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纯化的斜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Spodoptera litura nucleopolyhedrovirus)的病毒核衣壳免疫小鼠,取脾脏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得到5株稳定分泌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所分泌的单抗分属IgG1,IgG2a,IgG2b和IgG3等4种抗体亚类,其中1株单抗识别分子质量为41ku的病毒蛋白,其余4株单抗均识别31ku的病毒蛋白。胰蛋白酶部分酶解分析发现,31ku的蛋白的4株单抗分别识别至少3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所有5株单抗均不与其他4种核型多角体病毒发生交叉反应。利用所制备的单抗进行了病毒在虫体中增殖动态的检测。这些单克隆抗体可用来深入研究病毒的流行规律和复制机制。  相似文献   

2.
以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免疫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NS-1细胞融合。采用细胞融合和有限稀释法相结合的方法快速筛选获得稳定分泌的特异性杂交瘤细胞株,用杂交瘤细胞株诱生小鼠腹水并用蛋白A亲和层析法纯化抗体后检测。采用间接ELISA法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IgG亚型;通过间接ELISA鉴定该单克隆抗体的特性和交叉性。利用双单抗夹心ELISA法检测单抗的抗原表位特异性。结果表明:共获得4株可稳定分泌小鼠抗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的单克隆抗体,分别命名为1C4、4H5、1A9、4F5,经检测其Ig亚型均为IgG1,且4株单抗效价均在10-9以上。ELISA结果分析表明该4株单抗均能特异性识别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且和其他常见食物无交叉反应性。将4株单抗两两配对进行ELISA实验,结果发现1C4与4H5可能有不同的抗原表位,以此建立的双抗夹心ELISA系统可以检测小麦Glb1-G3蛋白。实验成功制备了鼠抗小麦主要过敏原Glb-1蛋白抗原的单克隆抗体,并且建立了双单抗夹心ELISA检测系统,为小麦主要过敏原蛋白的检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建立Der p 2(屋尘螨Ⅱ类变应原)杂交瘤细胞株,并对其分泌的Der p 2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方法:用重组Der p 2蛋白作为免疫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Sp2/0小鼠骨髓瘤细胞融合,经筛选和3次克隆化,制备出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ELISA法、Western blot法确定单克隆抗体的免疫球蛋白的类型和亚类、相对亲和力、特异性,对单克隆抗体进行鉴定.结果:获得3株能稳定分泌高效价Der p 2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1B6为IgG1类,1G11、4B1为IgG2a类.间接ELISA法检测细胞上清效价为104~105,腹水效价为105~106.Westernblot试验证明3株单抗与Der p 2蛋白均有特异性反应.结论:成功制备了3株抗Der p 2的单克隆抗体,均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亲和力,为进一步建立Der p 2蛋白检测和纯化的方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长足但不具成熟潜能的中华大蟾蜍“高温卵”为材料,提取总RNA和mRNA,以Not I/Oligo dT18为引物,经反转录合成第1链cDNA;再以DNAPolymerase I合成第2链.所得到的cDNA加装衔接头后定向克隆到λ-ExCell载体上,构建cDNA文库.结果显示,平均每个“高温卵”中总RNA的含量为5.66μg,poly A+RNA含量约为63.96 ng,构建的cDNA文库的丰度为8.93×10-5pfu/μg cDNA.随机挑选的2个重组噬菌体经NotI、EcoR I双酶切后,均能酶切出外源片段,说明我们已成功地构建了中华大蟾蜍"高温卵"的cDNA文库.  相似文献   

5.
采用重组小鼠凝血因子Ⅸ制备单克隆抗体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小鼠凝血因子Ⅸ (mFⅨ )cDNA蛋白编码区序列克隆至原核表达载体 pQE30 ,在大肠杆菌M 15中获得高效表达 (约占细菌蛋白总量的 5 1 2 % ) ,并经过SDS PAGE纯化获得均一的重组mFⅨ蛋白 .以此蛋白为抗原 ,免疫Lou/MN系大鼠 ,取其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 (Sp 2 / 0 )融合后 ,经 3次克隆化选择获 2株杂交瘤细胞(H4B5和C2B10 ) .以 1× 10 6杂交瘤细胞注射免疫缺陷型裸鼠 ,10d后获得腹水 .对此单抗的功能和特异性初步研究表明 ,所制备的抗小鼠FⅨ单抗可用于Western免疫印迹等研究 .  相似文献   

6.
可捕获HBV的preS1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性质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天然乙型肝炎病毒(HBV)颗粒(Dane颗粒和管状颗粒)和HBV前S1(preS1)区基因工程重组蛋白GST-preS1联合免疫Balb/c小鼠,经杂交瘤技术制备了7株单克隆抗体(mAb),采用ELISA、免疫捕获PCR等方式鉴定其有关特性.各株mAb分别为IgG1和IgG2a,轻链均为k型.腹水mAb的滴度为1×107~1×109.用间接法ELISA显示,所有7株preS1 mAb均可以识别HBV天然抗原,其中mAb 4Dll与HBV天然抗原的结合能力最强.通过竞争抑制法ELISA检测推断preS1(21-47)上至少含有两个B细胞表位,mAb 4D11、IG5、786和7H11具有共同的B细胞抗原识别位点;mAb 3H5、6F1和2A6识别另外一个位点.本研究获得的可与HBV天然抗原结合的preS1单抗为HBV preS1检测试剂的研制提供了重要工具.对HBV preS1具有中和免疫活性抗原的设计及相关研究有重要帮助.  相似文献   

7.
通过RT-PCR技术获得了中华大蟾蜍(Bufo gargarizans)脑组织生长相关蛋白(GAP-43)编码序列,将该序列及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13个物种已知的相应序列进行同源性和遗传距离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中华大蟾蜍GAP-43编码序列大小是654 bp,比非洲爪蟾(Xenopus laevis)大6 bp,二者GAP-43编码序列同源性为76.6%;中华大蟾蜍与除斑马鱼(Danio rerio)外的其它12个物种在GAP-43编码序列两端具有保守性,与非洲爪蟾遗传距离最近,为0.234;尽管中华大蟾蜍与哺乳动物氨基酸序列间存在明显差异,但其钙调素结合位点、磷酸化位点和N端质膜结合位点等功能域仍具有保守性;GAP-43氨基酸序列构建的进化树符合传统动物分类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重组多表位蛋白制备疫苗的方法的可行性,研究通过利用目前有研究证实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毒(WSSV)感染与致病力相关的重要决定因子囊膜蛋白VP28、VP19和被膜蛋白VP26,从这三种蛋白基因中筛选表位基因,将这些筛选到的抗原表位通过最优化的方式组合以及密码子优化,组成新的表位基因序列,命名为Y1798G,长度为509 bp。将该基因克隆到p ET-32a原核表达载体,生产抗原表位蛋白。将纯化的抗原蛋白注射到小白鼠体内,获得抗体;并通过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实验验证获得的抗体能否识别结合WSSV。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抗原表位重组蛋白对WSSV具有特异抗原性,可见此种制备对虾白斑病毒疫苗的策略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将毒品苯环利啶(PCP)与牛血清白蛋白(BSA)偶联形成复合抗原免疫Balb/c小鼠,获得6株稳定分泌抗PCP单克隆抗体(McAb)的杂交瘤细胞株.它们的腹水效价在1∶105~1∶106.抗体类型鉴定结果表明,属于IgG1,κ型.这些抗PCP单抗均可用于毒品的免疫检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研究 p5 3蛋白在胃癌和结肠癌中的表达 ,分析其与临床及病理因素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 P法 ,对外科手术切除的胃癌 2 0例、结肠癌 39例的癌体标本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进行检测 .结果 p5 3蛋白在胃癌和结肠癌标本组中阳性的表达在细胞核 ,其阳性表达率在胃癌和结肠癌标本中分别为 80 %和 4 8.7% .结论 p5 3蛋白的阳性表达与肿瘤的浸润深度无关 (P >0 .0 5 ) ,而与肿瘤的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呈相关关系 (P <0 .0 5 ) .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对等网P2P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蕾 《甘肃科技》2009,25(22):41-44
计算机对等网络(Peer-to-peer networking)技术是目前新一代网络技术研究的活跃领域。它是一种完全对等网络模式,克服了传统C/S网络模式的弊端,引导网络计算模式从集中式向分布式偏移,网络应用的核心从中央服务器向网络边缘的终端设备扩散。本研究从定义、特点、关键技术等多方面对P2P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P2P技术以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2.
p63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蛋白家族成员p63蛋白在胃癌及癌旁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胃癌及37例癌旁组织,利用组织微阵列技术,构建88点组织阵列,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该阵列中p63蛋白在胃癌及其癌旁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①p63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呈弥漫分布的棕黄色颗粒;②胃癌组织中,p63蛋白表达于核大间变细胞中;p63蛋白在高分化型胃癌中阳性表达率为5.9%,在低分化型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1.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p63蛋白在胃癌癌旁组织中无表达,在胃癌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p63蛋白的高表达可能参与了胃癌的发生;②p63与胃癌的分化程度有关,并可能参与了胃癌细胞的分化.  相似文献   

13.
取代苯基硼酸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报道了简便,适用的合成路线,合成了对甲苯基硼酸,对羧基苯基硼酸,对甲氧羰基苯基硼酸。  相似文献   

14.
梅森素数是一种特殊的素数,探究梅森素数的分布规律历来是数论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对梅森素数的分布规律作了简略研究,同时也对梅森素数研究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利用微波技术首次成功地实现了 p -氨基苯基苄基醚化合物的合成 ,对 p -硝基苯基苄基醚的还原也进行了有力的探索 ,并得到满意的结果 .总收率达 84.3% .  相似文献   

16.
从猪蛔虫提取总RNA,反转录成cDNA后分别设计引物对Cecropin 2、Cecropin 3和Cecropin 4基因进行 PCR 扩增,分别得到带有双酶切位点的目的基因片段.将目的基因片段与 PMD18 T 载体连接,转化Top10克隆菌,测序正确后克隆入 pET28a 表达载体,进行双酶切和测序鉴定.研究结果表明,克隆得到的Cecropin p2、 Cecropin p3和Cecropin p4基因均由225个碱基组成,一个编码由7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开放阅读框,其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8 kD,等电点分别为9.86、10.16和9.16.同源性分析结果显示:克隆所得猪蛔虫Cecropin p2、 Cecropin p3和Cecropin p4与数据库NCBI中的猪蛔虫Cecropin p2、Cecropin p3和Cecropin p4基因同源性均为100;,与其它Cecropin p基因同源性也较高(>42;).分子进化树显示, Cecropin p4的分化出现最早,其次为Cecropin p2, Cecropin p1和Cecropin p3分化得最晚.成功克隆了猪蛔虫Cecropin 2、Cecropin 3和Cecropin 4基因,构建了它们的原核表达载体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其重组表达和抑菌活性鉴定等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肿瘤细胞的凋亡及其分子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细胞凋亡是近年来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涉及到细胞内许多复杂的生化过程.综述了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各种调控因素的研究进展.其中包括细胞色素C;caspase;bcl-2;p53;p21;survivin在凋亡过程中的变化水平,它们在凋亡机制中都发挥着重大作用.现就从它们在凋亡中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吉林省鳞伞属的六个国内新记录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9.
中药防风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基因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中药防风对胃癌SGC-7901细胞生长及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应用集落形成实验、MTT实验及电子显微镜技术观察了防风对SGC-7901细胞生长的影响;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研究防风对SGC-7901细胞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防风对SGC-7901细胞的生长曲线、集落形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抑制作用与防风的浓度和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其IC50值为24g/mL.防风能使SGC-7901细胞p16和p21编码基因的蛋白表达上调,PCNA,C-Met编码基因的蛋白表达下调.结论 防风能抑制SGC-7901细胞生长;防风可使SGC-7901细胞的p16,p21,PCNA,C-Met表达改变.这些结果 为防风在临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设R是环,G是幺半群.证明:(1)如果R是abelian环,G是u.p.-幺半群,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2)如果G是非周期的幺半群,R是G-Armendariz环,则幺半群环R[G]是弱p.p.-环当且仅当R是弱p.p.-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