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一、前言“恐龙”一词原来的意思是“恐怖的蜥蜴”,因为初期发现和记述的这些爬行动物个体比较大,看上去有些恐怖;其实,现在我们已经知道恐龙固然有个体大的,但也有个体小的,有的甚至只有公鸡那么大。从科学上看,恐龙不是一种具体的动物,它是一类爬行动物总的通俗名称,包括了蜥龙类和鸟龙类全部属种,最早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及白垩纪前期达到它的顶峰时期,并沿着不同的方向衍生出繁多的类型;至于恐龙最后的绝灭早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普遍认为恐龙的绝灭是突然的,并从宇宙空间、地球自身及恐龙本身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的假说诸如①白垩纪末期地球上出现了强烈的造山运动使气候发生了变化,大多裸子植物绝灭了,这就直接威胁着吃植物的恐龙的生活;而吃植物恐龙的绝灭,使食肉恐龙也相继遭殃;②也有人说恐龙患了传染病,所以很快死  相似文献   

2.
有与鸟类相似的呼吸系统,会孵蛋,会爬树,长羽毛,甚至长四个翅膀……一系列新的发现让人们重新审视“冷血杀手”恐龙的另一面,也让人们产生无限遐想:也许恐龙并没有灭绝,也许它们的后代就在自家的后院。 如果有兴趣,请跟随我们,到中国、蒙吉、美国的田间旷野,进行一次“大自然探索之旅”,去看一看新近发掘出来的各种奇异的恐龙化石,找一找问题的答案。  相似文献   

3.
恐龙足迹研究始于1802年 但在相当长的肘问内被认为是“丑小鸭”,认为它没有多大用途。然而探索自然的秘密是人类的天性,科学史上就是有一些科学家不计名利、在寂寞中耕耘,终于使人认识到它在了解恐龙的形态、生活习性、古地理分布、地层对比、古生态学方面起着骨骼化石不能起的作用。于是20世纪60-80年代在全世界掀起了研究恐龙足迹的热潮……──恐龙专家甄朔南  相似文献   

4.
自贡恐龙骨骼中U的超高异常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景华 《科学通报》1993,38(16):1498-1498
1 引言四川自贡大山铺中侏罗世的恐龙化石群,由其在不足2800m~2的砂岩体中,共挖掘出不同种类的恐龙(蜥脚类为主,肉食龙、剑龙和鸟脚龙为副)及蛇颈龙、翼龙等古脊椎动物化石数百件,其中完整和较完整的骨架不下20具。恐龙大的可长达20余米,小的不足1.5m。如此壮观宏伟的恐龙群窟实属罕见,自然引起国内外众多地质和古生物学家的关注。特別是对造成如此大规模的恐龙集中死亡或埋藏的原因和条件;对恐龙群体是正常死亡还是异常不幸的遭遇等研究课题的探讨,更使人深感兴趣。  相似文献   

5.
晨曦 《科学之友》2008,(2):59-59
很多人曾有这样的疑惑,昆虫模型可以很大很大,可是我们实际生活中所看到的活体昆虫却很小很小,这是为什么呢?昆虫是如何长大的?它们能长成恐龙那么大吗?  相似文献   

6.
恐龙蛋壳化石的痕量元素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毅民 《科学通报》1994,39(21):2014-2014
全球性生物绝灭、特别是发生在白垩纪末期的恐龙绝灭事件是地学及至是整个科学界的难解之谜.“超新星爆发”和“星体碰撞”造成恐龙绝灭的假说都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80年代中期,中德科学家研究了广东南雄盆地的K/T界线及所采集的恐龙蛋化石,分析了其中的微量元素和稳定同位素认为,“严重的干燥气候和微量元素的污染可能是恐龙绝灭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也许你去过恐龙博物馆,见过高高耸立的完整的恐龙骨架.那么,你知道恐龙骨架是怎样建造起来的吗?事实上,这是一个相当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哪怕简单梳理一下,这一过程也包含多达10个步骤.本文以一只长颈恐龙为例,介绍从发现化石到最终竖立起模型骨架的过程.  相似文献   

8.
9.
恐龙木乃伊     
《科学之友》2008,(2):23-23
恐龙到底长什么样,恐怕没有人能给出一个绝对正确的答案。但英国和美国科学家们日前在美国的北达科他州发现的一具恐龙木乃伊,它或许能给大家一个明白——  相似文献   

10.
鲁赣 《科学之友》2001,(9):10-11
近来,一股"恐龙热"席卷甘肃大地,所有的目光,纷纷投向甘肃省永靖县境内的老虎口巨型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发掘现场. 在挖掘整理出的一片浅褐色地面(远古时的湖滩地)上,呈现出10组,140多个恐龙足印化石群遗迹.从现场看,恐龙并不是沿着同一方向行走,足迹显得较为杂乱,呈现出蜥脚类、兽脚类以及原始鸟类足印,还有一处呈现出恐龙翻滚的痕迹.  相似文献   

11.
四川侏罗纪恐龙化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奎  谢卫 《大自然探索》1997,16(1):66-70
文章将四川株罗纪恐龙划为四个相关的恐龙动物群:(1)_早侏罗世禄矸龙动物群(Lufen-gosaurusFauna);(2)早株罗世资中龙动物群(ZizhongosaurusFauna);(3)中侏罗世蜀龙-峨眉龙动物群(Shunosaurus-OmeisaursFauna);(4)马门溪龙动物群(MamenchisaurusFanua)。文章还根据动物群特征以及与国外同时代恐龙的对比,四川盆地株  相似文献   

12.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7,29(5):272-277
过去的一段时期以来,有关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令人产生了从未有过的兴奋,并引起了公众的极大关注。丰富的恐龙蛋(胚胎)化石的新发现为恐龙繁殖行为的研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证据。研究表明:恐龙的繁殖行为有些方面类似于鳄类,有些方面又类似于鸟类,但又不失其自身显著的特征。通过对恐龙产蛋、筑巢和孵蛋行为的研究,不仅帮助我们认识了恐龙繁殖行为的演化历史,同时也阐述了恐龙蛋的形态特征和体温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3.
王敏  周忠和 《自然杂志》2011,33(2):112-116
自第一枚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鸟类的起源与演化成为了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涉及了恐龙以及早期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以及羽毛等多方面内容。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相邻地区侏罗纪地层发现的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的鸟类化石,为鸟类的恐龙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且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笔者主要介绍了带毛恐龙的羽毛化石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发育生物学,讨论了关于羽毛的发育和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15.
16.
河洛论     
  相似文献   

17.
早在公元前4世纪左右,中国西南地区,就已形成以成都为起点,经昆明、大理、保山(古称永昌)而出境,到缅甸、印度的民间通道。从秦汉王朝,这条赋商道以“官道”开始,日益发展为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陆路交通枢纽;在古代,沟通了中国与印度两大文明古国的友好往来。至今在古道两厢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历史遗迹,赋予当今人们丰富的文化内涵;为当今社会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极其宝贵的物质(旅游)资源。  相似文献   

18.
现代物理学真空概念的历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  薜晓舟 《大自然探索》1993,12(3):128-136
  相似文献   

19.
韩沛 《科学之友》2001,(4):36-36
目前,尚未被始于1960年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解决的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月球的起源问题。而现在在天文学家中间越来越趋于统一意见的"大爆炸"理论,在1975年提出之初却被大大低估了。正像美国亚利桑那大学研究行星科学的教授 H.J.麦路斯所说:不必变魔法,不需特别的借口,更无需玩弄什么手法,只有靠扎实地工作。  相似文献   

20.
考虑到地球的自转与地球绕日的椭圆轨道,经过科学合理的计算,对几十年来中国发生的七级以上的大地震进行了研究。计算结果与实际发生的地震经度基本符合,这说明地震与天文因素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