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03-1904年英国侵藏部队编制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第二次侵略西藏的战争中,侵略动用了多种部队。本对其参战部队编制情况进行分析,扼要地论述了各主要参战部队的特点、历史及其在西藏犯下的罪行。  相似文献   

2.
本对1904年西藏人民的抗英斗争的历史背景、历史过程以及历史意义等方面作了较为详实的论述,认为西藏人民抗击英国侵略的英勇斗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斗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3.
悲哀的象征     
英国殖民主义者在侵略埃及的军事冒险中遭到了沉重的失败,已经非常伤心了,可是作为侵略跳板的塞浦路斯的最近局势又给它添加了不小的烦恼。塞浦路斯人民争取自决权利的反英斗争至少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自从去年3月马卡里奥斯大主教被捕以后,英国殖民当局同当地人民的对立形势更加尖锐化了。英国总督哈定爵士的残暴镇压只有使得岛上居民的反抗情绪加深起来。神出鬼没的地下斗争迫使殖民当局必须支付重大的代价才能勉强维持罪恶的血腥统治。当地居民的五分之四是希腊人,一向有着同希腊合并的强烈愿望。他们在血腥统治下所身受的苦难当然是希腊人民不能置  相似文献   

4.
美国和英国在最近举行的会谈中,在组织东南亚军事侵略集团的问题上又展开了一场钩心斗角的斗争. 最近几个月来,美国一直竭力对英国施加压力,逼迫它参加这个由美国来发号施令的东南亚侵  相似文献   

5.
英帝国主义对我国领土西藏的侵略阴谋,由来已久。为了帮助读者了解最近西藏叛乱事件的一些历史背景,并揭穿帝国主义者包藏祸心的毒辣手段,世界知识出版社即将出版“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一书。“清季英国侵略西藏史”的显著特点是:全书根据无可辩驳的历史事实,集中地揭露了英帝国主义对我国西藏所进行的侵略活动,有力地论证了西藏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里仅举书中的一个例子就够了:1774年,英国侵略西藏的急先锋、东印度公司驻印度总督哈斯丁斯(Warren Hastings)派东印度公司秘书波格尔(George Bogle)企图经不丹进入西藏时,六世班禅曾写信拒绝其入境,信中指  相似文献   

6.
<正>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将其否认殖民统治及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观"充分暴露在国际社会面前,也将在历史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挑衅推到了极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其在历史问题上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则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质疑和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7.
2013年12月2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其执政一周年之际悍然参拜供奉甲级战j巳的靖国神社,将其否认殖民统治及军国主义侵略的“历史观”充分暴露在国际社会面前,也将在历史问题上对周边国家的挑衅推到了极至,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其在历史问题上的“侵略定义未定论”,则受到了国际舆论的普遍质疑和强烈谴责。  相似文献   

8.
中国和英国     
历史的曲折中英两国地处东西,遥隔万水千山,但是早在十五、六世纪,英国曾3次派航海家探索一条从欧洲西北部到达中国的海上通道,其中有一次还携带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一世致中国明朝皇帝的亲笔御书,要求开展“两国贸易,互通有无”。由于种种原因,英国方面的上述努力均未成功。今天,那封御书副本作为英国历史上曾为建立中英关系作过努力的见证陈列在大英博物馆内。之后,直到1793年,英国特使麦卡特尼勋爵抵达中国,并在承德避暑山庄受到乾隆皇帝的接见。这是中英两国第一次正式接触,中英贸易随之也发展起来。据统计,1832年英国商船抵华共计70余艘,居各国来华商船的首位。但是,英国商人对华的鸦片贸易也发展起来。1839年,林则徐禁烟。1840年,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迫使清王朝订立  相似文献   

9.
试论西方殖民主义者早期对西藏的渗透及其侵略活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今年是西藏人民第二次抗英斗争——江孜保卫战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一百多年前,英帝国主义先后发动了两次武装侵略西藏的战争,不仅对西藏人民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而且严重地威胁中国的领土完整和国家主权。回顾这一段历史,不仅使我们增强了对帝国主义本质的认识,而且也加深了对英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有其深刻历史背景的了解,是西方殖民主义早期对西藏地区的渗透和侵略活动的必然。在西方殖民主义早期对西藏地区的侵略活动中,传教士充当着急先锋的作用。他们打着传教的招牌,以传教士和间谍的双重身份,对我国西藏地区进行侦察和测绘活动,为西方资本主义的东侵出谋划策,提供情报。其中英国间谍波格尔、忒涅和曼宁扮演了一个十分不光彩的角色,充当了英国资本主义对西藏从事侵略活动的先驱。  相似文献   

10.
17世纪的英国,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急需向外推销商品和掠夺原料。英国在侵占印度后,便把侵略矛头指向中国,急欲把香港作为侵略中国的根据地。英国侵占香港的行动逐步升级,经历了以下四个步骤;第一步是暗中试探;第二步是鸦片渗透,第三步是变香港为侵华“总站”;第四步是使香港完全沦为殖民地。  相似文献   

11.
在1888年和1903—1904年英国两次侵藏战争中,西藏地方流传的反侵略歌谣有三大类:一类痛斥英人的无耻侵略,控诉血腥的战争罪行;一类歌颂英雄光辉业绩,激励抗英斗志;一类讥讽僧俗农奴主中的一些人气馁胆怯和媚外亲英。热爱祖国和反对外国侵略是这几大类歌谣的共同主题。爱国主义是西藏人民的历史传统,继承和发扬这一光荣传统,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天然气组分统计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烃源岩成熟度历史、典型气藏解剖分析,确定考克潘索尔坳陷氮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包括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天然气运聚过程、基岩地层的高放射性等。研究表明:天然气组分中氮气含量在垂向上表现为下石炭统低、上泥盆统较高、二叠系最高的分布特点;泥盆系烃源岩大部分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因此生成了富氮的天然气,在埋深较大的圈闭中,勘探的经济风险增加;二叠系气藏为典型的下生上储,靠断裂沟通下部烃源岩,天然气的高含氮也与高成熟天然气的垂向运聚密切相关,其总体勘探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13.
缅甸是一个传统的以农耕为主的农业国家,其特有的地理位置、气候等自然因素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社会发展等人文因素,逐渐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传统饮食文化。同时,缅甸毗邻印度和中国两大文明古国,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对缅甸有着深远的影响。历史上,缅甸曾先后受到过英国和日本的殖民侵略,这极大地影响了缅甸的社会发展。外来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极大地丰富了缅甸传统的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30年代前后英国在国际危机外交事务中表现出忍让、妥协、直至后来的绥靖政策,其结局给世界带来危险的战争.这与一战后英国强势处理国际事务、20年代采取“扶德抑法”和满足通过条约、国际联盟下的维护集体安全体系有关.英国的这种“和平外交”决策和英法满足德意日的侵略利益的做法,实际上袒护了法西斯的侵略行动,其结果是导致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其教训值得人们深思.  相似文献   

15.
半月述評     
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竭尽一切力量向坚决保卫和平、反对殖民主义的亚非国家以及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尖锐的反扑。形势的发展表明,无论在中东方面,还是在东欧方面,总的说来,西方侵略势力已受到挫折。但英国、  相似文献   

16.
帝国主义侵略西藏已有百余年的历史.但是各资本主义国家侵略西藏的企图和为侵略西藏所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却在很早以前就已开始了.十七世纪以来,随着各资本主义国家争夺殖民地欲望的高涨,对于我国这块世界屋脊上的肥美地方——西藏.自然是垂涎三尺.于是以安夺德(de And-rcde)为首的第一批为侵略势力开路的先锋——披着宗教外衣的教士,便于十七世纪20年代最先来到  相似文献   

17.
二战期间,日本对中、美等国发动侵略攻势。本文介绍了西方史学界在战后至八十年代不同历史时期对日本侵略的研究现状。有些观点存在一定的学术参考价值,但须历史辩证地识别。  相似文献   

18.
石源华 《世界知识》2012,(20):60-61
蒋介石虽然被视为民国时期的"英美派领袖",然而,蒋介石与美国关系密切是真,与英国关系密切却说不上.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英国成为他推行"改订新约"外交的主要交涉对象和障碍,但英国在对待日本侵略中国问题上的绥靖态度,使蒋英关系时好时坏,难以取得进展,即便在太平洋战争中英结盟期间,英国顽固坚持殖民主义立场的远东战略和对华政策,仍使蒋介石愤愤不平,双方冲突不断,终其一生蒋都没有改变对英国之帝国主义本性的恶感.  相似文献   

19.
日本侵华战争已经过去60多年了。人们在回顾那段历史时,往往着眼于军事侵略和经济掠夺等方面,很少涉及日本的文化侵略政策。人们普遍不知道在日本侵华战争中,还有一支“以笔为枪”的特殊侵略部队——“笔部队”。他们是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集团从事“对华宣传战”的主力军,正是他们炮制的大量侵华文艺作品,在侵华战场上,发挥了“枪部队”所不能替代的特殊作用。“枪部队”所不能替代全面侵华战争爆发后,日本军国主义侵略集团实施了“文化界总动员”,军部也在全军设置了军事报道部,统筹和扩大对华宣传战。当时的日本文化界人士发挥了非同一般的…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英国外交政策表面上转变的影响,似乎引起相当程度分歧的解释和推论.作者前在本刊第七卷第十一期中认为要分析英国的外交政策,必须从其帝国的社会结构中找寻.所谓「现实主义外交」与其谓为政策的「转变」,毋宁说是「恢复」真正的面目侵略国家的力量,可以说是英国优容提携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