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能源和环境是当今人类面临的两大主要问题,地热作为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一员,其能源利用系数高,是节能减排的重要选择。中国沉积盆地的中低温地热资源丰富,开发利用规模逐渐增大,但大部分地热井长期以单井形式开采,造成地热储层水位持续下降,且地热尾水直接排放还会导致各种环境问题。为了保证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需要进行地热回灌。地热回灌,即将地热尾水通过人工加压或自然回灌的方式注入到开采中的热储层。目前碳酸岩热储的回灌问题已基本解决,而砂岩热储回灌率低则成为中-低温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瓶颈。  相似文献   

2.
地热与石油是共生于沉积盆地的2种资源。地热能开发利用与油气相关技术高度融合。中国油区地热资源丰富,拥有大量废弃钻井、地热利用市场空间巨大。梳理了中国油区地热资源勘查评价与开发利用技术现状,包括地热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地热地质评价技术、地热开发技术和地热利用方式等,指出其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资源条件限制决策者、技术创新力度不够、激励政策不够完善等挑战。提出可采用深井直接换热技术、多分支径向水平井取热技术、热电发电技术、纳米技术等新兴技术加快油田地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3.
南海是世界上第三大边缘海,也是中国最大的边缘海。复杂的构造应力和演化过程成就了该区域优质的地热背景条件。本文以南海海域大地热流、热储、流体地热数据为依据,基于南中国海的热历史、热状态以及流体地热特征认识基础上,分析研究莺-琼盆地11个地层水样和13件样品岩石热物性参数,从盆地热演化、岩石圈热结构、构造背景、热源、热储、盖层条件等方面探讨了南海盆地地热地质条件,对地热资源形成进行了分析。认为其是5 Ma以来活动构造最为活跃的地带,发育海山、高压流体底辟、气烟囱等,是热事件最活跃区;地幔热流与地表热流之比为0.59,具有“冷壳热幔”的岩石圈热结构特征;洋中脊、红河断裂等深大断裂带、以伸展构造为主的断块、底辟核心影响区等,提供了深部热物质上涌“热通道”,造成现今地温异常;以莺-琼盆地为例,按热储区域封盖组合特点,由浅层乐东组到深层崖城组,划分了浅层中-低温地热系统,中深层高温地热系统、深层超温地热系统。南中国海地热资源的勘探和利用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结合海洋地热开发利用现状以及对比南海地热资源优势,从技术、经济角度探讨海洋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朱焕来  施尚明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1,11(13):3052-3054,3058
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是油区地热开发利用中很容易被忽略或浪费的一种特殊类型的沉积盆地型地热资源。在详细分析了其形成机理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的概念。从资源潜力、开发成本、市场前景三个方面论述了其特征,探讨了其在油田掺水集输、伴热集输及驱替原油三个方面直接开发利用技术。提出了"用热不用水"的间接利用理念,探讨了采用热泵技术开发利用油田产出水型地热资源服务于油田生产和周边居民的可行性,为油田产出型地热资源深入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阜新盆地阜新市区的地质、构造情况。并对该区地热资源地质条件进行了分析,初步确定了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详细的对地热流体的化学成分、有用组分以及有害成分进行了分析评价。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勘察、评价、开发利用该区地热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地热资源,应加强地热尾水处理及回灌技术的研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7.
福建省地热能学科发展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热能是一种洁;争的新能源,福建地热资源丰富,已发现温泉点计203处,居全国第五位,以温度计最高121.5℃居全国第四位。已探明水热型地热资源量61522940m^3/年,约相当于35.16万吨/年标准煤,从福建地质构造条件分析,我省东南部蕴藏有大干150℃的高温地热资源,具备地压地热、干热岩地热开发潜在条件;若通过热泵技术加大开发低温地热资源后,我省现已探明地热资源仅占地热总蕴藏量的一小部分,地热能必将成为福建经济持续发展新的增长点之一。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历史悠久,20世纪70年代以后,进入地热资源开发利用高潮期,主要应用于城市集中供热、温泉旅游、水产养殖,医疗保健,农业利用、体育训练、地震观测等方面。地热能开发利用的原则是:统一规划,科学开发,加强管理,综合利用,集中供热,多能互补,保护环境,讲求效益。建议加强地热资源勘探评价,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出台具体有利于地热能开发利用的优惠政策,做到政策扶持、资源保障,加强国际合作、鼓励多渠道资金投入,以加快我省地热能开发利用步伐。  相似文献   

8.
地热能是指贮存在地球内部的可再生热能,一般集中分布在构造板块边缘一带,起源于地球的熔融岩浆和放射性物质的衰变。全球地热能的储量与资源潜量十分巨大.每年从地球内部传到地面的热能相当于100PW·h,但是地热能的分布相对比较分散,因此开发难度很大。由于地热能是储存在地下的,因此不会受到任何天气状况的影响,并且地热资源同时具有其他可再生能源的所有特点,随时可以采用,不带有害物质,我国主要沉积盆地储存的地热能量为736亿千焦耳,相当于标准煤25004L吨。全国地热可开采资源量为每年68亿立方米,所含地热量为973万亿千焦耳,折合每年32847万吨标准煤的发电量:目前.我国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已初具规模,年利用地热能为100亿千瓦时,并且地热开发利用量以每年近10%的速度增长。全国已经基本形成以西藏羊八井为代表的地热发电、以天津和西安为代表的地热供暖、以东南沿海为代表的疗养与旅游和以华北平原为代表的种植和养殖的开发利用格局。、但是,我国地热在能源结构中占的比例还很小,因此.加快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速度和步伐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9.
南阳市地热资源丰富,目前正处于积极开发阶段,受多种因素制约,近年来陆续实施的地热资源勘查效果都不理想.在汇总整理本地有关地热资料的基础上,通过对区内热源、热储等条件以及水文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指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利用现状及地热地质条件,提出了开发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天津是我国地热资源开发较早的地区之一,但是随着需求的不断增加,地热资源开采量不断加大,影响了地热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地热供暖单井的资源整合是地热资源保护的重要工作之一,通过对河西区某井的地热资源整合,实现了地热资源的回灌开采模式,年新增地热回灌量37×104,,m3,为今后地热资源的整合工作起到了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1.
齐志龙  郭利  李强 《科技信息》2010,(12):305-307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以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田及其外围的地层、构造、岩浆活动情况,研究它们与地热显示、地热异常的关系,推断地热田的热储、盖层、导水和控热构造,地热田的地表热显示特征,测定地热流体的天然排放量及其化学成分,估算地热田的天然热流量,初步圈定地热异常范围,提出热储概念模型,评价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资源量,论证其地热资源开采技术条件,为阿拉山地热区温泉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本文综合论述晋南地热资源的分布与形成的地质特征,扼要介绍夏县南山底及新绛县北池热田的地热地质条件,剖析物探异常揭示地热分布规律,概算晋南地热资源,为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太原市地热资源概况及开发利用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原市位于汾渭地堑地热带,地热资源丰富。文章对太原市热矿水分布状况、地热地质背景、热储模型、地热资源状况和开发利用前景等进行初步分析,为今后太原市可持续发展和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减少风险提供了水文地质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开发地热资源发展地热产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郭新华  张新民 《河南科学》2000,18(2):210-213
地热资源是大自然赐与人类的宝贵财富 ,开发地热资源对于节省有限的固体能源 ,降低能源开发成本 ,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我省地热资源丰富 ,开发条件较好 ,且已形成了一定的开发规模和应用市场 ,为了提高资源效益 ,降低开发成本 ,保护资源环境 ,必须走地热产业化道路。本文展望了我省地热开发利用前景 ,对实现地热产业化所具备的有利条件作了阐述 ,提出了发展地热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东梁区地层、构造、辉绿岩、水文地质,分析了该区的地质条件,并对其地热资源作出相应评价,评价内容包括地热水补给条件、封阻条件、盖层条件、地温条件、水质类型。论述了地热综合开发利用前景,提出了进一步研究、评价、勘查、开发利用该区地热水资源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野外工作较系统的对霍山县的浅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分析研究,重点提出对浅层地热在霍山开发的利用前景的若干建议和思考,对于浅层地热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马世旺 《科技资讯》2006,(9):190-190
胶东半岛温泉地热属性为濒临板缘高温地热带的板内中低温地热系统,它以偏高的大地热流值为地热背景,以局部控热构造聚敛的大地热流为热源,以地形高差影响和相应的水力压差作用为动力,入渗的大气降水吸收岩石中的热量而被加热,并沿断裂出露形成温泉地热水。结合国内外地热开发利用途经及本地区地热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的问题,提出了适合本地区进一步开发利用地热资源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地热资源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地热中心)成立于2014年8月,其前身是成立于1978年的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热研究组。地热中心是中国从事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研究历史最为悠久的研究机构之一。地热中心面向世界地热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集成地热地质、构造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等多学科优势,一方面围绕大地热流与岩石圈热结构、地球动力学等科学问题开展基础研究,另一方面针对地热系统成因理论、  相似文献   

19.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及可持续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乾墙  吴力泓  钟鸣 《江西科学》2009,27(2):317-319
庐山星子温泉地热资源,主要为水热对流型地热水,分布在温泉出露区以及温泉以西相距约1km的南山公路南侧,水温60℃~64℃,最高72℃。探明C级可开采量3725m^3/d,水质以其富含氟、偏硅酸、硫化氢、氡为特色,适宜休闲、旅游、度假、理疗开发利用,现已有二十余个项目进驻当地进行地热开发,并已初具规模。地热经济对地热水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为保证地热开发能可持续发展,根据当地的地热资源情况并结合地热开发利用的需求,当今需要做好“探采结合、动态监测、科学管理、环境保护”四项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20.
地热是一种新兴能源,广泛应用于发电、采暖、医疗、旅游等。长期以来人们多在勘探高温热泉,对浅层中低温热泉开采利用不足。浅层地热一般分布范围较大,地热资源开采潜力大,地热资源蕴藏丰富,在我国大多数中生代沉积盆地内几乎均匀有分布,应是当前地热能开发的重点对象。本文介绍了地热在的地质基础和物理现象以及电法勘探在寻找浅层地热中的原理及多参数的数据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