacchari (Bojer)幼虫期体内的蜕皮激素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 以期明确蔗扁蛾幼虫期体内蜕皮激素的主要组分及动态变化规律. 蔗扁蛾幼虫期体内的蜕皮激素种类主要是20-羟基蜕皮激素, 还含有少量的26-羟基蜕皮激素. 若按每头幼虫所含的蜕皮激素含量来计算, 从1龄到7龄蜕皮激素含量呈递增的趋势, 如将各龄幼虫蜕皮激素含量换算成每克体重所具有的量来进行比较, 则各龄期幼虫的蜕皮激素含量没有明显的规律可言. 整个6龄幼虫发育期间仅在第2天出现一个明显的蜕皮激素峰值, 含量达到0.5475 ng/虫; 而整个7龄幼虫发育期间, 发现有2个明显的蜕皮激素峰值, 分别位于第3和第5天, 含量则分别达到0.2942和0.2140 ng/虫.  相似文献   

11.
吴学平 《科学之友》2009,(11):56-56
动物界中也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 石蚕的“水下建筑” 石蛾是一种纲毛翅目属昆虫,它的幼虫叫石蚕,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石蚕在水中的“建筑”不是由庞大“社区”组成的巨型结构,而是由有着多种功能、艺术水准很高、可移动的“外壳”组成。  相似文献   

12.
杜鹃俗称布谷,属于鸟类中的鹃形目,分布遍及全球,全世界计有132种,我国境内已知有17种。 杜鹃的体型大小与鸽子相似,但较细长,羽色的特点是:上体暗灰色,腹部白色而且布满了横斑。杜鹃的脚有四趾,两个趾(一、四趾)向前,两个趾向后,适于攀树。它主要取食昆虫,尤其是鳞翅目的幼虫(即俗称的毛毛虫),如松毛虫等,这是其他鸟类不敢啄食的昆虫。有人曾  相似文献   

13.
徐娜 《大自然探索》2012,(11):38-42
当看到在绿色植株上蠕动的毛毛虫时,不少人都会产生厌恶的感觉。然而,当你看了美国摄影师杰拉多·阿兹普鲁拍摄的毛毛虫照片后,或许你就会改变对毛毛虫的印象。在杰拉多的照片中,那些毛毛虫晶莹剔透,看上去就像陈列在高档商店橱窗里的宝石。  相似文献   

14.
捕虫高手     
《知识就是力量》2009,(12):F0004-F0004
鸟类在育雏期间,亲鸟需要捕捉大量的昆虫哺育幼鸟。作者在野外细心观察记录到北红尾鸲是一种食性广泛的鸟类(见正文),图中这只鸟妈妈嘴里叼着刚刚捉到的蛾的幼虫,赶回巢边准备喂自己的宝宝。  相似文献   

15.
在众多的植物中,有许多花是由特定的虫类作“媒人”的。它们在长期的生活中,与某一种昆虫形成特定的关系。如果没有这种昆虫,那些花就不能结果;如果失去了那些花,这种昆虫也就难以生存。比如,从英国移植到新西兰的红三叶草,虽然能存活下来并且能开花,但是那里没有替它传送花粉的丸花蜂,所以不能结果。后来,人们把丸花蜂也运到了新西兰,红三叶草这才有了种子。又如丝兰,给它传送花粉的是一种蛾,叫做丝兰蛾,如果没有这种丝兰蛾,丝兰的花就不能结子,  相似文献   

16.
动物界中也有许多"建筑高手",它们的"建筑杰作"丝毫不逊于人类. 石蚕的"水下建筑" 石蛾是一种纲毛翅目属昆虫,它的幼虫叫石蚕,生活在湖泊和溪流中,偏爱较冷而无污染的水域.石蚕在水中的"建筑"不是由庞大"社区"组成的巨型结构,而是由有着多种功能、艺术水准很高、可移动的"外壳"组成.  相似文献   

17.
一种拥有水蛭功能的机械小装置可能很快就会被放置到心脏病人的胸腔中。这种装置看上去像是一个机器人毛毛虫在跳动的心脏表面蠕动爬行,它可以使心脏病患者摆脱传统心脏手术的痛苦,轻松地重获健康。  相似文献   

18.
《大自然探索》2009,(4):5-5
近日,科学家在俄罗斯西伯利亚地区发现了此前未知的第二种吸血蛾子。由于跟另一种更广泛分布、纯粹吃花果的素食蛾仅在翅膀图案上有些微差异,科学家怀疑它们很可能是由素食蛾子演化而来的。  相似文献   

19.
聪明的乌鸦     
一只乌鸦用一截树枝做成一根一头尖的木棒,它将木棒插到一个树洞里,然后开始耐心等待……在西南太平洋上新喀里多尼亚岛的半热带雨林里,有一只乌鸦在一棵大树上发现了一条深藏在树洞里的毛毛虫。树洞既深又窄,显然它无法够到这条毛毛虫。于是它就飞到附近的一棵树上,用嘴折下一截小树枝,并将上面的叶子和嫩枝除  相似文献   

20.
伍德明 《科学通报》1989,34(24):1895-1895
甘蔗白螟(Scirpophaga excerpalis Walker)属鳞翅目螟蛾科,是一种为害甘蔗的主要害虫,分布在我国广东、广西和台湾等地区,国外则分布于东南亚及南亚等地区。本文作者之一任大方曾研究其雌蛾腹尖提取物的活性,提取物经柱层分离后,在田间有一定的诱蛾活性(未发表资料)。本文报道甘蔗白螟雌蛾性外激素的化学结构及田间诱蛾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