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对人类听觉的空间三维声像定位机理做了深入的分析,探讨了三维立体声增强技术、虚拟杜比环绕声重放技术的实现原理,并对其应用前景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定位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虚拟力导向的节点移动方式,将未知节点接收到锚节点信息的个数作为计算虚拟力的参数,提出了基于虚拟力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多跳定位算法.算法继承了DV-Hop(distance vector-hop)定位成功率较高的特点,通过优化网络布局的方式,使得定位过程中校正值的估算和选取更为合理.指出了该定位算法的关键技术,并对其进行了仿真验证.仿真结果显示该算法能够显著地提高节点的定位精度,并能够有效地提高节点对传感区域的覆盖率.  相似文献   

3.
一种视频序列中快速定位目标图像的硬件实现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车牌定位与分类难的问题,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汽车牌照号码识别的新型图像定位和分类系统实现方案.该方案采用可重配置器件FPGA和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协同工作,实现了便携式图像处理系统.给出了系统测试平台设计思路,并详细列出了新型系统的性能数据.经测试,当FPGA时钟为50MHz时,系统吞吐率为15帧/s,可以满足实时处理要求.  相似文献   

4.
随着集成电路与智能计算的发展,应用于FPGA的图像处理技术有了巨大的应用空间.FPGA器件功耗低,并且其本身具有的并行性适合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本设计以FPGA为核心,实现了图像采集、汉字的矩特征提取、BP神经网络识别、结果的形象化LCD显示等功能.并对FPGA的BP网络实验进行了计算优化,在缩短计算时间的同时,增强了网络的泛化能力.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系统架构切实可行,算法的硬件实现具有高速实用的特点,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针对环形去最大中值滤波和帧间轨迹关联红外小目标检测算法流程与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并行不兼容的问题,对原有算法进行了并行化改进.主要从简化阈值计算、采用上一帧统计值进行自适应阈值分割和多帧检测循环三个方面进行了优化.在对检测性能影响较小的前提下,通过对算法结构进行优化,消除了算法中全局计算依赖,使其更适于FPGA进行算法实现.以FPGA实现优化后算法时,在80 MHz工作时钟下,处理2 800×2 800像素图像能够达到10帧/s的速度,满足大部分实时红外探测系统的要求.  相似文献   

6.
虚拟声源定位实验是检验虚拟听觉重放的重要实验手段.文中设计和验证了一种利用跟踪器指示虚拟声源位置来报告其方向和距离的方法,并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经实验验证,该方法所测数据重复性好,15个位置6次重复测量结果对应的距离、水平角及仰角的标准差最大值分别为0.4cm、0.6°、0.5°;显著性水平设为0.05时的方差分析结果表...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用于实现堆排序的串行输入输出的脉动阵列结构,在FPGA上实现了基于该阵列结构的具有QoS保证的核心交换模块。对FPGA中运算部件的微结构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软件实现相比用FPGA实现堆排序算法能够极大地提高运行速率和优化时序,适用于优秀QoS机制的硬件现实。  相似文献   

8.
AES密码算法是目前广泛使用的一种加密算法。为了对AES算法进行优化,通过对密钥扩展模块重复调用,实现代码的高效利用。具体方法为在AES算法进行加解密运算时,其中所需的密钥可在其他模块执行时重复调用,即一次生成十轮密钥,通过控制模块实现轮密钥加运算。详细叙述了改进后AES算法的Verilog HDL硬件语言实现,特别是对具体实现过程中关键核心代码进行了清晰描述,经modelsim6.1f仿真验证正确后进行了FPGA硬件实现,对FPGA硬件实现进行了实验结果正确性验证。实验结果表明,优化后的AES算法在Xilinx Virtex-V FPGA上仅占用了3 531个Slice,5 522个LUT,与同类加密算法实现所需的资源数对比,在性能同等条件下占用面积更少,可满足芯片的较小面积应用需求,从而可以使得AES算法应用于目前流行的各种小面积智能卡上。  相似文献   

9.
灰色预测线性规划在多金属矿产能优化配置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灰色预测线性规划模型对多金属矿山的产能进行优化配置.经过灰色预测模型对各定位系数进行预测,将灰色线性规划问题转化为一般的线性规划问题,对其进行求解.结果表明,定位系数GM(1,1)误差检验合格,预测的多金属矿山经产能优化后可以实现生产资料的合理配置和利润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10.
在研究三边定位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借助虚拟锚节点定位方法.首先根据未知节点与其周围定位的锚节点之间的几何约束关系,确定该未知节点可能出现的区域位置;其次,根据节点之间的几何约束,确定出虚拟锚节点的坐标范围,最后,在已经划定的可能区域内,采用最小二乘法寻求虚拟锚节点与未知节点之间距离差的最小值,以该数值对应的坐标值作为所定位的未知节点的坐标值.仿真结果表明,虚拟锚节点能够有效实现未知节点的定位,并用最小二乘法改进了未知节点的定位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