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楼盖技术是目前被广泛应用的一种组合结构,文章就该结构的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2.
钢管拱是桥梁体系中主要的承重结构,它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关键环节.钢管混凝土是钢管与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它们取长补短,发挥出超过简单组合的优越特性.文章针对钢管内注微膨胀混凝土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作简单的阐述.  相似文献   

3.
韩瑞芳 《科学之友》2009,(2):13-13,15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了轻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的特点,同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4.
轻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结合了轻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优点,具有施工方便、工期短的特点,同时使结构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和耐火性能.  相似文献   

5.
复合结构分析的非经典理论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凡沿厚度由于构造或材料上原因引起非均质结构,通称为复合结构,其中包括组合结构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并为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对路基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7.
论述了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结构组合设计,并为保证路面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对路基提出了一些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组合开关隔爆外壳的结构设计,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该结构加工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9.
矿用隔爆兼本质安全型组合开关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福 《科学之友》2008,(2):13-14
阐述了组合开关隔爆外壳的结构设计,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该结构加工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提高了煤矿井下采煤工作面的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10.
文章简要总结了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发展过程、研究现状,介绍了国内外不同的设计分析方法,重点分析比较了JGJ 13822001和YB 9082297中计算型钢混凝土结构时存在的异同点,以期为此类结构的设计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文章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的砖混结构楼房,从关键部位的砌体入手,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案,采用砖砌体钢筋砼板墙加固法进行施工应用,使原有结构与后置结构能有效地组合为一体,增强了工程加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的砖混结构楼房,从关键部位的砌体入手,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案,采用砖砌体钢筋砼板墙加固法进行施工应用,使原有结构与后置结构能有效地组合为一体,增强了工程加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20世纪八九十年代普遍存在的砖混结构楼房,从关键部位的砌体入手,选择适宜的加固方案,采用砖砌体钢筋砼板墙加固法进行施工应用,使原有结构与后置结构能有效地组合为一体,增强了工程加固的综合效能。  相似文献   

14.
就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路面破损的原因作了分析,为今后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就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路面破损的原因作了分析,为今后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型钢混凝土构件的承载能力高,能增加建筑结构的使用面积和空间,产生较好的经济效益。从整个建筑结构发展的情况来看,它还处在初级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研发和改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将会在我国拥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连长征 《科学之友》2007,(9B):51-51,53
就沥青路面早期病害类型、路面破损的原因作了分析,为今后路面结构组合设计及施工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当代爱迪生     
多功能沙发 用木板和人造革等辅料制作3个箱式结构,外形分别如图1—1、图1—2、图1—3所示。尺寸大小可根据使用人的身材自定,但3个箱式结构组件互相组合处的尺寸一定要保持一致,否则会造成组合不稳定现象,影响使用。 把“3大件”按图2—1组合,即可组装成一般的坐式沙发,这种组合方式的特点是占地面积较小。 在图2—1的基础上,将组件  相似文献   

19.
柳柏濂 《科学通报》1987,32(18):1437-1437
D.E.Knuth曾广泛地讨论树结构的组合性质及其在计算机科学的应用,为了作更精确的算法分析,我们需要考察具有给定叶数的树结构。近年,王振宇研究了T叉树的几个组合参数(科学通报,28(1983),3:14)  相似文献   

20.
建筑结构产生各种效应的原因,统称为结构上的作用。建筑结构设计应根据使用过程中在结构上可能同时出现的荷载,按承载能力极限状态和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分别进行荷载(效应)组合,并应取各自的最不利的效应组合进行设计。文章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对建筑物上的荷载及作用的特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