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酯的皂化反应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线性聚氧乙烯类化合物的催化性能,并与18-冠醚-6、氯化苄基三乙铵做了比较。同时考查了液-液相条件下酯的结构与皂化反应活性的关系。最后通过七次催化剂回收使用实验表明催化作用没有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2.
相转移催化是一类合成技术,将固相或水相的有机或无机盐转移到有机液体中与有机可液物反应。 相转移方法应用于聚合物合成和改性。包括四部分:1.相转移催化自由基反应,丙烯酸类单体的聚合。2.冠醚用于双烯阴离子聚合和共聚合。3.相转移催化用于缩聚—聚醚的合成。4.相转化催化用于聚合物化学改性。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一种冠醚化合物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它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知性。由3,4-二羟基环己基苯与βββ'-二氯乙醚直接关环合成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将这种冠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n-C8H17Br与KI及(C6H5OH+KO)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相转移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C8H17Br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吐环己基二苯并-18-冠-6的催化  相似文献   

4.
王冠化合物作为相转移催化剂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为了进一步提高其催化效率,近年来合成了不少取代冠醚,不过其手续多较繁杂1977 Okahara。等人用1-烯烃和多缩乙醇在NBS存在下进行反应,中间产物不经提纯即可用碱处理直接关环制得烃基取代冠醚。  相似文献   

5.
摘要:聚苯乙烯三乙醇胺树脂能够作为催化剂应用于酯的水解,C-取代反应(α-丁基苯乙腈的合成),O-取代反应(醚和酯的合成),N-取代反应(N-取代邻苯二甲酰亚胺的合成),卤素取代反应(正丁基碘的合成)和缩合反应(苄叉丙酮的合成)中,催化效果良好,是一种新型高分子相转移催化剂.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盐类、冠醚类等作相转移催化剂为便,讨论了相转移催化对有机反应速度的影响及其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从聚氧乙烯类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出发,经过硫酸化和磷酸化而制得的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点和表面物性.与传统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相比,该混合型的表面活性剂具有优良的表面物理化学性能.同时介绍了混合型表面活性剂的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8.
通过卤代烃与乙酸钾的固-液相酯化反应,较详细地研究了链状聚氧乙烯类化合物的相转移催化性能、卤代烃的结构和酯化反应的活性关系以及各种溶剂对酯收率的影响,并研究了碘代物引起催化剂中毒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9.
对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氧乙烯油醇醚、烷基酚聚氧乙烯醚混合体系溶致液晶的相图及层状液晶的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中极性基较小时,其相行为类似于脂肪醇,易和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共同形成层状液晶。当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极性基较大时,与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易形成六角液晶。在混合体系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比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与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菜籽油单乙醇酰胺聚氧乙烯衍生物这一新型表面活性剂的合成工艺、反应原理、产品性能等作了概述。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一种新型聚合物生物碱(接奎宁、辛可宁)相转移催化剂的合成方法,并将它应用于多种类型反应中,结果表明,该试剂具有优良的催化效能.通过取代反应研究,对不同碳链长度催化剂的活性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以活性氧化铝为催化剂催化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气固相反应、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和反应工艺条件,并对产物进行了分析与检测。通过不同型号的活性氧化铝分别对影响反应的四个因子(催化剂的用量、载气——氮气的流量、水槽的温度与电炉的温度)进行变换组合,得出了最佳反应条件。结果表明,在同样的设备中乙醇完全可以取代甲醇来进行复相催化分解反应。  相似文献   

13.
以聚氧乙烯为起始原料,合成了一系列硅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丙烯酸酯,用FTIR和。HNMR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用最大气泡法测定了其表面张力.以其作为接枝单体,利用反应挤出接枝的方法制备了系列功能化聚乙烯,用FTIR确定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构和接枝率;用DSC、WAXD、接触角测量仪和XPS对接枝共聚物的热性能、结晶行为和表面性能进行了测试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聚氧乙烯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硅表面活性剂的表面活性降低;表面活性剂作为接枝链的引入,降低了接枝共聚物的接触角,提高了接枝共聚物的结晶温度,降低了半结晶时间,但没有破坏聚乙烯的晶格;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的催化效率,采用两相体系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形成胶束溶液,然后优化假丝酵母脂肪酶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工艺条件.研究表明,与不加表面活性剂的对照组相比,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存在的实验组,反应的酯化率和蔗糖-6-乙酯选择性均有明显提升.假丝酵母脂肪酶在该体系中催化合成蔗糖-6-乙酯的优化工艺条件为:反应介质为仲丁醇/水,其中水质量分数为60%,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为10 mmol/L,乙酸乙烯酯与蔗糖物质的量比为3∶1,反应pH值9,温度35℃,反应时间4h.在此反应条件下,得到蔗糖乙酯酯化率为71.2%,其中蔗糖-6-乙酯选择性为56.4%.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聚合苯乙烯马莱酸壬基酚聚氧乙烯酯盐类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合成方法。讨论了反应条件对其性质的影响。在高分子链中同时含有长链阴离子及非离子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对乳液的稳定性及增稠效果优于具有相同链长的同类阴离子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物。  相似文献   

16.
采用相转移催化法合成丙三醇三缩水甘油醚,再与十二胺、氯乙酸钠反应,合成了一种丙三醇型三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所用原料无毒无害。讨论了合成条件,并对性能进行测试。结果表明,合成的三联阴离子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水的表面张力,其临界胶柬浓度达10^-6mol/L的数量级,有很好的发泡稳定性和较低的Kraft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相转移催化剂TEBAC(Triethyl Benzyl Ammonium Chloride,三乙基苄基氯化铵)的合成以及在相转移过程中的催化性能.方法 以N(C2H5)3、氯化苄为反应物,异丙醇为溶剂,经季铵化反应合成TEBAC,利用红外光谱图证实其结构,并进行其应用研究.结果 TEBAC合成收率达到93.33%以上.通过实验探索,确定最佳合成反应条件是:异丙醇为溶剂,nN(C2H5)3∶nC6H6CH2Cl=1∶1,T=82~84 ℃,t=8 h,其结构通过红外光谱图得以证实.将其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中,提高了产品收率,缩短了反应时间.结论 自制的相转移催化TEBAC应用于芳烃氧化 (苯甲酸)和亲核取代(对硝基苯甲醚)的合成反应,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8.
随着对离子液体的研究越来越多,吡唑类离子液体的研究也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吡唑离子液体具有优良的物理化学性质和电化学性质,如熔点低、不易挥发、良好的热稳定性和溶解性能等,吡唑离子液体逐渐应用于电化学、有机合成反应、工业催化剂甚至作为特定性质的溶剂等领域.应用吡唑类离子液体作为新型锂电池中的电解质,是近年来离子液体研究中的一大热点,这类新型锂电池具有良好的充放电性能和可循环性能.吡唑离子液体也可作为新型催化剂应用于有机合成反应中,如催化Suzuki-Miyaura偶联反应、Aldol反应等,解决了传统方法中产物不易从体系中分离的难题,且这种新型离子液体催化剂兼具溶剂和催化剂的作用,不但取代了传统有毒溶剂,更具有优良的活性和催化性能.此外,吡唑离子液体在表面活性剂、特定功能的新型溶剂等领域也有一定的应用.本文主要就近年来吡唑离子液体的合成及应用领域的研究进展作了简要综述.并对其在新型高性能电池、绿色化学等方面的发展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相似文献   

19.
本文叙述一种冠醚化合物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的合成,研究它在亲核取代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由3,4一二羟基环己基苯与β,β'一二氯乙醚直接关环合成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将这种冠醚化合物作为催化剂,对n-C8H17Br与KI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进行了相转移催化试验。结果表明,在n-C8H17,Br与KI及(C6H5OH+KOH)的亲核取代反应中,二环已基二苯并─18─冠─6的催化效率优于二苯并─18─冠。6。由此证实:在亲核取代反应中,二环己基二苯并─18─冠─6有.良好的催化活性。  相似文献   

20.
以甲苯作溶剂 ,使用金属钠将聚氧乙烯 (3)壬基苯酚醚 (简称NP 3)钠化后与丙烷磺内酯反应合成了非离子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并研究了该反应的动力学特征。试验表明 ,使用丙烷磺内酯法合成非离子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 ,反应速度快 ,产品收率及有效含量均可达到 80 %以上。该合成反应的总反应级数为二级 ,且为双分子亲核取代反应。在 30℃和 40℃下的速度常数分别为 0 .0 5 15L/ (mol·min)和 0 .1147L/ (mol·min) ,表观活化能为6 .31× 10 4 J/mo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