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世界科学》2007,(6):47-48
蝙蝠和鸟类是地球上仅有的两种会飞行的脊椎动物。来自瑞典、德国和美国的科学家通过观察蝙蝠在风洞里穿越浓雾的过程后发现,蝙蝠和鸟类的飞行方式大相径庭——蝙蝠和鸟类都靠振翅飞行,但振动方式不同,蝙蝠靠来回轻拍翅膀而获得升力。  相似文献   

2.
鸟类最早出现于1.5亿年前的侏罗纪晚期。早期的鸟类与今天的大不相同,大致分为"原始基干鸟类"、"反鸟类"和"今鸟类"。这些原始鸟类是怎样生活的?它们能在蓝天中翱翔吗?  相似文献   

3.
鸟类的多样性与地理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上现存鸟类9700多种,其中90%以上的种类生活于陆地和淡水。生活在淡水的鸟类大多长途迁徙,受地域影响不大。而陆地鸟类则常常具有自己特定的分布区,像所有生物一样,在不同地区的鸟类呈现出不同的种群和数量。 经观察发现,鸟种的多少与地域面积相关性不显著。如北美洲的面积远较中国大,却只有650多种鸟类,约为我国的一半。  相似文献   

4.
去年夏天,在加拿大的艾伯塔恐龙公园内发现了一块食肉类恐龙的头颅骨,一位古生物学家菲利普·柯里发现,它的内耳窦——使空气进入中耳的房室系统——与鸟类是完全一致的,这进一步证实了鸟类是由恐龙进化来的。柯里将它的上下颚和牙齿与其它食肉类恐龙的一家作了分析,发现食肉类恐龙的牙冠与牙根间有道缢痕,这说明食肉类恐龙比其它兽足类恐龙更接近于鸟类。另一明显特征是食肉类恐龙与鸟类的上下颚间无牙间平板,而其它大多数的恐龙都有。  相似文献   

5.
范汜 《自然与人》2011,(4):47-49
麝雉小鸟出世后前肢上会出现两个可以自由活动的爪趾,它能紧紧钩住树枝不放。有人猜测,这与鸟类起源于古代树栖爬行动物有关,促使爪子发育的基因一直存在于鸟类的基因组之中。  相似文献   

6.
辽西早白垩世今鸟亚纲两新属与现生鸟类的起源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周忠和  张福成 《科学通报》2001,46(5):371-377
报道发现于辽宁省的两种新的中生代今鸟亚纲的鸟类化石:马氏燕鸟(Yanornis martini gen.et sp.nov.)和葛氏义县鸟(Yixianornis grabaui gen.et sp.nov.)。它们代表了今鸟亚纲在早白垩世纪已知最完整的化石记录。在形态特征上,这两种鸟类较今鸟亚纲的辽宁鸟进步,与另外两种今鸟朝阳鸟和松岭鸟比较接近。与早白垩世的其他鸟类,如孔子鸟、辽西鸟和始反鸟等相比,燕鸟个体较大,头骨显著伸长;它还具有相对较长的前肢。今鸟亚纲化石新的发现表明,在早白垩世,无论是与现代鸟类关系较远的反鸟亚纲,还是包括现代鸟类共同祖先在内的今鸟亚纲的辐射和分异都已十分显著。与始祖鸟、孔子鸟和反鸟亚纲不同,燕鸟与义县鸟在飞行结构上和现生鸟类已没有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其他一些结构上,这两种鸟类仍然保留一些原始的特征,如上、下颌骨具有牙齿,较发育的指爪,以及耻骨的远端联合等,这表明现生鸟类的最近的共同祖先可能还要在更晚的时期才开始出现。  相似文献   

7.
张玉光 《自然杂志》2007,29(1):45-45
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演化在过去一个世纪以来,一直是公众关注的话题。古生物学研究表明,现生鸟类的最早出现是在古新世,而爆发性辐射演化发生在新生代早期。现生鸟类是白垩纪与第三纪之交绝灭事件发生之后的幸存类群,近来今鸟类的新发现也进一步支持了现生鸟类起源于新生代的推论。新生代早期(包括古近纪和新近纪)鸟类的分类已被清晰地归入到现生鸟类中,并且现生鸟类传统的“目”“科”类型在早期已经出现并确立。因此,通过研究中生代—新生代鸟类不仅可以帮助我们了解鸟类的早期辐射演化和多样性的历史,同时也能够阐明现生鸟类的起源和早期演化。  相似文献   

8.
趋磁细菌磁小体化石是湖泊海洋沉积物的重要磁性载体和古环境替代性指标. 对纯培养趋磁细菌Magnetospirillum magneticum AMB-1的全细胞样品和纯化磁小体样品的磁学和电子显微镜分析结果表明: AMB-1合成的磁小体是单畴磁铁矿, 它们在胞内呈片段状的单链排列(由3~5条短链组成). 全细胞和纯化磁小体样品之间的磁学性质的显著差异主要由静磁相互作用(与磁小体的空间排列有关)造成. 对于全细胞样品, 链内磁小体间的静磁相互作用强, 而链间的静磁相互作用弱, 其?比值为3.0; 对于纯化磁小体样品, 磁小体链的坍塌聚集导致链间和颗粒间的静磁相互作用都明显增强, 导致样品的矫顽力降低, ?比值降至1.5. 这些结果对于认识磁小体化石的古地磁学和环境磁学意义以及拓展磁小体在生物材料方面的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正美国奥杜邦学会成立于1886年,名字旨在纪念法国裔美国博物学家约翰·詹姆斯·奥杜邦(John James Audubon,1785—1851),奥杜邦绘制的鸟类图鉴被称为"美国国宝"。该学会主办的2021年奥杜邦摄影大赛相比于往年,在专业组、业余组、青年组、植物与鸟类组及费舍尔纪念奖之外,新增加了视频组和雌鸟组。  相似文献   

10.
自古与人类生活于同一天地的鸟类,是自然的产物。在亿万年的演化进程中,为适应自然界各种复杂的环境条件,鸟类形成特殊的生理构造和生活习性,这对人类的创造发明和科技发展有着启示作用。约在公元1800年,气体动力学创始人之一的英国科学家凯利,曾深入地研究过飞行动物的形态,寻找最具流线型的结构。他模仿鸟翼设计了一种机翼曲线,与现代飞机机翼截面曲线几乎完全相同。法国生理学家马雷曾写过一本研究鸟类飞行的《动物的机器》的书,介绍了鸟的体重与翅膀负荷(即单位翅膀面积所负的重量)的知识。后来,俄国科学家茹可夫斯基在研究鸟类飞行的基础上,提出了航空动力学的理论,正是通过对鸟类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11.
啄食的小鸟     
鸟类跟其他动物一样,一生中大部分时间用于觅食。这里只是一个简单的介绍。各种鸟类为了共存于自然界,对食饵种类、觅食场所和采食方法的各异其趣,原是必要的。从另一角度来说,它们对同样采食形式的竞争者必然是针锋相对的。  相似文献   

12.
顾昌栋 《科学通报》1958,3(4):109-109
食鱼鸟类的吸虫类,在国内学者尚未作过专题研究,过去唐仲璋、顾昌栋与日本人森下薰、山口左仲等的研究中,有一部分是食鱼鸟类的吸虫类。最近几年,从天津与河北省宁河县一带养鱼港附近所获得的食鱼鸟类的体内搜集了一些吸虫类,其中有4种是稀少种类,分隶于2科4属,其中有2种是新种.在4属中:缺盘吸虫属 Erschoviorchis Skrjabjn,  相似文献   

13.
鸟类     
《科学之友》2005,(11):56-56
大约1.5亿年前,一种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翼龙曾翱翔于空中。其中最大的一种是翼齿龙,其翼展超过8m,相当于一部房车那么大。也许这些庞大的空中食肉动物不怎么瞧得起另一种更小巧的会飞的爬行动物——始祖鸟。始祖鸟拥有与许多爬行类相同的牙齿和尾巴,但它的翅膀上附有一层新型的覆盖物,就是羽毛。随着时间的流逝,很多会飞的大型爬行动物都一一灭绝了,始祖鸟却进化成了一种完全新型的脊椎动物——鸟类。除了有羽毛以外,鸟类与爬行动物还有另外一些不同之处。跟它们的爬行类祖先不一样,鸟类没有牙齿。另外,它们都还是温血动物,这意味着它们能够调节身体内部的温度。不过鸟类与它们的爬行类祖先还是有一个关联之处:它们都有鳞片,但鸟类只有腿部长有鳞片。现在,世界上大约有9000种鸟类,你可以看到从优美的红嘴巨鸥,到不会飞行的非洲鸵鸟,各种各样。很显然,鸟类是具有惊人适应能力的高度进化的动物群体。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把基因启动子区的核小体定位对于分析基因的转录调控具有重要意义.利用核小体定位的预测技术——弯曲度谱,分析了编码基因和miRNA基因启动子周围核小体定位的特征.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处,有一个核小体缺失区域,且在下游约200bp处,有较强的核小体定位信号.独立转录的内含子miRNA基因与基因间区miRNA基因,在启动子区具有相似的核小体定位特征,在上游0~-400bp间,有一个较宽的核小体缺失区域,在该区域分布有较多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而依赖编码基因转录的内含子miRNA基因,其启动子与蛋白编码基因启动子具有相似的核小体定位特征,在转录起始位点上游-200~-400bp和-400~-600bp处,各有一个较强的核小体定位.这些结果表明,独立转录的miRNA基因(包括基因间区miRNA和独立转录内含子miRNA)和蛋白编码基因,在启动子区可能具有不同的核小体定位特征.核小体定位不仅参与编码基因的转录调节,也影响miRNA基因的转录.  相似文献   

15.
金帆  张福成  李志恒  张江永  李淳  周忠和 《科学通报》2008,53(11):1311-1317
产自河北丰宁四岔口盆地的原羽鸟是迄今所知最为原始的反鸟类化石, 其产出岩段不含辽西义县组的标志性化石; 该岩段所含的鱼类和鸟类化石显示了比义县组相关属种更原始的特征状态, 且叶肢介化石为多见于冀北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属种. 就地层发育序列而言, 含原羽鸟的沉积岩段在相邻盆地伏于含义县组标志性化石的地层之下, 因而确认原羽鸟的层位应低于辽西的义县组, 大致相当于冀北的大店子组, 这是目前国内鸟类化石与世界上反鸟类的最低产出层位. 与原羽鸟相伴的还有其他鸟类、鲟形鱼类、有尾两栖动物和哺乳动物, 据此新建丰宁北票鲟-丰宁原羽鸟脊椎动物组合, 这一组合将热河生物群中脊椎动物的演变历史推进到130.7 Ma前. 建议以控制生物阶段性发展的大尺度构造沉积旋回来界定热河生物群, 并以北票鲟替代狼鳍鱼作为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化石.  相似文献   

16.
趋磁细菌磁小体的生物矿化作用和磁学性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趋磁细菌磁小体研究是揭示生物矿化作用和探索生物活动与地磁场之间联系的重要研究内容。细菌成因的磁铁矿颗粒也是部分湖泊和海洋沉积物磁性的主要载体。本文将在介绍趋磁细菌基础上,重点评述磁小体形成过程研究、磁测量技术、沉积物中化石磁小体的识别方法、环境指示意义等方面的新进展,并简要展望未来磁小体研究及其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云南南部新近采得的中国鸟类新纪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作新 《科学通报》1958,3(4):111-111
自1954年以来,云南大学、武汉大学的生物学系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鸟类组,曾经先后在云南南部的西双版纳地区及其附近进行鸟类采集调查。所采标本经鉴定后,计得国内首次记载的鸟类25种和1亚种,分隶于10目,19科,21属,就中7个属(见下表注有号者)亦为国内的新纪录。这些鸟类,除少数业已报导以外,将由本文作者连同郑宝赉(动研所)、潘清华(云大)、唐瑞昌(武大)写成论文,在动物学报发表。现将所得的新纪录列于下面。J.鹰形目  相似文献   

18.
鸟类的S.O.S.     
鸟类在自然界中是最富于魅力的生物类群。它们形形色色,姿态万千。鸟类是地球上生态平衡不可缺少的动物,它与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相互依存并且给人类的精神生活带来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全世界现存鸟类有27个目,164科,9021种。 回顾一下鸟类的自然历史,从一亿五千万年前始祖鸟出现以后,经过漫长的进化,地球上曾经有过16万种鸟类。在第三纪时,是鸟类的  相似文献   

19.
加拉帕戈斯群岛达尔文地雀进化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08,30(5):275-279
加拉帕戈斯群岛是太平洋中远离大陆的一个群岛,是世界公认的一个大自然生物进化的“实验室”。达尔文于1835年登上该群岛的所见所闻对其进化理论的形成有很大促进作用。群岛上的14种地雀都是该群岛的特有物种,它们都来自南美大陆的一个祖先物种。达尔文地雀的进化与适应性辐射与其他鸟类和动物有着共通性,因此通过对达尔文地雀进化机制和进化过程的研究可以得到很多有益的启示。加拉帕戈斯群岛和夏威夷群岛真正独一无二的地方不是生活在这些岛上鸟类的进化方式,而是这种进化过程是近期内在特定环境条件下发生的,使我们能够亲眼看到这些鸟类的演变和形态歧化的过程和证据。  相似文献   

20.
王敏  周忠和 《自然杂志》2011,33(2):112-116
自第一枚始祖鸟化石发现以来,鸟类的起源与演化成为了古生物研究的热点之一。有关鸟类的起源问题涉及了恐龙以及早期鸟类的形态结构、飞行以及羽毛等多方面内容。在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以及相邻地区侏罗纪地层发现的许多保存精美的带毛恐龙,中生代的鸟类化石,为鸟类的恐龙起源提供了重要证据,并且使我们对羽毛的起源和演化有了较丰富的认识。笔者主要介绍了带毛恐龙的羽毛化石的研究现状,并结合发育生物学,讨论了关于羽毛的发育和演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